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港區是泰州市區的南大門,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誕生地。高港區北連泰州市主城區,西鄰江都市,東北與姜堰市交界,東南與泰興市接壤,西南瀕臨長江。設有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境內有長江港口泰州港和南水北調樞紐工程引江河,有國電電廠及在建中的泰州長江大橋,有寧通一級公路、328省道穿境,水陸交通便捷。總面積314.33平方公里,人口29.69萬人。
行政區劃
高港區轄3個街道、5個鎮:
街道:口岸街道、刁鋪街道、許莊街道
鎮:永安洲鎮、白馬鎮、胡莊鎮、大泗鎮、野徐鎮
歷史沿革
高港區有史記載可追溯至五代南唐,北宋初口岸(古稱“柴墟”)曾為泰興縣縣治所在。一九九七年四月十四日,江蘇省批準原屬泰興市的口岸、刁鋪、田河、許莊、永安洲五個鄉鎮和原屬姜堰市的白馬、野徐兩個鄉鎮由新成立的泰州市高港區管理委員區會管理。一九九七年八月二十日,國務院正式批準設立泰州市高港區,以原白馬、野徐、口岸、刁鋪、田河、許莊、永安洲等七個鄉鎮的區域為高港區的行政區域。
2006年,泰州調整市區部分行政區劃:撤銷口岸鎮,以其原轄區域設立口岸街道辦事處,轄6個居委會、25個村委會。撤銷刁鋪鎮,原轄區域調整后,設立刁鋪街道辦事處,轄3個居委會、8個村委會;設立許莊街道辦事處,轄1個居委會、8個村委會。原柴墟街道辦事處和環溪街道辦事處相應撤銷。2008年,泰州市進行部分行政區域調整,將泰興市胡莊鎮劃歸高港區代管;泰興市宣堡鎮的趙王、喬楊、明河、錢趙、管營、孔橋、蔡莊7個村劃歸高港區代管,隸屬許莊街道辦事處;泰興市第二捕撈公司劃歸高港區代管,隸屬永安洲鎮,領導關系歸高港區農委;姜堰市大泗鎮劃歸高港區代管。
自然地理
高港區南瀕長江,北倚泰州主城,是泰州的南大門。處于沿海與長江T型產業帶結合部,東西承接上海、南京兩大經濟圈,南北聯接蘇南、蘇北兩大經濟板塊,區位優勢明顯。
泰州市高港區位于東經119度38分至120度38分之間,北緯31度55分至33度12分之間,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6.3攝氏度,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281毫米,全年無霜期220天。
經濟發展
全區有以花卉苗木、特水養殖為龍頭的農業生產基地。形成物流、化工、醫藥、船舶、機電、食品六個產業群,境內有揚子江藥業、梅蘭化工、海企倉儲、益海糧油、中商船舶、德國賀爾碧格齒輪、永盛包裝、奔仙睡衣、三泰啤酒、鴻泰機電等知名企業。江鮮、全羊席名聲在外,肯德基、義烏大市場入駐。
2008年高港區經濟建設保持平穩健康發展態勢,較好地完成了年初確定的各項主要目標任務。2008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8.63億元,全年完成財政總收入16.51億元,人均生產總值28147元。全年城鎮在崗職工平均工資22183元,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14309元,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6652元。當年全區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加快,三次產業增加值比例調整為7.6∶59.4∶33。
投資結構逐步優化。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74.41億元,增長25.1%。其中城鄉規模以上投資增長42.77%,占投資總額的62%。形成了“一城三片區”的規劃布局,龍窩湖區、鳳棲湖區和雕花樓宣堡港水景街區控制性詳規基本完成。
產業發展
新型工業化進程加快,主導作用日益增強。實現工業增加值38.5億元,增長17.5%,高于預期目標1.5個百分點。全區全部工業完成現價產值230億元,增長27.7%,其中列統工業完成產值155億元、銷售143億元、利稅12億元,分別增長35.2%、30.0%和29.3%。實現工業開票銷售收入125億元,增長37.0%。不斷加大規模企業的培植力度,新增銷售過億元企業6家,其中過20億元企業1家。技改投入不斷加大,完成技改投入46.5億元,增長39.5%。實施3000萬元以上重點技改項目38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14個。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高,完成高新技術產業產值55.3億元,占列統工業產值的35.7%,新開發銷售1000萬元以上新產品50個。民營經濟加快發展,新增私營企業348家,新增個體工商戶1431戶,私營個體經濟凈增注冊資本11.4億元,新增民營企業納稅戶400家,引進區外民資項目注冊資本3.5億元。
