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頁 >> 四川 >> 遂寧市 >> 鄉鎮介紹 >> 通仙鄉 |
![]() |
通仙鄉 |
通仙鄉位于四川遂寧市大英縣東北部,東臨隆盛鎮(同心),南靠蓬萊鎮(火井),西接象山鎮,北與射洪縣接壤。 幅員面積20.4平方公里。1951年9月置鄉,1966年至1983年曾更名為永明,1992年9月撤并建時與原高峰鄉合并為現通仙鄉,距縣城11公里。現轄兩個辦事處, 兩個場鎮,11個行政村,104個農業合作社。1999年末總戶數4197戶.總人口14259人,其中農業戶4190戶,農業人口14175人,耕地13630畝。境內以中淺丘為主,多山坡綠地,有�、蛐退畮煲蛔�,人民渠支渠12.5公里。 自然資源 通仙鄉是一個農業主導型鄉,主產糧、棉、油、豬、羊、蠶,近兩年來該鄉特色農業發展較快,以生豬、山羊、肉牛、網箱魚等為特色的養殖業成為鄉域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已成為市縣牛羊養殖基地�,F已建成小康村7個,在建典型富裕村1個。 過境鄉道水泥路連通縣城,鄉內村村杜社公路暢通。鄉村有線廣播已建成網絡,村級廣播站已全部建成,光纖閉路電視覆蓋率達65%,程控電話村通率達82%,為宣傳、信息工作開展奠定了堅實基礎。鄉內有初級中學l所,中心小學2所,村小學10所,教職工140余人,在校學生2700余人.有農技校和黨校各一所,學員600余人,有各層次農技人員120余人。有衛生院及禮堂各兩所,老年活動中心3處。著名宗教活動場所--高觀山在鄉內高山村。每逢重大節日,游客甚眾。 1999年,全鄉糧食總產7900噸,棉花總產140噸,油料總產300噸,生豬出肥8100頭,山羊出欄3500余只,出欄肉牛509余頭,收蠶繭12噸。鄉鎮企業產值1300萬元,勞務輸出2100人。農民人均純收入1450元,地方財政收入102萬元。計生工作名列全縣第二名。投資80多萬元的"僑心"小學已投入使用。"普九"通過國家驗收。 鄉鎮建設 大英縣通仙鄉因地制宜開展水利建設,投入資金200余萬元,改造中低產田80hm2,恢復改善灌面160hm2,為農村經濟發展奠定了基礎。通仙鄉整治了以人民渠高永支渠為重點的渠道12.5km,配套斗渠6條21km,完善了排灌網絡。該鄉還開展了一系列綜合制旱工程,新建28口蓄水池,11口山坪塘,23節石河堰,12處大型囤水田和25處提灌站,改善了11個村農業生產條件,增強了農業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該鄉在盛水村大面積推廣節水型噴滴灌、U型水渠、低壓管道輸水等工程,使每畝土地收入比以前增加了8至10倍。 特色產業 一、加快土地流轉,推進規模化發展。采取示范帶動、政策促動、宣傳發動等措施,引導農民采取轉包、轉讓、互換、租賃、股份合作等形式進行土地流轉,集體發展花椒產業。截至目前,全鄉流轉土地8000畝,規�;l展九葉青花椒7800畝。二、開展技術培訓,推進標準化生產。采取召開技術現場會、培訓會,舉辦專家講座等方式,開展技術培訓6期,培訓種植農戶600人次,幫助種植戶提高種植技術,實行標準化生產。三、發展專合組織,推進規范化經營。成立花椒生產經營協會,發展入社會員100余戶,采用"協會+農戶"模式,實行統一規劃、統一種苗、統一定植、統一技術、統一銷售和分戶管理的經營體制,提高組織化和規范化程度。四、組建服務網絡,推進信息化銷售。以農業信息網建設為契機,健全花椒銷售服務網絡,為椒農提供及時、可靠的供求信息,拓展銷售渠道和范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