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VIDEOSSEX少妇,97免费公开在线视频,欧美最猛黑人xxxx黑人猛交,午夜性刺激免费看视频

    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慶 | 河北 | 山西 | 內蒙古 | 遼寧 | 吉林 | 江蘇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東 | 河南 | 湖北
    湖南 | 廣東 | 廣西 | 海南 | 四川 | 黑龍江 | 貴州 | 云南 | 西藏 | 陜西 | 甘肅 | 青海 | 寧夏 | 新疆 | 香港 | 澳門 | 臺灣
   濟南市 | 青島市 | 淄博市 | 棗莊市 | 東營市 | 煙臺市 | 濰坊市 | 濟寧市 | 泰安市 | 威海市 | 日照市 | 菏澤市 | 臨沂市 | 德州市
   聊城市 | 濱州市
山東的相關信息
山東旅游投訴電話
山東旅游投訴電話:0531-82963423
國家旅游投訴電話:010-65275315

山東最佳旅游時間
氣候:山東省氣候溫和,雨量集中,四季分明,屬于暖溫帶季風氣候。夏季盛行偏南風,炎熱多雨,冬季刮偏北風,寒冷干燥;春季天氣多變,干早少雨多風沙;秋季天氣晴爽,冷暖適中。年平均氣溫11℃-14℃,由南而北,自西向東遞減。魯西南平均氣溫多在13℃以上,濟南、棗莊等地達14℃以上,膠東半島、黃河三角洲最低,多在12℃乃至11℃以下。一月份全省平均氣溫-1~-4℃,七月份全省平均氣溫24~27℃。
最佳旅游時間:一年四季皆可。

山東旅游特別提醒
山東地處東部沿海發達地區,開發開放較早,娛樂文化相當發達,各大城市影劇院、酒吧、夜總會等應有盡有。膠東半島上的三座海濱城市(青島、煙臺、威海)每逢夏季都會吸引無數中外游客前來“趕�!�,海上娛樂項目豐富多彩,有驚無險。近年來各沿海城市又興建了許多現代化的海洋水族館和戲水項目。
山東的民間娛樂項目同樣精彩紛呈,其中又以一年一度的濰坊國際風箏節最為有名。另外還有七月三十放河燈、明湖踩藕、千佛山“九九”登高、浴佛放生等民俗節日。

山東娛樂指南
山東地處東部沿海發達地區,開發開放較早,娛樂文化相當發達,各大城市影劇院、酒吧、夜總會等應有盡有。膠東半島上的三座海濱城市(青島、煙臺、威海)每逢夏季都會吸引無數中外游客前來“趕�!保I蠆蕵讽椖控S富多彩,有驚無險。近年來各沿海城市又興建了許多現代化的海洋水族館和戲水項目。
山東的民間娛樂項目同樣精彩紛呈,其中又以一年一度的濰坊國際風箏節最為有名。
首頁 >> 山東 >> 菏澤市 >> 曹縣

  曹縣,山東省首批20個省管縣之一,位于山東省西南部,地處魯、豫兩省八縣交界處,是東部企業向中西部地區梯次轉移的橋頭堡和承接帶。全縣總面積1966平方公里,耕地197萬畝,轄27處鄉鎮街道和一個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其中3個街道、16個建制鎮、8個鄉,1179個行政村, 2759個自然村,家庭戶總人口1321303人(1335422人(男),677163人(女),658259戶(家庭戶戶數))。

  縣人民政府駐曹城辦事處所在地。郵編:274499。區號:0530。行政區劃代碼:372922。

行政區劃

  曹縣轄3個街道、19個鎮、5個鄉:

  街道:曹城街道、青菏街道、磐石街道

  鎮:莊寨鎮、普連集鎮、青固集鎮、桃源集鎮、韓集鎮、磚廟鎮、古營集鎮、魏灣鎮、侯集回族鎮、蘇集鎮、孫老家鎮、閻店樓鎮、梁堤頭鎮、安蔡樓鎮、邵莊鎮、王集鎮、鄭莊鎮、青崗集鎮、倪集鎮

