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榮旗屬于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地處呼倫貝爾市東南部,背倚大興安嶺,面眺松嫩平原,西與扎蘭屯市隔音河相望,東以扎格敦山為界與莫力達瓦旗為鄰,南以金界壕為界與黑龍江省甘南縣毗鄰,北部以畢拉河為界和鄂倫春旗相連,西北與牙克石市接壤�?偯娣e13600平方千米,總人口32萬人(2004年)。旗人民政府駐那吉鎮。
阿榮旗位于大興安嶺東麓,東經122°2′—124°5′、北緯47°56′—49°19′。西部與扎蘭屯市隔河相望,東部與扎格敦山嶺和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為鄰,北部和鄂倫春旗相連,西北部與牙克石市接壤,南以金界壕為界與黑龍江省甘南縣毗鄰。
行政區劃
阿榮旗轄5個鎮、4個民族鄉:
鎮:那吉鎮、六合鎮、亞東鎮、霍爾奇鎮、向陽峪鎮
鄉:得力其爾鄂溫克族鄉、查巴奇鄂溫克族鄉、音河達斡爾鄂溫克族鄉、新發朝鮮族鄉
農場:那吉屯農場、格尼河農場
林場:得力其爾林場 大時尼奇林場 庫倫溝林場 三號店林場 查巴奇林場 阿力格亞林場 音河林場
阿榮旗地圖
歷史沿革
因境內阿倫河而得名。阿倫與阿榮為同詞異譯,系滿語,意為“干凈”、“清潔”,因此河水潔凈,故名。
清代,屬黑龍江將軍齊齊哈爾副都統轄區。民國時期,屬黑龍江省龍江道。東北淪陷后,偽滿洲國國務院在原西布特哈總管衙門轄地成立阿榮旗,旗公署駐紅花梁子,民國30年 (公元1941年)遷那吉屯(今那吉鎮),隸興安東分省。
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后,隸屬興安省納文慕仁盟。1949年5月,改隸呼納盟。1953年4月,隸屬內蒙古自治區東部行政公署。1954年5月,改隸呼倫貝爾盟。1969年7月,隨同呼倫貝爾盟一并劃歸黑龍江省管轄。1979年7月,劃歸內蒙古自治區管轄,隸屬呼倫貝爾盟。2001年,隸屬地級呼倫貝爾市。
人口民族
2009年全旗總人口331762人,其中:農業人口233289人,占總人口的70.3%;非農業人口98473人,占總人口的29.7%。
從民族構成看:漢族296569人,蒙古族8683人,回族208人,滿族18867人,朝鮮族1985人,達斡爾族2270人,鄂溫克族2619人,鄂倫春族198人,其他民族363人。
氣候條件
阿榮旗屬于溫帶大陸性半濕潤氣候,由于受地勢及植被的不同影響,溫度自南向北逐漸遞減,年均氣溫1.7℃。最冷是1月,月平均氣溫-20.1℃。年極端最高氣溫38.5℃,極端最低氣溫-39.8℃,年有效積溫2394.1℃。全年日照時數2750---2850小時。年平均降水量458.4mm,主要集中在6--8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0%,年均蒸發量1455.3mm。年平均風速3.4米/秒,主導風向為西北風。大部分地區9月中旬出現早霜,無霜期90--130天。
地理概況
阿榮旗位于東經122°02'30"--124°05'40",北緯47°56'54"-49°19' 35"。阿榮旗地處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呼倫貝爾市東南部,背倚大興安嶺,面眺松嫩平原,是呼倫貝爾市嶺東三旗市之一。西部與扎蘭屯市隔音河相望,東以扎格敦山嶺為界和莫力達瓦旗為鄰,北部以畢拉河為界和鄂倫春自治旗相連,南以金界壕為界與黑龍江省甘南縣接壤。全旗南北長151.9km,東西寬149.6km,總面積13,641平方公里。
阿榮旗地質構造屬大興安嶺新華夏構造帶。全境地貌呈中低山---丘陵漫崗地形。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呈階梯式下降,海撥由1149米逐漸過渡到198米。
自然資源
阿榮旗礦產資源豐饒,物種繁多。現已探明的有金、銅、鐵、鋁、鋅、石灰石、瑪瑙、硅石、沸石、煤、石油等20多種,其中石灰石探明儲量為1.14億噸,遠景儲量為50億噸,品位之高,全國罕見,開發前景十分廣闊。
林業資源得天獨厚,被譽為“綠色寶庫”,境內有林地877萬畝,森林覆蓋率52.3%,林木蓄積量2570萬立方米。主要樹種有落葉松、樟子松、蒙古櫟、樺、楊柳、榆樹等,林業開發前景廣闊。繁茂的淺山區有大量的柞林資源,面積達426萬畝,放養柞蠶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開發潛力巨大。林下山野菜資源豐富,品種多,儲量大,分布面積廣,主要有蕨菜、黃瓜香、黃花菜、四葉菜、苦嫩芽、柳蒿芽、榛蘑、黃花蘑、塔蘑、黑木耳、猴頭等二十余種,總儲量4000噸以上。
