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市地處浙閩贛三省交界,隸屬浙江衢州,是浙江省西南門戶和錢江源頭之一,南鄰福建浦城,西接江西玉山、廣豐,素有“東南鎖鑰、入閩咽喉”之稱。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建縣,1987年撤縣設市。區域面積2019平方公里,總人口59.86萬,下轄13個鎮6個鄉2個街道、295個行政村13個社區。
行政區劃
江山市轄2個街道、13個鎮、6個鄉:
街道:雙塔街道、虎山街道
鎮:四都鎮、清湖鎮、壇石鎮、大橋鎮、淤頭鎮、新塘邊鎮、廿八都鎮、長臺鎮、上余鎮、賀村鎮、鳳林鎮、峽口鎮、石門鎮
鄉:大陳鄉、碗窯鄉、保安鄉、雙溪口鄉、張村鄉、塘源口鄉
江山市地圖
歷史沿革
江山建縣始于公元621年(唐武德四年),因城南有須江,故名須江縣。公元931年(五代吳越寶正六年),因境內有江郎山,改為江山縣。公元1267年(南宋咸淳三年),改名為禮賢縣。公元1276年(元至元十三年),復名江山縣。1949年5月6日,江山解放,屬衢州專區。1955年,衢州專區撤銷,改屬金華專區。1985年,金、衢分設,屬衢州市管轄。1987年11月27日,國務院批準江山撤縣設市,仍屬衢州市管轄。境域總面積2019.4平方公里,轄13鎮6鄉2街道,12社區295個行政村。2010年末戶籍人口59.86萬人。
地理氣候
江山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地屬衢州市,是浙、閩、贛三省交界處,東經118°22′37″至118°48′48″和北緯28°15′26″至28°53′27″之間。東北面柯城區,東鄰衢江區、遂昌縣,南毗福建省浦城縣,西部與江西省玉山縣、廣豐縣接壤,北連常山縣。南北長70.75公里,東西寬41.75公里,總面積2019平方公里。地貌總體呈東南高、西北低的半封閉盆地狀。主要河流為江山港(須江),系錢塘江上游較大支流,貫穿市境中部,境內長度105公里。江山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年均氣溫17℃左右;年降水量1650~2200毫米;年日照時數1800小時左右;無霜期250天左右。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全市土地總面積302.92萬畝;其中林業用地220萬畝,占73%;耕地面積51.2萬畝(其中水田32.6萬畝),占17%,農民人均耕地面積0.87畝。
水資源:江山水資源豐富,水質優良,年降水總量37.5億立方米,年蒸發總量17.2億立方米,年徑流總量22.8立方米,水力資源蘊藏量19.5萬千瓦。全市有大小水庫500多座,其中白水坑、碗窯、峽口三座大中型水庫的總庫容達6億立方米。
森林資源:有林地面積191萬畝,林木總蓄積量601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67%以上。有國家級森林公園1個(浙江仙霞國家森林公園)。
礦產資源:境內礦藏以非金屬礦為主。主要礦產資源有:石灰石,保有儲量約5508萬噸;石煤,保有儲量約3703萬噸;煤,保有儲量約342萬噸。
經濟發展
2010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70.96億元,五年平均增長14.7%,增速連續十年超過浙江省平均水平,人均生產總值達4236美元;財政總收入12.92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8.04億元,年均分別增長16.4%和17.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03.05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55.26億元,年均分別增長18.6%和16.5%;外貿進出口總額3.07億美元,是“十五”末的7.2倍;金融機構期末存貸款余額分別為183.1億元、165.1億元,是“十五”末的2.5倍和2.9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38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345元,分別增長10.5%和12.7%。