  鄉:樓莊鄉、常樂集鄉、大集鄉、朱洪廟鄉、仵樓鄉

歷史沿革

  曹縣古稱北亳,后稱磐石鎮,建縣于明朝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是中華民族古代文化發祥地之一,解放初期由曹縣、復程縣、齊濱縣三縣合并而成。公元前1700年,商湯在此建都,成為商朝早期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被歷史學家稱為“華夏第一都”。

  明洪武二年(1369年),曹州治因水患遷置楚丘縣盤石鎮,撤楚丘縣入曹州,洪武四年(1371年)降曹州為縣,始有曹縣,明正統十年(1445年)十二月,劃黃河以北的十八都復置曹州,曹縣應更名而未更,沿用至今。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共有157萬畝耕地,黃河故道區正處于開發階段,待整理的土地就有30萬畝,發展空間非常廣闊,有實現“土地占補平衡”的比較優勢。

  曹縣是黃河水進入山東的第一站,黃河水通過引黃工程進入南部的太行堤水庫后直接入城。全縣地勢西南高,東北低,海拔高度自66米降至45米,有楊河、東魚河、東魚河南支、定新河、曹北河、新沖小河、白花河、太行堤河、團結河、勝利河、黃白河、引黃干線、賀李河等較大河流,均為淮河水系。地下水豐富,地下水人均占有量406立方米,為全省平均水平的1.47倍;畝均水資源總量293.3立方米,在北方屬豐水地區。工業用水1.1元/m3。其它資源 曹縣石油、天然氣、煤炭、地熱資源豐富,開發前景十分廣闊。

  2009年3月 由山東省地質科學實驗研究院及菏澤市國土資源局聯合勘探發現曹縣煤田,煤田以曹縣北部青崗集地區為主體,向北跨至定陶及牡丹區。初步勘探結果顯示,曹縣煤田煤層厚達8米多,煤質為國內外稀缺的焦煤。目前,這一煤田地下1800米以淺已初步圈定資源量超過30億噸,按目前市場焦煤價格,潛在經濟價值超過1.5萬億元。

經濟概況

  2010年全縣預計完成生產總值141.1億元, 同比增長16.9%;三次產業比調整到20.6∶53.9∶25.5,二三產業比 重提高2.7個百分點;農民人均純收入5505 元,同比增長10%;完 成地方財政收入8.09 億元,同比增長 23.9%;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發 展到272 家,預計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10.8 億元、工業增加值77.9 億元、利稅 38.1億元,分別增長26.7%、27.5%和29.3%;完成進 出口總額3.15 億美元,外商直接投資1965 萬美元。 “十一五”期間, 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8.6%,地方財政收入年均增長38.3%,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 12.8%,二三產業比重提高了14.5 個百分點,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40 家。巨鑫源公司、曹普公司分別在澳大利亞、美國成功上市。大項目建設扎實推進。成功舉辦四屆中國(曹縣)國 際蘆筍節,凱雷圣奧一期工程、愛倫銅管、祥云復合肥、三利工程輪 胎、六和飼料、山水水泥等一批重點項目竣工投產。規劃建設了毛紡 產業基地、精細化工產業園。農村經濟穩步發展。2010年糧食總產144.2 萬噸,連續七年創歷史新高。榮獲“三品”認證企業16家, 產品45 個,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 29 家。銀香偉業榮獲省長質量提 名獎。服務業發展日趨活躍。公用型保稅倉庫啟動運營。“萬畝荷塘” 生態旅游開發加快推進。

  2010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0.6 億元, 增長18.5%。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104 億元,比年初增加18 億元, 貸款余額80.1 億元,比年初增加 6.4 億元。 城鄉面貌明顯改善。2010 年完成城建投資11 億元,五年累計完 成投資30億元, 實施了33 項市政工程, 新建環島公園、 四季河公園, 改造提升人民公園,完成綠化面積200萬平方米。新建城市小區26 個,竣工面積 105 萬平方米。2010 年投資1.87 億元,改造縣道170 公里,城鄉交通狀況明顯改善。累計投入3.6 億元,實施河道清淤治 理、農村安全飲水、橋涵閘改造等工程,農村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 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各類保險參保人數達到26萬人,離退休人員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五年累計新增城鎮就業8.8 萬人,發放城鄉 低保資金 1.1億元。啟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98%,累計 為農民報銷醫療費3.6 億元,新建改造鄉鎮衛生院22 處。