原始森林郁郁蔥蔥,古木參天,野生動物繁多。有馬鹿、駝鹿、梅花鹿、棕熊、野豬、狍子、黃羊、猞猁、紫貂等70余種野獸在這里繁衍,有雉雞、榛雞、鴛鴦、鵪鶉等80多種珍禽在這里棲息。
野生中草藥品種多。在廣袤無垠的林海草原上,生長著人參、黨參、甘草、黃芪、貝母、桔梗等140余種名貴中草藥。阿榮旗水草豐美,境內有天然草牧場768萬畝,其中可利用的無污染的天然優質草牧場429萬畝。
經濟發展
2009年全旗經濟繼續保持又快又好的發展態勢,經濟效益顯著提高,綜合實力明顯增強。全旗地區生產總值完成756512萬元,按可比價計算(下同)同比增長19.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完成284600萬元,同比增長5.5%;第二產業增加值完成279359萬元,同比增長33.6%;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192553萬元,同比增長22.8%。三次產業比重由上年的43.1:33.4:23.5調整到37.6:36.9:25.5。人均GDP為22804元,同比增長22.3%。財政總收入完成43394萬元,同比增長54.73%,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7%。GDP能耗1.08噸標煤/萬元,同比下降5.9%。
主要種植作物有大豆、玉米、小麥、水稻、馬鈴薯、南瓜等。“八五”以來,在全旗“穩農抓牧種林果,興工活商辦鄉企。科技致富達小康”的生產建設方針指引下,農業生產形成了種植業為主體,畜牧業、林果業為兩翼的“飛鳥型”經濟和貿工農一體化、產加銷一條龍的“龍型”經濟模式,農業產業化進程不斷加快。
阿榮旗的工業以本地資源為依托,以食品加工為龍頭,以輕紡、建材、化工、木制品、畜產品加工和農機制造等為骨干,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工業體系。工業產品主要有“金星牌”和“興安雪牌”精淀粉、優質粉絲,“松雞牌” 特漂柞棉條和柞蠶絲,“塞北牌”奶粉和豆粉,優質色拉油和豆粕,“飛龍王牌”和“怪王牌”優質白酒等,以上產品暢銷全國,有的已經打入國際市場。 1995年阿榮旗榮獲全盟“工業經濟發展獎”。96年經濟效益綜合指數比全盟平均高出35.35, 工業產品銷售率達96.1%。
交通狀況
阿榮旗現有等級公路14條,里程822公里。301、111國道交匯于旗人民政府所在地—那吉鎮,里程為292公里,是全旗交通運輸與外界溝通的主要干線。境內有縣級道路4條,里程193公里,地方道路8條,里程337公里,遍布大多數鄉鎮村屯。全旗年客運總量127萬人,貨運量77萬噸。旗政府所在地那吉鎮距齊齊哈爾市民航機場104公里,距扎蘭屯火車站70公里,形成以那吉鎮為中心的四通八達的公路交通網。
科教文衛
教育事業蓬勃發展,九年義務教育普及率100%。全旗有中小學校40所,有普通中學校19所,其中高級中學2所,初級中學14所,九年一貫制學校3所。全旗有少數民族學校3所;有職業中等專業學校1所;有特殊教育學校1所。
全旗共有村級衛生室288個,村級醫生288人。共有個體診所28個,社區衛生服務站8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個。
旅游資源
阿榮旗景色秀麗,四季迥然,擁有獨特的自然景觀和民族風情,發展旅游業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旅游資源可概括為“綠”(草地、次生林、森林)、“白”(雪山、雪原)、“野”(整個生態保持了比較好的原生狀態和自然野趣)、“情”(濃郁的少數民族風情)、“史”(金界壕的歷史遺跡)五大特色,尤其是5--9月份,氣候宜人,是避暑納涼、游玩休閑的好地點。
阿榮旗景色秀美,風光旖旎。春風送暖,山花爛漫;夏雨初霽,層巒碧透;秋霜盡染,紅葉滿山;冬雪皚皚,銀裝素裹。北部的原始森林,莽莽蒼蒼,神密奇幻,狩獵其間,可獲飛禽走獸。柿嶺陡峭嶙峋,風景如畫,去此,可采百花擁懷,可摘野果入口。十二道彎風光迤邐 ,林木蔥郁,行此可賞參天古樹,可觀興安重山。攀登得勒布爾峰巔,極目遠眺,群山起伏,萬木蔥蔥,壯麗河山,盡收眼底。烏司門度假地、查巴奇吊橋和仙人洞樂此不彼,老神樹流傳著美麗的傳說,復興水庫、圣水水庫湖光山色,縱橫阡陌,使您盡賞塞北江南風光。古金界壕宛若巨龍,綿延橫亙,氣勢宏偉。
阿榮旗的少數民族,淳樸好客,風俗各異。蒙古族的舞蹈優美,歌曲濃厚、豪放;鄂溫克族、達翰爾族的野豬舞、野菜舞、四季歌舞、哲輝冷舞和朝鮮族的長鼓舞、農樂舞別具一格,特色濃郁;蒙古族的奶茶飄香,手扒肉味美誘人;鄂溫克族、達翰爾族的生拌狍肝,柳蒿芽生津可口;朝鮮族的咸菜,湯菜味鮮色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