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頁 >> 四川 >> 宜賓市 >> 鄉鎮介紹 >> 下羅鄉 |
![]() |
下羅鄉 |
下羅鄉位于珙縣西南部,行政總面積為56平方公里,轄15個行政村,89個農業社,總人口17626人。下羅鄉海拔800米,耕地面積16043畝,鄉內資源豐富,土質肥沃,農業生產主要有水稻、小麥、蠶桑、烤煙,畜牧養殖業主要有生豬、肉牛、烏雞等。鄉內礦產資源豐富,主產石料。下羅鄉交通、水電等基礎設施完善,醫療教育衛生等各項社會事業均取得全面發展。 下羅概貌 下羅鄉距縣城61公里,幅員面積56平方公里,轄15個行政村,89個農業社,總人口17626人。海拔800米,耕地面積32544畝,鄉內資源豐富,土質肥沃,氣候溫和濕潤、雨量充沛,適合于多種植物生長,糧食作物主要以水稻、小麥、純黃玉米等,經濟作物以蠶桑、烤煙、巖桂為主,畜牧業以生豬、肉牛、山地烏雞為主。鄉內油礦石資源豐富,已建成年產2萬噸以上規模石料廠4個。 經濟發展 近年來,鄉黨委、政府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組織有關方面專家進一步論證,作出規劃。利用下羅幾千畝得天獨厚糧田好土和自然資源,以四川省農牧廳批準該鄉為“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這塊金字招牌和下羅“老寨”土雞的成功注冊商標為契機,大力發展土雞、肉牛、蠶桑、無公害蔬菜、無公害優質商品糧的生產�,F已養殖土雞30萬只,出售雞蛋12萬斤,年產值2000萬元。年出售西門達爾等肉牛250頭,產值75萬元�,F已種植優質商品糧2000畝,年產優質糧1200噸,無公害優質蔬菜1100畝,產值150萬元。充分利用荒山、坡地,大力發展退耕還林、還草、還竹,做強做大蠶桑產業,建成蠶桑基地2個,發展桑園2500畝,產值340萬元,正在著力于2010年前把下羅打造成萬擔繭鄉。 基礎建設 下羅鄉加快推進鄉、村公路建設,基本改變人民群眾的通行條件,全面貫通合糧路、公平路、育農路。鄉啟動場鎮規劃建設,啟動下羅鄉小場鎮建設,健全場鎮功能,規范場鎮秩序,充分發揮場鎮的流通和集散功能,使下羅場成為珙縣中部重要的商品和農產品集散地,推進場鎮污水治理,環境美化、亮化,改造和完善集貿市場。下羅鄉切實抓好農田水利基礎建設,充分調動廣大群眾的建設、管理積極性,大興農田水利基礎建設。下羅鄉利用農村能源建設的機遇,捆綁使用項目,把煙水工程、煙路工程建設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結合起來,提高工程建設質量,最大限度發揮其對農業生產的作用。 特色產業 蠶桑產業:下羅鄉著力萬擔繭鄉建設。建成蠶�;�2個,2007年新發展桑園2500畝,實現年產值400萬元。 烤煙種植:下羅鄉在宜煙區的活龍、均田、田村、育賢等村恢復發展烤煙生產,發展烤煙種植面積800畝。 畜牧產業:抓住下羅土雞市場優勢,走“公司+協會+農戶”的模式,種、養、售一條龍,探索出下羅發展路子,打造下羅土雞品牌,鞏固壯大肉牛生產基地,提高畜牧產品的科技含量,加快推進畜牧產品的商品化發展。 無公害蔬菜:利用下羅壩得天獨厚的優勢條件,用好“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這塊金字招牌,探索特色無公害蔬菜的生產和加工。大力發展商品蔬菜,特別是返季蔬菜,綠色無公害優勢逐步得到體現,給下羅鄉人民增收致富增添新的收入增長點。 建材產業:利用石灰石資源的優勢,抓住孝兒工業園區建設和孝沐路建設的發展機遇,建成了珙縣中部重要的建材基地。 社會事業 信息靈通,交通方便。全鄉程控電話已安裝600余部,移動電話網絡覆蓋達95%以上,電話配置達2000余部。玉和的標美路經過6個村,上妹路經過8個村,全鄉村村有公路,70%的社通公路。形成循環往復、縱橫交錯的交通。鄉內社會事業發達,有中學兩所、小所10所,在校學生3402人,教師102人。有衛生院2個,醫生17人。光纖覆蓋70%的村,水電設施齊全。 地方特產 下羅土雞以其肉質鮮嫩、香純味美而著稱。下羅土雞蛋以其個大、蛋白質豐富而聞名,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下羅土雞、無公害綠色食品已初具規模,烤煙生產,建成蠶桑基地2個桑園2500畝,境內油廣石資源十分豐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