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頁 >> 內蒙古 >> 興安盟 >> 鄉鎮介紹 >> 寶石鎮 |
![]() |
寶石鎮 |
寶石鎮位于內蒙古興安盟突泉縣西北部,街距突泉縣縣城75公里,距興安盟行署烏蘭浩特市110公里。北與科右前旗接壤,西與科右中旗毗鄰,總面積1018平方公里,現有總人口23946人,5631戶,其中農業人口2.1萬人,占總人口的91.3%。有漢族、蒙古族、滿族、朝鮮族、鄂倫春族等五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全鎮人口總數的25%。寶石鎮地貌獨特,境內群山起伏,海拔高度在830——1392.1米之間,平均海拔900米。寶石鎮經濟以農業和畜牧養殖業為主,屬農牧結合類型,主要農作物有玉米、大豆、馬鈴薯、雜糧雜豆等。 獨特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條件,使寶石鎮跨旗縣貿易尤其是農畜產品貿易頻繁,成為人流物流集散的“金三角”。 行政區劃 轄16個村民委員會,1個居委會,45個自然屯,境內還有縣屬單位蛤蟆甲、老頭山林場及縣種畜場、寶范水庫和雙城水庫,鎮政府駐地畢家街北依大黑山。 歷史變革 寶石鎮有著悠久的歷史,追溯過去,早在遼金時代這里就有了人類活動。至今仍有很多遼金時代人類活動的遺址。在光緒二十六年(也就是1900年),墾戶佟思祥到今佟家街落戶開荒。此后,墾荒戶不斷遷入,在寶石鎮的三大溝川——寶石溝(西溝)、蛤蟆甲溝(北溝)和乃林溝(西南溝)開荒落戶。到了1936年(也就是偽康德三年),這里建立寶石村,1947年這里被規劃為寶石區,1956年,這里又設寶石、寶林、寶田、雙城子四個鄉。后來在1958年4月小鄉合并,設立寶石、寶田2個鄉。1958年9月成立寶石人民公社,到1983年6月改稱寶石鄉,1999年經自治區批準撤鄉設鎮。 氣候特征 寶石鎮屬溫帶大陸性季鳳氣候,年平均日照時數2880小時,年積溫在1900℃——2300℃之間,無霜期在100——119左右。多年平均降雨量在400毫米左右,最大年降雨量為661毫米,最小年降雨量時245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6——8月份,占全年降雨總量的60%以上。春天干旱而多風,夏季炎熱而多雨,秋季涼爽而短促,冬季嚴寒而多雪。四季分明,雨熱同季。年平均氣溫4.3℃,最高溫度為38.8℃,最低溫度–33.9℃。降霜期約215天,冰凍期自9月中旬到次年三月下旬,最大凍深0.8——1.2米,初霜期限9月末,終霜期到次年5月。 自然資源 全鎮可利用耕地19.7萬畝。土地資源豐富,農、林、牧用地占全鎮總土地面積的98.55%,土地利用率高達99.66%,人均占有土地面積是全國人均占有量的5倍,經濟發展潛力巨大。 寶石鎮水資源豐富。水域面積4500畝,有大小河流10余條,主要河流為嫩江水系洮兒河右岸一級支流蛟流河。境內有寶范、雙城兩座水庫,對調節氣候、防洪灌溉起到了積極作用。地下水資源可用量為3283.41萬立方米,PH值7.6左右,礦化度0.3——0.4克/升,無色無味,水質優良。 寶石鎮現有林地近30萬畝,主要樹種有柞、榆、山杏、白樺、楊樹、興安落葉松等,森林覆蓋率達20%,天然次生林郁閉度在0.3左右。荒山草原面積廣闊,藥材種類繁多,有野生藥材數百種,堪稱“藥材之鄉”,野生真菌有蘑菇、木耳;野生動物主要有鹿、狍子、野兔、狐貍、狼、猞猁、野豬、刺猬等,鳥類有沙雞、鵪鶉、百靈、山雀、山鷹、野雉等。