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尼特左旗(簡稱東蘇旗),位于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西北部。北與蒙古國接壤,國境線長達316公里,南與正鑲白旗、正藍旗交界,西與蘇尼特右旗、二連浩特市相連,東與阿巴嘎旗毗鄰。是以蒙古族為主體的純牧業邊境旗。滿都拉圖鎮是旗黨政領導機關所在地,全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蘇尼特左旗位于錫林郭勒盟西北部,素有“駝鄉”之稱。沙漠泛光,駝鈴陣陣,沙海之舟,剪影夕陽,幽意深情,就是指這個地方。全旗面積3.4萬平方公里,其中草場面積占90%以上,大部分為荒漠草原和半荒漠草原型,植被多為草木科、大百合科植物為主的優良牧草,如多節植物蒿、堿蔥、沙蔥、冰草等。這種特定的自然環境,適于駱駝的生長;這里的羊因常年吃堿蔥等優質牧草,形成了一個獨特的優良品種—蘇尼特羊。 這種羊肉質鮮美,肥瘦相間,歷來是宮廷供肉。北京的“東來順”涮羊肉創牌子選用的就是蘇尼特羊肉。目前,全旗駱駝總數20000峰,其中有草原上少見的珍品—白駝。草原人珍愛白駝,把它視為吉祥物。
行政區劃
蘇尼特左旗轄3個鎮、2個蘇木:
鎮:滿都拉圖鎮、查干敖包鎮、巴彥淖爾鎮
蘇木:賽罕高畢蘇木、巴彥烏拉蘇木
蘇尼特左旗地圖
歷史變革
公元第八世紀時,蘇尼特部落已經出現在歷史舞臺上。蘇尼特的名稱是蒙古族氏族部落的名稱。蘇尼特部落是主體蒙古族氏族之一。
1627年,蘇尼特遷址到杭蓋時已經分為左右翼兩個旗,由寶爾海楚胡爾之子達布海浩舒其為蘇尼特左旗首領,由寶音之子朝爾洪臺吉為蘇尼特右旗首領。1637年,蘇尼特左旗首領布海浩舒其之子唐吉思與滿清皇帝聯系并于1639年9月26日滿清政府同意遷回原址,建立蘇尼特左旗實行王朝旗制,而后于1641年封唐吉思為蘇尼特左旗札薩克拖如郡王。從1639年至1946年共十七代郡王統治了蘇尼特左旗。歷史上除了郡王還有貝勒王職位(與郡王同等待遇,是虛職,不參與政府工作),從唐機德開始共有十五代貝勒王。歷代王朝制度經過307年直到1954年8月8日蘇尼特左旗解放,從而建立人民民主政府。
民族人口
全旗總人口3.2萬人,其中蒙古族人口占60.8%,漢族人口占38.7%,其它少數民族占0.5%,牧業人口占56.7%。
地理環境
蘇尼特左旗位于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西北部,地理位置東經111°12′~ 115°12′,北緯42°58′~ 45°06′,北部到阿日嘎拉山,達力崗嘎等地與蒙古國交界,東部到呼和勒山、西日扎拉圖等地與阿巴嘎旗接鄰。南部到查干淖爾、安格爾圖西勒、海卻寶力格等地與正鑲白旗、正鑲藍旗接壤,西部到色日烏拉、烏蘭哈達與蘇尼特右旗相鄰,國境線長316公里,全旗總面積34251.7平方公里,地形北部偏高,丘嶺多山,中部平原地形略低,南部沙漠,湖水凹地,總面積中山嶺占40%,平原占28%,丘嶺占13%,沙漠占12%,戈壁湖泊占7%,是豐富的牧業基地。境內有邊界標記錫林查干敖包、哈如勒查干敖包、額勒順查干敖包等十三座石頭敖包。境內有呼和敖包泉、哈那哈達泉、格根圖泉、哈登浩舒泉等四大礦泉,還有朝臺鹽、寶如勒金鹽、麻塔拉鹽、達來鹽,達布斯圖鹽等鹽池,有塞霍貝爾、本巴圖、珠思寶力格、麻塔拉等芒硝,有巴彥淖爾、格根圖等湖泊。地勢一般海拔1000-1300米,最低南部凹地海拔900米,最高北部達日罕烏拉山海拔1450米,氣候屬中溫帶半干旱大陸性氣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熱,春季多風,平均氣溫3.3℃,最低氣溫-36℃,最高氣溫39.3℃。年降雨量197毫米,無霜期148天,平均風力4級左右,年平均風沙日為110天,常見干旱雪災,十年九旱,三年遇雪災。
畜牧業資源
