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頁 >> 內蒙古 >> 赤峰市 >> 鄉鎮介紹 >> 汐子鎮 |
![]() |
汐子鎮 |
汐子鎮位于寧城縣人民政府駐地天義鎮北28公里處的半平川半丘陵區。北和喀喇沁旗乃林鎮毗鄰,東與遼寧省建平縣太平莊鄉接壤,西和小城子鎮為鄰,南與八肯中鄉、二龍鎮接界;地處東經119°15′,北緯41°47′的地理坐標系上。東西長約18公里,南北寬約10·3公里,總面積約185平方公里。 行政區劃 解放初屬寧城縣第七區,1956年建鄉,因鄉政府駐地在汐子村,故命名汐子鄉。1958年建汐子人民公社。1968年稱汐子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1983年改建為汐子鄉人民政府,1986年經上級人民政府批準改建為汐子鎮。轄18個村民委員會,58個自然村,有6130戶,28606人,其中蒙古族2868人,回族34人,滿族38人,朝鮮族1人,余為漢族。 氣候環境 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溫差較大,平均氣溫6.8℃,最冷1月份平均氣溫零下11.8℃,最熱7月份平均氣溫22.5℃,無霜期130—140天,年均降水量420毫米。境內有林木、藥材等植物資源,也有狐貍、野兔,黃鼠狼等動物資源。 自然資源 汐子鎮以農為主,有耕地118607畝,占總面積的42甲d。主要糧食作物有谷子、玉米,水稻、高梁、小麥,大豆等,1985年糧豆作物種植面積82,800畝,總產25萬斤,平均畝產3391,經濟作物,有向日葵、甜菜、煙草、麻類,種植面積4,1 85畝。其中甜菜播種4114畝,總產737萬斤,平均畝產1,700斤。產值898.5萬元。有林面積15,393畝,其中人工林41.85畝,復被率15甲o,品種有黑松,楊、槐,榆等。產值19.8萬元。牧業:有牲畜11905頭(只),其中大畜3,030頭(匹),小畜8,875頭(只)。產值27.9萬元。 經濟發展 鎮辦有修配廠,磚廠、建筑隊等,還有縣辦的軸承廠,塞飛亞鄉鎮企業,年產值1.02個億元。副業生產有養殖、種植、編織、大棚等。有果園509畝,總產37,500斤,生豬10,231口,雞52,290只,鴨2,544只,鵝1,531只,兔5,446只,蜜蜂68箱,副業人均收2,.52元。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兩戶”迅速發展起來,現有專業戶,重點戶166個,產值44萬元。農貿市場活躍,境內有農貿市場兩處,每月成交額達5萬元。 社會事業 近年,農機和水電建設迅速發展,現有小型水庫3座,塘壩3座,機電井279眼,揚水站3處,有16個村民委員會通了電,照明達4677戶,占總戶數的83%。有效灌溉面積46564畝, 占總耕地的41%。農用總動力10891馬力,其中大中型拖拉機39臺,2602馬力,手扶拖拉機54臺,624馬力,載重汽車1輛,95馬力。電動機300臺,4040馬力,柴油機76臺,3420馬力。 基礎設施 解放前,這里沒有公路,只有錦州一赤峰的鐵路經過這里。解放后整修了鐵路。修通了天義一汐子的公路,交通比較方便。 解放前只有私塾1所,有學生十幾人,現有中學3所,小學19所,有教職工310人,有學生4,166人,其中中學生868人。解放前,境內缺醫少藥,現在建有地區醫院1處,村醫療站18個。 汐子鎮政府駐地,還建有電視查轉臺、文化站,廣播放大站、各種商店、旅社、糧食儲備庫、郵電所,銀行營業所等單位,有農貿市場一個,已成為汐子鎮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