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VIDEOSSEX少妇,97免费公开在线视频,欧美最猛黑人xxxx黑人猛交,午夜性刺激免费看视频

    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慶 | 河北 | 山西 | 內蒙古 | 遼寧 | 吉林 | 江蘇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東 | 河南 | 湖北
    湖南 | 廣東 | 廣西 | 海南 | 四川 | 黑龍江 | 貴州 | 云南 | 西藏 | 陜西 | 甘肅 | 青海 | 寧夏 | 新疆 | 香港 | 澳門 | 臺灣
  杭州市 | 寧波市 | 溫州市 | 嘉興市 | 湖州市 | 紹興市 | 金華市 | 舟山市 | 臺州市 | 衢州市 | 麗水市
  
南麂列島的風景圖片
南麂列島
南麂列島
南麂列島
南麂列島
南麂列島
南麂列島
南麂列島
南麂列島
南麂列島
南麂列島
南麂列島
南麂列島
南麂列島
南麂列島
 
南麂列島旅游相關
 
首頁 >> 浙江旅游景點 >> 南麂列島
南麂列島聯系方式
地址:浙江省溫州市平陽縣東海域

南麂列島獲得榮譽
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
國家級海洋類型自然保護區
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絡

南麂列島門票價格
100元

南麂列島開放時間
全天

占地面積
區域總面積200平方千米,陸域面積11.3平方千米

島嶼數量
52個

南麂列島導游圖
南麂列島導覽圖

 

  南麂列島,位于浙江省鰲江口外30海里的東海,總面積200平方公里,陸域面積11.3平方公里。距鰲江鎮30海里,距大陸最近的蒼南縣炎亭鎮20海里,距溫州市區70海里,距臺灣基隆140海里。它是中國首批5個海洋類型的自然保護區之一,由大小52個島嶼(面積在500平方米以上)組成。其中,最大的島嶼為南麂島,面積7.64平方公里,因形似麂而得名。南麂列島內的稻挑山,為中國大陸領海基點之一,1985年10月平陽縣政府在此立碑為志。

  海洋風光秀麗,生態保持良好,1990年成為中國首批5個海洋類型的自然保護區之一,是中國唯一的國家級貝藻類海洋自然保護區,被譽為“貝藻王國”,于199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絡。

  南麂列島遠離大陸,海水清澈,含沙量低,海域底質以粉砂質粘土為主,海底地形自西向東南下傾,水深一般在15—25米之間,南麂島東北和西南兩側為深水通道,其水深在30米以上,最深處達45米。該區域以海蝕地貌為主,岸線曲折,岬角叢生,海灣眾多,礁石密布,沙灘多樣,是江浙沿岸流與臺灣暖流交匯和交替消長的區域。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為16.5℃,夏無酷暑,冬無嚴寒。

  南麂列島主島南麂島,別名海山,古代又寫作“南己山”,外形似麂,頭朝西北,尾向東南,海岸線曲折,計長24.8公里,周圍有龍嘴頭等5個呷角和國姓澳、馬祖澳、火昆澳3個海灣及港灣南麂港。海水終年清澈湛藍,巖石受海浪長期侵蝕沖擊,形成海蝕崖、柱、穴、平臺等景觀,有大沙岙(澳)、國姓澳(岙)、三盤尾等景區,人稱“碧海仙山”。

  【歷史沿革】

  公元1582年(明代萬歷十年),國家為了加強海上防衛,始設南麂副總兵。清初,鄭成功堅持海上抗清,曾駐軍南麂西岙。島民以鄭成功賜姓為朱,封延平王,遂稱西岙為國姓岙。國姓岙的山巔昔有一祠,祀鄭成功神像。又在大沙岙的石壁上,舊鐫有“石首呈珠”4字,下署“虎林”,據說是鄭成功手跡。公元1661年(清代順治十八年)清廷厲行海禁,將島民驅逐一空,致數百年荒懸海上。

