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頁 >> 四川 >> 廣元市 >> 鄉鎮介紹 >> 青溪鎮 |
![]() |
青溪鎮 |
青溪鎮地處青川縣西部邊緣,位于岷山山脈南麓的摩天嶺腳下,青竹江上游,二省(四川、甘肅)三市縣(廣元、綿陽、甘肅文縣)交界處,周圍與橋樓鄉、房石鎮及甘肅文縣 、綿陽市平武縣相鄰,境內有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鎮政府駐地曾為青川縣城,距縣城喬莊59公里。 面積人口 全鎮幅員面積526平方公里(其中唐家河233平方公里),轄12個行政村,56個農業合作社,一個場鎮居委會,總人口1.5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3萬人,集鎮人口0.4萬人,漢族占95%,有 漢、回、藏等民族,其中,回族村2個。 歷史悠久 青溪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青溪,原為清水,始名于南北朝酈道元《水經注》。秦漢時期,有平橋村二社“勺兒井”、“和平村”、“井壩”等遺址;三國時期在青溪設廣武縣,西晉、成漢、東晉、劉宋、南宋、南梁為平武縣治;有 明朝建文皇帝避難遺址——“華嚴庵”。青溪鎮曾是郡、州、縣治地,且地勢險要,由于歷史的滄桑變化,青溪城幾經廢置修復,現保留著城墻舊址和部份墻體。民國以來,革命志士史冊、談長青等在青溪進行過地下革命斗爭。1935年,徐向前、李先念在青溪建立了蘇維埃政權,并在唐家河建成紀念性建筑——紅軍橋,成為不朽的歷史文化豐碑。 自然資源 青溪物華天寶,地腴物豐。境內地勢西高東低,主要以山地為主。最高海拔3837米,最低海拔823米。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全年氣候溫和,最高氣溫38℃,最低氣溫0℃,年降雨量725—1000mm之間。全年主導風向為西南風。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氣候宜人,資源豐富,開發潛力巨大。一是土地資源豐富。全鎮總耕地面積1.9萬畝,人均 占有耕地1.5畝,林地1.8畝,全鎮主要以農業生產為主,主產小麥、水稻、玉米、蔬菜,是青川的糧油生產基地。二是森林資源豐富。森林面積達54萬畝,荒山荒坡6萬畝,森林覆蓋率達62%,可用于發展山珍食用菌的雜灌木蓄積量達100萬立方米。三是生態旅游資源豐富。在唐家河內,有國家一、二級珍稀動物大熊貓、小熊貓、狃角羚、金絲猴、娃娃魚、貝 母雞等幾十種珍稀禽獸,有珙桐、冷杉、銀杏等珍貴樹種。境內占地73萬畝的唐家河,是舉世聞名的珍稀動植物“基因庫”,是“天然氧吧”、“大都市的后花園”。2005年,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先后到唐家河視察,明確了將保護區納入全省旅游景區北環線建設,打造成為全省乃至全國的旅游精品——“中國的黃石公園”。四是山珍資源豐富。有全國聞名的黑木耳、核桃、茶葉、生漆、蕨菜、香菇、野生蜂蜜等,還盛產中藥材,如川貝、天麻、杜仲等200余種。五是礦產資源豐富。有鋅、銅、鐵、硫、錳、黃金等有色金屬,有石英石、水晶石、冰川石、古墨滑石等非金屬。 基礎設施 近年來,青溪鎮在改革開放發展中,堅持以開放促開發,以開發促發展,三個文明建設有了新的進展,鎮城經濟實力不斷增強。農業上形成了“一茶二畜三旅游”的產業發展思路,各茂產業加快發展,尤其是旅游產業發展熱頭較好;工業上重點以礦產品開發和加工為主,通過技改擴能和市場配置,企業發展穩步推進。為了加快對外開放,加快旅游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的步伐,各級加大了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金(子山)唐(家河)公路完成攤鋪工程,實現村村通公路、郵電、通信手段日趨先進。鎮內架設4處移動機站、覆蓋10個村,場鎮及城周村開通了聯通、小靈通聯絡,基本實現了通信的現代化;建起了1座35KV輸變電站,形成了以地網為主,國網為輔,覆蓋全鎮的供電網絡,為工農業生產和社會事業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能源保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