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納斯縣,隸屬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昌吉回族自治州。位于昌吉回族自治州最西端,天山山脈北坡中段、準噶爾盆地西南緣、瑪納斯河東岸。東以干河子為界與呼圖壁縣相鄰,西與石河子市、塔城地區沙灣縣隔瑪納斯河相望,南以天山分水線與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靜縣分界,北在古爾班通古特沙漠中同塔城地區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相接,總面積11067平方千米。
瑪納斯,蒙古語意為巡邏者,因古代瑪納斯河沿岸有巡邏士兵而得名,意寓“英雄”。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置綏來縣。1954年,改綏來縣為瑪納斯縣。1979年,石河子地區撤銷,瑪納斯縣復歸昌吉回族自治州。瑪納斯縣轄7個鎮、4個鄉、5個團場,另轄3個鄉級單位�,敿{斯縣總人口28萬人。
【行政區劃】
瑪納斯縣轄7個鎮、4個鄉:
鎮:瑪納斯鎮、樂土驛鎮、包家店鎮、涼州戶鎮、北五岔鎮、六戶地鎮、蘭州灣鎮
鄉:廣東地鄉、清水河子哈薩克民族鄉、塔西河鄉、旱卡子灘鄉
【建置沿革】
西漢,其東屬烏貪訾離國地,其西為烏孫國地。 三國,為烏孫地. 北魏,屬高車,北周,屬突厥地。 隋朝,屬西突厥鐵勒部。 唐朝,為西突厥處密部,境內設有烏宰守捉。 宋朝,屬西遼。 元朝,為高車回鶻,后屬別失八里。 明朝,為瓦刺地, 清初,屬準噶爾呼拉瑪部游牧地。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建綏來堡。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置綏來縣,隸屬迪化直隸州。 1950年,建立綏來縣人民政府,隸屬迪化專區。 1954年,改綏來縣為瑪納斯縣,隸屬烏魯木齊專區。 1958年,烏魯木齊專區撤銷,瑪納斯縣劃歸昌吉回族自治州管轄。 1976年,瑪納斯縣劃歸石河子地區。 1979年,石河子地區撤銷,瑪納斯縣復歸昌吉回族自治州。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瑪納斯縣,位于昌吉回族自治州最西端,天山山脈北坡中段、準噶爾盆地西南緣、瑪納斯河東岸。東以干河子為界與呼圖壁縣相鄰,西與石河子市、塔城地區沙灣縣隔瑪納斯河相望,南以天山分水線與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靜縣分界,北在古爾班通古特沙漠中同塔城地區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相接。南北最大長度241.7千米,東西最大寬度88.7千米,總面積1106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瑪納斯縣地勢南高北低,自東南向西北傾斜。地貌分南部山區、山前沖積平原、北部沙漠三大部分。南部天山山區系依連哈比爾狼山的一段,面積2970平方千米,溝壑縱橫,樹木叢生,水草豐富,是天然的牧場,可分后山、中山、前山。中部為洪積、沖積平原,面積1176平方千米,地勢平坦,熱量充足,是瑪納斯縣主要農作物種植區。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水稻、谷子,油菜、甜菜、制醬番茄﹑釀酒葡萄、棉花、油葵和蔬菜、辣椒等。北部沙漠屬古爾班通古特大沙漠的一部分,面積5517平方千米,約占全縣總面積的二分之一。沙漠形態屬固定半固定型,丘間地勢平坦,植被稀疏,多為梭梭、紅柳、胡楊等小灌木及旱生和超旱生草本植物。
氣候 瑪納斯縣屬中溫帶大陸性干旱半干旱氣候,冬季嚴寒,夏季酷熱,干燥少雨,日照充足,蒸發量大,降水少。年平均氣溫8.7℃,年總降水量237.7毫米。年總日照時數2569.0小時,年最大積雪深度25厘米,年最大凍土深度75厘米。
水文 瑪納斯縣境內有瑪納斯河、塔西河兩大河系。發源于天山冰峰的瑪納斯河、塔西河是瑪納斯縣各族人民生產、生活的主要水源。
【交通運輸】
瑪納斯縣交通便利、區位獨特。素有烏魯木齊“西大門”之稱,處于烏魯木齊市一小時經濟圈,東距首府烏魯木齊130公里,是昌吉州最西邊的縣市,與石河子市隔瑪納斯河相望。北疆鐵路、S115、S201、G30橫貫全境。瑪納斯處于天山北坡經濟帶核心區域,是“烏昌石”城市群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接著天山北坡經濟帶、絲綢之路經濟帶和“烏昌石”城市群戰略的三重輻射和帶動。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瑪納斯縣共有各類學校20所,其中:職業技術學校1所,高級中學1所,初級中學3所,小學 (含九年一貫制學校小學)13所。共有教職工1574人,其中專任教師1269人。在校學生14089人,畢業生3730人�?h職業技術學校有在校學生439人,教職工43人。幼兒園共32所,在園幼兒數4321人,教職工327人,其中專任教師203人。
