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頁 >> 四川 >> 達州市 >> 鄉鎮介紹 >> 神合鄉 |
![]() |
神合鄉 |
神合鄉地處大竹縣東南隅,距大竹縣城47公里,東與楊通鄉、石子鎮相鄰;東南與四合鄉接壤;南與鄰水縣三古鄉交界,西北靠銅鑼山與鄰水縣新鎮鄉相接;北與文星鎮相連。東經107°11′,北緯30°27′,最高海拔820米,最低海拔310米,平均海拔450米;東西長6公里,南北寬5公里,幅員30平方公里, 30%為山區,70%為深丘。 自然地理 該鄉地勢情況,土壤類型可分三種類型:冷砂黃泥區,棕紫泥區,紅棕紫泥土區,俗稱“硝地方”。四季的主要氣候特點:冬涼多霧霜雪少,春來寒潮較頻繁,夏季炎熱多伏旱,秋季溫暖雨綿綿。其中:3月—5月平均16.50℃,6月—8月26.2℃,9月—11月17.1℃,12月—2月6.8℃。 自然資源 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為主,薯類小麥次之,經濟作物以油菜為主,油菜、麻果次之。 林木資源:有成片用材林1500畝,以松木、杉木為主;790畝退耕還林尚在培育中。 動物資源:除家養的豬牛羊狗貓兔雞鴨鵝鴿等外,還有各種獸鳥魚蛇蟲等野生動物。 水利資源:境內竹溪河及上游的三條支流、龍灘河及上游兩條支流,兩個小型水庫,40口山坪塘,是全鄉人飲及灌溉主要水源。 礦產資源:地下礦藏有豐富的煤、和石灰石。 旅游資源:洞門洞及瀑布,擦耳巖等山清水秀,秀景怡人,歷久的紅五月牌坊,古代風味十足,具有很高的旅游開發及觀賞價值。 經濟發展 該鄉是一個農業鄉。近年海椒迅猛發展,成為該鄉特色產業,被譽為“海椒之鄉”,為全縣十大特色產業鄉之一,是全縣海椒產業基地。2006年,該鄉人均純收入2923元,GDP6936萬元,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為3030、1388、2518萬元,人均GDP5780元;糧食播面24426畝,總產量8268噸,油料作物面積4366畝,總產量589噸,苧麻1100畝,海椒1500畝;淡水養殖254畝,總產量72噸;生豬出欄17288頭,牛998頭,羊3215只,家禽47.03萬只;農業總產值4753萬元,外出務工收入1300萬元。 歷史人文 神合鄉原為賨人所墾,巴國領屬,后明末張獻忠入川,川東幾經戰亂,十室九空。清初由湖廣移民填川,神合張、羅、陳、李、王等各族都由湖北省麻城縣孝感鄉移民而來。神合鄉的人民并非賨人,實為軒轅后裔。神合人信仰佛教、道教等沿襲至今;其婚喪嫁娶都有獨特的風俗;常用的方言、歇后語、諺語等都來源于生活,十分樸實,所以神合人熱愛家鄉,熱愛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