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頁 >> 四川 >> 達州市 >> 鄉鎮介紹 >> 新街鄉 |
![]() |
新街鄉 |
歷史沿革 新街鄉古稱雙河場,俗稱老街。清末,當地豪紳遷場于鼎新場新建街房,定名鼎新場,古稱新街。1906年(清光緒三十二年),戊立新街鄉。1958年,改名新街公社;1984年,復名新街鄉。 1986年前僅有一條街道。1993年,鄉政府實施10年集鎮小區規劃后,街道建設初具規模。至2005年,建成以三叉路為基點,東至獅子廟村,南至新文路,西至聯盟橋,北至牌樓壩小學的"十"字架新區。 氣候資源 該鄉地勢以平壩淺丘為主,間有部分深丘。年均氣溫17.20℃,午降雨量1200毫米。種植業有水稻、小麥、壬米、薯類、油萊、花生、葛根等。林業有松、柏、桑、竹等。養殖業中有牛、豬、羊、兔、禽等。 經濟發展 該鄉經濟發展較快。1995年,個體戶于和偉在散叉路興建預制件廠,年產預制件3000張。1999年,梁平縣人鄒連權投資15萬元建成新街碧玉精米加工廠,年加工精米50萬公斤。2001年,個體戶顏善平在獅子廟村投資50萬元建成頁巖磚廠,日產磚20000匹。2002年春,引進江西葛根種苗10萬株,在聯盟橋育種2公頃,隨后在竹兒坪村、老街村栽培70公頃。種苗銷售除縣內靈巖鄉、梅家鄉、回龍鎮等鄉鎮外,還銷往萬源市、宣漢縣、大竹縣、梁平縣等市縣。2005年12月,開江縣山參葛業有限公司投資3O萬元在新街糧站建起葛根加工廠,制有葛根粉、葛根面、葛根茶。鄉內有頁巖磚廠、精米加工廠、塑管廠、預制場、采石場、養殖場、粉葛加工廠等私營企業97家、個體工商55戶,從業人員800人。全鄉國內生產總值4634萬元,其中第一產業3424萬元,第二產業409萬元,第三產業801萬元。糧食產量8820噸,肉類產量3000噸,水果440噸。農民年人均純收入2464元。 交通通信 鄉內交通、通信發達。達(達州市)萬(萬州區)鐵路途經鄉境5公里。有省道開江至梁平的公路6公里和新(新街)文(梁平縣文化鄉)公路5公里。13條村道,總長58公里,實現了村村通公路。修筑了長達11公里的機耕道8條。有移動通信發射塔1個,安裝程控電話機1500部,無線電話機40部,移動電話機2000部。 文教衛生 該鄉文教衛生事業長足發展。1996年,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2005年,鄉轄有綜合學校1所,中心小學1所,村小學7所,在校初中生410人,小學生1374人,教職工88人。文化設施有文化站和廣播電視站各1個,開通有線(含光纖)電視942戶。醫療衛生保健設施有鄉衛生院1所,村衛生站13個,從業人員42人。境內有縣級文物保護古跡文峰塔。黃山溝水庫占地70公頃,庫區綠樹成蔭,鳥鳴魚躍,風光秀麗,是休閑的好去處。新街鄉盛產的梁平袖,汁多味美,遠銷成都市、重慶市等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