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VIDEOSSEX少妇,97免费公开在线视频,欧美最猛黑人xxxx黑人猛交,午夜性刺激免费看视频

    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慶 | 河北 | 山西 | 內蒙古 | 遼寧 | 吉林 | 江蘇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東 | 河南 | 湖北
    湖南 | 廣東 | 廣西 | 海南 | 四川 | 黑龍江 | 貴州 | 云南 | 西藏 | 陜西 | 甘肅 | 青海 | 寧夏 | 新疆 | 香港 | 澳門 | 臺灣
   南昌市 | 九江市 | 景德鎮市 | 萍鄉市 | 新余市 | 上饒市 | 鷹潭市 | 吉安市 | 贛州市 | 撫州市 | 宜春市
  
江西的相關信息
江西旅游投訴電話
國家旅游投訴電話:010-65275315

江西最佳旅游時間
江西處于南嶺以北,長江以南,緯度偏低,而且距離海洋不遠。春季天氣易變,春夏之交冷暖氣流交匯于境內,梅雨連綿;夏季多受副熱帶高壓控制,盛行偏南風;夏秋之季,氣流單一,晴熱干燥;冬季常受西伯利亞(或蒙古)冷高壓影響,盛行偏北風,陰冷,氣溫低,但霜凍期短。江西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為16~20°c,大體為南高北低,一月3~9°c,七月27~31°c,年平均降水量達1341.4~1934.4毫米。
總之,江西省氣候特點是:春寒夏熱,秋燥冬冷,四季分明,但春秋季短,夏冬季長。全省氣候溫暖,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無霜期長,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宜于各種農作物的生長。

江西旅游特別提醒
暫無內容。

江西娛樂指南
江西的大城市象別的地方一樣,有歌舞廳、游藝廳等娛樂活動。除了這些,江西比較有特色的娛樂活動主要有觀賞奇鳥的活動,南昌等地有專門的旅行團會組織到森林公園去觀鳥。
江西采茶戲是由民間歌舞發展起來的地方劇種,距今約有三百余年的歷史。采茶戲的產生,與盛產茶葉有關。明朝,贛南、贛東、贛北茶區每逢谷雨季節,勞動婦女上山,一邊采茶一邊唱山歌以鼓舞勞動熱情,這種在茶區流傳的山歌,被人稱為“采茶歌”。
首頁 >> 江西 >> 上饒市 >> 萬年縣

  萬年縣位于江西省東北部、鄱陽湖東南岸、樂安河下游。隸屬上饒市。境內屬丘陵地帶,素有“魚米之鄉”之稱。東與弋陽交壤,西與余干毗鄰,南與鷹潭市接壤,北與鄱陽、樂平相鄰。面積1140.76平方千米。總人口37.9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8.5萬人,全縣通行贛語。處鄱陽湖東岸環湖丘陵,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懷玉山蜿蜒境東,西北部為濱湖平原。樂安河沿北部邊境西流,有萬年河、珠溪等支流。年均氣溫17.7℃,年降水量1766毫米。

行政區劃

  萬年縣轄6個鎮、6個鄉:

  鎮:陳營鎮、石鎮鎮、青云鎮、梓埠鎮、大源鎮、裴梅鎮

  鄉:湖云鄉、齊埠鄉、汪家鄉、上坊鄉、蘇橋鄉、珠田鄉

歷史沿革

  萬年歷史悠久,有著燦爛的遠古文明。早在舊石器時代,人類的祖先就在這塊土地上定居勞作、繁衍生息。經中美農業聯合考古隊多次發掘和采樣研究,境內大源仙人洞、吊桶環遺址是當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遺址之一,把世界稻作起源由7000年前推移到12000—14000年前。這一考古發現被評為中國二十世紀100項考古大發現之一。

