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北新區(原新城子區)地處沈陽市區北郊,位于大連、沈陽、長春、哈爾濱“東北城市走廊”中部,南靠沈陽市區,北隔遼河、萬泉河與鐵嶺、法庫縣相望,東與撫順市、鐵嶺縣毗鄰,西接遼西走廊,與新民市、于洪區相連。是連接吉林、黑龍江和內蒙古三省區的黃金通道和"東北城市走廊"的樞紐重地。坐標介于東經123°16'至48',北緯41°54'至42°11'之間。 沈北新區總面積1098平方千米�?側丝�319380人。區內有遼寧大學.沈陽航空航天大學.沈陽師范大學等數所高校。
行政區劃
沈北新區轄7個街道、2個鎮、3個鄉、2個民族鄉:
街道:新城子街道、清水臺街道、輝山街道、道義街道、虎石臺街道、財落街道、望濱街道
鎮:興隆臺鎮、清水臺鎮
鄉:新城子鄉、尹家鄉、馬剛鄉
民族鄉:黃家錫伯族鄉、石佛寺朝鮮族錫伯族鄉
歷史沿革
1956年5月25日國務院批準設立沈陽縣,以沈陽市郊區的434個行政村和撫順市郊區的7個行政村為其行政區域。1956年6月22日遼寧省人民委員會批準新設立的沈陽縣劃歸遼陽專區。1960年1月7日國務院批準撤銷沈陽縣,設立沈陽市新城子區,以沈陽縣的部分地區為其行政區域。沈陽縣其他地區分別并入沈陽市6個市區。1998年,遼寧省人民政府(遼政[1998]61號)批準:撤銷沈陽市新城子區財落堡鄉,設立財落鎮。
2007年12月26日,經省人民政府批準(遼政[2007]236號),同意設立沈北新區望濱街道辦事處,轄原蒲河街道辦事處望濱村、南三家子村、閆家村、東四家子村、古砬子村、灣溝村,原馬剛鄉章子溝村、曾子溝村、黑林子村、合心村、山城子村、房身溝村、邱家溝村。區劃調整后,望濱街道辦事處轄13個村,區域面積50.6平方千米,實行街道管村體制;蒲河街道辦事處轄12個村,區域面積63.59平方千米,實行街道管村體制;馬剛鄉轄12個村,區域面積34平方千米。注:望濱街道辦事處由沈陽棋盤山國際風景旅游開發區代管。
自然地理
沈北新區地勢平坦、開闊,平均海拔為58米;全區地勢自東向西傾斜,東高西低,東部屬丘陵地貌,中部屬黃土堆積平原,西部屬遼河沖積平原。七星山旅游風景區位于沈陽市沈北新區石佛寺鄉境內。七星山形成于侏羅紀末期,由南山、塔山等七座山頭組成。風景區因其山形分布酷似北斗七星形狀得名。山間溝壑縱橫,層戀疊翠,分布有狐貍大溝等山溝二十多個。塔山南坡有泉眼一處,泉水清冽甘甜。
屬于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7.5℃,年降水量672.9mm。
沈北新區內有遼河、蒲河等7條河流綿延流過。遼河主流上游老哈河匯合西拉木倫河后,稱西遼河。西遼河于臺河口分為南北二支,南支為主流西遼河,北支為新開河。二河于雙遼匯合后南下,至福德店匯合東遼河后始稱遼河。經鐵嶺后轉向西南,至六間房再一分為二,一股南流為外遼河,在三岔河與渾河、太子河匯合,稱大遼河,經營口市注入渤海;另一股西南流稱雙臺子河,經盤山南匯繞陽河后,注入渤海。
自然資源
沈北新區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擁有70萬畝肥沃的良田,是名副其實的“魚米之鄉”。中部地區蘊藏著豐富的煤炭和優質礦泉水資源,東部山區有大量的石灰石、大理石、滑石和硅石等礦產。東部的石人山自然生態區,森林茂密,動植物資源豐富,是省內罕見的野生動植物資源寶庫。境內東部盛產林果,中部建有蔬菜、花卉、苗木生產基地,西部是優質米生產基地。
