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區,隸屬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是自治區黨、政、軍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機關所在地。地處烏魯木齊市東南部,東與水磨溝區、達坂城區相鄰,西與沙依巴克區相望,南與烏魯木齊縣毗鄰,北與水磨溝區相接,總面積245平方千米。實有人口69.53萬人。天山區下轄16個街道。
【行政區劃】
天山區轄16個街道、6個片區:
街道:燕兒窩街道、勝利路街道、團結路街道、解放南路街道、新華南路街道、和平路街道、解放北路街道、幸福路街道、東門街道、新華北路街道、青年路街道、堿泉街道、延安路街道、紅雁街道、南草灘街道、東泉路街道
片區:二道橋片區、黑甲山片區、大灣片區、賽馬場片區、南灣街片區、大巴扎片區
【建置沿革】
西漢,屬劫國、卑陸國地。東漢,屬車師六國。 三國,屬車師后部。 唐貞觀十四年(640年),屬庭州。武后,屬北庭大都護府。 宋,屬西遼。 元,屬別失八里。 明,屬瓦剌和碩特部,后屬準噶爾部之庫木諾雅特游牧地。 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屬迪化直隸州。光緒十二年(1886年),屬迪化府。 民國2年(1913年),撤銷迪化府,屬迪化縣。民國34年(1945年),設迪化市,為迪化市一、二、三、五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之初,為迪化市一、二、三、四、五區。 1956年,為烏魯木齊市一區、二區。 1957年,一、四、五區合并,設立天山區。二、三區合并,設立多斯魯克區。 1959年,設立烏魯木齊市天山區。 1960年,多斯魯克區撤銷,并入天山區。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天山區,地處烏魯木齊市東南部,東與水磨溝區、達坂城區相鄰,西與沙依巴克區相望,南與烏魯木齊縣毗鄰,北與水磨溝區相接。南北長25千米,東西寬9千米,總面積24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天山區地形呈條狀,南北長,東西窄。東半部為壟崗狀低丘(梁)與丘間洼地、洪水沖溝相間分布,故區內灣梁較多。局部地區地勢起伏較大。西半部是沿烏魯木齊河東岸的階地與河漫灘,故地勢為東南部高,沿烏魯木齊河向西北部傾斜。
氣候 天山區屬中溫帶半干早大陸性氣候。寒暑變化劇烈,晝夜溫差大,天空多晴朗,降水量少。年平均氣溫5.9℃,年降水量平均277.8毫米。平均無霜期165天,平均日照時數2706.4小時,日照率平均為60%。
水文 天山區主要有烏魯木齊河和柴窩堡湖水系。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天山區駐有:烏魯木齊職業大學、新疆師范大學青年政治學院、新疆大學、新疆藝術學院、新疆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新疆體育職業技術學院、新疆科信職業技術學院。 天山區共有中學27所,在校生46230人,專任教師3420人;小學25所,在校生 60885人,專任教師2668人;幼兒園56所,在園幼兒13949人,專任教師1024人。組建第一小學、第五小學等4個教育集團,推進天山區學前義務一貫制學校項目建設,第138中學建成投用,新增幼兒園5所、園位1260個,新投用托育機構14家、托位653個。
醫療衛生 天山區共有衛生機構404個,其中醫院35所;衛生技術人員13014人,其中醫生5254人;衛生機構擁有床位9576張,其中醫院床位8826張。3家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達到國家服務能力推薦標準,居民家庭醫生簽約率達60.63%。
【風景名勝】
烏魯木齊市革命烈士陵園
烏魯木齊市革命烈士陵園,始建于1956年7月1日,位于南郊燕兒窩風景區,是黨和政府為紀念在新疆犧牲的優秀共產黨員陳潭秋、毛澤民等革命烈士。建于1956年7月,1986年被列為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
八路軍駐新疆辦事處紀念館
八路軍駐新疆辦事處紀念館,位于烏魯木齊市勝利路392號,由八路軍駐新疆辦事處舊址、紀念館、陳云銅像、革命烈士紀念墻、主題浮雕墻等組成,占地面積1100平方米,建筑面積503.6平方米。1962年10月,正式對外開放,先后被命名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及國家級國防教育基地等。2013年5月,八路軍駐新疆辦事處紀念館被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空軍新疆航空隊紀念館
空軍新疆航空隊紀念館,位于烏魯木齊市幸福路紅軍航空隊員飛行訓練的機場舊址,建設用地4843平方米,展覽面積715平方米,2011年11月10日正式開館。為自治區國防教育示范基地。
陜西大寺大殿
陜西大寺大殿,2013年5月,陜西大寺大殿被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毛澤民辦公室及宿舍舊址
毛澤民辦公室及宿舍舊址,位于天山區明德路29號,院落面積342平方米,建筑面積960平方米,由毛澤民烈士辦公室及宿舍舊址、陳列館、新疆財政專修學校、毛澤民銅像及辦公等附屬設施組成,2008年被公布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019年10月7日,毛澤民辦公室及宿舍舊址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烏魯木齊文廟
烏魯木齊文廟,位于烏魯木齊天山區前進路231號,是全疆唯一一處保存完整的清代風格廟宇建筑群,也是新疆唯一一座文廟。 烏魯木齊文廟,始建于1765年,系清政府擴建烏魯木齊城時所建。原系上帝廟,后監修于民國十一年(1922年),主祭上帝,配享孔子。1945年改修為孔子大成殿。是一組磚木結構清代宇式建筑,建有前后大殿及東西兩側兩組配殿,并有對稱的兩座鐘鼓樓。 2019年10月7日,烏魯木齊文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新疆人民劇場
新疆人民劇場,位于烏魯木齊市天山區建中路2號,隸屬于新疆藝術劇院。1957年1月建成并投入使用,2018年11月24日入選“第三批中國20世紀建筑遺產項目”。占地面積1.4萬平方米,是俄羅斯民間歌舞團和芭蕾舞團、美國楊伯翰大學藝術代表團、羅馬尼亞民間歌舞團、土耳其國家藝術團和中國東方歌舞團、中央交響樂團及各省區市文化交流藝術團等。新疆歷屆少數民族調演、首屆新疆文化藝術節等演出場地之一。 2013年3月5日,新疆人民劇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榮譽稱號】
2014年,天山區入選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明城區。 2020年6月,天山區入選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 2022年,天山區入選2022年中央財政支持普惠金融發展示范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