  1512年(明正德七年) 以余干縣之萬春鄉置縣,北有萬年山,縣因以名。1984年 恢復青云鎮、石鎮(贛府廳字[1984]249號)。1985年4月18日 設立梨樹塢、盤嶺、馬家、山家寨鄉(贛府廳字[1985]230號)。1991年6月5日 撤銷梓埠鄉,設立梓埠鎮(贛民字[1991]93號批復)。1993年6月25日 中合鄉駐地遷至湖云并更名為湖云鄉(贛民字[1993]81號批復)。1995年9月29日 撤銷裴梅鄉、大源鄉,設立裴梅鎮、大源鎮(贛民字[1995]186號批復)。至此,全縣轄6個鎮、13個鄉。2001年12月3日 撤銷馬家鄉,劃歸陳營鎮;撤銷盤嶺鄉,劃歸大源鎮;撤銷山家寨鄉,劃歸上坊鄉(贛民字[2001]570號批復)。2002年 8月8日 垱下鄉更名為南溪鄉;梨樹塢鄉政府駐地遷至富林村,并更名為富林鄉(贛民字[2002]179號批復)。 2003年10月21日 撤銷富林鄉,成建制劃歸裴梅鎮管轄(贛民字[2003]273號批復)。2003年底,全縣總人口36.1萬人。2006年1月20日 撤銷珠山鄉,成建制劃歸陳營鎮管轄;撤銷大黃鄉,成建制劃歸石鎮鎮管轄;撤銷南溪鄉,成建制劃歸蘇橋鄉管轄(贛民字[2006]5號批復)。

自然資源

  現有耕地32.4萬畝,山地105萬畝,土地以水田為主,紅壤、湖土次之,并有少量的紫色土和紅色灰土,適應多種農作物和亞熱帶植被的生長。

  全縣水系發達,河網密布,境內有樂安河、玉津河、萬年河、珠溪河、大源河等主要河流,總長149.55公里,水資源總量為10.48億立方米,水域11萬畝,水質好,無污染,均屬境內清流。

  全縣現有林地面積92.7萬畝,用材林活立木蓄積量100萬立方米,毛竹存量234萬根,森林覆蓋率達59%。

  礦產資源較為豐富,有金屬礦藏銀、金、鎢、銻、鋅等16種;非金屬礦藏有石灰石、白云石砂巖、煤、砷、花崗巖、瓷土等19種,其中蘊藏量最大的石灰石達3.5億噸、白云石達10億噸,品位高且質純,名揚華東,被列為國家建材工業基地和省有色金屬工業基地。

經濟發展

  2010年是綜合經濟實力大幅提升的一年。生產總值突破50億元,達到51億元,增長15.3%;財政總收入突破5億元,增長35.5%,實現三年翻番;一般預算收入達到3.72億元,增長52.9%,是十五期末的三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突破60億元,達到68.3億元,增長51.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20億元,增長26.58%;工業增加值突破25億元,達到25.41億元,增長22.6%;外貿出口突破1億美元,達到1.4億美元,增長 122%;縣城城區人口突破10萬,達到10.08萬人;縣城區面積達到10平方公里;鄉鎮財政收入全部突破1000萬元,鄉鎮財政總收入達到3.17億元。

  2010年是工業經濟實現新跨越的一年。園區主營業務收入突破70億元,達到75億元,增長27.87%;開工投資過億元工業項目14個,年銷售收入過億元企業20家,實現稅收過100萬元企業達61家,新增20家;大地走紅公司被聯合國列入救援物資采購企業名錄(全省僅兩家),索普信產品以全國前10名成績成功中標《國家高效照明產品補貼推廣項目》;萬年被授予“中國(中西部)戶外休閑用品產業園”稱號,萬年工業園區成為省級生態建設試點園區。

  2010年是現代農業亮點紛呈的一年。“萬年稻作文化系統”被聯合國糧農組織批準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GIAHS)保護試點項目;全市現代農業和新農村現場推進會在我縣成功召開;“萬年貢”商標獲得中國馳名商標,是江西省第一個糧食類馳名商標;生豬規模化養殖水平全省第一,年出欄生豬20萬頭的金星養殖公司成為全國最大的單體生豬養殖基地;沼氣發電全面啟動,由中國五大電力集團華電集團投資1.4億元、一期工程4兆瓦的全省最大沼氣發電項目落戶萬年并正在緊張施工;10萬噸氮氣糧食儲存項目、日產300噸糙米和3000噸稻谷儲存、加工中轉平臺項目已建成投產。

