天寧區位于常州市中部,因天寧寺坐落其間而得名,東連戚墅堰區,西接鐘樓區,南鄰武進區,北靠新北區,京杭運河、滬寧鐵路、滬寧高速公路、312國道穿境而過。全區總面積67.38平方公里,轄4個鄉、8個街道、40個村、83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34萬。2001年,全區實現國內生產總值39.41億元,財政收入5.23億元。
郵編:213003 代碼:320402 區號:0519
行政區劃
天寧區轄10個街道:
新豐街街道 轄:社區居委會(林園村、小東門橋、火車站、永寧路、博愛路、中山路、縣北新村、斜橋巷、新豐街、艤舟亭、椿桂坊、南城腳、天寧寺)。
局前街街道 轄:社區居委會(殷家橋、局前街、怡康花園、青山路、后北岸、北直街、古村、陶沙巷)。
北環路街道 轄:社區居委會(北環新村、北環南村、翠竹南區第一、翠竹南區第二、翠竹北區、紅梅新村、紅梅東村、紅梅西村、故園路、建材、錦繡花園、潤德半島、新堂、虹景、錦繡東苑、紅菱南村、紅梅假日廣場)。
朝陽橋街道 轄:社區居委會(麗華一村、麗華二村第二、麗華三村、朝陽新村第一、朝陽新村第二、麗華南村、五角場、兆豐花苑)。
清涼街道 轄:社區居委會(清涼新村第一、清涼新村第二、清涼新村第三、清涼東村、同濟、富強新村、浦北新村、人民家園)。
蘭陵街道 轄:社區居委會(勞動新村第一、勞動新村第二、工人新村第一、工人新村第二、浦南小區、麗寶第);居委會(浦南南村)。
茶山街道 轄:村委會(勤豐、麗華、富強、群力、常春、蒲前、茶山、蕩南、復興)。
雕莊街道 轄:村委會(優勝、采菱、中村、雕莊、朝陽、清溪、團結)。
紅梅街道 轄:村委會(紅梅、解放、東風、林園、竹林、衛星、紅菱、勝利、光明)。
青龍街道 轄:村委會(常青、三里、亞新、高士、紫云、華嚴、桐家、青龍、洋頭橋、福成、北塘、勤豐、新豐、勤業、青鋒)。
歷史沿革
2002年4月3日,國務院批準(國函[2002]22號):調整常州市部分行政區劃。將原常州市郊區的茶山、雕莊、紅梅、青龍4個鄉劃歸天寧區管轄。2002年底,轄8個街道、4個鄉:新豐街街道、水門橋街道、北環路街道、蘭陵街道、古村街道、局前街街道、清涼街道、朝陽橋街道、茶山鄉、雕莊鄉、紅梅鄉、青龍鄉。
2003年10月,調整為10個街道。調整后的天寧區下轄:新豐街、局前街、雕莊、青龍、茶山、紅梅、北環路、朝陽橋、清涼、蘭陵等10個街道辦事處。
氣候特征
常州市天寧區地處長江三角洲太湖平原,屬亞熱帶季節性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約為15.6℃。
經濟發展
天寧區經濟發達,國際化程度較高。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198家,并擁有老三、蘭電、東恒、長帆等一批企業集團和豐溢照明、銀燕閃光燈、森源真空斷路器等一批行業“單打冠軍”,紡織業紡、織、染配套成龍,農用機械、輸變電設備、汽摩配件等制造業較為發達,初步形成了以紡織業為支撐、機械、機電行業相互配套、工業門類眾多的現代工業體系。開放型經濟發展迅速,擁有東南經濟技術開發區、外向型農業綜合開發區兩處省級開發區,外商獨資、中外合資、合作企業占全區企業總數的四分之一,產品有25%銷往國外,外資投入占全區技改總量的40%。
天寧區全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7.2億元,比上年(下同)增17.6%;完成工商營銷總額45.65億元,增35.38%;實現財政收入1.6818億元,增36.55%;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31億元,增20.94%。
