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VIDEOSSEX少妇,97免费公开在线视频,欧美最猛黑人xxxx黑人猛交,午夜性刺激免费看视频

    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慶 | 河北 | 山西 | 內蒙古 | 遼寧 | 吉林 | 江蘇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東 | 河南 | 湖北
    湖南 | 廣東 | 廣西 | 海南 | 四川 | 黑龍江 | 貴州 | 云南 | 西藏 | 陜西 | 甘肅 | 青海 | 寧夏 | 新疆 | 香港 | 澳門 | 臺灣
  西安市 | 寶雞市 | 咸陽市 | 銅川市 | 渭南市 | 延安市 | 榆林市 | 漢中市 | 安康市 | 商洛市
 
陜西的相關信息
陜西旅游投訴電話
陜西旅游投訴電話:029-85261437
國家旅游投訴電話:010-65275315

陜西最佳旅游時間
陜西地處我國東南濕潤地區到西北干旱地區的過渡帶,屬大陸性氣候。由于受復雜地形的影響,南北氣候差異較大。
陜北黃土高原屬溫帶半干旱地區,年平均氣溫較低。關中地區屬于暖溫帶半濕潤地區,四季分明,秋季陰雨連綿,夏季炎熱多雨,間有“伏旱”,每年夏天都會出現超高溫天氣。陜南地區年平均氣溫較高,屬亞熱帶氣候,冬天較暖,夏秋兩季多連陰雨甚至大暴雨,每年的十月份以后降水速減,天氣睛好,雨雪稀少。
根據上述的氣候特點,游客可以自行選擇自己的旅游時間,但最好不要把時間選擇在炎熱的盛夏或寒冷的嚴冬。

陜西旅游特別提醒
一、陜西氣候冬冷夏熱,夏季自六月至九月初。這季節是雨季,每月雨日約有十天。古都雨后越發酷熱,氣溫可高達攝氏四十一度。陜北高原海拔約一千公尺,故此氣候清涼得多。黃土高原值得一游,最好是在春季前往。春節時分,民間生氣盎然。探訪窖洞居民,看腰鼓舞、社戲等,都是上佳節目。
二、西安的游程至少三天,早晚不妨流連市區。東、南、西、北四座古城樓,可以擇近游逛。仿古街道的人與物,俱古意盎然。八百里秦川可擇近一游。留意民間表演藝術地點;唐樂、社戲、皮影戲、民俗娶親等都凝聚古都文化的精華。
三、地方風味的食品有面食、大拼盤、泡饃等,也可品嘗西安的葫蘆雞。
四、往游黃土高原,宜備防沙口罩、眼鏡、睡袋。旅游日程的安排:西安三天游程只能算作掠影;陜北高原車程來回已需兩天,應作三天游;華山游程亦需三天;秦川游程兩天,租用小型旅游車為宜。

陜西娛樂指南
陜西省幾個主要旅游城市的文化娛樂場所很多,游人盡可以在游覽之余來到這些地方小憩。比較有特點的地方如西安的西安唐樂宮、古都大劇院、陜歌大劇院,白廟游泳場、北方樂園等,同南方的一些旅游城市相比,這些場所的價格都很便宜,真可謂“物美價廉”。
首頁 >> 陜西 >> 漢中市 >> 洋縣

  洋縣位于陜西省西南部,漢中盆地東緣,北依秦嶺,南靠巴山,東接佛坪、石泉縣,南鄰西鄉縣,西毗城固縣,北界留壩縣、太白縣。地理坐標為東經107°11′~108°33′,北緯33°02′~33°43′之間,東西寬約56公里,南北長約76公里。漢江由西向東橫貫其中,西漢高速、108國道,陽安鐵路穿境而過;全縣總面積3206平方公里。歷史文化悠久,自然資源豐富,交通四通八達,開發前景廣闊,古為“漢上明珠”,今稱“朱鹮故鄉。”

  洋縣縣城位于洋州鎮內,屬縣委(駐地:縣城文明西路)、縣人民政府(駐地:縣城衛生街)機構所在地,是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的中心。縣城距陜西省會西安市約195公里,距漢中市56公里,海拔476米。2003年底,城區總人口約5.4萬人,縣城面積8.3平方公里,綠化覆蓋率31.2%。

行政區劃

  洋縣轄16個鎮,10個鄉:

  鎮:洋州鎮戚氏鎮貫溪鎮龍亭鎮謝村鎮湑水鎮溢水鎮馬暢鎮磨子橋鎮黃安鎮黃家營鎮黃金峽鎮槐樹關鎮金水鎮茅坪鎮、華陽鎮

  鄉:桑溪鄉白石鄉四郎鄉關帝鄉窯坪鄉石關鄉秧田鄉八里關鄉長溪鄉草廟鄉

歷史沿革

  洋縣是人類活動較早的地區之一.距今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期,已有先民在這里定居.古屬梁、雍之域.晉以前為城固縣轄地.西晉泰始三年(267年),始在境內置興道縣、黃金縣。 其后,時局多變,郡縣頻設。西魏廢帝二年(公元553年)設洋州。唐乾元元 年(758年)起為洋州州治所在地。明洪武三年(1370年)改洋州為洋縣。中華民國二年(1913年),縣地屬漢中道,民國十七年(1928年)撤道,行省、縣制,洋縣隸屬陜西省政府。1931年8月,成立了中共洋縣地下縣委,機關駐地在洋縣中學。1949年12月4日,中共洋縣地下黨組織緊密配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五十七師由安康西進部隊,勝利解放洋縣,14日,宣告中共洋縣委員會、洋縣人民政府正式成立。直至1961年9月,縣域前后共有七次變動,之后迄今,縣域再無變更。自解放以來,一直是漢中市(地區)的屬縣。

人口狀況

  2002年底,全縣總戶數123043戶,總人口440083人,其中非農業人口65382人。總人口中男236444人,占總人口的53.73%;女203639人,占總人口的46.27%。男女之比116.11:100。全年出生人口3884人、死亡人口2970人,人口自然增長率1.29‰。現為國家級貧困縣,農村人口平均年收入1570元,生活在貧困線下(標準是年人均收入693元)的人口數量是92510人,31503戶,占全縣人口總數的21%。(2008年2月)

地形地貌

  洋縣東部為秦嶺山脈向東南延伸的余脈和巴山向東北斜落的山麓交匯處;中部漢江自西入縣境,匯南北22條支流橫貫其中,切割而下,形成90余里黃金峽;北部山地為東西走向,是我國巨型緯向構造帶的一部分,屬喜馬拉雅構造運動以來的仰斜斷塊構造,在新生代強烈褶皺塊斷作用和第四紀古冰川作用及現代流水切割作用下,形成東、南、北三面環山,一面迎川。全境地勢北、東部山坡高陡,中、西部川道低平,南部淺山丘陵地帶低緩。根據地貌分為:中西平川區,占6.7%,一般海拔高度在500米左右;東、南、北山地區,占72.2%,一般海拔在950米以上;南、北丘陵區,占21.1%,一般海拔在550~840米之間。境內最高點華陽昏人坪梁,海拔3071米;最低點黃金峽的白沙渡,海拔389.7米。

氣候特征

  洋縣屬北亞熱帶內陸性季風氣候,境內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氣候溫和濕潤。2002年全縣氣候總的特征是:溫度高、降水少、日照 充足。氣候概況是:年平均氣溫15.2℃,較歷年平均值偏少0.8℃,年降水量682.3mm,較歷年平均值偏少20%,日照2010.6小時,較歷年平均值偏多15%,年極端最高氣溫38.2℃,出現在7月,極端最低氣溫-6.8℃,出現在12月。

自然資源

  洋縣土地總面積4796297.3畝,其中農用地 4413671.4畝,占總面積的92.02%;建設用地 146878.6畝,占總面積的3.06%;未利用地 235747.3畝,占總面積的4.92%。農用地中耕地621671.8畝,占14.09%;園地7676.4畝,占1.08;林地3505931.6畝,占79.43%;牧草地139797.9畝,占3.17%;其它農用地98593.7畝,占2.23%。建設用地中交通運輸用地11925.6畝,占8.12%;水利設施用地18094.1畝,占 12.32%;居民點及獨立工礦用地 116858.9畝,占 79.56%。

  洋縣有江河面積2675畝,塘庫面積10653畝。地表水年徑流量13.8億立方米,地下水總儲量4.5億立方米,水能蘊藏量36.44萬千瓦,可開發裝機容量15萬千瓦。

  洋縣礦產資源較豐富,現已探明的礦產16種。釩鈦磁鐵礦總儲量4507.3萬噸,膨潤土5711.6萬噸,石墨1000萬噸,石英100萬噸,石膏2815.7噸,石灰石90億噸,粘土2503.3萬噸,沙金約282公斤,還有銅礦、硫鐵礦、矽線石、長石、稀土、電氣石、熔煉水晶、花崗石、大理石等。

