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陜西 >> 榆林市 >> 鄉鎮介紹 >> 姬塬鎮 |
姬塬鎮 |
姬塬鎮位于定邊縣城西南白于山深處,由原姬塬、劉峁源、堡子灣三鄉鎮撤并組建而成。全鎮總土地面積530.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74560畝,為典型的黃土丘陵溝壑區。轄30個行政村,145個自然村,總人口13069人,其中農業人口12878人,現有縣直屬事業單位23個,干部職工193人。全鎮共有黨支部34人,598名黨員,其中女黨員73名;干部職工黨員97名,農民黨員501名。有縣辦中學1所,鎮辦中心小學3所,村辦完全小學7所,初級小學及簡易小學35所,有教師164人,在校中小學生2083人。 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姬塬鎮充分結合當地實際,緊緊抓住西部大開發、加入世貿組織這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加快退耕還林、還草,走可持續發展的路子,社會各項事業得到了空前發展。交通比較方便,新修與擴修鄉村公路410公里,定劉張公路也已開通,初步解決了山區農民行路難和買難賣難的問題。同時,鎮上投資30余萬元,新建3所鎮衛生院及計生服務站,基本滿足了村民的醫療和生育保健服務;維修新修校舍3600平方米;新建移動通訊塔3個及電信大樓1處,解決了山區通訊難問題;與此同時,正在選址開工建設的姬塬鎮35千伏變電站,將結束用外省電的歷史。 行政區劃 姬塬鎮轄姬塬、樊塬、馮團莊、李團莊、王山、郭塬畔、何天池、遼陽、郭要先、王虎臺、官峁、蒿臺、西掌塬、蔡窯子、楊塬、張米岔、訾盧掌、柳上莊、張澇灣、蔡臺、蔣陽莊、劉峁塬、孫要先、何團莊、徐陽灣、何東塬、徐溝臺、東掌、梅寺、柳要先等30個村委會。 資源豐富 姬塬鎮物產資源極為豐富。礦產資源以石油為主,目前已打成油井70余口。 境內土地廣闊、土層深厚,地形地貌復雜多樣,粱、塬、塘、溝縱橫交錯,現耕地達16.9萬畝,林地達17萬畝。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天然氣等礦產資源,是全縣的礦產資源富集區之一。農作物主要以洋芋、葵花、豆類、蕎麥為主,畜牧業以羊產業為主。地勢地貌鎮境內地域遼闊,全部處于白于山區覆地,山、塬、川、溝皆有,是黃土高原黃土層最后地區之一,北部為十字河源頭,中部為塬、山、溝、壑混雜地帶,南部梁、塬、澗地,東部山川綿延。 氣候水文,屬溫帶半干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其主要特點是:春多風、夏干旱、秋陰雨、冬嚴寒,日照充足,風沙頻繁;氣候日差較大,降水四季分布不均,雨季遲,雨量年際變化大。年平均降雨量316毫米,年平均無霜期140天左右,絕對無霜期110天。 境內地表經流貧乏,四條河流均屬涇河支流,水量小,水質差、季節變化大,礦化度高,可利用水缺乏。資源優勢,石油、天然氣等礦產資源具有獨特優勢。至2008年,已探明鎮境內有世界級的大氣田。且石油資源分布很廣,涉油行政村已達14個,占行政村總數的47%。現已形成年產10萬噸的石油生產基地,成為縣財政收入主要來源之一。 生物資源是姬塬鎮的又一優勢資源。糧油作物主要有小麥、蕎麥、豆類、糜子、玉米、洋芋、胡麻、蕓芥、葵花等,其中蕎麥、洋芋、雜豆、葵花已發展成為萬畝生產基地,年種植面積約7萬畝。 鎮畜牧業發達,主要產品有大家畜、羊子、豬、禽類。2003年末大家畜存欄4733頭,羊子飼養量28900只,生豬存欄3896頭,絨、毛、皮的產量較高,是全縣絨山羊和羊肉產量最多的鄉鎮之一。水果有蘋果、梨、山杏、桃等。中草藥主要有甘草、蒲公英、麻黃等。另外光能、熱能、風能等綠色能源較為豐富。 土地資源廣闊,姬塬鎮是定邊縣唯一的地廣人稀的大鎮。羊子存欄為3749只,大家畜存欄3217只,生豬存欄2072頭。糧油作物主要有蕎麥、豌豆、黑豆、黃豆、扁豆、小麥、谷子、土豆、玉米、蕓芥等,水果有蘋果、山桃、山杏等。全鎮共退還林(草)21827.2畝,荒山綠化33047畝,使過去極為惡劣的生態環境得到了逐步改善。 指導思想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年來,鎮黨委、鎮政府帶領全鎮人們以認真貫徹黨的十五大和十五屆四中、五中、六中全會及三個"中央一號"文件的精神,緊緊圍繞"走出貧困、邁向富裕、追趕發達"的跨世紀奮斗目標,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資源開發為依托,解放思想,搶抓機遇,團結拼搏,艱苦創業,走農業富民、科教興鎮、石油強鎮的路子,使全鎮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得到了長足發展。