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日縣是青海省果洛州下轄縣,位于青海省東南部,地處四川、甘肅、青海三省交界的果洛藏族自治州南部。東與久治縣接壤,東南與班瑪縣相連,南與四川省色達縣、西南與四川省石渠縣為鄰,西北與瑪多縣為界,北與瑪沁、甘德縣隔黃河相望。全縣總面積14800平方公里,轄9鄉、1鎮、33個牧委會、109個牧業合作社、1個扶貧聯社。達日縣戶籍人口38004人。
達日縣平均海拔4200米以上,屬高寒半濕潤氣候,是“三江源”自然生態保護治理地區之一,同時也是果洛州內僅次于州府所在地(大武)的重要商品、中藏藥材集散地和青川交界處的重要交通樞紐。
【行政區劃】
達日縣轄1個鎮、9個鄉:
鎮:吉邁鎮
鄉:窩賽鄉、德昂鄉、滿掌鄉、建設鄉、莫壩鄉、上紅科鄉、下紅科鄉、桑日麻鄉、特合土鄉
【建置沿革】
據史料記載,達日地區在秦漢時期屬西羌部落活動之域; 南北朝以后,為黨項羌人牧地; 唐貞觀年間,中央王朝一度在這里設置過羈縻州,委任黨項主要部落首領為剌史。高宗時,吐蕃王朝吞并黨項諸部,今達日地區歸屬吐蕃; 元代屬朵甘思元帥府轄地; 明代隸于朵甘行都指揮使司,明末清初系“達日克松”(三達日)中的昂欠本,屬和碩特蒙古右翼盟轄; 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中央王朝在三部羅克地區封授千、百戶,達日地區屬上郭羅克百戶轄地。清末,稱“旺青九族”; 民國十年(1921年)冬,青海地方軍閥武裝征伐達日地區,任命紅科部落頭人為千戶,各小部落頭人為百戶; 民國十八年(1929年),青海建省后屬青海省轄; 民國二十七年(1935年)十月以后,歸青海省達日行政督察區管轄 1949年,達日縣境內居住有紅科、上莫壩、崗巴、達哇、查朗、周吉、多日哇、官科、藏吉、和科、特合土、桑日麻等12個大部落,50余個小部落; 1952年8月4日,中國共產黨達日工作委員會,西北軍政委員會達日工作團進駐查朗寺,達日地區宣告解放; 1954年6月,青海省第55次行政會議決定,并報經國務院批準,在多爾哇達正式建立了達日縣人民政府。全縣統屬12個獨立部落,將其按習慣居住地域劃分為7個區,先后成立了區人民政府; 1953年,達日工作團團部設在達日金渡; 1955年4月26日,中國共產黨達日縣委員會成立; 1955年7月17日,達日縣人民委員會成立,駐多爾哇達; 1958年6月,將和科區劃給瑪多縣,將甘德縣同治區劃歸達日縣; 1967年12月12日,達日縣革命委員會成立; 1980年,改稱縣人民政府;
【地理環境】
位置 達日縣位于青海省東南部,地處四川、甘肅、青海三省交界的果洛藏族自治州南部,全縣總面積14800平方公里,東與久治縣接壤,東南與班瑪縣相連,南與四川省色達縣、西南與四川省石渠縣為鄰,西北與瑪多縣為界,北與瑪沁、甘德縣隔黃河相望。
地貌 達日縣地處青藏高原境內地貌屬巴顏喀拉山原區,全縣東西長162公里,南北寬126公里,地形呈蝴蝶狀,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全縣平均海拔4200米以上,縣址吉邁鎮海拔3970米。
氣候 達日縣屬高寒半濕潤氣候,無明顯四季之分,只有冷暖之別,無絕對無霜期。冷季風大雪多,氣候寒冷,持續時間7—8個月,多有風雪災害;暖季氣候濕潤,持續時間4—5個月。最高氣溫23.2℃,最低氣溫-34℃,年平均溫度為-0.5℃,晝夜溫差為15-25℃,年均降水量595mm,年均蒸發量1205.9mm。是“三江源”自然生態保護治理地區之一。
水資源 達日縣共有大小河流74條,其中主河流5條,小面積湖泊7處,巴顏喀拉山脈從西北向東南橫貫達日縣全境,將達日分為長江、黃河兩大水系,黃河從西向東依北流境340公里,是達日縣境內最大的河流。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達日縣共有各級各類學校13所,其中民族中學1所、民族小學1所、民族中學附屬獅龍宮殿學校1所、鄉寄宿制小學9所,幼兒園1所。
文化事業 達日縣有文化圖書館1個,鄉級文化站10個。2006年查朗寺被評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醫療衛生 達日縣共有各級各類醫療機構48個,其中縣級醫療機構5個(縣人民醫院、疾病控制中心、婦幼保健站、藏醫院、計劃生育服務指導站),鄉鎮衛生院10個,村級衛生室33個。
【風景名勝】
查朗寺
查朗寺位于達日縣西北部,在今建設鄉的美沙那合,距縣19公里處,該地相傳是格薩爾王王宮所在地。寺院面灘背山,有山溪繞寺前而過,右側是巨大的天葬場,滿山經布飄搖,莊嚴肅穆。查朗寺是全州影響較大的寧瑪派寺院之一,藏語稱“扎西曲丹林”,意為“吉祥具法洲”,簡稱“朗貢”,系四川省白玉縣噶陀寺子寺。
果洛和平解放紀念碑
果洛和平解放紀念碑于2008年開工建設,占地總面積70.56平方米,碑高8.4米,象征八月四日果洛和平解放;碑基座高2.15米,寬8.4米,長8.4米,碑上有三只和平鴿,象征三果洛緊跟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攜手共建社會主義新果洛,主雕正面刻有藏漢兩種文字的“果洛和平解放紀念碑”字樣,是達日縣的一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果洛建政紀念碑
果洛建政紀念碑總高8.66米,基座高1.35米,中基座高1.9米,主雕塑高5.41米,象征1954年1月果洛藏族自治區成立。主雕塑是一名解放軍和一位牧民相互攜手、共同高舉一面五星紅旗,象征團結、和平、奮進;主雕左右是有兩面紅旗副雕,上面有果洛各界人士迎接工作團和歡慶建政場面的情景,在主雕下方橫刻有藏漢兩種文字的“果洛建政紀念碑”字樣。
【榮譽稱號】
2020年7月,入選2020中國最具安全感百佳縣市。 2020年10月,獲評2019年度脫貧攻堅先進集體。 2021年9月8日,入選國家能源局綜合司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名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