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頁 >> 陜西 >> 渭南市 >> 鄉鎮介紹 >> 高塘鎮 |
![]() |
高塘鎮 |
高塘鎮位于華縣縣城的西南部,東距縣城25公里,西離古都西安90公里。南跨秦嶺與洛南縣接壤,東與大明鎮相鄰,西與東陽鄉、臨渭區豐原鎮相依,北連赤水鎮,東西寬約2.5公里,南北長57公里,總面積約142平方公里,轄24個村,121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7500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080人。 行政區劃 高塘鎮 轄24個村委會(北村、朱張、鐵里、同家、吉饒、南堡、吉家河、柿村、二合、棗園、腰村、處仁口、東峪、圣山、寺底、劉堡、老年、西灣、大王、羅吝、寺前、薛底、忠靳、南麥)。 旅游資源 鎮政府所在地亦稱“高塘街”,是渭南市重點小城鎮,高塘塬區的經濟文化社會中心,渭華起義紅色旅游圣地,干雜果種植和綠色無公害蛋雞養殖基地,農產品貿易集散地。高塘街東南方有“大明懸棺”,西南方可觀“空中巨龍”--西(安)南(京)鐵路,南部有渭華起義紀念館、紀念塔,竹園、青山、澗峪水庫,赤水河從街西經過,為游客瞻仰、觀光、旅游、休閑、避暑的理想去處。 革命老區 1928年,高塘鎮曾發生震撼全國的一次大規模武裝起義——渭華起義,沉重地打擊了國民黨在西北的反動統治,為建立陜北紅軍根據地奠定了基礎,提供了經驗。鄧小平同志親筆為渭華起義紀念塔題寫碑文。習仲勛同志為渭華起義紀念館題詞。渭華起義紀念館、紀念塔被省委、省政府確定為“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6年高塘鎮及周邊鄉鎮被陜西省政府命名為渭華起義革命老區。2006年國務院將渭華起義革命舊址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集市貿易 高塘鎮自古以來就是遠近聞名的集貿古鎮,集市貿易十分發達。目前鎮區有各類商業批發零售商店400余家,大型服裝、蔬菜、飲食市場3個,每月六次集會(每逢農歷5、9集會),從業人員2700多人,上集趕會人數,每次在2萬人左右,冬春季節,人數可達3-5萬;影響范圍涉及渭南、洛南、華陰、大荔等地,每集商品交易額高達50-70萬元左右。已經成立了養雞、花椒、大杏等方面的農業協會和農民專業合作社。是渭南市“十一五”規劃建設的重點小城鎮之一。 基礎設施 鎮區有高中一所,初中兩所,中心醫院一個,工商所、派出所、工管所、文管所、農行、信用社、變電站、供電站、法庭、陜西橋上橋公司、華山鐵路電務器材公司等駐鎮企事業單位。全鎮各村都有村“兩委會”辦公場所,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6%以上。 交通方便 高塘鎮道路交通十分方便,境內赤高、東金公路將集鎮分為三大塊,赤高公路直通省道310、西潼高速公路。已建線的西南鐵路擦肩而過。高塘街通往西安、渭南、華縣的客車每20分鐘對開一趟,每日客流量約700—1000人。現在已經基本實現村村、巷巷道路的水泥硬化。 農業發展 近年來,隨著國家各級部門加大對“三農”工作的投入,鎮黨委、政府團結帶領全鎮人民,圍繞以項目建設為重點,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農民增收為關鍵的工作思路,全鎮經濟快速發展,糧食作物年產值達2773萬元,以花椒為主的干雜果達10000畝,年產值達520萬元;牛、豬、羊等大家畜達15000頭,籠養雞飼量達22萬只、養殖業成為農民增收的主導產業;全鎮年在外務工人員達7000人,務工收入成為農民增收的新亮點;民營企業不斷壯大升級,年總產值達8800萬元;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2006年達到1230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