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VIDEOSSEX少妇,97免费公开在线视频,欧美最猛黑人xxxx黑人猛交,午夜性刺激免费看视频

    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慶 | 河北 | 山西 | 內蒙古 | 遼寧 | 吉林 | 江蘇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東 | 河南 | 湖北
    湖南 | 廣東 | 廣西 | 海南 | 四川 | 黑龍江 | 貴州 | 云南 | 西藏 | 陜西 | 甘肅 | 青海 | 寧夏 | 新疆 | 香港 | 澳門 | 臺灣
   廣州市 | 深圳市 | 珠海市 | 汕頭市 | 佛山市 | 韶關市 | 河源市 | 梅州市 | 惠州市 | 汕尾市 | 東莞市 | 中山市 | 江門市 | 陽江市
   湛江市 | 茂名市 | 肇慶市 | 清遠市 | 潮州市 | 揭陽市 | 云浮市
廣東的相關信息
廣東旅游投訴電話
廣東旅游投訴電話:020-86681163
國家旅游投訴電話:010-65275315

廣東最佳旅游時間
最佳旅游時間:10至12月是旅游的最佳季節。
亞熱帶季風氣候:春季(3月至5月中旬);溫度和濕度上升,宜著薄外套或毛衣,平均間諜23℃,濕度82%。夏季(5月至9月中旬);溫度高達33℃,濕度升至90%,宜攜帶雨具。秋季(9月下旬至12月上旬):宜著毛衣及輕便外衣。平均23℃,平均濕度72%。冬季(12月中旬至2月下旬):天氣清涼,偶爾須加穿大衣。平均溫度17℃,濕度72%。

廣東旅游特別提醒
廣東最有名的特產可能就是產自肇慶的端硯了。
在廣東還可以買到許多內地比較少見的舶來品,由于離香港較近,這里有不少的進口奢佬品比內地的價格要便宜很多,來旅游正好可以購置一些。著名的購物地點有深圳沙頭角,那里的金飾款式新穎別致,價格卻相對低廉。此外,廣州等大城市的商場值得一逛,興許會看到迫切需要卻一直沒有買到的東西。

廣東娛樂指南
廣東省的娛樂業較為發達,娛樂節目除了有夜生活中的酒吧、歌舞廳等等,還有許多充滿藝術氣息的娛樂項目。
廣東音樂是許多人熟悉的音樂,其悠揚、婉轉的樂聲能帶給人輕松和愉悅的感覺,《步步高》和《雨打芭蕉》等代表作品更是許多人都耳熟能詳的樂曲。在廣東旅游期間,游客可以有很多機會聽一聽現場的演奏。廣東最大的地方戲種——粵劇已經有近三百年的歷史,音調委婉、唱腔豐富,有些地方與粵語歌有相似之處,但又別具一般風味,加之它在表演手法和舞美方面吸收了西方歌劇的長處,使它成為極具魅力的戲曲表演藝術。盡管由于語言問題,游客可能會聽不懂唱詞,但即便是光聽聽曲調、看看表演,也是很有意思的。

首頁 >> 廣東 >> 肇慶市 >> 肇慶市鼎湖區

地區概況

  鼎湖區位于廣東省中部偏西,西江下游,是肇慶市中心城區重要組成部分,屬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范圍主體之一。陸域位置位于北回歸線以南,東經112°30′~112°57′,北緯23°05′~23°15′之間;東鄰佛山市三水區,北接四會市,南靠高要區,西與肇慶市端州區接壤。全境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北部為北嶺山脈的鼎湖山群,中部為平原地帶,南有爛柯山向東延伸,同鼎湖山隔江峙立,西江橫貫中部,最高峰為雞籠山,海拔1000.3米。全區總面積596平方公里。鼎湖區東自永安鎮的長沖村,西止鳳凰鎮的上水田村,南起沙浦鎮的蘇二村,北至鳳凰鎮的良田村。

  西江航道、321國道和廣茂鐵路三條重要交通要道成“川”字型橫貫全境,扼西江水陸之咽喉,加上在建的南廣、貴廣鐵路、廣佛肇城際輕軌、江肇高速和規劃的廣佛肇高速,鼎湖將會發展成為粵中西部的一個交通樞紐。陸路東距廣州80公里,水路東南距香港140海里。