全年完成工業增加值2.7億元,增18.4%;實現產品銷售收入15.64億元,增22.9%;實現利稅1.53億元,增32%;工業產品產銷率達95.2%。全區29家500萬元以上工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和利稅分別達10.07億元和1.04億元,分別占全區工業總量的64.39%和67.97%。完成技改投入7588萬元,建成森源大亞電器公司、蘭陵科技開發中心等11個重點項目。開發重點新品20只,其中負荷開關、環網開關柜等7只新品通過省級鑒定。
產業發展
全年完成三產增加值4.45億元,增17.1%;商貿營銷收入29.94億元,增43.14%;實現利稅3744.55萬元,增37%。全區營銷額在1000萬元以上的重點商貿企業67家,實現營銷收入和利稅分別達18億元和1621萬元,分別占全區商貿總量的60.12%和43.29%。大潤發超市全年實現營銷收入近2億元,成為全市最大的超級市場。三品苑大酒店、好福記大飯店等一批重點企業順利開業。全區房地產業實現稅收403萬元,增34%。
全年共引進、新辦各類企業621家。全年增啟報單位169戶,實現工商營銷總額12.03億元,占全區總量的26.35%。全年增私營企業553戶,總數達1144戶;增個體工商戶1419戶,總數達4543戶;增注冊資金2.01億元,總數達3.98億元。全區私營個體經濟實現稅收6608萬元,增47.9%,稅收份額占全區的40.37%。
全年新批利用外資項目9個;新批合同利用外資953.9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009.38萬美元,分別增24%和25.54%。外貿出口進一步擴大,“三資”企業自營出口額首次突破1000萬美元,增56%。
交通概況
常州市天寧區地理位置重要,區位優勢明顯。常州火車站、長途汽車站、運河港口碼頭、民航大廈等交通樞紐座落轄區,京滬鐵路、312國道、京杭大運河穿境而過,滬寧高速公路、長江水道常州港近在咫尺。 航空:距常州機場15公里,距上海虹橋國際機場180公里,距上海浦東國際機場200公里,距南京祿口國際機場120公里。
旅游資源
天寧區人杰地靈,名勝薈萃。有“東南第一叢林”的千年古剎—天寧禪寺;有象征文風蔚然、開甲第之先的文筆塔;有“紅梅一樹燦如霞”的“仙學源流”——紅梅閣;有蘇軾晚年歸隱終老常州的藤花舊館;有清康熙、乾隆兩帝多次御筆題詞賦詩的艤舟亭,吸引了眾多中外游客來此觀光旅游,駐足留連。
常州市天寧區文化氛圍濃厚,名勝古跡薈萃,旅游資源豐富。以天寧寺、文筆塔、紅梅閣、東坡公園為主體,以古運河、風光帶、中心廣場、名人故居為依襯,形成了古建筑與古運河巧妙揉合、現代繁華與傳統文明交相輝映的獨特的天寧人文歷史景觀。
天寧禪寺:始建于唐代貞觀、永徽年間(627-655年),距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1983年被國務院批準為全國重點寺院。天寧禪寺殿宇巍峨,金碧輝煌,素有“東南第一叢林”之譽。與鎮江金山寺、揚州高日文寺、寧波天童寺合稱”禪宗東南四大叢林”。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曾三次至寺拈香頂禮,并題寫了”龍城象教”匾額和楹聯。 天寧禪寺內的大雄寶殿雄偉高大,殿內原有光緒皇帝的老師翁同和撰書的對聯“敷坐默然,大千世界;過江到此,第一叢林”。大雄寶殿前廊兩側,有精美的五百羅漢磚刻畫像。玉佛殿內有緬甸佛教界禮贈的玉佛十二尊。寺內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寶殿、文殊殿、普賢殿、觀音殿、地藏殿、三寶殿、羅漢堂、功德堂、玉佛樓學戒堂、達摩閣和放生池等。