  民國初年,成立南麂漁佃公司,招漁民上島墾殖,應募者開始僅數十人,但數十年間即聚集居民萬余人。抗日戰爭期間,日軍兩次占領南麂,復為海盜“烏軍”和大刀會輪番迭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浙南國民黨殘部退守南麂,1955年2月繼大陳島撤退后,島上居民均隨軍裹挾去臺灣。此后,由平陽、瑞安和文成等縣移民島上,隸洞頭縣,1957年劃歸平陽縣。

  【自然資源】

  南麂列島海洋生物資源極為豐富,有貝類403種,藻類174種,魚類397種,貝類和藻類數量均占中國海洋貝藻類總數的20%以上,譽之為“貝藻王國”。1990年被國務院列為國家級海洋類型自然保護區。海洋風光秀麗,生態保持良好,是中國唯一的國家級海洋自然保護區(貝藻類),南麂島在海洋生態方面有著重要的研究價值,是海洋生物“南種北移,北種南移”的資源庫,于199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絡。中國釣魚協會于2001年將南麂島列為國家級垂釣基地,主要有黑鯛、黃鱔、石斑魚、鱸魚、黃姑魚等,每年5月至10月為釣魚旺期。
南麂列島還是旅游、避暑、度假、療養和品嘗海鮮、玩海水的勝地。有寬800米、長600米的貝殼沙海灘,海水清澈透明,能見度達5米以上;有鄭成功操練過水師國姓岙;有宋美齡憩息過的棲風居;有水仙花島和海鷗島;有景點集中多達100余處的三盤尾旅游點;有位于海八珍之首的鮑魚;有名貴的石斑魚等等。魚類368種、蝦蟹類180種及其它數百種陸域動物。

  整個區域分為:一級保護區(即核心區),實行封閉保護;二級保護區,實行有效控制保護開發;三級保護區,在指導下進行開發。經過保護和管理,海洋生態恢復相當快,資源豐度大,分布均勻,種群增加,整修呈原始狀態,人工野化的效果很是顯著,它不僅在海洋生態方面有著重要的研究價值,也是海洋生物“南種北移,北種南移”的資源庫。2001年上半年,浙江省首批人工魚礁在這里試投放,取得了初步成果。

  2004年,經國家海洋局批準,保護區主要從以往單一的貝藻類保護,拓展到海洋性鳥類和野生水仙花以及名貴海洋魚類等多物種保護。

  南麂列島是海洋鳥類棲息處和越冬繁殖場。據鳥類專家調查,已紀錄和鳥類共40種,以雀形目和鷗形目鳥類為主,其中留鳥18種,夏候鳥12種,冬候鳥和旅鳥共9種,不僅種類可觀,而且數量甚多,下馬鞍島曾一次記錄到2000余只,其中以黑尾鷗、白鷺等屬國家級保護的鳥類為主。

  此外,南麂列島的竹嶼、大擂島盛產水仙花,范圍廣、密度高、芬香濃、體態美。較之別處的水仙花,南麂水仙在具有多倍體型特征,頗有科學研究的價值。

  自2003年以來,南麂列島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開展保護區功能區劃調整工作,從生態系統保護的角度,除了以貝藻為主要保護對象外,又將下馬鞍、竹嶼、大擂島野生水仙花質種源劃入核心區保護范圍,拓展了保護對象,提升了整個保護區的保護價值和學術水平。整個保護區的內劃分為核心區,緩沖區和實驗區,總面積為2萬多公頃,其中核心區為804公頃,緩沖區為3404公頃,實驗區為15898公頃。

  2022年9月,在南麂列島海域新發現的三種造礁石珊瑚,全部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旅游資源】

  南麂列島擁有各類景觀180多處,充滿了自然的天韻和神話般的魅力,具有獨特的海島風味和地方色彩,是集科研考察、旅游觀光、避暑度假、漁家樂為一體的海上樂園。景觀以大沙岙(澳)金沙碧海、奇峰異石、天然壁畫、海島平原、大擂水仙最為著名。