  2010年是項目建設快速推進的一年。全縣已開工建設重大項目68個,完成投資45.58億元,同比增長49.7%;城鎮以上固定資產投資突破40億元,增長32.71%;向上爭取各類國債項目資金突破1億元,達1.36億元;昌德高速萬年互通連接線列入全省重點調度項目;昌碩紡織、江泥六號窯、高速養護中心、農資現代物流、檢察院技偵大樓等15個重點項目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齊埠圩防洪工程成功進入了全省重點地區中小河流治理項目實施計劃,萬年被列入全省小農水重點建設縣;稻作文化博覽園項目成功列入全省未來五年20項生態文化重點項目;投資1.5億元、可容納學生6000人的萬年中學新校園即將投入使用。

  2010年是人民群眾得到實惠最多的一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0836元,增長8.23%;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965元,增長17.8%;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突破2萬元,達到2.13萬元,增長26.3%;全年共發放糧食直補和糧種補貼資金4269.4萬元;新增創業小額擔保貸款2892萬元;農村衛生條件大幅改善,全市改水改廁現場會、全省縣級衛生局長培訓班在我縣舉行;發放城市低保金1348萬元、農村低保金1152萬元、五保金455萬元,榮獲全國“三院”建設先進單位和全省移民扶貧推進工作先進縣;社保基金征繳提前一個季度再次突破1億元,連續兩年突破億元大關;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新農合、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等六大保險覆蓋面進一步擴大,各類保障標準較去年都有了明顯提高。

產業發展

  始終把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推進農業產業化與結構調整、發展現代服務業結合起來,促進一、二、三產業協同帶動經濟增長,全縣三次產業比例由2009年的18.23:54.28:27.49優化為16.9:56.1:27,初步實現了由農業主導型發展向工業主導型發展的歷史性轉變。

  一是工業支撐更加凸顯。突出了主導產業。精細化工、戶外用品、光伏能源、食品加工等四大主導產業逐步發展壯大,昌碩紡織、江泥6號窯、凱吉醫藥等項目已建成投產;華邦藥業、恒祥醫藥、361度服飾、新時代塑膠、利之雅服飾等新落戶企業已開工建設。狠抓了效益提升。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達86億元,增長35.3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21.3億元,同比增長26.04%;完成出口交貨值22億元,同比增長21 %;上交稅金2.9億元,同比增長15.5%;實現利潤4.2億元,同比增長16%;安排就業17000人。優化了服務環境。積極開展了“創業服務年活動”, 進一步推進了“兩個集中”工作,推行了領導帶頭服務制;扎實開展了園區“封閉運行”和“六抓一打”活動,經濟發展環境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二是現代農業發展迅速。提升了農業產出水平。全縣農業增加值達8.6億元;糧食播種面積63.75萬畝,總產量4.55億斤;全縣生豬出欄72.5萬頭,年銷售收入7.97億元。提升了產業化水平。目前,全縣農業企業已發展到270家,其中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5家,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1家;生豬、貢米、珍珠三大產業全年實現產值16億;農業產業基地達到236個,市級以上農業優質基地42個;有15個村被列入省“十百千”工程“一村一品”專業示范村。提升了服務帶動水平。出臺和落實了各類惠農政策,全縣土地流轉面積10.2萬畝,其中流轉面積1000畝以上的大戶3戶;全縣注冊農業專業合作社達152家,同比增加34家,發展入社會員4526人;登記農村經紀人680人,同比增加70人。

  三是現代服務業日趨活躍。旅游業發展迅速。全縣接待國內外游客45.6萬人次,同比增長40%,實現旅游綜合收入3.65億元,同比增長82%。神農源風景區申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順利通過專家評審;景區建設步伐明顯加快,旅游功能要素不斷完善。金融業健康發展。萬年通擔保公司和小額貸款公司已注冊成立,上饒銀行萬年支行、萬年黃河村鎮銀行正式運營,全縣存款余額達50億元,同比增長11.1%;貸款余額達31.5億元,同比增長16.7%。商貿服務業勢頭旺盛。中心城區城市經濟日益繁榮,汽車以舊換新、家電下鄉等政策全面落實;全縣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總數分別達到11633戶、1238戶,擁有物流企業21家,商貿流通網點12200個。

交通狀況

  萬年區位優越,有著便捷的交通條件。皖贛鐵路穿境而過,國道206線縱貫南北,樂安河水運經鄱陽湖可直達長江;縣城距華東鐵路樞紐鷹潭市僅56公里,離瓷都景德鎮不過76公里,與省會南昌市也只有120公里。滬瑞高速拉近了萬年與長三角的時空距離。將進一步提升我縣的對外通達水平。