建筑業進一步發展。實現建筑企業增加值9.42億元,增長23.6%,完成建筑業施工總產值37.68億元,增長24.9%。承建規模工程75項,創市優以上工程9項。
農業基礎地位不斷鞏固,農村經濟穩定發展。實現農業增加值3.4億元,增長2.5%。糧食產量穩中有升,全區夏糧面積7.77萬畝,總產2.93萬噸,水稻面積7.89萬畝,總產4.58萬噸。加快發展現代農業,新增花卉苗木8200畝,經濟林果950畝。農業產業化發展良好,新增市級龍頭企業2家,省級龍頭企業1家,6家市級重點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銷售、利稅分別增長15.7%和8.6%。農業利用“三資”3億元,其中外資1624.5萬美元。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發展勢頭良好,新增三大合作組織24家。
現代服務業發展加快,消費市場不斷繁榮。實現服務業增加值22.4億元,增長15.5%,高于預期目標0.9個百分點。現代物流業發展取得突破,高港綜合物流園正式獲得省現代服務業集聚區授牌,現已累計注冊企業49家,注冊資本金1.88億元,開票銷售規模突破10億元。園區內海企化工倉儲、益海糧油倉儲、錦泰交易市場等進展良好。服務業項目順利實施,20個500萬元以上的重點服務業項目18個開工建設,完成投入15億元,其中府后商業中心、義烏大市場、天潤發超市正式對外營業。消費市場進一步繁榮,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6億元,增長19.0%,高于預期目標4個百分點,完成市場成交額19.5億元,增長18.6%。金港裝飾城、福齊天農資連鎖公司、文峰千家惠等一批重點商貿企業規模和效益也都有了新的增長。
城區建設
重點項目順利推進,城市建設步伐加快。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5.7億元,增長26%,其中城鄉規模以上投資39億元,增長26.2%,占投資總額的59.4%。全區61個重點項目有50個開工建設,完成投資33.51億元,20個重大項目完成投資22.32億元,9個項目竣工或進入設備調試階段。中航船舶、益海糧油一期、銀河寰宇半導體、海企化工倉儲等項目相繼竣工投產,三福船舶永安廠區機動船舶生產線等項目順利實施。城市建設扎實推進,完成城鎮建設投入36億元,新增道路面積23.23萬平方米,新增公共綠化面積23萬平方米,城市綠化覆蓋率提高2個百分點。港城路東延、王營河中路北延加快建設,口岸大橋建成通車。花鳥魚蟲市場建成招商,雕花樓景區二期交付使用,江平線、通港路等道路綠化、城區交通信號燈改造等工程已全部通過驗收。完成房地產投資7.51億元,海西置業、海帝花園、百年豪景二期等一批房產項目開工建設。
利用外資穩步上升,對外貿易快速增長。全年完成協議注冊外資2.4億美元,實際到帳注冊外資1.1億美元。兩大園區充分發揮招商引資主陣地作用,共新批外資項目21個,實際到帳外資達8600萬美元。對外貿易大幅增長,完成進出口總額4.5億美元,增長32.4%,其中完成自營出口總額3.95億美元,增長49.6%,完成預期目標的141.1%。口岸船舶、三福船舶共完成出口2.8億美元,占全區出口總額的70.9%。外經工作實現新突破,完成外經合同額768萬美元,實現外經營業額547萬美元。
財政收入增長較快,金融形勢保持穩定。完成財政總收入16.5億元,增長35.1%,完成一般預算收入6.2億元,增長31.9%,分別高于預期目標19.1和15.9個百分點。稅收收入與非稅收入同步增長,其中稅收收入完成5.68億元,占一般預算收入的91.7%,增長32.1%;非稅收入完成5160萬元,增長28.2%。“工貿分離”成效明顯,7家“工貿分離”企業實現稅收1.25億元,成為全區稅收增收的新亮點。全區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93.92億元,貸款余額59.73億元。
交通狀況
高港區距上海虹橋國際機場203公里,約2小時車程;距南京祿口國際機場170公里左右,約1小時40分鐘車程;距無錫碩放國際機場約90公里,約1小時車程,距即將建設的蘇中國際機場30公里,約25分鐘車程。