  南麂大沙岙海灘寬800米,長600米,水質、沙質皆屬上乘,是中國罕見的貝殼沙質海濱大浴場;被專家譽為“國寶”的東海奇觀的天然壁畫,氣勢恢宏,鬼斧神工;海上日出,氣象萬千;海洋奇觀“海市蜃樓”時有出現。南麂列島不禁山水景觀奇妙,生物景觀也非常豐富。南麂是浙江省四大漁場之一。貝類、藻類種數均占全國總數的五分之一以上,居全國之首,故有“貝藻王國”之稱;大擂島水仙滿山遍野,花香撲鼻;三盤尾天然草坪面積63畝,綠草如茵,人入其內,疑進仙境。南麂島還是鄭成功收復臺灣的練兵場,存留有摩崖題刻等遺跡多處。

  【主要景點】

  猴子拜觀音

  慈航普渡的觀世音菩薩在南麂列島定格、凝固成了高20米的天然巨像,它身披風帔(俗稱“觀音兜”),垂著兩袖,眉目宛然,專注地向東海第面凝視。然而這觀音巖腳下全是刀劍般的礁石,潮來時淹滿水,更像是泥犁地獄了。而在不遠的1.5米外,有5支石柱聳立,其中最高的柱頂,酷似調皮搗亂和小猴子。它在觀音菩薩面前,有所窺伺,又有所祈求。更令人驚奇的是,景隨步移,若南行數十步,從另一個角度望,慈目的妙齡觀音卻突然變成了老態龍鐘的南極仙翁,故人們又稱之“壽星巖”。移步換形不僅平尜游人興趣,而且從“雙面人”身上也不有同感悟。

  仙人指印

  在三盤尾北面山坡上,有一塊5米見方的巖石,背陰處天生一只巨大的指印,其指紋清晰可見,稱為“仙人指印”。在它的周圍還有妙趣橫生的“熊貓聽潮”、斬截三段的“試劍石”、曲項仰視的“天鵝望空”和忍辱負重的“駿馬馱食”等景觀。

  熊貓聽潮

  走過猴子拜觀音,可看見一塊大石,像一只熊貓在海邊傾聽著大海的潮聲。

  試劍石

  當行至三盤尾南部東側山上,可發現一塊巨崖,平平整整地被切成三塊,像是干將在此試劍。

  天然壁畫

  說起南麂列島的絕景,天然壁畫應是“首絕”,這又是大自然杰作。位于三盤尾南部東側峭崖處,是原杭州大學張友良教授首先發現。畫壁寬約40米,高30余米,氣勢恢宏,層次分明,被專家譽為“國寶”和東海奇觀。就在礁石錯落,白浪排空處,高矗著一幅石屏風,整個巖面宛然是一幅天然山水畫,其中一尾大龍蝦栩栩如生,十分逼真。歷來山水畫家師法自然,又常贊美自然景物為“天開圖畫”。眼前,這天然壁畫給人帶來意外的美的享受。

  獅象合臥

  天然草坪西側山上,有一巨崖,橫臥地上,像一頭俯伏的雄獅、從北看,又似伸長鼻子的大象。東側山上巖群中,還有一只大象的頭、長鼻子向下延伸,一雙眼睛向游客凝視。鄰近石像一頭海龜,翹首藍天,似在仰望著翱翔的鷗鳥。

  天然涼亭

  涼亭由兩塊長石相撐而成,形成金字塔狀,下面可坐十余人,在亭中南可望竹嶼,北可眺穿山洞。亭左有搖動巖,重幾十噸,但三人則可搖動它。

  風動巖

  能以人力或風力推動而搖擺的大巖石,在各地勻有發現。南麂三盤尾石門旁的風動巖卻別有情趣。此石高約5.5米,直徑4米,形如銅鼓,卻裂成兩瓣,一瓣是“靜如處子”分外端莊;另一瓣,凡遇上5級以上大風,便自行搖動,可謂“動似脫兔”,還以發出悅耳聲響,宛如海底傳來的進軍號角。倘若無風時,那只得勞駕游客,憑力氣去推、去搖。面對風動巖了,聯想起佛教中關于“風動也,情動也,見仁者自己心動”的“因緣和合”典故,似乎明白了自然景觀中也充滿生活哲理。此巖其自身根基不穩,加上風的外力,便顯得搖擺不定。