東坡公園:在京杭大運河畔,原名東郊公園,系名勝古跡與自然風光相結合的江南園林。南宋時,常州人民為紀念北宋大文豪蘇東坡十一次來常,泊舟于此,而建“艤舟亭”作紀念。清康熙、乾隆二帝南巡時,在此興建過萬壽亭行宮,重修過艤舟亭。園內主要景點有仰蘇閣、竹亭、御碑亭、東坡洗硯池、龍亭、御碼頭、廣濟橋、半月島等。
風土人情
一年四季365天,春夏秋冬周而復始。古天文類書《玉�!啡ィ�“五日為一候,三候為一氣,故一年有24節氣。“那么,每個月便有二氣,乃月首者為“節氣“、月中者為“中氣”。立夏一般都在每年公歷的5月6日左右,乃農歷“四月節”,人們把它視為每年夏季的開始。
立夏節,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抖Y記·月令》謂:“立夏之日,天子親帥三公、九卿、諸侯、大夫,以迎夏于南郊。還返,行賞、封諸侯,慶賜遂行,無不歡悅。”可知早在二三千年以前的周代,是日已成“月令”;漢、魏、兩晉、南北朝和隋唐,均沿襲此俗;宋代禮儀更繁,除迎夏外,還祀南岳于衡州、祀南鎮于截止州、祀南海于廣州、祀江瀆于成都;明代始有嘗鮮之俗,宮廷啟冰賜文武大臣,以示御暑之意;清代,風俗更是豐富多彩,有祭神、嘗鮮(亦稱“嘗新“)、秤人、烹新茶等等,《帝京歲時紀勝》有“立夏取平日曝晾之米粉、春芽,并用湯面煎作各式果疊,往來饋贈“的記載;近代,立夏節慶儀俗均已淘汰或淡化。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四月節,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此時氣候溫暖趨熱、萬物生長迅速,越冬作物早已收獲,新鮮果疏紛紛上市,民間節俗以“嘗鮮“為主,諺曰:“立夏嘗三鮮。”常州人習慣將三鮮分為三類:“田里三鮮”(莧菜、蠶豆、麥穗)和“水中三鮮“(海獅、白蝦、鰣魚)和“樹上三鮮“(櫻桃、青梅、香椿頭)。華夏嘗鮮之風到處都有,新鮮食物多多益善,常熟人嘗鮮有“九葷十三素“,南通人吃甜菜,楊州人吃烏米飯,南京人吃豌豆糕,杭州人吃黃芪燉雞……等等,“嘗得時蔬樣樣鮮”,不亦樂乎!
立夏日與“嘗鮮“風俗一起流行的另一民俗是“秤人“。此俗源見《吳門補乘》,謂“立夏日,家家以大秤權人輕重。“俗傳是日受秤的人可不“疰夏“(疰夏即注夏,是人們入夏以后身體不適、眠食不服之疾病)。其實,“秤人”與“疰夏”并無關系,不過人們借立夏之機秤人檢測體重,與嘗鮮之俗相呼應,提醒大家注意身體,多食新鮮果蔬食物,可以說確實是一種聰明的保健手段吧!
當地特產
烏塌菜 常州傳統特產—烏塌菜。由于它的菜片狀如金錢,植株蔥綠而富有生氣,因而習慣上叫它“金錢菜”,以遂四季順利,吉祥如意的心愿,舊時天寧寺主持素齋膳堂的當家人,當使人們三伏酷暑季節也能吃到這種“金錢菜”,他認真學習,使“金錢菜”成為他的拿手好菜。
馬蹄酥 清咸豐十年太平軍攻占常州后,民間出現一種形如馬蹄的油酥餅,意在歌頌太平軍的功績。馬蹄酥選用精白面粉、棉白糖、豆油等原料制作,延用傳統烘爐烘制。色呈金黃,香甜酥松。已收入《中國名點菜譜》。
根雕 根藝是一門“奇“,“巧“結合的造型藝術,它在藝術創作是的美學原則既和姊妹藝術有共同這處,又有它獨有的特點。它在藝術創作上著重有四項原則:一是尋奇覓美;二是巧借天然;三是突出意趣;四是講究構圖。這四要素是就根藝創作的最基本的設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