  洋縣境內植物品種繁多。有鐵杉、冷杉、紅豆杉、銀杏、香樟等喬木樹種72科152屬321種,活立木蓄積量1689.5萬立方米,其中用材林929萬立方米,年生長量約36.8萬立方米。有天麻、杜仲、厚樸、棗皮、黃姜、絞股藍等中藥材469種,其中2002年發展中藥材8.2萬畝,2003年發展中藥材4.4萬畝。糧食作物以水稻、小麥、油菜為主,其次有玉米、黃豆、蠶豆、高粱、大麥、芝麻、花生和薯類等。

  境內野生動物種類繁多,有獸類20多種,鳥類30余種,兩棲爬行動物10多種,魚類15種,昆蟲類30余種。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有:朱鹮(紅鶴)、大熊貓、金絲猴、羚牛(扭角羚)、金錢豹、白冠長尾雉等6種。尤以世界珍禽——朱鹮,聞名全球。1981年5月曾在本縣四郎鄉金家河、八里關鄉姚家溝首次發現,當時僅7只,止2003年底,朱鹮種群數已超過400只。二級保護動物11種,有:狗熊(黑熊)、鬣羚(蘇門羚、明鬃羊)、獼猴、巖羊(石羊)、靈貓(大靈貓、九節貍)、水獺、大鯢(娃娃魚)、錦雞(金雞)、紅腹角雉(野雞)、長耳鸮(貓頭鷹)、雀鷹(鷂)。

經濟發展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依托縣內優勢資源,積極實施工業強縣戰略,大力發展工業經濟。目前全縣注冊工業企業共1033個,其中年產值500萬元以上的規模企業15戶。主要有以白酒、黃酒、黑米酒、紅香米酒釀造為主的食品工業;以玉米淀粉、雙烯、皂素、膠股藍皂甙提取為主的醫藥化工業;以釩鈦磁鐵礦、石灰石、石英砂、活性白土為主的礦產開發業;以金水電站、碗牛壩電站、喬麥山電站為主的水電開發業;以雙亞糧油工貿公司、油脂化工廠為主的農產品加工業;以水泥、新型建筑材料為主的建材業;以塑編、玻璃瓶、彩印、紙箱為主的包裝裝璜業等七大類。2004年全縣工業總產值達11.3億元,其中規模以上企業總產值3.7億元。主要產品有秦洋牌秦洋特曲、古秦洋白酒,謝村橋牌、長生牌長生釀黃酒,朱鹮牌黑米酒,洋州牌玉米淀粉,朱鹮牌食醋、醬油,朱鹮牌優質大米,洋州牌普通硅酸鹽水泥,漢星牌雙烯、皂素,漢水牌碳銨、硫酸,玉苗牌磷肥等。其中秦洋牌秦洋特曲、秦洋牌古秦洋白酒,長生牌長生釀黃酒、謝村橋牌謝村黃酒被評為陜西省名牌產品。

支柱工業

  1、洋縣釀酒工業歷史悠久,有白酒、黃酒、黑米酒三大品種,傳統黃酒釀造約有3000年歷史。共自八十年代開始,縣上對釀酒工業進行了大規模的技術改造。現已形成了以秦洋牌白酒為主,以地產黑米、香米、寸米為重要生產原料研制開發的黑米酒、黃酒、紅香米酒等品種,年產酒4.4萬噸,其中白酒10000噸、黃酒10000噸、黑米酒20000噸、紅香米酒4000噸。主要企業有秦洋酒業有限責任公司、朱鹮食品有限責任公司、長生酒業有限責任公司、開菲爾食品飲料有限公司,其技術水平和裝備達到國內外同行業先進水平。

  2、洋縣礦產資源豐富,現加工企業共有26 個,其中重點礦產加工企業有洋縣釩鈦磁鐵有限責任公司、洋縣金地石英砂廠、洋縣人和膨潤土廠、洋縣活性白土廠。

  3、洋縣水能資源蘊藏豐富,尤以漢江及其支流溢水河、黨水河、酉水河、金水河水能儲量豐富。全縣水電工業從九十年代末迅速興起,現已建成水電站10座,總裝機容量17040kw,年發電量6700萬度,年產值1742萬元。在建水電站5座,總裝機容量37660kw。

