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頁 >> 四川 >> 綿陽市 >> 鄉鎮介紹 >> 曉壩鎮 |
![]() |
曉壩鎮 |
曉壩鎮位于安縣老縣城西南15公里,距綿陽57公里,與桑棗、沸水、高川、茶坪四鎮鄉接壤,地處千佛山、羅浮山和白水湖黃金旅游三角區中心位置,東距龍泉洞16公里,緊靠羅浮后山,西距省級風景名性區白水湖5公里,距睢水鎮省級海綿生物礁地質公里14公里,北距國家級森林公園千佛山40公里,既是千佛山旅游必經之地,也是川西北有名的棗皮之鄉,茶坪河縱貫全境。 全鎮山、丘、壩兼有,轄1個社區居委會,76個村民小組,輻員面積5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899畝,水田面積1440畝,林地面積81014畝,總人口9256人,其中社區居民298人。現有黨支部11個,黨小組50個,中共黨員369人。鎮第十一次黨代表80人,第十七屆鎮人大代表46人。 經濟發展 2006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達到4611萬元,工業總產值達到4800萬元,農業總產值實現3293萬元,財政收入實現193.5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293元。政策生育率達到94%,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4%。 鄉鎮建設 為加快推進農房重建步伐,安縣曉壩鎮建立建材“特供機制”,為建房戶開辟重建“綠色通道”,全力保障建房建材供應。全鎮農房在建1198戶,清理廢墟2380戶,已建成170戶。 曉壩鎮政府在積極組織群眾清理廢墟,將可繼續使用的舊磚、瓦、房料選出后備用的同時,從當地實際出發,建立建材特供機制,全力保障建房戶建材所需。對紅磚、水泥、砂石、鋼材等主要建材供應信息通過村社公示欄、發放宣傳資料等進行信息公開,確保建房戶第一時間知曉相關信息。對建房戶要求由政府協助統一采購的主要建材,由鎮農房重建辦在縣內外采購,目前已采購紅磚2080萬匹,水泥9800噸,基本能保證建房戶的需求。 為了降低建房戶的建材成本,曉壩鎮為建房戶開辟多條綠色通道,對原址重建的農戶憑原土地使用證或原批準用地手續使用土地,由當地國土所核準辦理用地手續,不收取任何費用。凡受災群眾重建農房需采伐林木的,憑本人申請、村社證明,經林業站審核,鄉鎮分管領導簽字后,由林業站在權限范圍內審批辦理林木采伐許可證,免收育林基金。對在本鎮河道取砂按縣水務局規劃,招標選定業主開采,只收成本價,并限價銷售給建房戶。建材特供機制使曉壩鎮農房重建工作正有序進行。 農田水利 2004年,投資近2萬元,組織群眾投工1000余個對中、關心村溝、渠、路、埝進行整治,維修溝渠(漿渠)近2000米,埝塘一口,機耕道500米。爭取到中關心旱山村項目。投資1萬元完成了黃羊計生亮點站和鎮護林哨卡和野生動物保護站的建設。2005年,爭取資金35.36元,總投資9萬元,投勞14700余個,建蓄水池60口,整治山平塘2口,新增蓄水量4萬余方,解決了532戶2097人的旱地澆灌問題。落實好“紅層找水工程”為群眾打井250口,現已全部投入使用。支持修建村組道路3公里。 基礎設施 2004年,投資20余萬元,擴建場鎮水泥路面350米和修建桑曉路(桑棗水泥廠――曉壩場鎮)近1.3公里的柏油路,解決一個村,四組和兩個場鎮近5000人的交通問題。融資30萬元修建中心校學生公寓樓,并投資近5萬元解決涉及危房近800平方米,宅基地和移民補償款,配套設施支出近20萬元,投入3萬元新修鐘福小學一處,拆除了危房。完善了福臨苑社區辦公室,文化活動中心,增加安裝路燈。 2005年,對街道上、中、下“十字口”舊城房屋改造650平方米,下水道50米,新建人行道50米,化糞池3處。投資1.3萬元,加大學校排危改造。 旅游小鎮 曉壩鎮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這里有平壩、丘和山區,處在千佛山、羅浮山和白水湖3個風景名勝區的中間位置,交通便利。這樣的優勢注定了曉壩鎮的重建將與旅游產業結緣。因為曉壩場鎮處在地震斷裂帶上,整個場鎮將選擇新的地址重建。按照設想,曉壩鎮將按川西北民居風格進行整體打造,所有管線都將深埋地下,一條小河將被引入場鎮,整個小鎮宛若一座園林,場鎮可容納近4000人。 目前,在援建方遼寧的幫助下,曉壩的規劃設計已經結束。衛生院、學校等公共設施建設將在規劃通過后率先實施。而已經啟動的黃羊村重建中,農戶住房考慮未來的產業發展,適應旅游接待的需求,有意放大了廚房面積,每戶村民的房后還設計了一小塊菜院子,以備農家樂的客人可在后院采摘鮮果蔬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