行政區劃

  鼎湖區轄3個街道、4個鎮:

  街道:坑口街道、桂城街道、廣利街道

  鎮:蓮花鎮、永安鎮、鳳凰鎮、沙浦鎮

歷史沿革

  鼎湖的歷史源遠流長,早在5000年前新石器時代晚期,今永安夏江村、桂城龍一村已有先民居住,他們以捕漁、狩獵為生。公元前111年,即西漢元鼎六年,始建高要縣,隸屬蒼梧郡,鼎湖屬高要縣轄地。明洪武年間,推行廂鄉都圖制,鼎湖屬高要縣下圍鄉和親仁鄉。公元1855年(咸豐五年),屬高要縣頭班第一區文明堡和四班第六、七區。公元1928年(民國17年),推行區鄉制,將都堡改為鄉。公元1937年(民國26年),先復班制,后改聯鄉辦事處。9月,將聯鄉辦事處改為區署,為高要縣第四區和第一區的文園鄉,轄176條村2.18萬戶,總人口8.53萬人。公元1943年10月(民國32年),高要縣廢鎮縮鄉,為第一區東文鄉一部分和第四區。

  1950年9月,為高要縣第四區和肇慶鎮雙東鄉小部分(即前文明堡)。1953年5月,為高要縣第八、九區。1955年2月,第八、九區分別改稱廣利區、永安區。1957年3月,小鄉并大鄉,廣利區各鄉并為廣利鄉、文園鄉、桂院鄉、九坑鄉、頭溪鄉和廣利鎮,永安區各鄉并為布廊鄉、永安鄉,下蓮塘鄉和貝水鄉。1958年3月,撤區并鄉,并為廣利鄉、永安鄉和頭溪鄉。同年10月成立人民公社,3個鄉合并成立廣星人民公社。公社內設一團(廣利)、二團(沙浦)、三團(永安),各團內設營、連。1959年7月,廣星人民公社劃分為廣利、永安、沙浦人民公社。1983年4月,實行區建制,設廣利、永安、沙浦區,區內原大隊改稱鄉。1986年11月,撤區建鎮,設廣利、永安、沙浦鎮,鎮內各鄉改稱村。1988年1月7日,經國務院批準,從高要縣析出設鼎湖區,為肇慶市(地級)轄縣級區。1988年3月2日,肇慶市鼎湖區正式掛牌成立。

人口特征

  人口
  2009年,鼎湖區總人口153809人,比上年增加990人。其中農業人口116543人,占總人口75.77%;非農業人口37266萬人,占總人口24.23%。其中男性公民77183、女性公民76626人,男女比例50.18:49.82。年內,出生人口1542人,出生率為9.85‰。人口增加678人,自然增長率為 4.33 ‰。年末全區總戶數52451戶;遷入鼎湖人口1844人,遷出鼎湖人口1765人;外地流入鼎湖區人口11302人。

  語言
  鼎湖境內居民主要使用兩種漢語方言:一是粵方言,又稱鼎湖白話,全區總人口92%以上使用。主要分布在坑口、桂城、廣利、永安、沙浦、蓮花等6個鎮(街道)。二是客家方言,全區大約有1萬人使用,各地均有分布,以鳳凰鎮居多(客家人占95%以上 ),其他分布在坑口街道辦事處的迪一、迪二、紅嶺村、雞梯村,桂城街道辦事處的大旗山、竹仔坪村,沙浦鎮的大坑頭、麥仔崗村,蓮花鎮的富新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鼎湖區處西江河畔,地處東經112°30′~112°57′,北緯23°05′~23°15′。位于廣東省中西部,珠江三角洲西北部,西江下游。東鄰佛山市三水區,北接四會市,南靠高要市,西與肇慶市端州區接壤。

  氣候特征
  鼎湖區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22.3攝氏度,最高氣溫38.7攝氏度(1990年8月17日),最低氣溫—1攝氏度(1955年1月11日)。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737.3毫米,降雨量最大紀錄為2423毫米(1983年),降雨量最小紀錄為883毫米(1977年)。日照時間長,年平均日照1658.2小時,年平均積溫7940.7攝氏度,山區內氣溫比平原氣溫低2~4攝氏度。常年主導風向為東北風,每年受熱帶氣旋(臺風)影響不大。