  4、洋縣建材工業主要以生產325#普通硅酸鹽水泥,325#R型普通硅酸鹽水泥和以粘土為主要原料的機磚、機瓦,街道釉面磚等。普通硅酸鹽水泥生產企業主要有洋縣水泥有限責任公司、洋縣豐山水泥廠、洋縣七眼泉水泥粉磨站等企業,年產量達到24萬噸。機磚、機瓦生產企業36戶。街道釉面磚生產企業1戶。

  5、洋縣醫藥化工業從九十年代后期迅速崛起,主要依托秦巴山區野生附以人工種植的黃姜為資源,采用高新技術進行深加工提取雙烯醇酮醋酸酯、薯蕷皂甙元、醋酸納等醫藥化工產品和醫用淀粉,以及為農業生產配套的碳酸氫銨、過磷酸鈣,工業用硫酸等。現有醫藥工業企業6戶,化工工業企業2戶。主要醫藥化工企業有洋縣玉虎化工公司、洋州葡萄糖廠、洋縣星漢生化有限責任公司,其中洋州葡萄糖廠被評產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星漢生化公司、唐正公司被評為省級雙高企業。

  6、農產品加工業 洋縣農產品加工業是依托洋縣優越的生態資源優勢,以優質糧油和地產黑、香、寸特異五彩米為原料為主的糧油加工業。現有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6戶,主要農產品加工企業有雙亞糧油工貿公司、洋縣油脂廠、洋縣信達工貿公司、洋縣飼料加工廠,年轉化小麥、稻谷10萬噸,油菜籽2萬噸。其中雙亞糧油工貿公司被評產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特色農產品

  [梨果]洋縣是砂梨適生區, 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種植蒼溪、金花、碭山酥等品種, 1998年開始,引種、示范黃金、“三水”、“兩新”、早酥、中梨一號、三號等優良新品種,推廣疏花疏果、果實套袋、果園套種等綠色無公害生產技術,果園面積、產量顯著提高。2004年全縣梨園總面積5.9萬畝, 年掛果2.2萬畝,產量3.3萬噸。本縣梨果產品以其上市早,無污染,酸甜適度,酥脆爽口等特點,深受消費者青睞,生產的早酥梨、黃金梨分別榮獲全國早熟梨博覽會金獎、中國楊凌農博會后稷金像獎,產品遠銷重慶、成都、西安、蘭州及安康、漢中等市場。

  [西瓜]洋縣是陜南最大的西瓜生產大縣。 2004年全縣生產面積4萬畝,年產量8萬噸,建成了戚氏鎮、洋州鎮、貫溪鎮、黃安鎮等5000畝以上專業鄉鎮5個,2000畝以上基地村15個。主要種植抗病巨豐、農豐、黑美人、美國黑1號等品種,早中晚熟搭配合理,采用雙膜栽培、大棚栽培、嫁接等生產技術措施,5月下旬開始上市,直至九月底銷售結束,其產品形好色正,汁甜瓢紅,暢銷成都、重慶等市場。

  [黑米]洋縣是黑米的原產地,早在2100年前,本縣范壩村一帶的農民就已種植并食用黑米,經過歷代人民的選育、培植,繁衍至今,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地方產品,在全國享有盛名。

  [紅苕]紅苕又稱紅薯。洋縣槐樹關盛產紅薯,以其塊大,皮色紅薄,含淀粉高,口感好,營養豐富等特點而聞名全國,是食用、保健、美容佳品。

  [五彩米] 洋縣特產珍稀奇貴的純天然顏色的黑、紅、綠、紫、黃五彩稻米,珍在味美、香氣幽人;稀在色異迷人;奇在醫療保健;貴在營養豐富,食藥兼用,聞名全國。

旅游資源

  洋縣地處漢江之濱,青山碧水,風景秀麗。境內可開發的旅游項目繁多,現已對外開放的旅游景點有:世界珍禽朱鹮生態園游覽區,古柏環繞的龍亭蔡倫墓祠和蔡倫紙文化博物館,金碧輝煌的智果寺藏經樓,松青竹茂、四季如春的石關青武山(青山觀瀏覽區),群峰競秀、層巒疊翠的華陽森林公園(陜西長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及古樸雄偉、結構精美的開明寺塔。休閑度假的好去處黨河,讓你體驗黨水沖浪的刺激,牛頭山公園的建成堪稱錦上添花,還有風光旖旎的兩角山、金雞山,“宮殿鎖煙霞,流泉萬壑幽”的豐都山,“雷向江中驅亂石,水從天上倒狂瀾”的黃金峽奇觀等待開發的生態休閑旅游項目和自然風光旅游項目。