  萬年縣是“環鄱陽湖經濟圈”以及環鄱陽湖城市群30個縣市之一,這一優勢將進一步提升我縣的經濟發展。(環鄱陽湖生態城市群空間范圍以南昌為核心,昌九工業走廊為重點,以環湖設區市九江、景德鎮、鷹潭為主要支點,環湖高速公路和鐵路為軸線,輻射周圍50公里左右范圍。以縣域為單位,大體包括南昌市9縣區,九江市10縣區,景德鎮市4縣區,鷹潭3縣區,上饒市的鄱陽、余干、萬年3縣,撫州市的東鄉縣共30個縣市區。這是環鄱陽湖生態城市群的基本區域,從長遠發展角度看,可以擴大輻射到上饒、撫州、宜春市的其他部分縣市。但近期范圍不宜擴大過多,以保證中心城市有足夠的經濟密度和輻射力。)

城市建設

  萬年距華東鐵路樞紐鷹潭市僅77公里,距省會南昌市才170公里,距中外著名瓷都景德鎮市不過80公里,正好居這三個城市的三角中心。商業興旺,市場繁榮,內外貿易活躍,星級賓館萬年賓館坐落在縣城中心。國道206線穿境而過,樂安河水運經鄱陽湖可直達長江。全縣基本實現了鄉鄉通水泥路的目標。隨著省道黃錦公路的延伸、206國道的拓寬、南峽汽車專用公路的開通、縣城東西環路的建成、石鎮大橋工程的竣工,交通將更加便利。萬年通訊便捷,通訊已實現程控數字化,全縣所有的行政村通了電話。萬年電力供應充足,建有11萬伏變電站2座,3.5萬伏變電站7座。

  縣城自來水廠日供水能力達3萬噸。縣城建設堅持適度改造老區,重點建設新區的原則,按照高起點規劃、高水平設計、高標準建設、高質量要求,狠抓市政公用設施的配套,環境的綜合整治和市容市貌的綠化、美化和凈化,城市功能日益增強。在基礎設施日趨完善、投資環境不斷優化的同時,我們進一步改善投資軟環境,制訂了鼓勵外商投資的優惠辦法。在全縣上下全面開展“經濟發展環境建設年“活動,增強“人人都是投資環境”的意識,致力營造依法辦事、治安穩定的法制環境,講信用、樹信譽的信用環境,鼓勵、扶持經濟發展的政策環境,講文明、講道德的人文環境,辦事公道、服務周到的管理環境。

  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勤勞智慧的萬年人民,成就了萬年的輝煌歷史。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省第十一次黨代會以來,我們在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關心支持下,抓改革,保穩定,干發展,各項工作發生了看得見的變化,先后榮獲等全國“三五”普法先進縣、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縣、全國司法行政工作先進縣、全國全民健身周先進縣、全國老年體育工作先進縣、全國團建先進縣、全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縣、全省信訪工作先進縣稱號,特別是經濟發展步伐加快。

生態建設

  一是綠化產業前景可觀。把造林綠化作為產業來發展,積極培育園林企業,喜果綠化、誠培信園林等一大批綠化公司快速發展。突出打造了百里綠化大通道、百頃城市景觀園、百個雷竹生態村等“三個100精品工程”,強力推進了造林綠化“一大四小”工程,2009-2010年度,共完成造林4.595萬畝,景鷹高速及掛線、206國道和昌萬公路、珠曹公路、青陳公路三條省道等五條主干道綠化里程達106.3公里,全縣森林覆蓋率新增1個百分點,達到64.1%;規模以上林業企業達到10家,實現林業產值6億元。

  二是環境污染治理有效。嚴格執行了“三同時”制度,新建項目環評率達到了100%,加大了節能減排力度,強化了對我縣重點排污企業的監測與監管;積極推廣了“豬—沼—有機肥”循環模式、水稻綠色植保防控技術,大力實施了沼氣發電、沼氣入戶工程等項目,建設大中型沼氣池34個,累計容量4萬立方米。同時,全面鋪開了農村清潔工程,繼續推行“一用二集三收四處理”的垃圾無害化處理模式,全縣有424個村點實現了垃圾無害化處理。