地下礦產資源種類較多,尤其以高嶺石儲量豐富著稱,目前寶石高嶺土資源已經完成初步勘探,總儲量在500萬噸以上,基本滿足高嶺石礦一般工業指標的質量要求。 社會經濟 在經濟建設快速發展的同進,小城鎮建設和小康進程明顯加快。商品經濟蓬勃發展,集市貿易非常活躍,政府所在地各類店鋪已達200余家,商業一條街建設進一步完善,市場營銷兩旺。文教、衛生等社會事業長足發展。全鎮共有一所中學,一所中心校,6所村校9處教學點。1998年以來,經“雙基”達標驗收,學校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很大改善,辦學環境進一步優化,師資水平明顯提高,學生素質得到綜合發展。鎮中學連續多年在教學和管理中列全縣同類中學交通通訊方便快捷,構建起縣鄉村三級公路網絡,公路總長192公里。移動與聯通通訊網絡覆蓋全鎮各個角落,政府駐地互聯網實現寬帶連接。廣播電視事業發展迅速,全力推進“村村通廣播電視”工程深入實施,全鎮電視覆蓋率達到100%。 寶石鎮堅持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生態環境建設取得明顯進展。老頭山天然林保護工程、突泉縣水土保持生態修復工作、蛟流河流域治理工程、寶城村生態農業示范工程全面實施,退耕還林還草、速生產林和山杏經濟林基地建設穩步推進,全鎮植被得到有效恢復,生態環境顯著好轉,短短數年時間,山清水秀、草茂林豐的新寶石已經初具規模。 馬鈴薯產業 寶石鎮的氣候條件適合馬鈴薯的生長,寶石出產的馬鈴薯素以淀粉含量高,口感好,而聞名區內外。近年來,寶石鎮充分挖掘資源潛力,引導群眾大力發展馬鈴薯產業,種植面積逐年增加2008年達到3萬多畝,在栽培過程中不斷引進新的品種進行擴繁推廣,加快品種的更新換代,提高產量和品質,2008年一次性引進脫毒種薯40萬公斤,通過一年栽植可兌現全鎮種植馬鈴薯一次更新換代。在發展大面積種植的同時鎮政府積極扶持發展馬鈴薯加工業,鎮內現有小型淀粉加工企業10余家,2007年注冊成立寶石馬鈴薯專業合作社,通過合作社為寶石馬鈴薯申請了無公害認證,2008年專業合作社引進了全縣第一臺馬鈴薯播種機,提高了馬鈴薯栽培的機械化水平。寶石的馬鈴薯正朝著產供銷一條龍的產業化模式邁進。 畜牧養殖業 畜物業一直是寶石鎮的支柱產業,寶石鎮的群眾具有多年的養畜傳統和養畜經驗。近年來,全鎮年均大小畜存欄近10萬頭(只),因產地的水質好、污染少、牲畜可食性雜草種類多,營養豐富,所以寶石的牛羊肉一直以質優味美而聲名遠播,被譽為名符其實的“綠色食品”,寶石鎮立足資源優勢,大力招商引資,建成了3家肉聯合加工業,年可屠宰加工牲畜10萬多頭(只),產品遠消吉林、遼寧、黑龍江等地。 在推進傳統畜牧業發展的同時,鎮政府積極引導群眾發展舍飼育肥和高效養殖業,保護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在鎮政府駐地建立養殖奶牛小區,2008年又通過政策扶持建設了肉雞養殖小區,通過小區帶動群眾發展優質高效養殖業。寶石鎮畜牧業正朝著由傳統、粗放養殖型向優質高效養殖的方向轉變,推動著群眾的穩步增收。 旅游資源 寶石鎮,顧名思義其石必奇。這里千米以上的山峰就有20座,出名的奇石有百余處。它們形狀各異,景色各異,傳說各異,有的探身山崖,如凌空飛躍;有的平地突起,似翠蓮遮地;有的挺立山邊,象昂首遠眺;有的橫臥溪畔,猶飲水長河。寶石石奇,當數溝口雙寶最奇。未進寶石溝,就見雙峰對峙,形成自然門戶,蛟流河從峽谷中蜿蜒而出,到溝口處溪回流轉,沖積成一片礫石草灘,草灘上突起兩座巨大石丘,南北并列,相距只有20公尺,宛如一對瑰寶迎門而立,石是圓體色墨綠,遍身青苔。