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概況
土默特左旗位于呼和浩特市西部,大青山南麓富饒的土默川平原上,東臨呼和浩特市城區,北倚大青山與武川縣接壤,南連和林格爾縣、托克托縣,西接包頭市土默特右旗。
土默特地區地處黃土高原與蒙古高原的過渡帶,地勢平坦,水草豐美,亦農亦牧。土默特,系蒙古族部落名,土默是萬的意思,加“特”是萬的復數詞。
行政區劃
全旗現轄11個鄉,5個鎮,1個開發區,321個行政村,456個自然村。
鎮:察素齊鎮、畢克齊鎮、善岱鎮、臺閣牧鎮、白廟子鎮
鄉:把什鄉、兵州亥鄉、沙爾沁鄉、沙爾營鄉、三兩鄉、北什軸鄉、塔布賽鄉、鐵帽鄉、大岱鄉、陶思浩鄉、只幾梁鄉

土默特左旗地圖
人口面積
2004年底,全旗總人口35.5萬人,其中農業人口30.8萬人,占總人口的86.88%;總面積2712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積約占全旗總面積的33.5%,平原面積約占全旗總面積的66.5%,
歷史沿革
土默特地區地處黃土高原與蒙古高原的過渡帶,地勢平坦,水草豐美,亦農亦牧。 土默特,系蒙古族部落名,土默是萬的意思,加“特”是萬的復數詞。歷史上,土默特地區是多民族活動的地方,在歷史上各有其名,魏晉時稱敕勒川,隋唐時稱白道川,遼金元時稱豐州灘,明代【即北元時期】因蒙古土默特部的入居而得名稱土默川。歷史上的土默特地區,自秦漢,特別是明清以來,由于戰亂、災害、屯墾、駐防、互市、商貿等原因,人口遷徙比較頻繁。清時沿襲北元時稱謂,設土默特旗,分左、右兩翼。民國年間成為總管旗。1965年土默特分為左右兩旗。1971年土默特左旗劃歸呼和浩特市管轄。
自然特征
土默特左旗地形北高南低,北面是大青山山地,最高海拔2270米,南部是土默特平原,海拔最低點哈素海為988.2米。全年四季分明,平均氣溫6.3℃,年均日照2876.6小時,無霜期130天,年均降水量400毫米,年均蒸發量1870.3毫米,年均凍土層厚108厘米,屬溫帶半干旱大陸性季風氣候。

