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蘭屯市是隸屬于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的一個縣級市,位于內蒙古自治區東部、呼倫貝爾市南端的大興安嶺東麓,東鄰阿榮旗,南接黑龍江省的甘南、龍江二縣和興安盟的扎賚特旗,西連興安盟的阿爾山市和呼倫貝爾市的鄂溫克族自治旗,北攜牙克石市,全市行政區域總面積1.69萬平方公里,總人口44萬人,其中市區人口16萬人,由蒙古、漢、達斡爾、鄂倫春、鄂溫克等20個民族構成。
行政區劃
扎蘭屯市轄9個鄉鎮,7個街道辦事處:
街道:興華街道、正陽街道、繁榮街道、向陽街道、高臺子街道、鐵東街道、河西街道
鎮:磨菇氣鎮、洼堤鎮、臥牛河鎮、成吉思汗鎮、大河灣鎮、浩饒山鎮
鄉:達斡爾民族鄉、南木鄂倫春民族鄉、薩馬街鄂溫克民族鄉
扎蘭屯市地圖
歷史沿革
扎蘭屯史建于1691年(康熙30年),因清朝在此設立扎蘭衙門而得名。1901年中東鐵路修筑通車后,扎蘭屯地區人口漸繁,農、工商各業初露端倪。1932年偽滿洲國在此設立布特哈旗,1949年布特哈旗為呼倫貝爾盟(呼納盟)轄區,1969年隨呼倫貝爾盟劃歸黑龍江省,1979年隨呼倫貝爾盟復歸內蒙古自治區。1983年經國務院批準,將布特哈旗改建制為扎蘭屯市,級別為縣級市。1984 年1月正式實行市建制。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全市各項事業實現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城鄉經濟建設扶搖直上,改革開放使扎蘭屯市煥發了蓬勃的生機。1986年,扎蘭屯市被列為開放城市,1988年又被列為內蒙古自治區經濟體制改革試驗區,使扎蘭屯市步入了全方位開放的軌道。2001年,經國務院批準,將呼倫貝爾盟改建制為呼倫貝爾市。將扎蘭屯市劃歸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直屬管轄,暫由呼倫貝爾市代行管理。

百年吊橋
自然概況
扎蘭屯市自然資源豐富,是一塊投資興業的熱土。地貌以山地、丘陵為主,大體上構成“七林二草一分田”的格局。屬于中溫帶大陸性半濕潤氣候區,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2.4℃,年均降水量480.3毫米,無霜期年均123天。境內森林面積105萬公頃,森林覆蓋率67.78%,森林活立木蓄積量6052萬立方米。天然草場面積506萬畝,耕地面積319萬畝。境內主要河流47條,形成綽爾河、濟沁河、雅魯河、音河四大水系,市域水資源總量約為25億立方米。背倚大興安嶺原始森林,無工業污染源,屬于一片天然綠色凈土。旅游景觀豐富,自然資源組合度好,既體現了大興安嶺的磅礴氣勢,又兼有江南水鄉的壯麗秀美,是內蒙古自治區唯一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也是中國優秀旅游城市。
發展狀況
扎蘭屯市產業門類齊全,發展空間巨大。目前,全市正在全力構建兩條綠色產業主線,即構建綠色農畜林產品生產加工體系,構建以旅游商貿為核心的特色服務業體系。農畜林產業基地建設加速推進,支撐作用明顯增強。玉米、大豆、甜菜、馬鈴薯、水稻、葵花、雜糧等優勢農產品基地建設基礎扎實,成為全國重要商品糧基地和綠色農業示范區,2007年糧食常產能力達12億斤,綠色有機農作物種植面積達到30.5萬畝,綠色有機食品認證達到10個,無公害食品認證7個。以奶源基地建設為主導,以生豬、肉牛、肉羊、大鵝、獺兔等畜產品基地和野豬、狍子、鹿、狐、貉等特種養殖基地為支撐的畜牧業規模不斷壯大,牲畜存欄已達276萬頭(只);積極推進林產品基地建設,榛子、黑木耳、林果等林產品基地初具規模。
新型工業體系特色鮮明,基礎雄厚。以農牧業產業化和綠色農畜林產品精深加工為核心的特色工業體系初步形成,擁有乳品、漿紙、酒精、油脂、制糖、食品、淀粉、農藥、醫藥、化工、建材等主導產業,產業配套能力進一步提升,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37家,“吊橋牌”商標成為中國馳名商標,“吊橋牌乙草胺”榮獲中國名牌產品稱號。擁有自治區級工業園區即嶺東工業開發區,成為承接新興產業的優質載體和平臺。

興安嶺深處的“濱洲鐵路”
交通狀況
