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山縣,光緒二十八年置縣,以古國名命名。維吾爾族稱皮山縣為“固瑪”,其含義尚不確定,有“小屋”、“籠子”、“可疑之地”等幾種說法。《西域同文志》釋:“謂可疑也。初,其地人奉回教后,有逃去者,因以名之也。”皮山縣戶籍人口為322187人。
皮山縣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南部,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南緣,喀喇昆侖山北麓。東與和田縣、墨玉縣毗鄰,西同葉城縣相連,南與印度、巴基斯坦在克什米爾的實際控制區交界,北與麥蓋提縣、巴楚縣接壤。縣境南北長423公里,東西寬67.5-144.5公里,全縣總面積39741.52平方千米,其中山區占37.9%,平原占22.6%,沙漠占39.5%。宜農地占2.3%,宜牧地占13.1%。縣人民政府位于315國道線旁,距自治區首府烏魯木齊市1811.6公里。
【行政區劃】
皮山縣轄6個鎮、10個鄉:
鎮:固瑪鎮、杜瓦鎮、闊什塔格鎮、桑株鎮、木吉鎮、賽圖拉鎮
鄉:克里陽鄉、科克鐵熱克鄉、喬達鄉、木奎拉鄉、藏桂鄉、皮亞勒瑪鄉、皮西那鄉、巴什蘭干鄉、垴阿巴提塔吉克族鄉、康克爾柯爾克孜族鄉
【建置沿革】
新疆和田皮山縣在漢朝時期皮山國地,“皮山”為西漢時古國名。《新疆圖志》注:漢,皮山國地。約三世紀前,皮山國為沿塔里木盆地周圍的西域三十六國之一,東漢時被于闐國所吞并,后來又復立。三國時為皮穴國,北魏時為蒲山國。《西域圖志》作“皮什南”,皮什南急讀則為皮山。《欽定皇輿西域圖志》作“皮什雅”。西周,隋唐皆屬于闐。 清光緒八年,即公元1882年,皮山地屬葉城縣,隸屬喀什噶爾道之莎車府。《新疆大記外編》注:光緒二十八年,即公元1902年9月,從莎車坡斯坎地方置縣曰澤普;光緒二十九年七月奏治葉城之固瑪地方,更名皮山。由葉城析桑株、固瑪三十八莊置縣;民國九年,即1920年皮山縣隸屬和田道;1929年皮山縣屬和田行政區轄治。 1936年,皮山縣設置七個行政區。1941年,皮山縣劃為八大區。1946年,實行保甲制度。 1949年9月25日新疆和平解放,同年12月2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皮山縣、軍事接管舊政權。 1950年3月,新疆和田皮山縣人民政府命名八個行政區。 1954年4月,召開和田皮山縣首屆人代會,選舉出正、副縣長,成立皮山縣人民委員會。 1956年,撤銷八區建制,除小部分區域劃歸葉城縣外,均并入二區。 1957年,設皮山鎮,改一區的一二兩鄉為鎮直屬鄉。以后一段時期,先后實行過”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等。到1981年通過皮山縣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復立“皮山縣人民政府”。
【地理環境】
地形 境內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南部為冰山雪嶺,中部為高山和山前河谷,北部為平原及戈壁沙漠。山地占37.9%,平原占22.6%,沙漠占39.5%。有5條山溪性河流,地表水資源量22.31億立方米,平原區地下水補給量4.14億立方米。
氣候 皮山縣屬暖溫帶極干旱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1.9℃,極端最高氣溫41.0℃,極端最低氣溫-22.9C,年平均有91天日最高氣溫在30℃以上。年平均日照時數2470.4小時,≥10℃的積溫4303.1℃,無霜期218天。年平均降水量48.2毫米,年平均蒸發量2450毫米。年平均沙塵暴日數30.4天。
水文 縣境內有5條中小山溪性河流,均發源于喀喇昆侖山冰川雪山,流經各綠洲農田,最后入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從現有的綠洲面積看,皮山縣水資源是豐富的。年地表徑流7.5億立方米,有地表徑流1720立方米,人均占地表徑流4120立方米,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地下水儲量2.5億立方米,除露頭泉水外,可開采量0.4-0.5億立方米,埋藏較淺,便于開發。
【交通運輸】
航空 烏魯木齊至和田每天有2-3班航班往返,單趟航程1098公里,飛行時間1.5小時。
公路 從烏魯木齊市乘車(南郊三屯碑車站)直抵和田地區中心客運站。和田也定期有發往烏市(走沙漠公路)、喀什(315國道)、阿克蘇(阿-和沙漠公路)的班車。
【風景名勝】
和田千年核桃王
新疆和田千年核桃王位于和田縣巴格其鎮喀拉瓦其村內,距和田市區15公里。經考證,該樹已有560多年歷史,當屬元代的果樹,堪稱老壽星。歷經數百年風雨滄桑,核桃王仍以其高大偉岸,枝繁葉茂,蒼勁挺拔的雄姿,展現于游人面前。
老達瑪溝遺址
新疆和田老達瑪溝遺址位于和田策勒縣城東北二十五公里處。以老達瑪溝為中心,周圍還有許多其他遺址'該遺址西北四、五公里處有吳六雜提麻扎,西南三公里多有力濟阿特麻扎,東北四、五公里有蘇甫其麻扎,東南四、五公里有喬潘阿特麻扎,正北六、七公里處有卡納沁城,往正東十多公里處還有南北相距三公里的佛塔遺址兩處。
丹丹烏里克遺址
新疆和田丹丹烏里克遺址位于和田策勒縣達瑪溝鄉北約90公里的沙漠中,具有很強的神秘色彩,是文物工作者及旅游探險者的向往之地。從遺址所處位置看,可能是達瑪溝水系的末端綠洲或克里雅河分支所形成的綠洲。從遺址中出土文物分析,遺址可能屬于漢至唐時代的遺址,與約特干遺址的時代相仿。
米切提清真寺
米切提清真寺籌建于1982年。初建時占地兩畝,經過后來擴建占地5畝,由伊斯蘭教信徒捐款和集資近100萬元修建的。寺院于1988年全部竣工,是新疆和田地區最大最豪華的清真寺之一。清真寺可容納5000人做禮拜,在平常做乃瑪孜的人近1000人,在庫爾邦節和肉孜節期間可達10000多人,形成盛大的集會。
【榮譽稱號】
2020中國醫療服務百佳縣市。 2020中國百佳富氧縣市。 2020年6月30日,入選“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