  水系
  鼎湖區水資源豐富。境內有西江干流及后瀝水、羅隱水、長利水(九坑河)、橫槎水、貝水水和典水水6條一級支流,均屬珠江水系。集水面積589.13平方公里,其中集水面積超過100平方公里的有西江干流和長利、典水兩條支流。西江干流平均徑流量為2185億立方米。

經濟概況

  初步核算,2016年肇慶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084.02億元,增長5.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21.89億元,增長4.0%,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11.5%;第二產業增加值1002.03億元,增長3.7%,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36.7%;第三產業增加值760.10億元,增長7.4%,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51.8%。三次產業的結構為15.4:48.1:36.5。在現代產業中,高新技術產業完成增加值66.64億元,占全部規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7.0%,同比增長5.8%;先進制造業完成增加值313.77億元,占全部規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32.9%,同比增長8.2%;裝備制造業完成增加值222.31億元,占全部規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23.3%,同比增長9.8%;現代服務業增加值343.75億元,占第三產業的比重為45.2%,增長7.0%。按常住人口計算,2016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51178元,增長4.4%。

  2016年,肇慶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79.8元,增長8.4%。其中,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07.2元,增長9.1%;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15.0元,增長8.1%。全市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含離退休)81.96萬人,比上年末增長7.35%。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64.73萬人,增長4.71%;其中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農民工16.76萬人,增長0.94%。參加城鄉(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344.42萬人,下降1.97%。參加工傷保險45.67萬人,增長1.41%。參加生育保險41.73萬人,增長0.75%。參加失業保險43.64萬人,增長1.38%。

社會事業

  科技
  全市共有縣及縣級以上國有研究與開發機構、科技情報和文獻機構16個。全市高新技術企業188家,高新技術產品產值預計約1385億元,比上年增長6%。擁有國家級創新平臺8家。已建立省級工程研究中心75家。認定的省級技術創新專業鎮22個,市級35個。

  教育
  2016年,全年各級各類教育(不含非學歷培訓)招生26.39萬人,同比增長1.11%;在校學生89.54萬人,增長0.67%;畢業生24.48萬人,增長0.04%。其中,特殊教育招生0.06萬人,在校生0.27萬人;學前教育在園幼兒14.88萬人。

  文化
  2016年末,全市共有文化館9個,縣級及以上公共圖書館9個,博物館、紀念館17個。全市有廣播電視臺10座,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為100%,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為100%。有線廣播電視用戶78.56萬戶,有線數字電視用戶44.86萬戶,分別比上年末增長5.9%和15.5%。全年出版報紙1909.4萬份。全市共有檔案館11個,館藏檔案933681卷173512件,其中綜合檔案館9個,館藏檔案428755卷173512件。

  衛生
  2016年末,全市共有各類醫療衛生機構3096個,其中醫院、衛生院148個,婦幼保健機構9個,專科疾病防治機構8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7個,衛生監督機構7個。擁有醫院、衛生院床位14846張,增長7.1%。各類衛生技術人員22708人,增長6.5%;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7151人,注冊護士9436人,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衛生技術人員343人,衛生監督機構衛生技術人員111人。全市共有社區衛生服務機構35個,鄉鎮衛生院94個,鄉鎮衛生院床位2674張,鄉鎮衛生院衛生技術人員4291人。法定報告甲、乙類傳染病發病總數12351例,死亡61人;發病率304.24/10萬,死亡率1.50/10萬。 

交通運輸

  鼎湖區水陸交通方便,國道321線、三茂鐵路及西江航道貫穿全境,經過境內的珠外環高速公路、南廣(南寧至廣州)鐵路、貴廣(貴陽至廣州)鐵路和廣佛肇城際輕軌在建設中。區內初步形成以國道321線鼎湖段為橫線,以省道260線四蓮段和縣道413線、433線、434線以及進港路為縱線的“一橫五縱”干線公路框架,鼎湖是粵中西部的一個交通樞紐。2011年全區公路總通車里程約615公里,其中國道27.04公里、省道4.3公里、縣道55.85公里;公路密度為每百平方公里103.2公里,公路硬底化率95.6%。完成貨運量522萬噸,比上年增長11%,完成貨物周轉量26918萬噸公里,增長13.1%;完成客運量387.2萬人,增長21%,旅客周轉量16576萬人公里,增長18.4%;完成汽車渡運4.9萬次,增長6.5%,渡運機動車23.8萬輛,增長16.1%。