農業生產

  曹縣農業資源豐富,曹縣屬黃河沖積平原,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氣候適宜,光照充足,水源充沛,建國后累年平均氣溫大于0℃活動積溫為5200度,日照時數2640小時,無霜期212天,降水量708毫米。盛產小麥、棉花、玉米、花生、大豆、蘆筍、杞條等,是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優質棉生產基地縣、全國菜籃子工程生產先進縣、全國食品工業百強縣、全國蘆筍生產第一縣。 2007年4月16日—19日,由中國蔬菜流通協會、菏澤市人民政府主辦,曹縣人民政府承辦的首屆中國(曹縣)國際蘆筍節,在曹縣成功舉辦。

  曹縣是全國最適宜植樹的地區之一,是國家命名的平原綠化達標縣、京九綠化示范縣、淮太流域造林項目示范縣、沙化治理先進縣,是全省桐木制品、楊木制品、柳編制品出口第一縣,2004年6月,被中國林學會授予“中國泡桐加工之鄉”、“中國楊木加工之鄉”、“中國柳編之鄉”稱號。目前,全縣林地面積發展到85萬畝,農田林網176萬畝,農桐間作40萬畝,杞條8萬畝,名特優果園7萬畝,林木蓄積量289萬立方,林木覆蓋率達到28.8%。年育苗1.5萬畝,年采伐桐木4萬立方,速生楊5萬立方,年產杞條12萬噸,年產果品1.5億公斤。

  曹縣是全國農區畜牧生產先進縣、全國青山羊生產基地縣和秸稈養牛十佳示范縣,獲得了養�?偭�、秸稈養牛、良種牛育種三個全國農區縣第一,也是全國首次規模化克隆牛實驗基地。魯西黃牛、青山羊是全國有名的畜牧品種,牛羊皮張質地細膩,便于分割。

交通狀況

  曹縣交通便利,濟廣高速、105 、220國道和十二條省干道交織成網,四通八達,其中濟(濟南)廣(廣州)高速在曹縣境內約45km。距日東(日照-東明)高速公路35公里,連霍高速公路35公里。境內德商高速濟鄭高速均已建成通車。南臨隴海鐵路,北靠新石亞歐大陸橋,京九鐵路縱貫全境。縣城距離商丘鐵路樞紐和菏澤鐵路樞紐均為50公里.距離鄭州新鄭國際機場190公里,距離濟南遙墻國際機場270公里。目前,全縣共有公路通車里程2233.79公里,其中,國道兩條,即105、220國道,總里程為29.1公里;省道5條,即臨商路、聊商路、棗曹路、劉民路、莊青路等,總里程為186.3公里;縣鄉公路10條,即許單路(63公里)、古南路(42.19公里)、曹梁路(35公里)、崗韓路(18.5公里)、前汪樓----莊寨(24.6公里)、閆青路(17.6公里)、德商路----孫老家(12.3公里)、臨商路----韓集(18.4公里)、曹郭路(15.4公里)、韓集----定黃路(7.5公里),總里程254.49公里;鄉村路400余條,總里程1763.9公里。

  公共交通發展:為了滿足廣大市民的出行需求和提高城市形象,2011年11月11日開通了1路和5路城市公交線路作為試運營線路。陸續開通了2路。2012年春節又在全市率先開通了連接區域中心城市的曹縣至菏澤城際公交線路。

 