民俗文化

  社火,洋縣社火,起源于元末明初,以明清最盛,它是以裝啞劇的表現形式開展的一項娛樂活動。最初多以高蹺、竹馬,以后逐漸發展成單臺、懸臺社火。按類型可分為抬社火、地社火和騾馬社火三種。現主要以抬社火和地社火為主,抬社火分為三種有懸臺、轉芯和小芯三種,小芯即為平臺社火,輕便易裝,選10歲左右兒童2—3人。畫臉譜、著戲裝,三至四人一抬,可游街轉鄉。轉芯裝有鐵制或木制轉軸。曲拐處精做“扇面”或古兵器樣。備站“角色”,行走旋轉,別有情趣。懸臺有中型和大型之分,中型懸臺一般組裝二至三層,大型懸臺一般組裝四至五層,懸臺社火有的高達10米以上,一般選8—16兒童若干名,裝扮成全本戲角色,由數十名青壯年男子用木杠肩抬表演,近年來懸臺社火已將人抬改為人力車、拖拉機或汽車運載,運行更加方便,表演更為精湛。其融生活與藝術于一體,富有原始、質樸、粗獷、熱烈的藝術個性,極具渲染力,是洋縣古代舞蹈藝術發展延伸的結晶,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賦予他新的內涵,使其富有堅實的藝術魅力和社會基礎,所以經久不衰。

  煙火,俗稱“放花”。煙火生產品種達數百余種,主要有“竿子花”、“簸籃花”、“馬花”等。施放煙火,多在盛大節日節慶進行。放花之夜,人群簇擁,爭相觀賞各式各樣的沖天火花。1959年,曾代表陜西赴北京參加建國10周年大慶,在天安門廣場成功施放煙花,受到周總理等國家領導人的接見,從此洋縣煙火斐聲海內外。

特產小吃

  黑米,洋縣種植黑稻米,距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自西漢漢武帝時代開始,直到清朝末年,洋縣黑米均是向帝王進獻的貢米。 洋縣黑米色澤烏黑,內質色白,煮成粥為深棕色,味道濃香,營養價值甚高。據1981年陜西省糧油檢測站化驗分析:黑米含蛋白質8.5%,比普通大米高1.7%;含賴氨酸等8種氨基酸,比普通大米高15%。另據商業部有關部門化驗分析:黑米每百克內含維生素B10.21mg,B20.16mg,含脂肪2.8%,另外含磷、鈣、鐵、鋅等無機成分也比較高。

  魔芋,英文名:Konjac,別名蒟蒻(jǔruò),多年生天南星科草本植物,有小毒,用途廣泛。魔芋是一個大家族,全世界大約有130種,我國就有30多種, 魔芋是目前發現的、唯一能大量提供葡甘露聚糖的經濟作物,在食品醫藥方面魔芋的應用價值將不斷地被開發出來。魔芋因具有很高的食用價值而受到人們普遍歡迎,其主要成份是葡甘露聚糖,它不僅含有人體所需的10多種氨基酸和多種微量元素,更具有低蛋白、低脂肪、高纖維、吸水性強、膨脹率高等特性,藥用功效方面具有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壓、排毒、減肥、美容、保健、通便潤腸胃等多種療效。

  謝村黃酒,謝村黃酒產于陜西漢中市洋縣謝村鎮。據舊縣志說:“洋民好飲食,平壩民多用糯米釀制黃酒,小村店必開酒館或挑至村中賣之,男女沽之”謝村黃酒與紹興酒齊名,有“南有紹興加飯,北有謝村黃酒”之稱。據史料記載和出土文物考證,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遠在公元前14世紀的商王朝時就已開始釀造了,唐朝時馳名京都長安,列為“貢酒”。歷代文人墨客常以詩贊譽謝村黃酒:“此酒只應皇家有,瑤池天宮量也無。”(唐德宗李適);“聞道池亭勝兩川,應須爛醉答云煙,勸君多揀長腰米,消破亭中萬斛泉。”(宋代蘇軾)。據傳,唐建中年間,德宗皇帝李適逃難時,途經洋州謝村,淺酌此酒,化兇為吉。清“庚子之變”,慈禧太后攜子逃到西安,洋縣地方官和謝村富豪劉氏曾貢“謝村黃酒”,備受慈禧青睞。此外,還有宋代大畫家文可與大詞人蘇軾、蘇轍兄弟,也曾客宿酒鄉洋州,醉中弄筆,留下千古文章。縱觀歷史,實可謂:“謝村黃酒,千古風流。”謝村黃酒采用的藥曲繼承和發揚了從商王朝至今三千多年來各朝代釀酒師傅的絕世奇方,經世代傳承和錘煉而成。它是在大麥、小麥中加入生香滋補、活血化淤的當歸、細辛、梔子等18種秦巴山區名貴中藥材。藥曲配方多而不雜,少而不漏,是一個“主輔佐使”嚴格配方的延年益壽方劑。