風景名勝

  蕉園村
  蕉園村建村歷史已有700多年,村中保留著不少古建筑,較出名的有梁氏宗祠和蘇真人祠。梁氏宗祠面積600多平方米,始建于明朝成化六年(1417年),1712年和1890年兩次重修;檐前一對扭頭石獅子,檐下及回廊等處有刻畫精美的浮雕;大門口用白石鑲嵌,門口對聯“對策魁多士,兮符牧遠州”乃鼎湖名士彭泰來所撰;宗祠中進是大堂,后進是兩層建筑,整個宗祠古色古香,文化底蘊較深厚。因古時鼎湖山土地為蕉園梁氏所有,梁氏先人崇揚佛法,無償獻地修建慶云寺,梁氏宗祠又稱“山主故居”。蘇真人祠在村西邊古樹林下,始建于清朝同治十二年(1873年),“文革”中被毀,1985年依原貌重建。蘇真人原名蘇華林,蕉園村人,自幼聰敏,博學多才。據蕉園村的《梁氏族譜》記載,明洪武5年(公元1372年),蕉園村的梁氏始祖梁遜道攜妻扶兒遷至蕉園村,當年在草房周圍種下了幾棵榕樹。梁遜道早已作古,但是他栽種的其中一棵榕樹被后人保留了下來,在蕉園村村口,距今已有六百余年歷史,被鑒定為國家一級古樹。

  端石老坑洞
  端石老坑洞遺址位于羚羊峽端溪的老坑,是盛產端硯石之名坑。該坑洞是石工于唐武德元年(618年)按天然石口開鑿而成,因年代久遠,故稱老坑。坑洞內原有多個洞穴,今存大西洞與水歸洞。大西洞全長(斜距)125米,水歸洞全長(斜距)100多米。老坑硯石集端溪各名坑硯石優點于一身,質地稱冠,被視為“硯中至寶”,唐代以來被列為貢品。老坑洞自清末已停止開采。老坑,又稱水巖,清康熙后又曾皇巖,位于羚羊峽東端南岸緊西江處。因它開坑采石年代久遠,歷史較長,故稱老坑;又因洞內長年累月為泉水浸漬,故稱水巖。自唐代開采至今。石色紫藍,其石品花紋為魚腦凍、蕉葉白、青花、玫瑰紫、火捺及石眼等,為端溪各名坑之冠,是端硯貢品之主要用材。

  鼎湖山
  鼎湖山面積1133公頃,最高處的雞籠山頂高1000.3米,從山麓到山頂依次分布著溝谷雨林、常綠闊林、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等森林類型。而保存較好的南亞熱帶森林典型的地帶性常綠闊葉林是有400多年歷史的原始森林。鼎湖山位于市東部18公里處,系“嶺南四大名山”之一。鼎湖山分為三大景區:天溪慶云景區:有百佛洞府、慶云環翠、龍潭飛瀑、雙虹飛塹等景觀;鼎湖天湖景區:有青龍吐珠、龍母借鼎、天湖探險等景觀;云溪老鼎景區:有戎蘆妙跡、水簾洞天、古潭潛龍、白云懷古等景觀。

  硯洲島
  硯洲島位于西江羚羊峽下游,島在江中心,總面積6平方公里,其中有自然沖積而成的沙灘2平方公里,有燒烤區及溜冰場等中小型旅游點,擁有專用碼頭,有著名的硯洲包公祠、陳家祠(末代皇帝溥儀的老師陳煥章祖屋)等旅游景點。硯洲島在地貌學上叫“江心洲”,其形成主要受河道地形影響所致。在束窄河道西江羚羊峽的下游,河面展寬,水流分散,單寬流量減少,挾沙能力減弱,發生堆積而成。硯洲島的旅游開發建設集商、旅、食、玩于一體的綜合性大型旅游開發區,建設項目包括:金沙灘游泳場、金沙灘樂園、島上賓館、海上娛樂場等。