  三是人居環境更加怡人。突出了龍泉湖森林公園和珠溪城市濕地“兩園”建設,高標準建設了一批包括園林綠化、一河兩岸、休閑配套、旅游景觀等工程;城鎮各類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100%,空氣質量在二級標準以上的天數占全年的 92 %。先后榮獲“中國綠色名縣”,全省“一大四小”造林綠化通道建設先進縣、全省生態建設試點縣、全省循環經濟試點縣等榮譽稱號。

基礎設施

  一是城鎮建設成效顯著。市民中心、六0北大道、萬中新校園、職教中心、棚戶區改造、廉租房、天然氣管道萬年段等項目有力推進;扎實推進了縣城規劃區內“三非”集中整治工作,縣城區管理更加有效;加快了石鎮、梓埠、青云等上饒市新型城鎮化示范鎮的建設步伐。全縣城鎮化率達到40%,提高了3.65個百分點;城市綠化覆蓋率達43.7%,綠地率達41.5%,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3.8平方米;縣城道路亮化率、硬化率分別為98.8%、99%,城市品位不斷提升,人居環境明顯改善。

  二是園區基礎更加夯實。啟動并推進了第二、第三污水處理廠和園區標準廠房建設等項目,完成了園區綜合服務中心建設,全面實施了園區硬化、綠化和亮化等工程。2010年,全年共完成園區基礎設施投入1.7億元,新開發土地375畝,總開發面積達到6.15平方公里,園區落戶企業已達234家,其中投產企業108家。

  三是通暢能力大幅提高。昌德高速萬年連接線有序推進,渡改橋、東外環、萬年港綜合碼頭等項目加快實施,206國道、昌萬公路迎國檢順利通過。2010年,完成農村公路建設100公里,硬化村道220公里,提前一年完成“村村通”工程。

  四是農業基礎日益改善。新建新農村建設村點100個,建成農村安全飲水各類工程45處,完成改水4259戶。張家山水庫、群英水庫等主體工程已完工,大港橋水庫已完成大壩防滲和溢洪道建設;大力實施“造地增糧富民”工程,2010年共爭取用地指標1800畝,外調耕地占補平衡指標5799畝,全力支持省、市、10個縣(市、區)重點項目建設,確保了城市、工業、交通等公益事業發展。

社會事業

  一是穩步推進民生工程。年初省、市下達的民生工程77項指標,均已全部完成或超額完成目標任務。創業就業扶持力度加大,完成城鎮職業培訓人數4187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人數8155人,城鎮新增就業人員7216人,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6763人,零就業家庭就業安置率達100%。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加大,建成經濟適用房415套、廉租房1100套,有1096戶困難家庭享受廉租房租賃補貼,改造城市棚戶區2.6萬平米,550戶危房改造對象可全部搬入新居喜迎春節。社會保險推進力度加大,全縣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人數分別達到2.89萬人、3.18萬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達30.6萬人,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參保達3.96萬人,失地農民養老保險參保達3624人。城鎮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繼續上調,目前平均達到890元以上,全縣1.4萬名退休人員從中受益。

  二是全面統籌社會事業。教育方面,穩步實施了農村初中校舍改造和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全力推進了萬年中學、職教中心、特殊教育學校等項目建設,辦學條件得到明顯改善;全縣教育教學質量再上新臺階,2010年高考全縣上二本線有888人,占全縣總人口的比例排全市第二,有3名考生被清華、北大錄取,另有兩名萬中學生因物理、數學奧賽成績優異提前被清華、北大確定錄取。醫療衛生方面,建立了鄉鎮衛生多渠道補償機制,啟動了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試點工作,醫療機構診療成本和群眾醫療費用明顯減少,開展了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工作,為7.98萬名城鄉居民建立了健康檔案;大力實施了“光明·微笑”工程,為1150名白內障患者、48名唇腭裂患者實施免費手術治療。尤其是縣人民醫院整體搬遷后,群眾的滿意度大幅提高,醫院效益也實現了50%以上的增幅。文化體育方面,成功承辦了全國CBO男子籃球俱樂部聯賽總決賽,進一步擴大了萬年的社會知名度;新建成了4個鄉鎮標準化文化站,完成了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全縣新建農家書屋45個。計劃生育方面,扎實開展了計劃外生育行為集中清理活動,被市計生委推薦申報2010年度全省人口計生目標考評綜合二等獎。