  豬白血,雅稱芙蓉白血。其以豬血清、雞蛋清為原料,攪拌蒸制,用玉蘭片,菠菜葉為輔料,加雞湯稍煎制成。白血潔白光滑,鮮嫩可口,營養豐富。含粗蛋白93.1%,氨基酸總和95.7%,VB2.1%,VA3%,并含多種微量元素,是一種優質高蛋白營養食品。且風味素雅,不腥不膩,清補氣血,適應于大病初愈或老弱、孕婦食用,尤其適應于化療癌癥、矽肺病、婦女白帶病患者食用,具有保健康復功效。1981年被中國食品協會錄入《中國菜譜》。食用時,可按口味愛好配制成高、中、低檔菜譜食用,如高檔的“團魚白血”、“白血艮肚湯”、“白血海參”等。中檔的,如“白血肉絲”、“鵪鶉蛋白血”、“白血豆腐”等。低檔品,輔以豆粉絲、黃花、木耳、澆上高湯,佐以姜沫、蔥白沫、香油、胡椒粉、細鹽等,供顧客自我選用或由美食家調配制做成各種新的菜譜。

  棗糕饃,唐宋以來即為地方風味食品,以紙坊棗糕著稱。用優質面粉為主料,大棗、菜油和白糖為輔料,面粉發酵后又反復和搋,面坯偏硬成形,兩側各塞2塊碎棗,旺火蒸制而成。熟后頂部兩側各印紅梅花點,以顯其特色。其饃食之味甜,綿軟可口,回味馥香,耐貯存,不走味,不發霉變形,為款待賓客之佳品,亦可饋贈親友。據縣志載,明代起洋縣棗糕饃就也馳名漢中地區內外。

  洋芋糍粑,洋芋糍粑以洋縣本土坡地洋芋為原料,經文火蒸煮至爛熟,晾涼,放在棗木碓窩用木錘反復搗杵數時,至能拉成一條線后取出,佐以特制調味料食用。入口爽滑細膩,珍饈美味,別具風格。以洋縣華陽鎮洋芋糍粑最為地道。

無犬縣

  全國第一無犬縣是指陜西省漢中市洋縣。2009年5月31日,陜西洋縣為控制狂犬病疫情在全縣3206平方公里范圍內對是否領取了準養證、是否注射了疫苗、是否栓、圈養的狗進行了一場無差別的大屠殺。

  洋縣一位縣上主要領導表示,09年春天以來洋縣有300多人被野狗咬傷,有3人致病死亡,針對這一情況,縣委縣政府立刻作出三點要求,部署防控狂犬病,首先要求所有的家養犬都要掛牌登記;其次由政府買單,對所有的狗進行了免疫;第三就是要求所有家庭個人對所養犬只進行栓養和圈養,同時對已經咬傷的人和病人進行了緊急救治。

  “洋縣人民政府出臺《關于加強狂犬病防控工作的通知》,主要是為了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人和狗的生命同樣值得尊重,但是當人和狗的生命發生沖突時,我們當然應該以人的生命為重”,洋縣主要領導表示,捕殺流浪狗、野狗的行為是完全遵照中國動物保護的相關法律行事,并不是像網上傳言的那樣所有的狗都要進行捕殺。

熱點城市: 杭州 | 大連 | 青島 | 南京 | 西安 | 深圳 | 蘇州 | 廣州 | 拉薩 | 麗江 | 洛陽 | 威海 | 珠海 | 廈門 | 沈陽 | 哈爾濱 | 濟南 | 長春 | 無錫 | 桂林
熱門景點: 黃山 - 湘西鳳凰 - 九寨溝 - 廣西漓江 - 天涯海角 - 泰山 - 頤和園 - 杭州西湖 - 山海關 - 圓明園 - 八達嶺長城 - 神農架 - 千島湖 - 五臺山 - 北戴河
本站部分圖文內容取自互聯網。您若發現有侵犯您著作權行為,請及時告知,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侵權作品、停止繼續傳播。
Copyright ©365135.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做中國最好的旅游門戶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