  飛來石

  在關爺磨刀石前面有一塊巨石,左右角上方矗立著一塊石筍,猶如天際飛來,叫做“飛來石”,搖搖欲墜,卻又巋然不動。

  鴿子巖

  南麂的巖石在狂風暴雨、驚濤駭浪的洗禮中,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把這堅硬的巖石雕鏤成為千姿百態、栩栩如生的天然塑像。鴿子巖就是其中的一例。

  望夫石

  三盤尾的后村東北向山背上,最立著一尊人巖石,像一個漁婦,披著長發,朝向南方,聚精會神地凝望大海,殷切等待出海捕魚的丈夫安全歸來。“腳踹船板三分命”,漁民的妻子,誰都有這種共同心聲。月明星稀時,這望夫石又成為老母親在招喚兒子,嘶啞的喊聲被海濤淹沒了,她噙著滿眶熱淚盼望海峽彼岸游子早日歸來。

  大沙岙天然浴場

  大沙岙景區是南麂列島的中心區,位于主島西南部,屬旅游開發的核心地帶,各賓館、文化設施等均設在該景區。大沙岙景區風光秀麗,特點是:碧海、金沙、險礁。由千萬年來貝殼碎屑堆積而成的大沙岙沙灘可能是浙滬沿海一帶最理想的海濱浴場。大沙岙在南麂本島的西南部,面對東海,三面環山,長達800余米,縱深達600余米,呈新月形。海沙又細又干凈,湛藍色的海水常年潔凈透明。起風時,海浪有節奏地拍擊沙灘,發出巨響,卷起千堆雪。但此時不能游泳,也不宜在臨近海水處步行。浴場兩旁的岬角深入海中,自然環境幽雅秀麗,浴場淡水充足,灘地寬廣,可同時容納千人游泳。

  山巔觀日

  南麂島有兩座山,一座叫南麂山,高192米,另一座叫大山,高229米。這兩山蟠踞在一起,東南面形成了大沙岙,西北面形成了馬祖岙,站在山巔可望東海萬頃云濤。尤其是看日出,一輪紅日,躍出在海平線上;紅日西沉,則滿天彩霞,逐步消失于蒼茫的暮色之中。

  蠟燭峰

  南麂本島門嶼尾村東北面有一處海礁,懸崖峭壁的外側有一對石柱矗立海上,約5米高,看上去如一對蠟燭。這就是蠟燭峰,也叫蠟燭壟礁。

  聽潮峽

  大沙岙附近有一個叫“山腳寮”的漁村,此處系海灘巖岸,經驚濤巨浪的沖擊,猶如被巨斧劈開,形成深10余米,寬2米多的峽谷;沿坡巖石多處被海水淘空,術語叫“海蝕穴”。每當陣陣潮水涌進峽谷,不僅噴濺著美麗的雪浪花,而且還發出一陣陣激蕩人心的回聲,仿佛是深山古剎的暮鼓晨鐘,如召喚、似催眠、像撫慰。

  空心嶼

  位于南南麂島西部,東距本島785公里。嶼呈半月形,海岸線長600米,四周多怪石。島上有天然溶洞,彎彎曲曲兩邊通透,空心嶼之名由此而來。島上尚無人居住。

  筆架山

  在大檑山與小檑山之間。站在國姓岙山頂望去,像陳列在書案上的青田石刻筆架。這座筆架山,高度只有26米,海岸線長300米,巖壁上野生貝藻很多。現島上無人居住。

  美齡居

  昔日宋美齡在南麂島的寓所,又名“棲風居”。位在大沙澳東北面山坳里,背山西海,有公路相通,離臺灣基隆港只140海里,十分隱蔽,便于防御退卻。美齡居建于1954年,當時南麂島與大陳島都駐有國民黨殘部,宋美齡率歌舞團來兩島慰問,寓所就是專為宋氏到來特建。采用大石塊、鋼筋、水泥結構。三間平房,約80平方米。中堂作會客室、活動室,兩邊是臥室,屋后兩廂一為衛生間,一為廚房間,若一座堅實的碉堡。當時屋頂還有小樹,雜草等掩蔽物,臥室窗戶安上防彈鐵絲網,站在美齡居門口,可遠眺前方島嶼風光。