  三是著力構建和諧社會。認真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強了對食品藥品、煤礦、非煤礦山、煙花爆竹、水陸交通以及公眾聚集場所等方面的安全監管和安全隱患排查力度,全縣目前無重大安全生產責任事故發生。堅持用群眾工作統攬信訪工作,下大力氣解決了一批信訪積案問題,信訪穩定形勢基本平穩。進一步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以綜治工作智能管理系統為平臺,采取綜治公安一條線、鄉(鎮)一條線、教育一條線、部門聯動一條線的“四線聯查”工作法,將社會治安防控納入科技化、網絡化、信息化的軌道。在2010年上半年公眾安全感測評中,我縣位居全省第十、全市第一,基本實現了“發案少、秩序好、社會穩定、群眾滿意”的目標。

旅游文化

  萬年縣在第二次海內革命戰役時期是贛東北蘇區之一。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富林贛東北特委機關舊址、大源神仙洞新石器時期洞穴遺址。省級風景名勝區有神仙洞和神農宮、蓮花洞、黃巢山、青云塔(斛峰塔)以及贛東北蘇維埃政府舊址等。大源神仙洞和吊桶環遺址有著從舊石器時代晚期到新石器時代早期完整而清楚的地層堆積,是現今所知世界上年代最早的栽培稻遺存之一。

  有豐富的旅游資源。全縣共有風景區5個,風景點22個,其中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處,萬年仙人洞遺址、吊桶環遺址被評為“20世紀全國100項考古大發現”,2001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國家文物重點保護單位。稻作文化起源地仙人洞,將我國河姆渡發現的中國稻作七千年的歷史又提前了五千多年,神農宮和蓮花洞,引人入勝,令人流連忘返;齋山和黃巢山,讓人感到古戰場的戰鼓仍在回響。

景區景點

  1、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仙人洞與吊桶環遺址:位居縣城東北大源鎮內,四面高山環拱,中為葫蘆形盆地。仙人洞正處于大源盆地西北的小荷山腳,洞口開闊向陽,并向前伸展呈巖廈狀,斷面作弧形;吊桶環則居于西南面的條形山坡上,海拔高度約96.2米,與東北之仙人洞直線距離約800米,兩遺址海拔高差約60米許,同為舊石器時代晚期洞穴遺址。曾出土大量的骨器、石器、蚌器,并發現了目前人類已知最早栽培稻植硅石標本(距今12000年以上)和目前人類已知最早的陶器(距今10000年以上)。現已建成了仙人洞與吊桶環遺址陳列館、仙人洞原始生產生活展示區等。

  2、地下宮殿神農宮:中國最美的地下河,亞洲較為年輕的溶洞,全長7000多米,落差300余米,日前已開放的游程1600米,其中水路250米。洞內石毛、石柱、石筍、石鐘乳、石葡萄、石幔等各種形態的景觀發育完全,紅的似火、白的似玉,斑斕多彩,令人目不暇接。神龍宮洞內生活著大量的洞穴生物。它們與洞穴外生物或相同,或相似,或迥然不同,構成了豐富多彩的洞穴生物世界,有的昆蟲種世界僅有。

  3、龍泉湖:為一人工湖泊,湖面面積約200余畝,湖區內已配置了竹排、橡皮艇、汽艇供游客垂釣和 泛舟游覽,湖岸山林中建有竹制的亭臺樓榭,供游人休閑娛樂,整個景區有4.1平方公里,布置的精雅別致。

  4、贛東北蘇維埃政府舊址:為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革命故址,1930年,以方志敏、邵式平為首的贛東北蘇維埃政府和革命委員會由弋陽遷至該處。舊址至今保存完好,陳列著方志敏、邵式平的床、被、蚊帳、桌椅、挎包、以及紅軍用過的土槍、土炮、炸彈、大刀、梭鏢等珍貴文物。1987年12月28日列為第三批省文物保護單位。

