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縣位于山東省中部,隸屬于淄博市,山東省最長的內陸河沂河發源于此,沂源因此而得名。沂源縣是山東古人類發源地、山東屋脊生態高地、中國北方溶洞之鄉和牛郎織女之鄉。總面積1636平方公里,轄11個鎮。 濟青高速南線在沂源縣設有4個服務區和出口。2010年底,戶籍人口為56.19萬人。
縣人民政府駐歷山街道。區號:0533 行政區劃代碼:370323 郵編:256100
行政區劃
沂源縣轄1個街道、11個鎮:
街道:歷山街道
鎮:南麻鎮、南魯山鎮、魯村鎮、大張莊鎮、燕崖鎮、中莊鎮、西里鎮、東里鎮、張家坡鎮、石橋鎮、悅莊鎮
歷史沿革
沂源縣山清水秀,風景優美,歷史悠久。1981年發現,早在四、五十萬年前的沂源猿人,就與北京猿人同期,距今約有50萬年,是最早的山東人。沂源縣因境內沂河發源地而得名。
沂源歷史悠久。最早的山東人“沂源猿人”表明,早在50萬年前人類便在此繁衍生息。商朝,沂源地屬“人方”。周朝時,魯國在艾山附近設艾邑,在蓋冶村設蓋邑,紀國在阮峪村東設浮萊邑等治所。秦朝,屬瑯琊郡莒縣。西漢時,蓋邑改稱蓋縣。東漢末在東安村設東安郡所,隋朝開皇四年(584年)改為東安縣。后沂源地域大部屬沂水縣、新泰縣、臨朐縣。元朝至民國時,沂源為沂水、臨朐、蒙陰3縣屬地。1938至1939年,國民黨山東省政府曾駐魯村和東里店。1944年建縣后,先后隸屬中共魯中行政聯合辦事處、魯中行政主任公署所轄的沂蒙專署和沂水專區、臨沂專區、臨沂地區行政公署。1990年1月1日劃歸淄博市管轄。
地理環境
沂源縣地處魯中山區腹地、東岳泰山東部、沂蒙山區西北部邊緣、淄博市的最南端,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淄博市的市轄縣。位于淄博、泰安、萊蕪、臨沂、濰坊5個地級市的結合部,因是山東第一大河——960里長的沂河的發源地而得名,是山東省平均海拔最高的縣。
沂源是典型的山區縣。山多地少,人均9分田3畝山。全縣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境內有名的山頭2075個,大小河流1600多條,最高點魯山主峰海拔1108米,為山東第四高峰。沂源縣山東省的中部,淄博市最南端,屬沂蒙山區,東經117°48'-118°31',北緯35°55'-36°23'。縣域總面積1735.85平方公里。沂源境內有山崮2075個。其中,海拔800米以上的6座,700-800米的20座,600-700米的75座,500-600米的137座。最高點魯山主峰海拔1108米,為山東第四高峰。
沂源縣境內有大小河流1530條。其中沂河流經山東、江蘇8縣市,沂源境內全長84.6公里。
沂源縣屬暖溫帶季風區域大陸性半濕潤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1.9℃,無霜期189天,平均日照時數2660.6小時,年平均降雨量720.8mm。
自然資源
沂源縣擁有豐富的資源。全縣可利用土地面積240萬余畝,其中耕地52萬畝;水資源總量8.1億立方米,且水質好,PH值在7.3-8.2之間,礦化度在116-508毫克/升之間,總硬度在3.3-10.8德國度之間,適于人畜飲用和工農業生產需要,并有多處優質天然礦泉水產區。
礦產資源種類多,分布廣,儲量大。金屬礦藏主要有鐵、鋁、金、銀、銅、鉛、鋅等,其中鐵礦儲量達2.5億噸。非金屬礦藏主要有煤、花崗巖、石英石、長石、蛭石、焦寶石、紫晶石、石灰石等,其中煤炭儲量3000萬噸,花崗巖儲量2億立方米。其中鐵礦儲量2.5億噸,金礦儲量3萬噸,煤炭儲量3000萬噸以上,鋁礬土儲量300萬噸以上。
