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頁 >> 四川 >> 德陽市 >> 鄉鎮介紹 >> 孝德鎮 |
![]() |
孝德鎮 |
孝德鎮因中國古代二十四孝之一--安安送米的故事而得名,孝厚為德,澤及后人。孝德鎮位于川西酒之鄉--四川省綿竹市的南大門。位于四川腹心地帶成都平原西部,地處沱江上游,是綿竹市的南大門。這里是歷史悠久的三國時期一代忠烈的見證地,也是東漢時期安安送米——孝子故事的發生地。全鎮轄18個行政村,4個居民委員會,240個村民小組。面積82.7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8050畝,總人口61672人,其中農業人口58840人,是四川省小城鎮建設及環境優美鎮鄉建設試點鎮,也是綿竹市優質雜交水稻制種基地,蔬菜、食用菌種植基地,瘦肉型生豬及仔豬生產基地。 2008年來,孝德鎮的各項社會事業也得到穩步發展,光纖有線電視已普及到農戶、普及了九年制義務教育,衛生事業得到發展,計劃生育率達到100%,人口自然增長率連年控制在2‰以內。連續多年被評為德陽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規范鎮”。政府機關檔案達到省一級檔案管理標準。在改革開放,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今天,思想解放、熱情好客的孝德人盛情邀請海內外客商、佳賓到孝德考察、投資興業、共謀發展,在新的世紀,譜寫更美的篇章,鑄就新的偉業。 經濟概況 該鎮經濟取得了快速發展。全鎮現有民營企業82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21家,以玻璃、食用酒精、機械制造業、水泥、肥料和精細化工建材為主。近幾年,全鎮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速度均保持在12%以上。2007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實現95062萬元,占全年任務的 105.3%,財政收入實現3973萬元,占全年任務的501%,;招商引資達3.85億元,完成全年任務的107%,農民人均純收入達4951元,占全年任務的113%。工業企業利稅總額實現15052萬元,占全年任務的139%;入庫稅金實現2650萬元,占全年任務的147%;工業增加實現47370萬元,占全年任務的122%。 (1)全鎮工業經濟發展概況 在綿竹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該鎮克服鎮鄉合并面臨的重重困難,迎難而上,撲下身子抓落實,以招商引資為抓手,以大項目為突破口,狠抓工業經濟工作。 (2)以大項目建設為突破口,全力培育工業經濟增長點。牢固樹立“工業振興靠項目”的意識,把主要精力放在投資規模大、支撐帶動能力強的重大項目上,并集中精力為這些項目建設搞好服務。 (3)以培育優勢產業為主方向,著力壯大工業經濟規模優勢。加快實施“大企業、大集團”戰略,以食品生產、機械加工、精細化工建材為主的三大支柱產業和龍頭企業為重點,努力打造一批能夠代表孝德工業的標志性的企業。把孝德建設成高檔玻璃制品和精細化工產業、機械加工的集聚地。著力培植一批在同行業占有優勢地位、技術水平領先、發展前景廣闊的招商企業“小巨人”。力爭用3—5年左右時間,全鎮國內生產總值新增40億元。 基礎設施 孝德鎮集鎮面積1.5平方公里,規劃合理、功能齊全、商貿活躍,是四川省小城鎮建設試點鎮之一。2008年已形成了桂蘭大道、政府街、高興街等為主體的“三縱一橫”的街道框架,集鎮內的天然氣、有線電視普及率已達到98%以上。 孝德鎮交通便利,距德陽20公里、綿竹12公里,德(陽)綿(竹)快速公路、德(陽)天(池)鐵路橫穿全境,區位優勢十分明顯;鎮內各村均通了標美化水泥公路;鎮內通訊以達,農村電話普及率達到30%。孝德鎮水利發達,物產豐富,都江堰區的主干渠--人民渠穿境而過,孝德鎮農業形成了雜交水稻制種和瘦肉型繁育兩大特色支柱。年雜交水稻制種面積7000多畝,年產量150萬公斤。孝德鎮存欄良種母豬7000余頭,年產銷仔豬13萬頭,遠銷陜西、甘肅、山西等省,是西南地區最大的仔豬產銷基地。 特色村莊 年畫村位于綿竹市孝德鎮射箭臺村,距市區5公里,規劃占地面積4平方公里,核心區域450畝,是一處以年畫商品生產、加工基地建設為主,輔之以鄉村旅游功能,結合新農村建設,按照國家AAAA級景區打造,力爭建成國內外著名的精品型鄉村民間工藝文化旅游景區。到目前為止,年畫村已經接待國內外游客6萬余人(其中包括新加坡、日本等地國外游客)。 集鎮建設 2006年至今投資300萬元擴建德阿路快通至孝德收費站人行道、桂蘭大道、孝安街的擴建、綠化、光明工程;投資545萬元對德阿路沿途農房進行風貌改造。2007年投資150 萬元,在孝德鎮場鎮修建以弘揚忠、孝、三國文化為載體的文化廣場,進一步加速城鄉一體化進程,為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便民服務中心簡介 為了全力推進規范化責任型政府建設,該鎮于今年9月初投資10萬元建立了便民服務中心,對信訪司法、計劃生育、民政、勞動保障、村鎮建設、文化廣播、農業綜合服務等事項實行集中辦理,使群眾足不出村就可以辦事。 招商引資 緊緊圍繞創“一流投資環境”為目標,營造濃厚招商氛圍,深入推進全民招商、全社會招商。一方面充分發揮領導干部的帶頭作用。在領導干部中不斷強化不抓招商就是不抓經濟、不會招商就是不懂經濟、完不成招商任務就是失職的責任意識,要求各部門、企事業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承擔起招商引資第一責任人的責任。二是層層發動、廣泛動員全鎮干部群眾積極參與,捕捉招商信息,挖掘招商潛力。 文化工作 全鎮文化工作概況 該鎮充分挖掘忠、孝、三國文化潛力,著力打造歷史文化名鎮,全面推進文化工作再上新臺階。 (1)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日益加強。全鎮擁有文化活動中心大院一座,占地3000平方米,建筑面積1000平方米,有文化廣播電視服務中心辦公室一個。老年活動室安裝了健身路徑、開設了乒乓室、臺球室、棋牌室、閱覽室、多功能培訓演練室、圖書室藏書1500冊以上,時政宣傳欄80平方米,讀報欄17.6平方米,有演出服裝、道具210件。鎮黨委、政府為9各村安裝了健身路徑,個村成立了農家書屋,基本解決了農民買書貴,看書難的問題。 (2)文藝骨干隊伍人才濟濟。全鎮有文藝骨干隊伍233人,其中文學創作隊13人,書法美術隊22人,文藝演唱隊35人,腰鼓隊20人,龍燈隊15人,獅燈隊20人,健身隊56人,體育隊33人,有市以上文藝協會會員16人。 (3)群眾性文體活動有聲有色。陣地常年性活動豐富多彩。圖書館、老年活動室、川劇錄像放映室堅持天天開放,展覽室、時政宣傳欄、讀報欄展期開放,露天舞池天天開放,周末晚會周周堅持舉行。大型活動開展,在上檔次、上規模上下功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