  5、塢頭暴動舊址:位于裴梅鎮塢頭村,1929年7月25日,方志敏在此組織塢頭農民暴動,打響萬年土地革命斗爭第一槍。1989年7月25日,萬年縣委、縣政府在此建立塢頭暴動紀念碑一座,碑基為六邊形,碑座長2.4米,寬1.7米,高0.68米; 碑寬1米,厚0.5米,高2.8米。正面為方志純題字:“塢頭暴動紀念碑”,背面為塢頭暴動簡介。

  6、荷溪古村:為明清古建筑群村落,建村至今已有九百多年的歷史,坐落在大荷山腳下,距仙人洞遺址公兩公里。其主在景點有:古民宅(又名孝廉第)、荷溪古戲臺、彭氏宗祠、萬歷古井、古城墻、菩堤巖等。

  7、石林:位居神農宮景區最高峰黃天峰上。主要游覽項目有神農殿、神農百草園、摩崖石刻、一指擎天、西山石林、無極天梯等。新近發現的石林群是華東地區迄今為止發現的面積最大、景致最集中、景觀最美麗的石林。

  8、青云塔(又名斛峰塔):清道光庚子年建于青云鎮西南5華里處萬斛峰上,塔建7級,高9丈,八卦形,每方寬8尺,塔磚青 灰,每塊重20余斤,塔內有木梯可登,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9、大赦庵:又名七沼寺,系唐朝文德元年,公元888年,兵部尚書右仆射劉汾所建。舊時候有“國立五朝,歲近千載,香燈不絕”之譽。現僅殘留劉汾石像一尊、金姑墓一座、石碑二方、古井一口。

  10、黃巢山:離石鎮鎮3公里,樂安河之南岸,地理位置獨特,為樂安河及其內河所環繞。這里丘陵起伏,連綿數里,相傳唐末造反領袖黃巢,曾率兵駐扎在此,與唐軍展開戰斗,并占領了大半個中國,雖然后來造反被撲滅,但是卻也成為壓倒唐朝統治的最后一根稻草,不就之后,唐朝被朱溫所滅。后來人們為了紀念,就把這座山叫做黃巢山。現在黃巢山仍保留著當年的古城墻、放馬洲等。

  11、石鎮古街:緊靠樂安河邊,石鎮大橋橫跨樂安河,石鎮碼頭歷史悠久,作為古時的一個交通樞紐,石鎮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石鎮古街保留著大量清末民初的古民居建筑,并且大多集中分布。鋪著青石板的幽長巷道,早已褪色的竹制排門,青磚上若隱若現的各式雕刻,契合完好的木質橫梁以及極具徽派特色的大堂天井,讓人仿佛置身于兩百年前的時空,還有一些古建筑經改造,古為今用,古今結合,獨具特色。

  12、娛園山莊:離縣城5公里,山莊內資源組合良好,水面區域開闊,四周山水相映,風光旖旎,景色迷人,猶如鑲嵌在群山中的一塊秀玉,每當清晨太陽初升,湖水爍金,黃昏晚霞如胭脂,為湖面染上一層金色,月夜靜謐得湖面一片銀白,微風吹來,搖曳生輝,令游人如癡如醉。

  13、貢米基地:萬年是世界稻作文化的起源地,素有“貢米之鄉”之美稱。貢米是萬年的傳統名特產,生產貢米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早在南北朝時,朝廷將其律定“代代耕作,歲歲納貢”的貢奉朝廷之珍品。萬年貢米產于裴梅荷橋村,據專家考證,荷橋水土含有多種礦物質,加之山高垅深,日照奇特,泉流地溫變異,形成貢米生產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因此荷橋作為萬年貢米原產地,2005年被國家公布為原產地域。

  14、湖云“三水”產業基地:地處萬年湖云鄉境內, 2003年通過省級萬畝“三水”產業科技示范園區驗收。“三水”產業萬年科技示范園總面積10379畝,共分五個園區。即:魚、蚌種畝繁育區;珍珠、畜禽、優質商品魚養殖區;休閑觀光旅游漁業區;水生作物栽培區;珍珠系列產品加工區;米產品批發市場。另外湖云盛產珍珠,湖云珍珠粒大形圓、光澤照人,含氮量高于其他珍珠幾倍,素以“淡雅似明月,瑰麗如云霞”而聞名,其產品暢銷海內外。

