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屯河區隸屬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位于烏魯木齊市西北部,是烏魯木齊市城市副中心。頭屯河區于1961年4月建區,因西鄰頭屯河而得名。2011年1月,與市轄行政區頭屯河區合并,實行“區政合一”,成為集國家級開發區、行政區、國際陸港區、綜合保稅區及若干特色功能園區于一體的多功能復合型經濟區,是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的重要承載區。全區規劃管理面積490平方公里。頭屯河區轄14個街道、3農場。
【行政區劃】
頭屯河區轄14個街道、3個農場:
街道:鋼城片區街道、火車西站片區街道、王家溝片區街道、烏昌路片區街道、北站西路片區街道、中亞北路片區街道、中亞南路片區街道、嵩山街片區街道、高鐵片區街道、白鳥湖片區街道、西湖片區街道、北站東路片區街道、兩河片區街道、烏魯木齊站片區街道
農場:兵團十二師三坪農場、兵團十二師五一農場、新疆兵團十二師頭屯河農場
【建置沿革】
解放前屬烏魯木齊縣,這里只有幾戶人家,基本上是戈壁荒原。 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后,駐疆部隊在頭屯河建起新疆八一鋼鐵廠。 1956年7月,烏魯木齊市設立頭屯河鎮。 1961年將頭屯河鎮改為頭屯河區。 2000年,頭屯河區轄4個街道:頭屯河街道、火車西站街道、王家溝街道、烏昌路街道。 2011年1月,將1994年設立的國家級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與1961年建區的頭屯河區合并,成為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頭屯河區)。 2020年12月30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同意調整烏魯木齊市部分區縣行政區劃的批復(新政函〔2020〕138號):將烏魯木齊縣行政區域內的薩爾達板鄉5個村、甘溝鄉西白楊溝村部分區域劃歸頭屯河區管轄;將新市區的中亞南路、中亞北路、嵩山街片區管委會、北站東路片區管委會的北站二路社區、地窩堡鄉的豐田村、瑞昌街社區、興豐社區、豐北社區劃歸頭屯河區管轄。
【地理環境】
位置 頭屯河區位于烏魯木齊市西北部,位于312國道和烏魯木齊外環路交匯處的東側南緣。東起太原路,西至烏昌一級公路,南北分別經河南西路和迎賓路為界。東面與北面鄰新市區,西以頭屯河與昌吉市為界,南靠天山北麓。全區規劃管理面積490平方公里。
地貌 頭屯河區地勢南高北低,地形平坦,南端海拔高度751米,北端海拔高度697米,南北坡度17‰,東西坡度3‰。
氣候 頭屯河區屬典型的中溫帶大陸性干燥氣候,年平均氣溫2.8~13.0℃,年平均濕度58%,無霜期176天,最大凍土深度162厘米。年平均降水量236毫米,極端最高溫度42.1℃,極端最低溫度-41.5℃。
【社會事業】
教育 頭屯河區有完全中學4所,九年制學校3所,小學6所,在校中學生3648人(民族977人),在校小學生6931人(民族1598人)。頭屯河區設有烏魯木齊第57中學、第69中學、第74中學、第92中學、第97中學、實驗學校、烏魯木齊第78小學、第83小學、第85小學、第91小學、第92小學、第122小學、頭屯河農場學校等學校。
衛生 頭河屯區有醫療衛生機構45所,擁有床位748張(醫院527張),有專業衛生技術人員1071人(其中醫生493人,護師、護士390人)。設有烏魯木齊市頭屯河區中心醫院、火車西站醫院、兵團十二師三坪醫院、頭屯河農場醫院、頭屯河區衛生防疫婦幼保健站等醫院和社區衛生所。
【交通運輸】
工業區距烏魯木齊國際機場7千米,距全疆最大的列車編組站——火車西站8千米,距全疆最大的貨物儲運站——火車北站10千米,312國道、烏奎高速公路、北站公路與烏鋼公路在區內形成了一縱三橫的主干交通網,即將建成的烏魯木齊市蘇州西路也將橫貫工業區的四期。區內有烏西站,烏魯木齊站等。
【風景名勝】
小綠谷水景公園
小綠谷水景公園位于高鐵核心區的中部,公園定位以谷底多姿多彩的水系景觀為特色,為游人提供游覽健身、科普教育、商務休閑功能為主要內容的生態公園,是整個開發區(頭屯河區)面向外界的“生態名片”。小綠谷水景公園分為生態濕地、傳統節能和新型節能三個景觀功能區,項目總投資2.68億元,占地73.3公頃,其中綠地面積66.67公頃,綠地率90%,水景面積約6.7公頃。
大綠谷生態公園
大綠谷生態公園與小綠谷水景公園毗鄰,其起點為香山街,終點為新醫路西延,園區內設有人工湖、茶室、登高徒步棧道、運動公園、城市觀景平臺等景觀。公園一期工程已于2015年秋季建設完成,主要景觀包括500平方米的茶室、8580平方米的水系和1.75公里長的棧道,共種植喬木14萬余株,白晶菊、香石竹等宿根花卉、野花組合34萬余株。
【榮譽稱號】
2021年9月8日,入選國家能源局綜合司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名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