產業經濟
沈北新區的基礎設施完備,水、電、氣供應充足。遼河、蒲河流經境內,黃家自來水廠日供水能力達10萬噸;是沈陽五大水源地之一。東北電網最大的輸變電所坐落在境內,電力設施齊全。沈北新煤氣儲罐儲氣能力達20萬立方米。郵電通訊與各大城市聯網,可辦理國際國內郵政業務,程控電話可直接撥通國際國內各大城市。四家專業銀行和三家保險公司可為國內外客商提供熱情高效的金融、保險服務。
改革開放以來,沈北新區利用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資源優勢,全方位實施外向牽動、改革驅動、科教拉動和合力推動四大戰略,全區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都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兩高一優”農業方興未艾。形成了東部林果、中部蔬菜、西部水稻,旱田、水田、效益田各占1/3的生產格局。農業產業化進程不斷加快,優質米、蘋果梨、棚菜、露地菜、肉食雞、蛋奶、肉牛、玉米制種、淡水魚、花卉等十大農副產品基地已初具規模。興建了優質米加工、肉雞屠宰等五大涉農龍頭企業。全區農業產業化步入了種、養、加相結合,產、供、銷一條龍,貿、工、農一體化的良性發展軌道,并正在向基地化、區域化、專業化、深加工、創匯型方向發展。
工業發展突飛猛進。形成了以機械、建材、制藥、機繡、化工、造紙、服裝、釀酒八大行業為主體、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鄉鎮企業異軍突起,成為全區經濟的主導力量。
外向型經濟迅速崛起。出口創匯產品達到40個種類,產品遠銷美國、法國、日本、韓國等209個國家和地區,并建成木制品、針織品、肉食雞、工藝品四大出口商品生產基地。
第三產業蓬勃興旺。以國營商場、賓館和大型集貿市場為主體,以城鄉星羅棋布的商貿網點為羽翼的服務網絡已經形成,物資貿易、商、飲、服、修等企業和網點遍布全區各地,為您提供購物、餐飲、住宿等全方位的優質服務。
沈北新區,以科技創新和體制創新為核心,通過全面創新和綜合配套改革,探索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模式。
沈北新區將著力培育四大創新產業,即:培育發展農產品深加工產業,建設全國最大最好的農產品深加工產業集群;培育發展電子信息產業,建設東北亞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基地;培育發展物流商貿產業,建設東北地區物流貿易中心;培育發展現代房地產產業,建設中國北方最具魅力的生態宜居城市。
沈北新區將全面落實遼寧省區域經濟發展戰略,建設沈陽-鐵嶺工業走廊,以道義、虎石臺、輝山、新城子四個開發區為重要節點,利用5年左右時間,建成以玉米生物產業、電子信息產業為主體的超千億產值的重要經濟增長區域。
沈北新區將集中打造兩大城市發展空間,即:集中打造以沈陽輝山、虎石臺、道義三個省級以上開發區為主體的近300平方公里的蒲河生態新城,集中打造以新城子鄉、新城子街和新城子開發區為主體的近100平方公里的新城子現代副城。
沈北新區將加快建設八大體制創新和開發開放平臺,即:沈陽輝山農業高新技術開發區、沈陽虎石臺經濟技術開發區、沈陽道義經濟技術開發區、沈陽新城子經濟技術開發區、沈陽玉米工業園、沈陽蒲河新城電子信息產業園、沈陽怪坡旅游風景區、沈陽七星山旅游風景區。