社會事業

  曹縣現有國辦學校559處,在職教工10819人,離退休教職工3543人,教學班4543個,在校生193435名。 ①縣管學校8處(縣一中、二中、三中、三職高、梁職高、教師進修學校、實驗中學、聾啞學校);在職教工1579人,離退休教職工285人;高中282個班,19684名學生;初中156個班,11416名學生;特教10個班,99名學生�!、卩l鎮中心學校25處,在職教職工6788人,離退休人員3007人;轄小學500處,3463個班,114965名學生。�、坂l鎮中學48處,在職教職工2452人,離退休251人,共有632個班,41271名學生�!〔芸h現有批準的民辦學校32處, 其中,高中7處,初中13處,小學17處,教職工1300名,在校生4.8萬名。

  曹縣共有醫療機構40處,其中縣直單位14處,包括:縣院、中醫院、縣立醫院、公費醫院、磐石醫院、友好醫院、八一醫院、濟和堂殘聯醫院、縣直醫院、婦幼保健院、防疫站、結核病防治所、衛生職工中專。鄉鎮衛生院26處:其中中心衛生院10處,一般衛生院16處。全縣共有衛生工作人員3448人,其中縣直1550人,占45%,鄉鎮1898人,占55%,共有離退休人員462人,其中離休10人,退休452人。全縣有村衛生室980 處,鄉村醫生1682 人。2004年底,26處鄉鎮衛生院共有業務用房5.65萬平方米,占據門診樓12座,病房樓4座,擁有固定資2618萬元,其中設備資產248萬元,擁有CT一臺,各種型號X光機40臺、B超39部、心電圖機47臺,救護車18輛,開放床位985張,其中中心衛生院513張,一般衛生院472張。在鄉鎮衛生院中,77%的科室設備較為齊全,3.8%能開展上腹部手術,61.5%能開展下腹部手術,100%能開展正常分娩,38.5%能處理難產,90%能開展中醫藥治療。

歷史文化

  曹縣古稱北亳,后稱磐石鎮,建縣于明朝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是中華民族古代文化發祥地之一,解放初期由曹縣、復程縣、齊濱縣三縣合并而成。公元前1700年,商湯在此建都,成為商朝早期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被歷史學家稱為“華夏第一都”。在這塊土地上,先后養育了治水英雄大禹、第一個奴隸出身的宰相伊尹、古朝鮮第一個國王箕子、哲學家莊子、軍事家吳起、農學家氾勝之、農民起義領袖黃巢等一批叱咤風云的帝王將相和對人類作出重大貢獻的著名專家學者。現存的古遺址有10多處約20萬平方米,自然形成星羅棋布的地下歷史博物館,有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處,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6處。商都文化開發已列入山東省“三山、兩圣、一半島”總體規劃,湯王墓、伊尹廟、箕子墓正在開發修復中。曹縣是革命老區,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劉伯承、鄧小平、徐向前都在這里戰斗過。曹縣歷史文化積淀深厚,民風淳樸,優秀的傳統文化和民間藝術源遠流長,素有“戲曲之鄉”、“書畫之鄉”、“武術之鄉”、“舉重之鄉”的美稱,著名的豫劇表演藝術家馬金鳳、崔蘭田,亞洲舉重冠軍馬文廣,著名舉重教練馬文輝,書畫名家李榮海、張劍萍等都是曹縣人。

萬畝荷塘景區

旅游資源

  曹縣人文旅游資源豐富,商都文化開發已列入山東省“三都”、“兩圣”、“四半島”總體規劃。湯王墓、伊尹墓、箕子墓及黃巢出生地等正在開發修復中。外商將投資7億人民幣,對素有諸多美麗傳說的“月亮灣”進行開發修建,不久它將成為集度假、娛樂、購物、觀光為一體的游覽勝地。曹縣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擁有豐富的歷史人文資源和獨特的自然景觀,并具有較大的開發價值。

  曹縣夏朝前屬東夷之地,境內有許多大汶口、龍山、岳石文化遺跡,為堯舜禹活動之地,商王在此立國建都,春秋戰國之世諸侯爭霸會盟多在次地,有“天下之中”之譽,劉邦、項羽合力征秦創業于此。政治昌盛、經濟發達、文化燦爛、名人薈萃,歷史人文資源極為豐富。有大圣夏禹、大圣商湯、元圣伊尹、名圣惠施、道圣莊周、兵圣吳起、農圣氾勝之、科圣燕肅等,有三位狀元、幾百位進士、功臣名將數不勝數。許多名人留有遺跡或安葬于此,如湯陵、盤庚陵、箕子墓、伊尹墓、萊朱墓、穰侯魏冉墓、春申君墓、項羽龍須崗、澹臺子羽祠等。涂山是夏禹會萬國諸侯之地、商湯會三千諸侯之地,景山是商湯受命之地,青山是項羽發跡之地,歷史古跡遍布曹縣各地,具有極高的開發價值。