特色產品

  萬年貢米:名揚四海,它是我國接待來訪的外國元首的招待用米。潔白如玉、光潔透亮的貢米原產地位于裴梅鎮荷橋村。相傳南北朝時期,荷橋農民種植了名為“三粒寸”的稻種,到明朝正德年間,皇帝南巡時,夢見江西有“千斤冬瓜,寸長大米”,就派官吏四處查訪,終于在荷橋村發現。皇帝十分喜愛,傳諭荷橋村村民“代代耕種,歲歲納貢”,貢米便由此而得名。清朝時期,州縣納糧送至京城,必待萬年貢米運到方可封倉。萬年貢米為一年生水稻,春播秋收,全生育期180天左右,米質優良,粒細體長,形似梭,質如玉,軟而不粘,香甜可口,營養豐富,食用鮮美,譽蓋五谷。1996年,萬年貢米集團成立,其生產的貢米及系列產品暢銷廣州、深圳、北京、上海等省市,遠銷東南亞各國,多次被評為省優、部優產品。

  萬年珍珠:萬年地處鄱陽湖濱,水資源豐富,淡水養殖區域遼闊。浩水的水面,碧波蕩漾,水溫適中,水質肥活,含氧豐富,是珍珠寄生體——河蚌家庭生存的理想天堂。萬年民間有著長期育珠的傳統,上世紀80年代中期湖云塘水產場探索出“岸上加工,岸邊養豬,水面養鴨,水中養珠,水底養魚”的立體養殖模式,短短十幾年時間,這里的養殖區域不斷擴大,產量不斷提高,品種不斷增多,產值不斷增長。隨著江西萬年春珍珠集團的成立,這里高峰期珍珠養殖面積已達2.4萬畝,年產淡水珍珠50噸,開發珍珠毓新產品200多個,產品暢銷國內外,年總產值達1.92億元,年利潤3000多萬元。近幾年,萬年制訂了珍珠生產標準,在全國率先實現標準化生產,大大提高了珍珠質量。目前,隨著這一珍珠大市場的建成使用,他們利用先進的養殖、加工技術,在培養蚌源,殖蚌育珠、優質高產的基礎上,又開發出許多令國內外市場都青睞的新產品。

  萬年生豬:生豬養殖是萬年的傳統產業。近年來,萬年縣通過資金扶持、掛點幫扶等一系列優惠政策和服務措施,大大調動了全縣規模化養豬的積極性,逐步成為養豬大縣,生豬產業成就了一批個體養殖戶的致富夢,也使萬年縣的經濟發展走上了快車道。生豬價格低迷,萬年縣逆勢而進,進行低成本快速擴張。2008年,生豬市場價格一路看好,萬年的生豬業迎來了豐收年。預計將出欄生豬28萬頭,生豬總產值達到2.24億元。

  萬年水泥:落戶于萬年縣的江西萬年青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是江西省建材行業第一家上市公司、江西省最大的水泥企業、江西省重要骨干企業、全國520戶重點聯系企業。公司建有省級企業技術中心,有中、高級技術人員200余名,現已通過國這完善計量檢測體系確認、ISO9001國際質量體系認證。公司的主導產品——“萬年青”牌系列硅酸鹽水泥,是江西省名牌產品、江西省重點保護產品和國家(首批)免檢產品,“萬年青”商標為江西省著名商標。公司還被授予“國家(首批)重合同守信用企業”稱號。公司現年產水泥400萬噸,今年,還將在萬年投資2億元新上一條100萬噸生產線。

熱點城市: 杭州 | 大連 | 青島 | 南京 | 西安 | 深圳 | 蘇州 | 廣州 | 拉薩 | 麗江 | 洛陽 | 威海 | 珠海 | 廈門 | 沈陽 | 哈爾濱 | 濟南 | 長春 | 無錫 | 桂林
熱門景點: 黃山 - 湘西鳳凰 - 九寨溝 - 廣西漓江 - 天涯海角 - 泰山 - 頤和園 - 杭州西湖 - 山海關 - 圓明園 - 八達嶺長城 - 神農架 - 千島湖 - 五臺山 - 北戴河
本站部分圖文內容取自互聯網。您若發現有侵犯您著作權行為,請及時告知,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侵權作品、停止繼續傳播。
Copyright ©365135.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做中國最好的旅游門戶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