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頁 >> 四川 >>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 >> 鄉鎮介紹 >> 壤柯鎮 |
![]() |
壤柯鎮 |
壤柯鎮是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縣轄鎮。1964年建置,鄉級鎮,定名城關鎮。1965年撤銷。1970年12月6日,恢復城關鎮。1980年,為避同名,改城關鎮為壤柯鎮。同年12月,建立鎮人民政府。轄1個居民委員會和4個居民小組,“壤柯”,取“壤塘”的“壤”和“杜柯”的“柯”字而得名。 壤柯鎮內建4街3路1里。海拔3,300米。自1959年為縣人民政府駐地。鎮內駐有“阿壩州壤塘林業局機關”。1,671戶,4,773人。 鎮內建4街3路1里。海拔3,300米。自1959年為縣人民政府治地。鎮內駐有“阿壩州壤塘林業局機關”。1,671戶,4,773人。縣政府門前對著的大街不足200米,但卻是最寬敞的大街,一會我就走到了河邊的盡頭,回拍縣政府大院。想來,這也應是縣城里的第二長街了吧,第一長街是縣政府門前順著的街,大約有1000米地點。 解放前畜牧業經營管理方式落后,混群放牧,自然交配。牧民逐水草而居,極少有棚屋圈舍設施,更無疫病防治設施,牲畜繁殖成活率極低。1949年,全縣牲畜存欄65921頭(只)。其中:牛46279頭;馬4642匹;羊14364只;豬6頭。1952年,牲畜70443頭(只)。其中:牛50096頭;馬4800匹;羊15497只;豬50頭。解放后,黨和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促進了畜牧業的發展。加強草場建設,防治畜病和鼠蟲害,走建設和養畜并舉道路。進行畜種改良,實行“作價歸戶、私有私養”的方針。1965年,牲畜總數過10萬頭大關,達10.21萬頭(只)。1972年,達12.58萬頭(只)。1977年達14.92萬頭(只)。1980年達16.95萬頭(只)。1984年達18.43萬頭(只)。1990年達到22.94萬頭(只)。其中牛17.68萬頭,馬10523匹,羊41268只,豬840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