  海帶養殖場

  在大沙岙,1957年省海洋水產研究所在南麂島試養海帶6臺,獲得成功。1958年4月,浙江省在南麂成立浙江省淺海試驗總場,當年養殖海帶1500臺。1959年,改為國營南麂海水養殖場,溫州地區直屬縣級建制單位。1965年改稱國營平陽縣海帶養殖場,已具有相當規模。養殖的海帶供碘廠做原料并大量供應市場。場內設立海洋自然保護區貝藻類標本室,有貝類標本116種,藻類標本46種。

  虎嶼

  大沙岙口就是南麂港,海港中有一個島嶼像一頭龐大的老虎,正搏擊在海浪間,或剛從深山密林中沖向大海,于是獲“虎嶼”的美稱。虎嶼后面,靠近海岸這邊有一黑色礁石,叫“虎子”或“虎糞礁”。此自然景觀的特點是“海中有島,島中有港,港中又有島”,在國內實屬罕見。

  白蛇礁

  大山兩側臨海灘有一個大巖洞,深莫測。有一條又粗又長的大青石,從洞中彎彎曲曲伸向海灘頭,活像一條大青蛇在覓食魚蝦。另一條巖石色白也從洞中潛出,經過灘頭,游向海底。其頭便成為海底暗礁,天風刮來,白花花的,看起來宛如大白蛇在海上興風作浪。這就是“白蛇礁”。“蛇”頭所成暗礁,危險圈面積達0.061平方公里,曾發生過多次觸礁事故。

  國姓澳

  國姓澳在南麂本島偏北部,澳口寬1000米,澳長1900米,三面環山,是南麂列島唯一良好的避風港,也是重要軍港,不論是東南風、西南風、東北風(只怕西北大風),船只泊在港里都很安全。民族英雄鄭成功,封為延平王,起兵海上,謀復明室,曾駐營此地,操練水軍,匯集各部,揚帆揮戈,渡海東征,趕走荷蘭殖民者,收復祖國領土臺灣。國姓澳因此成為游覽勝地。

  國姓澳摩崖石刻

  鄭成功曾被明朝皇帝賜姓朱,即所謂國姓,人們稱鄭成功為國姓爺,鄭氏在這里練兵,因此南麂西澳也叫國姓澳。國姓澳北面有個小山丘,叫做國姓山。走到澳口海邊,可見峭壁上刻石“官澳”兩個大字,每個字40厘米見方。右下角還有“虎林”兩字,題鐫者姓氏及履歷待考。從這個荒島開發歷史推測,這摩崖石刻系鄭成功駐軍此島時所作。

  國姓廟

  明末清初為紀念鄭成功所建,在南麂國姓岙底部小山坡上。據云當時有屋數椽,廟貌頗雄偉,廟里供有國姓爺塑像。到南麂的漁民、客商,無不前往瞻仰。王理孚開墾南麂時,“延平之廟在焉”。臺灣漁民到此避風,登岸后都以一睹國姓廟為快,找到遺址者,往往獻上一柱香,聊表心意。

熱點城市: 杭州 | 大連 | 青島 | 南京 | 西安 | 深圳 | 蘇州 | 廣州 | 拉薩 | 麗江 | 洛陽 | 威海 | 珠海 | 廈門 | 沈陽 | 哈爾濱 | 濟南 | 長春 | 無錫 | 桂林
熱門景點: 黃山 - 湘西鳳凰 - 九寨溝 - 廣西漓江 - 天涯海角 - 泰山 - 頤和園 - 杭州西湖 - 山海關 - 圓明園 - 八達嶺長城 - 神農架 - 千島湖 - 五臺山 - 北戴河
本站部分圖文內容取自互聯網。您若發現有侵犯您著作權行為,請及時告知,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侵權作品、停止繼續傳播。
Copyright ©365135.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做中國最好的旅游門戶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