蘇尼特左旗以畜牧業為主體經濟,牲畜總頭數穩定在150萬頭(只),年出欄80余萬頭(只 ),畜牧業資源豐富。牲畜品種包括蘇尼特羊、蘇尼特山羊、蘇尼特駝、蒙古牛、蒙古馬等在 內的地方優良品種。其中,蘇尼特駝屬國內外極其珍貴的古老駝種,其肉、絨等生產性能大大優于其它雙峰駝種。蘇尼特羊是蘇尼特草原特有的品種,加上特定的植被進而形成特殊的羊肉品質,其肉質鮮嫩、肥瘦相間、肥而不膩、無膻味、色澤鮮美,肉層厚實緊湊,富含人體所需的各種氨基酸等優點,是羊肉家庭中的上乘佳品和天然綠色保健食品,號稱"肉中人參"美譽,是京城名涮的主要原料,自古以來更為"宮廷貢品"而享譽海內外。
蘇尼特左旗位于錫林郭勒盟西北部,素有“駝鄉”之稱。沙漠泛光,駝鈴陣陣,沙海之舟,剪影夕陽,幽意深情,就是指這個地方。全旗面積3.4萬平方公里,其中草場面積占90%以上,大部分為荒漠草原和半荒漠草原型,植被多為草木科、大百合科植物為主的優良牧草,如多節植物蒿、堿蔥、沙蔥、冰草等。這種特定的自然環境,適于駱駝的生長;這里的羊因常年吃堿蔥等優質牧草,形成了一個獨特的優良品種—蘇尼特羊。 這種羊肉質鮮美,肥瘦相間,歷來是宮廷供肉。北京的“東來順”涮羊肉創牌子選用的就是蘇尼特羊肉。目前,全旗駱駝總數20000峰,其中有草原上少見的珍品—白駝。草原人珍愛白駝,把它視為吉祥物。
礦產資源
蘇尼特左旗礦產資源豐富,目前發現有鐵、銅、金、褐煤、石油等二十余種礦物,現已探明的礦種有10余種。個別礦種儲量豐富,品位極高,為我旗發展煤電工業、化學工業、建材工業提供了基本原材料,已成為振興全旗經濟的重要支柱。
動植物資源
甘草、麻黃、銀柴胡等藥用植物達百種以上。名貴藻類植物“發菜”以產量多,質量好,聞名遐邇。報春花、山丹、干厥菜等幾十種野生植物,既是野生觀賞花卉,又是經濟價值很高的植物資源。這里野生動物頗多,珍稀動物天鵝、大鴇、羚羊常在這里出沒,黃羊、狍子、羚羊、旱獺、猞猁、狐貍、狼、灰鶴、鴻雁、蒼鷹、野鴨、百靈鳥、野兔、貓子等更是常見不鮮。
經濟發展
2005年經濟主要預期目標是:按照旗委確定的“穩定優化一產,突出發展二產,加快繁榮三產”的總體思路,地區生產總值達8.64億元,增長62.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達到2.01億元,增長14.3%;第二產業增加值達到5.03億元,增長141%,工業增加值達到3.28億元,增長199%;第三產業增加值達到1.6億元,增長8.7%。固定資產投資達到5億元,增長20.4%。財政總收入完成2800萬元,增長97.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5000元,增長8.4%。牧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661元,增長32%。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7.02‰ ,失業率控制在4.52%。
基礎設施
蘇尼特左旗是一個以牧業為主的旗;旗所在地滿都拉圖鎮(原貝子廟)是全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鎮里居住著全旗1/3的人口,分新、舊兩址,相距7公里。錫賽公路經過鎮區、東達錫林浩特,西至集二鐵路賽汗塔拉鎮,交通方便。
改革開放以來,全旗大搞草原基本建設,磚木結構的棚圈,水、草、機、料、棚五配套的草庫倫以及打草基地相繼建成,畜牧業正在向集約化方向發展。

蘇尼特左旗明代遺址
旅游資源
蘇尼特左旗名勝古跡有:洪格爾、毛瑞蘇特、寶德爾朝魯巖畫群;通古爾生物化石區;查干敖包廟;寶德爾草原奇石林;玄石坡;恩格爾河生態濕地保護區;盤羊自然保護區等。
遼闊、富饒美麗的蘇尼特左旗,是一片博大神奇的凈地,大自然億萬年造化的北國石林景觀、上千喇嘛誦經的寺廟、大明皇帝安營扎寨的玄石坡、天然湖泊、自然漁場、丘陵地貌間的綠洲,牧羊人的氈包、好客的草原民族都期待著各方朋友和有識之士觀光、旅游,投資興業,廣泛合作。
南部沙灘有一萬多畝淡水湖泊,適于發展養魚業。哈那哈達阿日善、格根圖阿日善、哈登胡少阿日善等溫泉水、含有多種礦物質,洗浴或飲用均有明顯的醫療效果。特別是哈那哈達阿日善,四季涌流,群丘環繞,芳草萋萋,是建立療養院的理想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