林木資源143種,經濟林主要有蘋果、葡萄、花椒、柿子、板栗、桑、魯源小棗、山楂、銀杏等。古稀樹木28種,其中荊山銀杏,樹齡千年有余。青龍孤松,樹齡八百余年,大賢山織女洞葉籽銀杏,國內獨有,樹齡六百年之多。沂源縣飼草資源豐富,總載畜量16.2萬個黃牛單位,“沂蒙黑山羊”遠近聞名。藥材資源500余種,如丹參、白首烏等,其中“沂蒙全蝎”不僅是珍稀藥材,而且是名貴佳肴。野生藥材資源500余種。沂源生態環境良好,全縣森林覆蓋率達51.3%,獲“全國綠化模范縣”、“國家園林縣城”、“省級園林城市”和“山東省適宜人居環境獎”。同時,沂源還是全國最大的佛手瓜生產基地和山東著名的花椒之鄉。

經濟概況
培育了林果、瓜菜、畜牧養殖三大支柱產業,是全國果品生產百強縣和無公害果品生產示范基地縣,我縣產出的紅富士蘋果、巨峰葡萄、紅提葡萄、中華壽桃、大櫻桃在南方市場供不應求,并出口多個國家與地區。
現有企業1000余家,形成了醫藥玻璃、包裝材料、皮革、建材、化工、機械、食品飲料、塑料制品、紡織服裝、能源電力等十大技術產業,培育了亞洲最大的藥用玻璃生產企業—山東藥用玻璃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中國最大的硅酸鋁耐火纖維生產企業—山東魯陽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和全國知名食品企業—匯源食品飲料公司(從沂源起步發源),專業生產除塵配件的山東科力除塵配件有限公司,山東瑞陽制藥有限公司(山東2005年9月公司在新加坡成功上市,現在已經從新加坡退市,正在運作在大陸上市)益母婦女用品有限公司、山東聯合化工(上市公司)’山東沃源新型面料股份有限公司、淄博華聯礦業有限公司、淄博新力集團等一大批優勢企業正在發展壯大之中。
國內最大的綜合性醫藥包裝基地、節能材料研究開發生產基地和中國江北最大的高分子材料生產基地初具規模,有著強勁的發展優勢。隨著招商引資環境的進一步優化,第三產業有了快速發展,交通、通訊和城鄉基礎建設有了很大改善;教育、科技、文化、衛生、廣播電視、旅游事業也有了較快發展。迅速發展的工業,已初步形成了醫藥玻璃、食品飲料、建材、化工、紡織服裝、鞋帽、皮革及其制品、塑料制品、玻璃纖維、旅游等多個支柱產業。國有及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企業151家。2006增加值58.2億元,實現利稅24億元。
交通狀況
東靠青島、日照港,西接京福、京滬高速公路,北聯膠濟鐵路,泰薛路(泰山-青島)、博沂路貫穿全境,交通便利,出行方便。現已建成的青紅高速公路(青島-新疆紅旗拉甫)橫穿境內,交通條件更上一層樓,一小時三十分鐘便可到達省會濟南,至青島由原先的四小時車程縮短至2小時,40分鐘可到達泰山。
現在正在建設山西中南部出海鐵路,并在沂源縣城南設立貨運,客運站,預留開發區鐵路接口,預留韓旺站接口。鐵路建成必將進一步推動沂源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極大帶動沂源人流物流的流轉速度。

沂源夜景
旅游資源
沂源的旅游資源十分豐富,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并茂,是觀光旅游之勝地。自然景觀有素有小泰山之稱的山東第四高峰——魯山,“北國第一溶洞群”——魯山溶洞和“魯山國家森林公園”,人文景觀有唐代摩崖石刻和明清時代的織女洞、神清宮等。主要可概括為三大類:
以“沂源猿人”為代表,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包括新、舊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和商周以來的文化遺址以及佛教、道教為代表的教派文化在沂源留下的大量的文化景觀,比較有代表性的是明清時期的織女洞、神清宮、荊山寺、唐山摩崖石刻等。特別是織女洞與牛郎廟,是我國唯一一處以牛郎織女傳說為題材的古建筑遺址,現已成功舉辦了三屆中國(沂源)七夕情侶文化節。它連同織女洞迎仙觀前的沂源葉籽銀杏、沂源猿人、沂源溶洞群是在全國居于壟斷地位的四種旅游資源。
以沂源溶洞群和魯山國家森林公園為代表,具有天然的獨特的魅力。魯山森林公園為國家級森林公園,有“鳥類王國”“世外桃源”“天然氧吧”之美譽。沂源溶洞群在10平方公里之內已發現洞穴100多個,被專家稱為“江北第一溶洞群”。現已對外開放的有九天洞、玄云洞、千人洞、石龍洞、養神洞、珊瑚洞等九條,特別是九天洞化學堆積景觀十分豐富,其中石花面積之廣大、類型之多樣,國內外無與倫比,被專家譽為“中國溶洞精品景觀博物館”和“天下第一石花洞”。這一溶洞群與魯山森林公園緊密相連,連同沂源猿人和西周文化遺址構成了省級風景名勝區--沂源猿人溶洞群風景名勝區。此外,以九龍泉、上、下水簾為代表的山泉、瀑布以及點綴在山區谷地間的大、中、小型水庫更為沂源的自然生態旅游增添了靈氣。
以50萬畝干鮮果基地為代表,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其中北部“百里林果大觀園”、中部十萬畝葡萄基地,不僅為沂源縣農業農村經濟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且可以發展成為觀光旅游的新景點。沂源豐富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互相輝映,構成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美,使沂源成為現代人休閑、度假、療養的好去處。
風土人情
傳統節日:農歷正月十五,是中華民族傳統的“元宵節”,又稱“上元節”、“燈節”。此節源于秦漢間,相傳秦末就有正月十五燃燈祭“太乙神”之說。從正月初五至正月十五元宵節,各社區、村莊便組織各種文娛節目及雜耍,走村串鄉開始演出,稱作“玩十五”、“玩燈”。正月十三以前,主要是農村劇團及雜耍的串鄉演出。 十四、十五、十六主要是鄉村文娛節目進縣城演出,主要節目有“跑荷花燈”、“鬧海”、“耍龍燈”、“舞獅(也稱霸王鞭)”等。從正月十四至十六,沿街皆于門前懸掛燈籠,有“荷花燈”、“跑馬燈”等各種造型的彩燈及宮燈,光彩奪目,爭奇斗妍。繁華的十字路口或廣場設燈會,備各種燈謎,供游人猜賞。各種游藝活動及燈會,以十五日為高潮,十里八鄉的男女老少都到縣城看“十五”。近年來,元宵節除游藝活動外,還要燃放禮花。全城燈火輝煌、彩車如流 、鑼鼓喧天,人如海,歌如潮,呈現出一派“火樹銀花不夜天”的太平景象。在人們歡天喜地鬧元宵之際,依然還保留著為祖宗神靈“送燈”的古老習俗。人們在門前、墳塋墓地點上面燈、胡蘿卜燈,以此來寄托著人們對祖先的追念,也祈求著祖先保佑新一年的豐稔和居家的平安。
喬遷溫鍋:某家新房竣工,需要遷居,先得找專人查一吉日,一大清早(多數于后半夜),四鄰八舍、本家親故都自動前來相助。桌椅板凳,箱籠廚柜,糧囤面缸,杈耙笤帚,鍋碗瓢盆,衣帽被褥,雞狗鵝鴨,乃至磚頭瓦塊都得要整理搬運。大家肩擔手提,人抬車拉,搬到新居整理一番之后,即稍飲茶水,略事休息,各自回家。當天下午,幫助搬家的人又湊上酒肴,寫上賀聯,來到喜遷之家,或在屋內圍桌而坐,或在院中繞案而踞,同主人一家共同喝杯老酒,吃頓便飯,表示祝賀。主家也做上幾個小菜,敬上幾杯薄酒,表示誠摯的答謝。人們搬進新居,即要另起爐灶吃飯,所以又稱“溫鍋”。溫鍋之俗源于農村的“添囤”。隨著時代的變遷,由幫忙遷居變成了送錢送物,由簡單招待變成了大吃大喝,由在家庭溫鍋變成到大酒店溫鍋,而且賀禮也越送越多。這種傳統民俗也就失去原汁原味了。