高港區具有“承接南北,貫穿東西”的獨特區位優勢,北上京、津、魯,南下滬、浙、閩的高速公路網便捷通暢;京滬高速、寧通高速、328國道、231省道等公路從我區而過,并在我區設有多處交流道和出口處,已建成的江陰大橋和已開工建設的泰州大橋橫跨高港與無錫、常州、鎮江,今后將進一步加快我區與蘇、錫、常、上海、浙江等長三角主要城市和地區經濟的快速融合。
新長鐵路和寧啟鐵路毗鄰交匯,進一步優化了我區及沿江的交通格局。泰州火車站(客貨運站)已開通的直達路線有:北京、蘭州、哈爾濱、杭州、成都、武漢、廈門、青島、深圳等,并已成為蘇中、蘇北地區年貨運吞吐量最大的火車站,極大地方便了我區與中西部地區、北部地區及東南沿海地區的經濟融合。
高港轄區內擁有國家一類開放港口——泰州港,建有專門的國際集裝箱運輸碼頭。經泰州港起運由上海港中轉的班輪可到達世界104個國家和地區。同時,已開通西至重慶、武漢,北至營口、大連,南至海口、蛇口的國內水運網絡。
高港區擁有沿江岸線24.2公里,其中水深-10米以上的一級岸線13.6公里;水深-5至-8米的二級岸線長3.3公里。現可供開發利用的深水岸長9.5公里,可建設5萬噸以上的碼頭近20個。
風土人情
蘇中里下河地區,有著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和豐厚的文化積淀,因而滋生出迷人的水鄉風光,蘊育了醉人的地域風情。這中間,婚俗風情頗具地域特色。
請媒,之于現代城市的年輕人,似乎不可思議。戀愛、結婚,兩個人之間的事,請個媒人在當中,實在別扭。然而,從前的青年男女,均須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婚配。若是私下里偷偷來往,暗送秋波而至私訂終身,多半不會有好結果的。不是被棒打鴛鴦,便是步司馬相如、卓文君之后塵:私奔。
當地流傳著這樣一則民謠:
“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嫁個畚箕做掃帚。”
這無疑成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天經地義”的極好詮釋。因此,在整個婚俗中,請媒不僅重要,且為首要,便不足為怪了。當地人請媒,講究的是“三媒六證”。不論男女雙方是否熟識,請媒風俗非興不可。所謂“六證”,雙方都可以請,但多半是男方請為主,這樣不至于讓女方落下個“嫁不出去”的名聲。
請媒,當地人稱之為牽紅線,原本是件好事。要是請得好,青年男女之間便能架起座“鵲橋”,兩人姻緣一線牽;要是請得不好,那便是“喬太守亂點鴛鴦譜”,誤了雙方一輩子,也未可知。舊時請媒,有三種情況:一是“三姑六婆”的媒婆,二是成人之美的“紅娘”,三是男女雙方主動拜托的“月老”。稍有社會閱歷的都曉得,這“紅娘”、“月老”在人們頭腦中的印象還不壞,均有成就美好姻緣的動人故事。而這“媒婆”,怕是三者中最令人“憎恨”的了。媒婆多數靠三寸不爛之舌做“謊媒”,她們抓住男女雙方的心理,一味地甜言蜜語,天花亂墜,把雙方均吹成天上有地下無,結果是期望愈高失望愈大,雙方均大叫受騙上當,婚姻破裂,家庭悲劇由此產生。
高港老字號
高港“萬莊羊肉店”是在周邊市縣都享有盛名的正宗老字號,坐落在刁鋪鎮近郊引江新村52號。坐南朝北,面臨東西大道——刁鋪鎮解放西路,門前豎著醒目的燈光招牌——祖傳老字號,萬莊羊肉店。
萬莊羊肉燒法獨家秘制,味道醇香。尤以全羊席最為有名。老板萬建平為萬莊羊肉正宗傳人。
推薦指數:五星級★★★★★
龍窩,又名龍窩口,地處高港區口岸鎮江邊。溯江而上,離鎮江60公里,到南京145公里;順江而下,距南通119公里,至上海247公里,與蘇、錫、常等江南城市僅一江之隔。北倚古城泰州和里下河地區,濟川河于泰州匯里下河諸河道,南流至碼頭西側而注入長江,是泰州及蘇北里下河地區入江出海的咽喉要道。
推薦指數:三星半★★★☆
口岸大觀園浴室位于江平路口岸公路二橋北面西側,原口岸量刃具廠處建造浴室六間五層樓房,建筑面積為1548平方米,設有高、中、低檔男浴池堂口10個,女浴池堂口1個。鑒于大觀園浴堂久負盛名,遂命名為“大觀園浴場”。大觀園浴場地處交通要道,人口聚居,開業以來,經營良好,每天浴客達200多人。
推薦指數:三星級★★★
東升園酒樓位于刁鋪鎮府東路118號。由于地處鬧市區,又有祖傳特色,所以慕名而來的新老客戶絡繹不絕,幾乎天天賓客滿座,就連較大規模的飯店對此也羨慕不已。人們衷心祝愿“東升園”能夠代代相傳,一代更比一代強,讓特色傳統餐飲文化弘揚光大。
老板王慶九是東升園酒樓第三代傳人。
推薦指數:三星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