隨著石油的開發,油區和公路沿線為重點的第三產業和個體私營經濟發展迅猛,目前全鎮個體戶發展到296戶,是鎮域經濟最具活力的增長點。制約經濟發展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環境建設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全鎮公路通車歷程增加、等級提高、布局日趨合理,通車里程達229.5公里,新秀礫石路面56公里,新秀、維修生產道路100余公里,受益戶達1981戶、9381人。完成了程控、移動、連通等通訊公司在我鎮的開通運營,共安裝固定電話667部,移動電話4833部。電力建設穩步發展,完成了35KV變電站在姬塬的建設和運營,切實保證了全鎮工業生產和生活用電,已通電1693戶,7703人。小城鎮建設步伐加快,農田水利建設、生態環境建設穩步推進、成效顯著。教育、科學、文化、衛生等社會各項事業蓬勃發展。這些都為姬塬在"十一五"大開放、大開發、大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農村經濟 糧食產量穩中有升,農村經濟健康發展: 1、四年全鎮糧食總產量50萬噸,農業產業化調整步伐加強,產值顯著提高; 2、人工種草5.7萬畝,羊子飼養量5.6萬只; 3、截至2006年底完成造林面積12.5萬畝,退耕、荒山立項兌現面積2.3萬畝;兌現現金累計863萬元,全鎮農民人均年純收入1520元。 4、財政收入快速增長,為整體發展奠定了基礎,財政收支基本平衡。五年完成財政收入600萬元。 基礎設施 1、公路建設,完成了定劉張公路(爭取)建設,姬塬至堡子灣沙石公路12公里;過水橋、滿水橋共3座;開通了高前山至蒿臺村道路5公里、姬火場至劉上梁道路4公里,新修馮團莊至西掌塬、西掌塬至蔡窯子、劉峁塬至孫崾先的三條礫石公路共19公里,新修定劉張至何東塬、田石科、塘河塬、武渠子鄉村道路7.2公里,累計投資310萬元。 2、堅決實施科教興鎮戰略,始終貫徹"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理念。以"普九"為契機,四天投資200萬元,新建各級各類校舍78間,維修37間。今年鎮政府又投資76萬元新建中心小學宿辦樓795平方米,廁所20間,百方蓄水池一座,硬化球場一處。投資50萬元新修堡子灣中心小學宿舍及教師25間,百方蓄水池一座,目前已全部投入使用。有效和明顯改變了全鎮教育基礎薄弱和落實面貌,為姬塬的未來奠定了基礎。 3、投資30萬元加強全鎮三個衛生院建設,解決了廣大群眾就醫難狀況。 4、爭取了35KV變電站,在姬塬的建設和運營,結束了姬塬人民想電、盼電、用電難、電價高的歷史。完成了姬塬、馮團莊、李團莊、樊塬等10個行政村的高壓線路改造工程。電力方面政府累計投入165萬元。 5、通訊方面,完成程控、移動、連通,在我鎮的開通運營。 6、人人畜飲水:通過慈善協會的資助、鎮政府投資和群眾自籌的方式,新打水窖1000余眼,硬化水場300余處,解決了部分群眾的飲水困難問題。 7、始終堅持小城鎮帶動戰略,堅持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管理的辦法,投資3萬元解決急診防洪、排水問題;公共設施、公益事業大大加強,投資47萬元,建文化站、市場、戲樓文化廣場各一處公共廁所三處,急診建設初具規模,上述各項合計投資50萬元,這些事業的完成,有效的改善了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等生活環境,有效地降低了人們群眾的生產生活成本,提高了收入,同時加大集鎮的管理力度,有效地治理了臟亂差等問題,改變了姬塬的整體形象。 8、為適應新形勢的發展需要,盡快基本形成姬塬鎮"小城鎮"建設框架,投資223萬元新建搬遷了鎮政府,徹底改善了干部職工的辦公和工作環境。 9、建設和待建設中的村支部和村委會辦公室,截至今年共建成22個,在以后的兩年中,政府將進一步完善其余行政村的陣地建設,讓每個村都有一處高標準、高質量的辦公場所。 資源開發 姬塬是我縣礦產資源富集區,有豐富的石油和天然,貯量可觀,因此,我們要始終抓住這一難得的歷史機遇,加快經濟發展,要始終堅持以"支持開發,加快發展和嚴管而不死,放活而不亂"的方針,為開發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事實也證明了這一方針。同時也贏得了姬塬鎮大多數人民的擁護和支持,取得了經濟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四年來,全鎮累計得到石油投資方的土地、附著物等補償費3000余萬元,勞務收入1000余萬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