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區,海南省三亞市下轄區,位于海南省三亞市中西部,轄區面積624.9平方千米。天涯區屬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區,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長夏無冬,秋春相連,陽光充足,雨水充沛。天涯區下轄25個社區、2個居、29個行政村。區人民政府駐鳳凰路。天涯區戶籍人口259897人。
聳立在三亞北部的高峰山區,仍屬原生態、漫山碧透,被稱為三亞的“綠肺”,是全市最大的“綠色銀行”;東、西島珊瑚礁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大隆、福萬—水源池等水庫是三亞城市用水的主要水源;動植物種類豐富,是熱帶基因庫最多的區域之一。轄區內有天涯海角、三亞灣“椰夢長廊”、西島等三亞傳統地標性景區,有紅色娘子軍大型實景演藝項目、夢幻水上樂園、啟迪冰雪樂園等新興景區,還有5A級鄉村旅游度假區檳榔河、全國最美漁村西島、海南省五星級美麗鄉村文門村、海南省三星級美麗鄉村抱前村。全國游客吞吐量排前18位的鳳凰國際機場、亞洲一流的三亞國際郵輪母港和游艇碼頭都位于天涯區。
【行政區劃】
天涯區轄25個社區、2個居、29個行政村:
社區/居:紅旗街社區、朝陽社區、友誼路社區、機場路社區、金雞嶺社區、西島社區、榆港社區、南海社區、新建社區、和平社區、光明社區、春園社區、場站社區、嶺北社區、鴨仔塘社區、回新社區、回輝社區、羊新社區、馬嶺社區、儋州村社區、群眾街社區、建設街社區、育春路社區、立才居社區、南島居社區、三亞灣社區、海坡社區
行政村:抱龍村、立新村、扎南村、檳榔村、妙林村、新聯村、羊欄村、水蛟村、梅村村、桶井村、臺樓村、抱前村、黑土村、布甫村、紅塘村、塔嶺村、文門村、過嶺村、華麗村、馬亮村、那受村、那會村、龍密村、馬腳村、明善村、雅林村、雅亮村、青法村、抱安村
【建置沿革】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天涯鎮域屬崖縣一區管轄的信孚鄉,信孚鄉當時設有12個保、2個特一、二保,管141個甲。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廢信孚鄉,分別設置紅塘鄉、黑土鄉、馬嶺鄉、大洲鄉、白龍鄉、南斗鄉、過嶺鄉、桶井鄉以及新村鄉。 1955年至1957年,先后辦初級、高級生產合作社。 1957年,撤區并鄉,成立馬嶺大鄉。 1958年,成立天涯公社時,設5個管理區。 1959年,撤銷管理區,改設8個大隊。 1961年,大隊劃小,增設6個大隊,共14個大隊;同年,劃桶井、新村歸羊欄公社,劃南斗歸育才公社,劃大洲歸魚雷公社的海英大隊。 1966年,又將14個大隊并為6個大隊,爾后于1974年和1979年又增設2個大隊。 1983年,天涯公社改為天涯區。 1986年,又改為天涯鎮。 1991年,設育才鄉。 2001年8月,育才鄉并入天涯鎮。 2006年10月,從天涯鎮分出,與從崖城鎮劃出的雅亮地區合并,設立育才鎮。 2014年2月,根據《國務院關于同意海南省調整三亞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復》(國函〔2014〕14號),撤銷三亞市鳳凰鎮、天涯鎮、育才鎮,設立三亞市天涯區,以原鳳凰鎮、天涯鎮、育才鎮的行政區域為天涯區的行政區域,天涯區人民政府駐鳳凰路319號。 2015年1月,三亞市天涯區掛牌成立。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天涯區位于海南省三亞市中西部,東連吉陽區,南臨南海,西接崖州區,北與樂東黎族自治縣、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接壤。轄區面積624.9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天涯區從北至南依次分布著山地、丘陵、臺地、河流谷地、平原等地形結構。全區地勢北高南低,高峰片、南島農場為海拔300—900米的山嶺環抱,海拔最高的山嶺為尖嶺,海拔1019米。南部地區較平緩,海拔高度大多在50—100米,幾座200—400多米高(馬嶺)的孤丘低嶺之間,有寬度1—3千米不等的小片平原,開墾為農田,沿海則是海成沙堤和瀉湖。
氣候 天涯區屬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25.4℃,全年最冷的1月份平均氣溫21.0℃,最熱的六月份平均氣溫28.5℃,沒有嚴重低溫。年平均日照2518.2小時,年平均降水1279.3—1625.0毫米,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長夏無冬,秋春相連,陽光充足,雨水充沛。全年多東風,夏秋兩季多受熱帶風暴影響,年蒸發量2266毫米,雨熱同季,夏季雨量約占全年降雨量的90%。