文化事業 國家三級圖書館:瑪納斯縣圖書館。國家一級館:瑪納斯縣文化館。
醫療衛生 瑪納斯縣共有醫療衛生機構111個,其中醫院2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106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3個。共有床位666個,在崗職工1008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858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309人,注冊護士343人。
【風景名勝】
瑪納斯縣博物館
瑪納斯縣博物館,2014年12月正式開館,建筑總面積4840平方米,展廳面積2100平方米,藏品總數1726件。展出“瑪河魂”展覽、瑪納斯歷史文物陳列展、瑪納斯國防教育展、“瑪納斯家風家訓館”展覽4個固定展覽。
瑪納斯國家濕地公園
瑪納斯濕地是新疆河流及水庫型濕地的典型代表,水源供給主要來至于瑪納斯河和塔西河。水面6萬畝、水草地6萬畝、蘆葦蕩3萬畝,既為鳥類、魚類提供了豐富的食物和良好的生存繁衍空間,又為世界候鳥棲息、繁殖提供了重要場所,同時對新疆天山北坡的流域安全、綠洲穩定、生物多樣性構筑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2016年8月被確定為國家級濕地公園。
塔西河國家森林公園
塔西河國家森林公園,風景自然多樣,地文景觀奇美生輝,水域風光活力無限,數千萬年的地質構造變動,塑造了美麗的塔西河和壯美奇特的丹霞地質地貌,與鳳凰湖水相偎相依。公園素有“五色谷、七彩山、火燒洼、奇石河”之稱,成為北疆絕美的生態“百里畫廊”。主要景點有:山南針葉林和雪山景觀、鳳凰湖及兩邊的丹霞地貌、平原白榆天然林和人工林等。
【文物古跡】
小李莊軍墾舊址 小李莊軍墾舊址,始建于1953年,位于新疆昌吉州瑪納斯縣蘭州灣鄉,是全國軍墾舊址中保存完好的一處蘇俄農莊式兵團師部建筑群,包括辦公樓、俱樂部、醫院、商店、學校、工廠、宿舍等蘇俄鐵皮屋頂房舍等。曾是新疆軍區二十二兵團騎七師、原農十師師部和三十團(現八師147團前身)團部所在地。2009年3月,由新疆軍區整體移交給147團。 2013年,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瑪納斯古城遺址 瑪納斯古城遺址,俗稱“樓南古城”或“破城子”。古城的年代與天山北麓上的昌吉古城、六運古城、北莊子古城大致相當,1990年,被自治區人民政府公布為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2019年,被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地方特產】
瑪納斯碧玉 瑪納斯碧玉,產自新疆北疆瑪納斯縣一帶的天山深處,開采歷史悠久,清代即已著名,是我國早期開發利用的玉石品種之一。 瑪納斯碧玉顏色鮮艷,玉質細膩,光澤良好,品質和昆侖玉、和田玉不相上下。含透閃石90%以上,質地細膩、半透明、呈油脂光澤,色調不均勻且帶灰色和黑色斑點,以顏色純正的墨綠色為上品。
瑪納斯薩福克羊 瑪納斯薩福克羊,是大型專用肉羊品種,1989年,國家農業部首次從國外引進薩福克羊在瑪納斯縣進行風土馴化和純種繁育,歷經二十多年發展,薩�?搜虼罅糠毖懿⑾蛉珖茝V�,敿{斯薩�?搜蚓哂性缙谏L快、屠宰率高、廋肉率高和雜交優勢明顯的優點。
【榮譽稱號】
2017年,瑪納斯縣入選國家園林縣城。 2019年,瑪納斯縣榮獲全國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單位。 2020年3月,瑪納斯縣入選2019年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 2020年6月,瑪納斯縣榮獲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 2021年7月,瑪納斯縣榮獲全國農業科技現代化先行縣。 2021年11月,瑪納斯縣入選第九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示范單位。 2021年12月,瑪納斯縣入選2021年農業現代化示范區。 2022年3月,瑪納斯縣被農業農村部認定為國家級玉米制種大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