自然景觀

  曹縣屬濟水中游,金代以后,黃河過境,在縣境造成三條故道,屢次決口泛濫,造成曹縣復雜的地質地貌。1855年黃河改道后遺留下來的故道,自西向東貫穿莊寨、桃源集等15處鄉鎮,這條黃河故道總面積41.3萬畝。故道區內大堤、灘涂,地域寬廣,適宜種植多種果樹、速生豐產林、植藕養魚等�,F在整個故道區已形成了一條綠色長廊。另外,曹縣還有幾處具有較大開發價值的水域。

  一是位于縣城東南部的八里灣水庫。因距老城區八里得此名。是由古黃河決口沖擊而成的低洼潭坑,經幾屆政府開發建設,現已配套了水利設施,水位深淺可任意調節,水質良好、土壤肥沃。該水庫地形特殊,它四面環水,水庫的形態是:中心島110畝,島外環水500畝,水外圍堤200畝。新開挖兩坑塘300畝。庫區共有水陸使用面積1200多畝。水利、電力設施齊全,各種房舍100間,累計投資資金120萬元,建設公園式度假村已具備初步條件,是人們較為理想的休閑娛樂場所,深受縣內外開發商的青睞。在曹縣八里灣庫區建成集旅游、度假、休閑娛樂于一體的綜合園區不但有較高的經濟價值,而且還有極大的社會效益。

  二是位于仵樓鄉境內的的鴨子圈和東河潭。鴨子圈位于黃河故道東河潭彎道與太行堤水庫交界處。南北長4000米,東西寬1000米,平均水深1.5米,周圍大小土堤環 繞,圈內水質良好。東河潭位于鴨子圈南,與其一堤相隔,面積近萬畝,盛產各種魚蝦。屬于商丘的東河潭南半部分已批準為國家級森林公園,開發已初具規模。自助性的野味餐,在蘆葦、荷花叢中泛舟、戲水,亭閣中娛樂、納涼等吸引了許多游客。

  三是位于魏灣鎮境內的太行堤第二、三水庫。庫區面積5.4萬畝。引黃干線橫穿庫區,沙性土質,適宜種植蓮藕、水稻等。庫區蓮藕面積8500畝,盛夏時節,十里荷花香,被譽為萬畝荷塘,是旅游觀光、休閑避暑的理想之地。目前正在建設省級濕地公園--曹縣萬畝荷塘風景區

紅色旅游

  一是魯西南烈士陵園。位于縣城西北28.4公里,韓集鎮孫莊村東北200米處。該園是為紀念“九·二七”殉難烈士而建。陵園內分北、東兩處墓區,共安葬烈士261人。東墓區葬有豫東縱隊政委魏克仁、冀魯豫軍區第五軍分區副司令員周柱安,魯西南軍分區游擊支隊支隊長王道平,曹縣縣長王雪靜,中共齊濱縣委副書記向奉之,湖西專署稅務局長毛宜軒等烈士。北墓區除葬有“九·二七”死難烈士外,又陸續接納了解放戰爭、抗美援朝,對越自衛反擊戰中為國捐軀的烈士共253名。陵園屬山東省革命紀念地重點保護單位。