水文 天涯區境內流經的主要河流有寧遠河、六羅水和水蛟溪。其中,后兩者發源于福萬嶺、大嶺,流經檳榔村、妙林村,最后流入南海。六羅水上游建有福萬水庫和水源池水庫,水蛟溪上游建有湯他水庫。福萬、水源池等水庫是三亞城市用水的主要水源。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天涯區共有公辦中小學校、幼兒園59所,其中初級中學4所;九年一貫制學校2所,完全小學25所,幼兒園28所(聯合辦學14所),設有0個教學點。民辦中小學校4所,幼兒園70所(其中注冊幼兒園70所)。民辦教育培訓機構61個。全區有公辦中小學校、幼兒園教師1050人(其中中小學校993人,幼兒園57人),臨聘教師561人(其中中小學校396人,幼兒園165人);民辦中小學校教師人,幼兒園教師894人(注冊、籌設、未注冊幼兒園合計數)。全區公辦中小學、幼兒園在校學生(學齡前兒童)20412人(其中中小學校17848人,幼兒園2564人);民辦中小學校在校學生3904人,幼兒園在園學齡前兒童6328人。全區公辦中小學校幼兒園教師中,中學高級教師42人,中學一級教師103人;小學高級教師34人,一級教師244人;幼教高級1人。
文化事業 天涯區各村、社區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實現全覆蓋,全區共有圖書館9個(市分館),5個24小時自助圖書館、22個流動圖書站,文化藝術館1個(市分館)。電視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100%,廣播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100%。
醫療衛生 天涯區有區屬醫療機構6家(2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3家衛生院、1家醫院),分別是河西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三亞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鳳凰衛生院、馬嶺衛生院、高峰衛生院及高峰醫院(原南島醫院)。有村級衛生室32家,其中鳳凰衛生院管理村衛生室18家,馬嶺衛生院管理村衛生室9家、高峰衛生院管理村衛生室5家,在崗鄉村醫生37人。有3家社區服務站,河西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管理2家(南海社區衛生服務站、朝陽社區衛生服務站),三亞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管理1家(西島社區衛生服務站)。列入天涯區衛健委業務管理范疇的醫療衛生服務機構2家:即金雞嶺社區衛生服務站(三亞市人民醫院下屬機構)、春園社區衛生服務站(三亞市中醫院下屬機構),只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交通運輸】
公路 天涯區境內有S314省道、海口—榆林(西)公路(G225)、海南環島高速公路(G98)等途經,境內設置三亞汽車客運總站(為國家一級道路客運樞紐站)、三亞汽車客運西站等交通樞紐,開通有旅游觀光巴士、有軌電車等,提供專線旅游公交、共享汽車和出租車等交通方式。
鐵路 天涯區境內有海南西環鐵路途經,設鳳凰機場站等交通樞紐。
航運 天涯區境內有三亞鳳凰島國際郵輪港,其作為開放式的國際化郵輪母港,開辟了西沙郵輪旅游航線,開通有水上巴士、水上飛機等。
航空 天涯區境內有三亞鳳凰國際機場,其航線網絡已覆蓋全國主要省會城市、一、二線重點城市及香港、俄羅斯、韓國、中亞、東亞、東南亞等“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重要的國家和地區,通達國內、外城市93個,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000萬人次。
【風景名勝】
三亞西島海洋文化旅游區
三亞西島海洋文化旅游區位于海南省三亞市天涯區肖旗港碼頭,為AAAA級景區。三亞西島海洋文化旅游區中的西島是海南最大的原住民旅游海島,全島面積2.8平方千米,景區擁有冬季游客中心、中心廣場、牛王島、景觀大道、西島漁村、西島文創館、海上書房等景點。
天涯海角游覽區
天涯海角游覽區位于海南省三亞市天涯區天涯海角游覽區,為AAAA級景區。天涯海角游覽區面積約為5.5千米,分為浪漫天涯、浪跡天涯和勇闖天涯三個區域,擁有"桶井-馬嶺"火車站牌、懷遠亭、天涯書局、知魚湖、天涯海角婚禮殿堂、極目天涯等景點。
三亞市紅色娘子軍演藝公園
三亞市紅色娘子軍演藝公園景區位于海南省三亞市天涯區黎韻路檳榔河東側,為AAA級景區。三亞市紅色娘子軍演藝公園景區是一個以紅色旅游為主題的景區,景區以民國街、黎苗文化、餐飲娛樂、文創藝術、紅色演出為核心,結合海南的少數民族元素,融合多元商業屬性的紅色旅游景區。
南天熱帶植物園
南天熱帶植物園位于海南省三亞市天涯區塔嶺那親村,為AA級景區。南天熱帶植物園是以山巒、原始森林、熱帶雨林、奇石、溪瀑、名貴蘭花景觀為主體的景區,景區內有蘭花大世界、沙漠植物園、奇妙花園、百樹園等景點。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天涯區的名稱來源于原天涯鎮,而原天涯鎮的“天涯”兩字則因地處天涯海角而得名。天涯海角的來源是,清雍正五年(1727年)崖州知州程哲在天涯灣的一塊海濱巨石上題刻了“天涯”二字,抗日戰爭時期瓊崖守備司令王毅又在相鄰的巨石上題寫了“海角”二字。
地域文化 天涯區有被毛澤東同志稱為“不愛紅裝愛武裝”的“西島女民兵文化”,被稱為“三亞地標文化”的“天涯文化”,為三亞市做出歷史貢獻的“疍家漁村文化”,“天涯海角婚慶文化”,有“海洋文化大觀園”之稱的“西島海洋文化”,在天涯區首次發現“野生稻”進而為世界糧食安全做出貢獻的“南繁文化”,黎族宗源地之一的“夢里黎鄉文化”,熱帶蘭花主題公園的“蘭花文化”,以四季海鮮為主兼容八方口味的“美食文化”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