祝壽:時下,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給長者祝壽已成為一種普遍的現象。在農村,每逢老人的壽辰,兒、女、女婿、外甥、孫男、侄女等在頭午就帶上雞、魚、肉、蛋、壽面、點心、酒、煙、蔬菜等,聚到老人住處。一般由兒媳、女兒下廚,母親幫炊,個別家庭還得由母親掌勺,做下一桌比較豐盛的菜肴。然后,把老人讓到正位,其他人依次落座。先由主持人簡單地講幾句祝壽詞,然后把第一道菜中的雞頭敬給老人,壽宴就正式開始。第二道菜上魚,先由老人按住魚頭,眾人才能開吃。酒過三巡,由代表向老人敬酒雙杯,也有的輪流把盞。因為老人高齡,不耐久坐,大都不等上全菜肴就吃飯離席,于是晚輩們就開懷暢飲,猜拳行令,吆五喝六,顯示出一片歡暢興旺氣氛。
沂源特產
沂蒙黑山羊:是山東省地方優良品種,是在山區自然條件下形成的一個肉、絨、毛、皮多用型品種,分布在山東泰、沂山區,沂源縣為其中心產區,年存欄量13萬只,具有體格大、耐粗飼、適應性強,生產性能高、體貌統一、遺傳性能穩定、肉絨兼用等特點,適宜山區放牧。其羊絨質量高、光澤好、強度大、手感柔軟;其肉質色澤鮮紅、細嫩、味道鮮美、膻味小,是理想的高蛋白、低脂肪、富含多種氨基酸的營養保健食品。味美、價廉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的沂源“大鍋全羊”所用的就是沂蒙黑山
沂蒙全蝎:學名全蟲,屬節肢動物門蛛形綱蝎目,全世界約有1000多種,在中國約有15種,其中分布最廣的為東亞蚶蝎,沂蒙全蝎為東亞蚶蝎。全蝎是我國的名貴中藥材,具有祛濕、通絡、消炎、攻毒等功能,主治風濕、半身不遂、皮膚病、各類炎癥、口眼歪斜、破傷風、淋巴結核,瘡瘍腫毒等。“蝎精口服液”、“全蝎液生膠囊”、“龍蝎酒”“沂蒙全蝎罐頭”等沂源全蝎產品,有效地保持了鮮蝎的營養及醫療功能,填補了國內空白,部分產品已獲國家專利,產品銷往北京、上海、深圳、韓國、日本、臺灣等國家和地區,在國內外享有贊譽。
燕子石:又名蝙蝠石,學名為三葉蟲化石。三葉蟲衍生于古生代的寒武紀,屬海洋生節肢動物,至中生代消亡,至今已有五億年的歷史,無情的大自然將它們嵌鑲在了灰黃色的石板上,保留了其生命最后一瞬的動人姿態,象穿柳的春燕,尋芳的蜜蜂,采花的蝴蝶,翱翔的海燕,栩栩如生,各具神態,后人稱之為燕子石。燕子石質地堅韌而濕潤,色澤明快而泛輝,聲音脆如鐘聲,姿態優美,另具天趣。用其精工制作的各種工藝品和文房用品、雅品韻味獨特,古樸大方,格調清新,應韻和律,別具風格。成為饋贈好友或收藏考古的珍品,被國外友人贊譽為“中華一絕”、“世界之最”。
沂源蘋果:山東名產之一,產地在山東淄博沂源中莊,以紅富士為主,果實中大,果實長成圓形,果面片紅或條紅,皮薄,肉質細嫩,汁液豐富,偏甜微酸,清脆爽口,果肉黃白色,致密細脆,酸甜適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8~15.4%,果面光滑,無銹,果粉多,蠟質層厚,果皮中厚而韌。品質極上,果實極耐貯藏,十月中下旬成熟。以其色澤鮮艷、清脆香甜而聞名于世,是中國最重要的蘋果產地。
沂源礦泉水:五十萬年前,蜚聲中外的“沂源猿人”就棲居在這片山清水秀的神奇土地上,地下巖溶198米深下寒武巖層斷裂帶、流動的活性水。沂源礦泉水資源,代表就是“魯山山泉”水廠,其規模在山東能數得上。位于山東省沂源縣土門鎮,坐標為東經118°03′43″,北緯36°14′52″。沂源縣是山東省平均海拔最高的縣,地處沂蒙山革命根據老區,這里山高水長、資源豐富,該水源地北鄰“魯山國家森林公園”,占地10平方公里的魯山森林公園,樹木蔥郁、松青竹翠,鳥語花香,有“鳥類王國”、“世外桃源”、“天然氧吧”之美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