  二是紅三村抗日聯防遺址。位于縣城西北30公里韓集鎮境內。包括劉崗、伊莊、曹樓三村,呈品字形,為抗日戰爭時期魯西南革命根據地策源地,素有“小延安”之稱。1977年被省命名為“紅三村抗日聯防遺址”,被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是王廠戰斗遺址。曹縣城西南十余公里,有一高十余米的大堤。1943年9月,日偽軍調集3萬余人,對冀魯豫邊區抗日根據地進行“秋季大掃蕩”。我魯西南軍分區司令員朱程、魯西南專署專員袁復榮等首長率軍分區指揮所、專署機關、民軍第一團、軍分區騎兵連等,撤至鄭莊村中土圍子,但終因眾寡懸殊,朱程司令員、袁復榮專員等將士壯烈殉國。

民俗習俗

  建造區內傳統的民房大部分是紅磚結構,建筑材料和建筑方法因地制宜,形成地域差別。院墻、屋墻一般用磚塊砌成。區內建房一般以兩層小樓為基礎,城鎮多為樓房。 脊獸又稱吻獸,有龍頭、鴿子、麒麟、公雞等造型。在瓦房脊上安裝吻獸,是菏澤地區的一種建筑習俗。 進入80年代,民居建筑多采用石料、磚料、鋼材、水泥等,傳統的建筑材料為之一變。區內居民比較注重建房儀式。當房基地選中之后,建房、開工擇吉日,俗稱看日子。定下時間后,分別請瓦匠掌尺人丈量,請人挖地基打夯,俗稱“打地工”。打夯必唱夯歌,俗認為不唱夯歌后世出啞巴。上梁那一天,什么時辰上梁由瓦匠掌尺人提前告訴“主家”(房主)。時辰的選擇,各地不同,一般都選在正午時分,上梁時間一經確定,房主即準備酒菜,購買鞭炮。當梁穩穩當當安安全全地安裝完畢后,燃放鞭炮,慶賀上梁成功。俗諺曰“上梁的酒,古來有”。當天中午,房主、親朋、匠人、幫工相聚在新房旁歡飲上梁酒。布局區內在房屋建造中有許多規矩與禁忌。院落布局分為散居、四合院、三合院(簸箕叉)等形式。 散居的院落不設院墻,不設大門,這種院落在黃河灘區及其附近地方常見。但黃河灘上的臺房雖無院墻,一戶一臺,界限還是分明的,房臺就是院子。 四合院由正房(北屋、堂屋)、南屋和東西廂房所組成。正房最高,南屋次之,近街門的廂房又次之,正對大門的廂房最低。大門走向視地理環境而確定。 “簸箕叉”,有正房、廂房而無南屋。

  古代,境內家族是典型的“九族”制。“九族”制的重要標記是喪服制的“五服”,即“斬、齊、大功、小功、緦麻”,以此確立由本人高祖至本人玄孫之間的九代血親系統,以不出“五服”論親族遠近,“五服”之內稱“本家”,然后推而及之于同宗同姓。 菏澤區內有夫婦一代家庭、雙親子女兩代家庭、祖孫三代家庭、四世同堂家庭、五世同堂家庭等類型。傳統觀念崇尚“五世其昌”、“五代同堂”、“家大業大、人多財多”,所以舊時數世同堂的復合式家庭較多。建國后,特別是8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和商品經濟的發展,適應男女平等、家庭成員平等的要求,數世同堂的復合式大家庭愈來愈少,家庭逐漸向小型化發展,雙親子女兩代家庭占大部分。 家庭成員之間的稱謂,各縣大體相同,但書面、口語、對人、當面又有許多不同。