  戶昌山村
  戶昌山村。個村有著久遠的歷史、為數眾多的文物古跡以及精美的建筑、雕刻和書法繪畫藝術,堪稱嶺南文化藝術的瑰寶。戶昌山村大部分仍然保留著明清時期的建筑,對嶺南文化藝術研究有著非常重要的參考價值。戶昌山最為出名的有八大景:醒獅望月、松潭浴日、梅溪樵唱、江山攬勝、南華曉鐘、爐峰煙靄、尉嶺積雪,龍須瀑布。

  坑口六大景觀
  坑口是肇慶市鼎湖區的一個政治、經濟、文化、旅游的重要區域,充分開發、利用其豐富的旅游資源,促進經濟發展很有意義。坑口的六個旅游景點:羚峽歸帆、峽山石炮臺、蜆殼洲、龍華寺、下院古址、羅隱紅亭。

名優特產

  鼎湖山茶餅
  鼎湖山茶餅久已聞名省港澳各地,它是采用鼎湖山多種茶樹的葉于精制而成的。據傳,這些茶樹,最初是僧人在人跡罕到的巖壁或山巔上種植的。這就是鼎湖山茶餅名貴之所在。據說,采摘山茶時要趕在晨霧散去之前,這時采摘來的茶葉,經清洗、涼干、炒制、研粉、混合、定型,烘干等工序后,便成為“香色殊絕,氣味深遠”的鼎湖山茶餅了。

  鼎湖山拐杖
  鼎湖山拐杖,產于肇慶市鼎湖山,質地堅韌、造型美觀,富有獨特的地方風格。鼎湖山,群峰逶迤,山高林密,懸崖峭壁上和山麓之間都生產著密密麻麻的灌木、荊棘、藤條。鼎湖山拐杖就是利用這些天然材料,再根據其本身特點進行藝術精加工而制成的。鼎湖山拐杖分自然形和雕刻形兩種:自然形,保留原材彎曲優美、疙瘩奇特的自然形狀,再根據原料特點進行加工,其手柄有鳥雀形的、虎頭形的、竹節形的,千姿百態,自然別致;雕刻形,整條拐杖都根據其形狀特點,或雕以山水人物,或雕以花草樹木,或雕以飛禽走獸,刻工精細,線條流暢。

  肇慶蓮藕
  蓮藕是蓮的地下莖。肇慶蓮藕聞名國內外。蓮屬睡蓮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長在腐植質土壤的池塘、水溝和沼澤中,蓮的葉子大而圓,叫荷葉,花有粉紅和白色兩種。蓮的種子,叫蓮子,包在倒圓錐形的花托里,合稱蓮蓬。蓮的地下莖,叫蓮藕,長節,節上有鱗片葉,莖中有管狀小孔,折斷有絲狀物相連。

  鼎湖泥煨雞
  本地雞外包著荷葉,荷葉外裹著經處理的深山礦物泥,泥外再包荷葉,如此一層又一層的嚴密包裹下才拿去煨約1小時15分鐘,拆開荷葉,敲掉礦物泥,才見嫩黃油亮的雞只。

  鼎湖裹蒸
  “鼎湖山”牌肇慶裹蒸,是用鼎湖山清甜山泉泡制出來的,制裹蒸非常講究,先要選用具有色綠、葉香、防腐的冬葉作裹蒸的外皮;再選用上好糯米和當年綠豆;做餡的豬肉以肥瘦相間的為上乘;加五香粉、曲酒作調料,以使餡味醇香、肥而不膩。將浸泡過的糯米和綠豆沙、豬肉餡等用模具包出有棱角的裹蒸來;之后把裹蒸放到桶里用明火煲煮10個小時以上,直至糯米、綠豆、豬肉完全融合為止。

熱點城市: 杭州 | 大連 | 青島 | 南京 | 西安 | 深圳 | 蘇州 | 廣州 | 拉薩 | 麗江 | 洛陽 | 威海 | 珠海 | 廈門 | 沈陽 | 哈爾濱 | 濟南 | 長春 | 無錫 | 桂林
熱門景點: 黃山 - 湘西鳳凰 - 九寨溝 - 廣西漓江 - 天涯海角 - 泰山 - 頤和園 - 杭州西湖 - 山海關 - 圓明園 - 八達嶺長城 - 神農架 - 千島湖 - 五臺山 - 北戴河
本站部分圖文內容取自互聯網。您若發現有侵犯您著作權行為,請及時告知,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侵權作品、停止繼續傳播。
Copyright ©365135.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做中國最好的旅游門戶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