哈素海
資源特點
土左旗境內河流水系主要有大黑河、小黑河、什拉烏素河、哈素海及沿山各大小山溝水,平均年徑流量4.1億立方米,年產地表水1.8億立方米,地下水2.3億立方米,每年引黃河水入境7336萬立方米。地下水資源豐富,年開采量為3.2億立方米。全旗水利工程有哈素海水庫、紅領巾水庫、萬家溝水庫、五一水庫等,水庫總庫容蓄水量1.6億立方米。
境內礦產資源十分豐富,現已探明的金屬和非金屬礦藏48種,具有開采價值的有無煙煤、黃金、石棉、泥炭、石墨、云母、紫砂陶土等10余種,其中尤以紫砂陶土、石墨、泥炭最具開采價值。
全旗有林地面積22043公頃,用材林地面積1772公頃,總蓄積量703998立方米;草場面積28萬畝;養殖水面面積4.5萬畝;野生動物有狍子、鹿、青羊、狐貍等30余種;野生植物400余種。
經濟發展
2004年,全旗國內生產總值52億元,第一產業增加值14.2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25.7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12.1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502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6896元,綜合經濟實力居全市前列。
工業
土默特左旗工業生產已形成一定的規模。工業產業化進程高速推進。工業以化工、建材、機械、輕紡、釀酒等為重點,主要產品有化工部優質產品駿馬牌碳酸氫氨、自治區免檢產品土默川牌水泥,遠銷國內外的紫砂陶瓷、漢宮地毯、石墨、羊剪絨制品等等。傳統工業以市場為導向,在體制創新、工藝革新等方面大做文章,發展空間不斷擴大。新興起的善岱花炮園區、沙爾營工業園區著眼于“專、精、特、新”,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品牌知名度與日俱增。2004年,全部工業總產值完成66.7億元。
農業
土默特左旗自然條件較好,土地類型多樣,具有綜合發展農林牧和多種經營的優越條件。全旗共有耕地面積102萬畝,其中水澆地76萬畝,主要農作物有:葵花、玉米、中藥材、蔬菜、優質牧草等。“九五”期間,農業產業化步伐進一步加快,重點實施了農業綜合開發、國家商品糧基地建設、節水灌溉示范、大青山生態建設、沿110國道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建設等工程。通過調整和優化種植結構,已形成了區域化種植格局。近年來,隨著“奶業興旗”戰略的實施,農區畜牧業迅速發展,并逐步走上了規模化、集約化、科學化的發展道路。2004年底,奶牛飼養量達15.1萬頭,建有標準化奶站421座,奶牛小區28個,是全國第二大縣級奶源基地。肉類總產量4萬噸,鮮魚捕撈量5000噸,禽蛋9000噸。畜牧養殖業成為了全旗的重要支柱產業。全旗枸杞的種植面積達4萬畝,年產量近12000噸;甘草種植面積3萬畝,年產量達30000噸以上;黃芪、板蘭根、黨參等中藥材種植面積都在3000畝以上。葵花籽年產量4.2萬噸;各種水果年產量1400噸,為特色經濟作物加工業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
財政金融
2004年,全旗財政收入2.3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9.1億元。有人民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等金融機構,農村信用社覆蓋全旗。
交通通訊
土左旗地理位置優越,是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市、草原鋼城包頭市和國家重點建設項目鄂爾多斯準格爾大煤田的“金山角”腹地。交通通訊發達,京包鐵路、110國道、呼包高速公路橫貫全境,呼準、呼清、呼托公路縱貫旗境東部,全旗公路總里程達1183公里,基本實現了“鄉鄉通”。電話用戶達12萬戶。
科教文衛
土默特左旗人杰地靈,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文化。歷史上蒙古族人民與漢、回、滿等各族人民或雜居、或聚居,形成這一地區特有的風土人情和風俗習慣。民間藝術源遠流長,有民族歌舞、晉劇、二人臺、社火、剪紙等。群眾性藝術館有文化館、圖書館、展覽館等。體育事業不斷發展,群眾性體育活動日益普及。占地110畝,投資1200多萬元建成的集體育場、燈光籃球場、游泳池、排球場、門球場、羽毛球場、乒乓球室等場所為一體的現代綜合體育運動中心投入使用。社會文化生活質量不斷提高,有線電視率先在全市實現了村村通。
全旗現有16個科技綜合服務站,4個科普協會,共有會員3840人。科技成果越來越多地應用于工農業生產。全旗現有普通中學17所,小學210所。大多數中小學已建成“花園式”學校。民族教育本著“優先、重點”的方針,發展迅速,有民族中學2所,民族小學7所。全旗共有教職工3497人,在校學生52322人,形成民族教育、職業教育、中等教育等多層次多門類的教育體系。全旗現有醫療機構275所,病床329張,衛生技術人員926人,其中醫生886人。

喇嘛洞召
人文自然景觀
近年來,旗委、旗政府把旅游業確定為拉動經濟發展的新的增長點,加大旅游資源開發力度,初步形成了大青山景區生態游,召廟文化游,民族文化藝術游,民俗民情游,風景觀光游,休閑度假娛樂游的服務體系。
主要旅游風景區有湖光山色、碧波蕩漾,享有“塞外西湖”美稱的哈素海;有歷史悠久、建筑宏偉、古木參天、洞天福地的喇嘛洞召;有峰巒疊障、景色優美的避暑勝地金鑾殿;有革命教育基地烏蘭夫公園;還有集古代建筑、歷史文化 為一體的明清建筑博覽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