扎蘭屯市區位優勢明顯,發展環境良好。位處內蒙古與黑龍江省的交匯處,是哈(爾濱)大(慶)齊(齊哈爾)呼(倫貝爾)經濟協作帶中的重要節點城市。濱洲鐵路與國道111線、阿北省際大通道、S302線貫穿全市,南至齊齊哈爾航空港僅120公里,西南距烏蘭浩特機場270公里,與全國最大的陸路口岸滿洲里市有鐵路和公路相連,相距九個小時車程。現扎(蘭屯)阿(榮旗)鐵路計劃于2010年12月建成通車。
教育事業
扎蘭屯市現有學校212所,其中教師進修學校1所,普通高中3所(其中嶺東高級中學是呼倫貝爾市教育局的直屬高中),職業高中1所,中等職業學校4所(皆屬呼倫貝爾市教育局直屬中專),普通初中33所,小學174所,幼兒園1所,另有教學點76個。
教師進修學校在校生237人,教師30人,專任教師17人,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100%。普通高中2所,另有盟屬高中1所。有教學班90個,在校生總數為6000人,其中一中教學班49個,在校生3200人;教職工143人,其中專任教師109人,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72%;二中教學班18個,在校生890人;教職工73人,其中專任教師49人,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57%;培英高中(私立)教學班4個,在校生184人。2003年全市普通高中招生1300人,初中畢業生4250人,入學率為30.5%,高中階段入學率大約為35%。職業高中教學班26個,在校生1020人,教師116人,專任教師101人,專任教師合格率46%。
旅游資源
旅游業發展迅速,知名度不斷提高。依托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兩大品牌,突出山水風光和避暑度假等經典旅游產品,著力發展歷史文化和民族風情體驗等特色旅游產品,全力打造避暑休閑度假旅游勝地。特別是融森林火山天池等天然景觀為一體的柴河景區、4A級旅游景區吊橋公園、蒙元文化遺存成吉思汗景區、北國第一漂(漂流)南木景區、山水風光秀水景區、中東鐵路遺址群以及鄂倫春、鄂溫克、達斡爾、朝鮮民族風情體驗等景區景點獨具魅力,2007年接待游客達到90萬人次以上,實現旅游收入超過5億元。
2002年5月17日,扎蘭屯市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這里鐘靈毓秀,人文薈萃,北方少數民族風情獨具特色,更有跌宕生姿的自然景觀,群山疊嶂,河流密布,山清水秀,五步一景,老舍、葉圣陶、李準、胡紹衡等歷史名人曾駐足此地流連忘返,并留下大量膾炙人口詩篇。黨和國家領導人葉劍英元帥賦詩贊曰“雅魯河畔扎蘭屯,幾派清流擁水村。鐵索懸空新瀑急,吊橋橋上憶長征。”
風景名勝
吊橋公園 坐落在市區北部的吊橋公園,于2005年被國家旅游局評定為4A級景區,是扎蘭屯風景名勝區一顆璀璨的明珠.吊橋公園是扎蘭屯人的驕傲,也是扎蘭屯的象征。吊橋公園因園內吊橋而得名,占地68公頃,由沙俄中東鐵路局修建于1905年。現在,美麗的吊橋公園已發展成為集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于一體的綜合性公園,是內蒙古自治區東部最大的公園,園內按功能分綜合游藝區、動物展區等六個區。
秀水風景區 扎蘭屯市區被群山所環繞, 雅魯河水猶如一條仙女手中飄舞的彩帶, 委委婉婉地撒落在綠樹叢中兩岸風光如畫。形成多處風景區, 出吊橋公園乘車北行2公里到秀水風景區,秀水風景區青山疊翠,碧水回環, 林木蔥籠,碟戀蜂縈一灣河水襯著青山,遠遠望去,恰似低眉垂首的含羞少女,平靜的水面映襯著她那楚楚動人的風姿.黃昏,一片余輝灑入河水,象有人撒了一把胭脂,飛光異彩,染紅河水,人們便將這一帶湖光山色稱為秀水。
柴河風景區 柴河風景區在扎蘭屯市區西南185公里處,是探險旅游者的好去處,柴河風光氣勢博大、雄渾壯觀,有野獸出沒的原始森林 ,也有月亮湖、水簾洞等景點。
雅魯河漂流 距扎蘭屯市區北部32公里處的雅魯河漂流是“北國第一漂”。波光粼粼的水面上,五顏六色的橡皮舟如盛開在水面上的朵朵蓮花。漂流中,槳與水的擊打聲,盤旋于頭頂鷗鳥的啼鳴聲,水花四濺和人們的歡笑聲,組成了一組合諧的大自然交響樂。如此享受悠閑、美妙、刺激的感受,難怪每年要有上萬游客在此浪遏飛舟,體驗回歸大自然的快樂之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