平臺建設有力推進。全年爭取用地指標5760畝,累計投入工業平臺基礎設施配套建設資金3.4億元,蓮華山工業園爭列省級產業集聚大平臺取得成功,4個億元項目落地,十里牌工業園區一期土地平整基本完成,山海協作示范園二期實施征遷,高新技術園開發建設各項前期工作穩步扎實有序推進,《江山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方案(2006—2020年)》在浙江省領先獲省政府批準,鄉鎮工業功能區整治提升效果明顯。“一主二副三點”的服務業發展平臺和“兩區六群”農業產業發展平臺集聚效應初步顯現。②項目支撐不斷強化,以“四大百億”工程為龍頭的重點項目建設扎實推進,實現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02億元,同比增長18%。三友公司整體搬遷、歐派門業、中數科技、福安織造、杰圣光電等一批重大工業項目有序推進,24個5000萬元以上新增項目成功落地,英博國光公司年產5萬噸啤酒生產線、華順公司高端有機硅生產線等一批工業技改項目提前完工投產,杭長客專江山段工程在浙江省全線率先完成征地和拆遷任務,省道規劃里程數在搶抓浙江省國省道規劃調整機遇中增加120公里。③招商引資成效突出,全市實際到位資金28.4億元,成功引進一批大項目、好項目,其中總投資3億元以上項目2個、億元以上項目13個、5000萬元以上項目30個。
經濟外向度顯著提高。2010年外貿進出口總額可突破3億美元,同比增長56.2%,新批外資項目7個,增資項目3個,實到外資首次突破千萬美元。企業出口競爭力提高,沃克、杰特、江化、雷士等四家企業位列衢州市出口企業十強;對接臺灣成效明顯,臺商投資項目增多,全年10個到位外資項目中臺資項目占3個。[8]江山市先后被命名為“中國獼猴桃之鄉”、“中國白鵝之鄉”、 “中國白菇之鄉”、“中國蜜蜂之鄉”,是全國二十個農業結構調整先進縣、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
產業結構
工業主導地位突出。全市實現工業總產值366億元,同比增長24%,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75億元,同比增長37%,規模企業達到483家,其中億元企業47家,10億元企業集團3家;“4+X”特色產業支撐作用不斷增強,實現產值200億元,同比增長28%,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54.5%;木業加工產業集群被列為浙江省第二批塊狀經濟向現代產業集群轉型升級示范區試點,該市被授予“浙江省低碳木業產業基地”;全年向上申報科技計劃項目153項,121個企業科技計劃項目獲省級以上立項,其中國家級19個;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累計達14家、中國馳名商標13個、省名牌產品28個、省著名商標14件;萬元生產總值綜合能耗、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減排較好完成上級下達的任務。
現代服務業提速增效。旅游業發展迅猛,全年旅游經濟總收入超19.5億元,游客接待量超350萬人次,其中景點游客人數34.32萬人次,分別同比增長33.8%、38.1%、31.1%,特別是毛氏文化大力宣傳及江郎山申遺成功后,全市景區游客接待人數比去年同期翻番;現代物流業發展取得新突破,馳騁物流項目列入2010年重點產業振興和技術改造專項中央投資支持物流項目,南方安保市場列入省重點工程新增項目,江山裝飾材料綜合市場等一批服務業項目順利推進,集投融資、貨運、貨車銷售于一體的物流企業發展迅速;商貿商務業繁榮發展,東方時代購物廣場和萬購購物中心零售銷售額雙雙突破億元,左鄰右舍便利連鎖店突破1000家,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4.6億元,同比增長18%左右;房地產和建筑業穩健發展,房地產投資增長60%以上,銷售額實現較大增長,建筑業總產值34.5億元,同比增長18%;金融業保持高位增長,全市年末存、貸款余額分別達到183億元、16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2.4%、26.1%,余額存貸率達90.2%。
現代農業穩步提升,農業規模化、產業化、品牌化發展趨勢明顯。全市糧油及食用菌、畜禽、蜜蜂、茶葉、果蔬等“1+5”農業主導特色產業總產值46.63億元,同比增長11.7%,其中食用菌栽培量達3.8億袋,產值12.77億元;新增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面積2.87萬畝,流轉率達36.28%,位居衢州市前列;省級農業龍頭企業累計6家,省名牌農產品累計8個,蜂產品專業商標品牌基地被評為浙江省商標品牌十大示范基地,該市被評為“中國果菜無公害十強市”。

2009年新裝飾的“一江兩帶”夜景
城市建設