40多年前,寶石人攔河筑壩,橫鎖鉤門,建成雙城水庫,寶石落于庫心。雨季到來,庫水上漲,寶石淹沒水中,間或庫水下降,寶石露出水面。庫水時漲時落,寶石時隱時現,越發加濃了玄妙色彩。類似這樣的奇石寶石鎮境內還有兩處,這六塊奇石每兩塊奇石每兩塊成一組,呈邊長為15公里的三角形分布在蛤蟆甲、寶合和雙城水庫,成三足鼎立之狀,既有傳奇色彩,又遙相呼應,給寶石平添了幾分神奇色彩,“寶石”便由此得名。另外,寶石鎮還有一些珍奇之石,如蛤蟆甲的蛤蟆石,寶范的金龜石等等。都有其美麗的傳說。 寶石鎮地貌獨特,境內多山,旅游資源首推老頭山。素有全盟屋脊之稱的老頭山自然保護區(自治區級)是一處旅游觀光的好去處。它由南懷、東懷和主峰組成,方園20平方千米,海拔1392.1米。山勢峻陡,峭崖林立,樹木參天,野生植物繁茂,品種自然景觀原始優美,山上多奇峰異石。加外,寶石鎮還有寶范、雙城兩座水庫,遼金界壕遺址和對城古城堡遺址等旅游景點,是一處理想的療養、度假、避署、觀光及旅游勝地。 老頭山 老頭山名字的由來傳說很多。相傳在很久以前,有位老者常到這山上采藥,一天,在休息時,突然聽到老人的咳嗽聲,起來四處看還是什么也沒見到;眼看太陽落山,將鋤頭放在山上順路回家了。次日上山一看,鋤頭不見了,并且怎么也找不到,于是他藥材也不挖了,回家后身鄰居一說,在家紛紛說這是山神爺顯靈,不讓人們上山采藥,這山就是山神爺的化身……“老頭山”的名字就是從這流傳下來了。老頭山距縣城100公里,與科右前旗接壤,主峰海拔高1392.1米,是大興安嶺余脈,也是興安盟屋脊。這里雨量適中,植被茂密,生態良好,潺潺溪水從山河流入查干楚魯河,轉向東南匯入蛟流河,既是蛟流河的主要發源地,雙蘊藏著十大美麗景點。 金界壕 金界壕又稱金長城,為軍事防御工程。早在金代時期,金國統治者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沿大興安嶺腳下修筑,共有三條,總長近萬里。突泉境內這條界壕北起科右前旗海力森入境,經蛤蟆甲林場、寶興、蛤蟆甲、寶石、寶范、寶樂、寶利、寶林等地進入中旗和熱木,在寶石境內長四十公里。 百年神榆 在寶石鎮北部,距鎮政府駐地10公里的蛤蟆甲村界地屯(敖包屯)有一棵榆樹,樹齡已達500多年。此樹底周長5米(三人合抱粗細),樹底主干皮厚達5公分,如魚鱗盤結。樹高16.5米,共有3個分枝干。遮蓋面積103.5平方米。東南一枝干基本和地面平行,人可在樹干上行走嬉戲或休息。 雙城子古城堡 寶石鎮政府所在地畢家街南行7公里到寶城村,雙城子古城就坐落寶城村雙城屯。雙城子古城堡建于遼代,工有內外兩城。內城居北,呈正方形,邊長336米,高4米,建有角樓4個,城墻每隔百米有一鏑樓。在南墻正中開有城門與外城相連,外城建在內城南部,三面各長252米,有東西二個門。在這座古城內出土有鐵刀、瓷碟、白瓷碗等文物。 雙城水庫和寶范水庫 雙城水庫位于寶石鎮東南五公里處,屬山區水庫,始建于1957年,壩址以上河長47.2公里,水庫積水面積910平方公里。庫區最大容量可達2,604萬立方米。站在公路西山坡府視,大壩如一條巨龍橫臥在寶石溝溝口,形成一座美麗的“人工湖”,湖面波光粼粼,湖中“寶石”倒映水中,湖水與寶石相映成趣。雙城水庫水清魚美,有鯉魚、鯽魚、草魚、鲇魚等,每逢晴朗天氣,時有鮮魚躍出水面,惹水鳥盤旋其上,流連忘返。2003年,雙城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全面實施。現在,攔水大壩堅固美麗,泄洪閘雄偉壯觀,更有路燈閃爍其上,在整體改善水庫景觀的同時,還有游人新增了迷人的夜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