  村落境內村落的構成大體有以下幾種類型: 單一家族村落:最初只是一戶一家定居,后來發展成大家族,再分許多戶,終于成為一個村落。如菏澤市的劉善人莊、張莊、大王莊、胡集、張灣;定陶的牛屯、白屯、魏灣;梁山縣的喬那里、孔那里、路那里、周樓、肖樓、馬叉河、李叉河;單縣的孫老家、高老家、郭村等。這種村落的宗族觀念極強。 親族聯合體村落:這是由姻親關系聯合起來的幾大家族村落,名為錢王樓、岳程莊、馬王莊、趙王樓的村落,往往就屬于這一類型。 雜姓聚居村落:是由大部分無親族關系的多姓家族結成的村落。這些村落大都傍近城鎮、要道等謀生門路較多的地方。 互助鄰里互助,是代代相傳的慣俗,涉及許多方面: 在菏澤境內,一家有婚、喪事,村中人都來幫助。從前,誰家有女出嫁,親戚鄰里各送麥面若干,說是給閨女做體己干糧,名為“送面”。貧寒之家,有此若干白面,可以寬心辦喜事。后來,送面改為送雞蛋、送錢、布料。一家結婚娶媳婦,親戚和村人或多或少,總以紅紙相裹,送一點錢,鄉人稱作人情份子,這是經濟上的相助。到娶親之日,俗稱辦喜事,村人不呼自至,紛紛前來幫忙,最后,只不過是吃杯喜酒而已。 遇有喪事,從病故到下葬,前前后后都有人相幫。有的村莊還有“一家有喪事、全村都蓋鍋”的習俗。 現在,婚喪事相助的風俗仍在城鄉流行,有些地方,繼承當中又有發展。 修房蓋屋中,包括備料當中的伐木、采石、運沙、運土、運磚瓦,開工后和泥、挑水、遞料等,都是靠親鄰“幫工”來做的。 生產勞動中的互助,也是千百年來的協作習俗,各地都有不同的形式。如幾家幾戶聯合、一家有役畜、一家有車或有大農具,合在一起互相使用。事實上,從自身的生活著想,這種互助實不可免,很少有人不參與這種活動。

  境內吃晚飯曰喝湯。舊時,貧富生活差異很大,富者以小麥為主糧,吃白面;一般家庭以高粱、豆子、紅薯、為主糧,吃混合面;窮人常年吃不上純糧食,尤其青黃不接時,以糠菜度日,因此有“半年糠菜半年糧”的說法。 建國初期,多數群眾常年以高粱、大豆、谷子為主糧。1976年以前,以玉米面餅子、地瓜干面窩窩為主食。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白面饃成為城鄉人民的主食。對飲食的安排,各地也都形成一些慣例。居民口味以咸、辣、香為主。大部分農民都是一日三餐,八九點鐘進早餐,下午二三點吃午飯,傍晚只喝湯吃剩余食物,曰喝湯,不太注重晚飯。在單縣等少數地方,在秋收以后春耕之前的一段時間里,一日兩餐,俗稱“兩頓飯”。1980年以后,漸重晚飯,但仍稱喝湯。 菏澤地區現在通行一日三餐,俗稱“一天三頓飯”。 主要蔬菜有蘿卜、白菜、菠菜、韭菜、土豆、黃瓜、豆芽、芹菜、茄子、辣椒等。隨著塑料大棚的出現,縣城和一些大集鎮的市場一年四季不斷新鮮蔬菜。魚、肉、禽、蛋、油的消費日益增加。煙、酒、糖、茶家家必備。每逢婚嫁喜慶,宴席講究色、味、形、器、營養價值等。80年代,宴席檔次升級,每席上菜有10個、12個、16個、24個不等。 舊時區內群眾有聚眾吃飯的習慣,到吃飯時都端著飯菜就近聚到一塊去吃,夏季多在樹蔭下,冬季多在向陽處。一邊吃飯一邊談論,話題沒有中心、沒有目的,較多的是談論生產,也談外地及當地新聞,有時也品評人物。建國后此風尚存。

戲曲之鄉

  曹縣素有“戲曲之鄉””的美譽,戲曲資源獨具魅力。

  曹縣劇種頗多,素有“戲曲之鄉”的美稱,先后流行的劇種有梆子、柳子、弦子、二夾弦、花鼓丁響、皮影戲、京劇、評劇、四平調、豫劇等;流行于曹縣的曲藝主要有山東琴書、山東落子、河南墜子、木板打鼓、魚鼓、鶯歌柳書、山東快書、評詞等。