2010年,新建、擴建道路面積11.8萬平方米。年末擁有出租車100輛。全市日供水能力7.11萬立方米,全年供水總量1713.5萬立方米。市區用氣人口15.13萬人,燃氣普及率93.51%。市區污水處理廠1座,日污水處理能力4萬立方米,污水處理率為83.44%。生活垃圾處理率為100%。全年新增園林綠地面積21.44公頃,建成區綠地率41.52%,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0.44平方米。江山市通過抓好“一標識三化四聯創”工作,即推廣CIS城市形象品牌,實施城市綠化提升、文化融入和功能優化“三化”工程,開展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衛生城市、省級示范文明城市、省級園林城市“四城聯創”工作,城市功能和品位不斷提升,先后榮獲全國雙擁模范城、全國綠化模范市、國家級生態示范區、中國金融生態城市、全國綠色小康縣、中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省級示范文明城市、省級衛生城市、省級園林城市、省級森林城市、浙江省十大生態旅游名城等稱號。[6]
社會事業
截止2010年底,全市擁有普通高中5所,在校生9833人。普通初中18所,在校生19260人。職業高中4所,在校生7771人。小學47所,在校生37257人。全市擁有幼兒園142所,在園幼兒17681人。全市小學入學率、鞏固率和升學率均為100%;初中入學率、鞏固率均為100%;初中畢業升高中段的比例為95.75%,其中升入普通高中的比例為48.36%。全市普通高中專任教師592人,初中專任教師1332人,小學專任教師1719人,幼兒園專任教師811人。
截止2010年底,全市現有衢州市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42家,其中當年新增9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4家,其中當年新增3家;衢州市級高新技術企業28家,其中當年新增6家。全年獲得衢州市級以上科技進步獎8項。專利申請受理487項,專利申請授權387項。
2010年末公共圖書館藏書量15.89萬冊;年末擁有文化館(站)22個。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98.38%。有線電視用戶12.71萬戶,其中數字電視用戶5.2萬戶,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98.38%。全市館藏檔案全宗171個,共計10.87萬卷冊。全年查閱檔案1573人次,6845卷3637件。
2010年末全市共有衛生機構161個,其中醫院、衛生院28個。醫院、衛生院病床床位1424張。衛生技術人員1879人,其中:執業醫師795人,執業助理醫師105人,注冊護士619人。全市共有疾病控制中心1個,衛生技術人員39人。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436.02/十萬,全市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94.8%,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82.08%。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人數45.74萬人,參保率93.0%。
2010年舉辦市運動會30次,參加人次8098人。在浙江省及以上各類體育比賽中,全市共獲金牌21.5枚、銀牌12枚、銅牌19枚。

江郎山風光
人文景觀
江山是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旅游形象主題為“千年古道·錦繡江山”,主要自然和人文景觀突出體現為“奇、古、特”三個字。“奇”指奇山,有世界自然遺產地、全國丹霞第一奇峰江郎山,古代地殼運動形成的原始生態景觀、國內罕見的磊石洞群浮蓋山。“古”指海上絲綢之路的陸上延伸通道仙霞古道、仙霞關、廿八都古鎮、三卿口古瓷村等。“特”指特定歷史時期的歷史名人,歷史上共出過400多位進士、10多位尚書、3位中共將軍、6位院士,是“古有尚書、今多驕子”的江南寶地。現已形成二大特色文化:一是清漾毛氏文化,江南毛氏發源地、毛澤東祖居地清漾村,出過8位尚書、83位進士。習近平、彭佩云、徐匡迪、華建敏、曾培炎、陳至立等中央領導先后蒞臨指導;二是民國軍統文化,江山籍國民黨少將以上將領65人,代表人物是“三毛一戴”(毛人鳳、毛森、毛萬里、戴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