海內外投資者紛紛看好新區,美國通用電氣、德國西門子、韓國三星、荷蘭TNT、法國達能、中糧集團等10余家世界500強企業,以及沈陽乳業、南京雨潤、華美畜禽、金石豆業、禾豐牧業、東亞種業、通威飼料等近20家國家級農產品深加工龍頭企業相繼落戶新區。
"十一五"時期,沈北新區將引進培育規模以上企業2000家,主要經濟指標每兩年翻一番,實現工業產值2000億元,財政收入40億元,經濟社會發展總體水平進入全省區(縣市)的前列。
交通運輸
沈北新區共有國省干線公路三條總長度84公里,縣級公路九條、27公里,鄉級公路15條、155公里,形成了以國省干線為骨架,縣鄉公路為支線、村級公路為補充的四通八達的公路網,全區公路密度達到了46.05%/百平方公里。沈大、沈哈高速公路連結成網,國、省、市、區、鄉五級公路四通八達;并在境內設有4個出口;沈陽至哈爾濱、沈陽至承德、沈陽至明水、沈陽至平崗等4條過境國、省級公路干線同區鄉級公路形成了密集交錯、四通八達的交通運輸網。長大鐵路貫穿境內,南下可抵遼南沿海及關內,北上可達長春、哈爾濱及中俄邊境口岸。長大鐵路貫穿境內。
教育事業
在沈北新區道義經濟開發區大學城內設有遼寧大學、沈陽航空航天大學、沈陽師范大學等重點名校。
在沈北新區虎石臺設有多所全國知名專高職院校,其中遼寧省交通高等�?茖W校,是全國首批國家高職示范校。
在沈北新區街道設有省級重點中學、省級示范性高中——沈陽市第八十三中學。
新區定位
吸納百萬人口:為了實現百萬人口規劃,沈北新區打算采取四大手段迅速集聚人氣。
改革的試驗區:沈北新區要成為東北老工業基地改革開放的試驗區。
特色旅游之鄉:因為新區有得天獨厚的沈陽棋盤山風景區、沈陽國家森林公園、沈陽怪坡風景區和沈陽七星山風景區都位于其中。
生態宜居城市:“住宅郊區化”是城市發展的必經途徑。
高校集中地區:新區教育事業發展比較迅速,一批新學校即將落戶。
城際連接走廊:沈鐵工業走廊兩側隨即將建立17個工業園區,園區將從沈北新區一直延伸到鐵嶺昌圖。

七星山旅游風景區
風景名勝
沈陽怪坡發現于1990年4月,位于沈陽沈北新區清水臺鎮內的帽山西麓,觀對曠野,背依群山,長80余米,寬約15米,是一條西高東低走勢的斜坡。各種車輛到此下坡不開(加油)不走,而上坡不用開(加油)卻自然向坡上滑行。怪坡問世,神秘加深。專家、學者紛至沓來,探秘揭謎。有的說是重力位移,有的說是磁場效應,還有的說是視覺誤差,但各種說法相互矛盾,不能自圓其說。怪坡是一個神秘的地方,絡繹不絕的中外游客,無不帶著“臨坡不枉此來游”的滿足,又留著“如此奧妙誰造化”的懸念欣然離去。
沈陽七星山旅游風景區位于沈陽市沈北新區石佛寺鄉境內。背依遼河,南接沈陽。沈明公路貫穿境內,緊鄰景區邊緣。南距沈陽30公里,東距新城子區14公里,西、北與新民市,法庫縣隔河相望。 景區民風淳樸,風情獨特。七星山風景區周圍是錫伯族的發源地和朝鮮族的聚居地,同時還居住著滿、蒙等少數民族。有沈陽周圍保留較完整的少數民族村落。民族特色鮮明,民族風情迥異,是開發民俗特色旅游的理想之地。
文物古跡
石臺子山城址位于沈陽市輝山風景區棋盤山水庫上游水域的右岸。據有關文獻記載和對出土遺物的分析,石臺子山城建筑和使用時間應在公元四世紀中期至五世紀初。 2006年6月3日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