  曹縣面積大、人口多、民俗、地方特產、風味名吃等很有特色;宗教文化特濃、建有基督教堂,天主教堂,特別是伊斯蘭教的清真寺為曹縣增添了異域情調。

地方小吃

  曹縣燒牛肉:牛肉飄香曹州城“曹縣燒牛肉”是久負盛名的曹州名吃,該牛肉著色紅潤鮮亮,肉質細嫩,多食不膩,熱食可切塊,冷食切成薄片,透香無比,引人食欲,生產歷史可追宋代末期�!�“曹縣燒牛肉”首選魯西南大黃牛為原料,因選肉嚴格,工藝繁多,調料多樣,制作精細,其工藝流程外人鮮聞。

  水煎包:是魯西南名吃之一,各縣市均有從事此業者,生意甚好,很受當地居民及旅游者的歡迎。其形狀如柿餅,上下有呈金黃香脆的紙狀面片,外酥里鮮,口感甚佳。因其餡不同可為素菜、羊肉、牛肉、豬肉多種。調餡主要是求鮮,當日調餡,當日做完。

  曹縣燒餅:用料考究,燒餅用小麥精粉,經過和、盤、揉、摔等多道工序,包上用香油、鹽調和的茴香、花椒等多種佐料而成的油瓤,再經過切花、盤沿、涂上一層糖稀、表面沾上芝麻仁,即貼入爐內燒烤。烤成的燒餅表面黃中透紅,用手揭開,底兒、蓋兒、芯兒層層分離,香氣撲鼻,吃一口保準外酥里嫩,不硬不粘,老少皆宜。并且燒餅品種繁多,有糖燒餅、淡燒餅、咸燒餅,也有火色不同的焦燒餅、烤鍋貼、燒餅片,有用面不同的老面燒餅、嫩面燒餅,更有一絕的外形各異,經熟練的刀工切成魚背、盤花、提花等花形,大大增添了曹縣燒餅的異彩及特色�!〔芸h燒餅歷史悠久,據傳說當年孔子周游列國時走到曹縣,人困馬乏,饑不可耐,弟子們向當地百姓討得些面粉,做成幾個餅子,貼在反扣的鐵鍋上,下面點起炭火,餅子熟了竟然有陣陣的香味飄來,使孔子及眾弟子大加贊賞,稱其為美食,從此后歷經滄桑,逐漸發展成風味獨特的曹縣燒餅。筆者有詩贊曰:圣人留下美食名,燒餅香飄曹縣城。 各地游子齊夸贊,小吃享有四海名。

  曹縣烤全羊:是近幾年興起風味小吃,清真第一家風味名吃沙家蒙古包烤全羊被中國食文化研究會和國際風箏聯合會認定為中華飲食文化專用精品。是菏澤市乃至全省烤羊業的唯一殊榮。沙家蒙古包烤全羊運用新工藝分割烤全羊是目前我們當地最為名貴的一款名饌。其風味可與北京烤鴨相媲美,因而受到中外食客的歡迎和青睞(本店已接待十多個國家的外賓),食客盈門,已聞名周邊市縣及外省縣市。

  曹縣麻辣豬肘:是90年由汪三從西安學來,口味香嫩而不膩,制作工藝復雜,精選菜豬前后肘肉,經過腌、捆、煮等工序,輔以多種材料制成,色、香、味俱全,再經切片后調制,味道更勝一層,是不可多得的美味佳肴。自麻辣豬肘在曹縣安家以后,已有30年歷史,廣受新老顧客歡迎,提曹縣名吃,必提曹縣麻辣豬肘。

熱點城市: 杭州 | 大連 | 青島 | 南京 | 西安 | 深圳 | 蘇州 | 廣州 | 拉薩 | 麗江 | 洛陽 | 威海 | 珠海 | 廈門 | 沈陽 | 哈爾濱 | 濟南 | 長春 | 無錫 | 桂林
熱門景點: 黃山 - 湘西鳳凰 - 九寨溝 - 廣西漓江 - 天涯海角 - 泰山 - 頤和園 - 杭州西湖 - 山海關 - 圓明園 - 八達嶺長城 - 神農架 - 千島湖 - 五臺山 - 北戴河
本站部分圖文內容取自互聯網。您若發現有侵犯您著作權行為,請及時告知,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侵權作品、停止繼續傳播。
Copyright ©365135.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做中國最好的旅游門戶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