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參觀蔡元培故居、書圣故里,晚上夜游魯迅故里,順利避開客流高峰。”今年“五一”小長假,“00后”北京游客張夢第一次打卡浙江紹興古城,留下了難忘的江南水鄉記憶。她受訪時直言,“果然,‘聽勸’不吃虧!”
隨著互聯網飛速發展,年輕人樂于在網絡社交平臺求助、交流、分享,獲得一趟“不踩雷”的美好旅行。在中國,“聽勸式旅游”正在成為當下旅游新方式、新時尚。
“紹興三天兩晚旅游,這版攻略可行嗎?主打一個聽勸。”就在假期前夕,張夢在社交平臺發布求助筆記,并附上自己做的攻略。讓她沒想到的是,一天之內收到500多條網友建議,“按照評論區好心人的建議,我重新優化了旅游線路,享受了一場完美旅程”。
和提前做攻略不同,由于臨時搶到高鐵票,5月3日一早,“95后”湖北姑娘小奇獨自背上行囊就出發了。小奇受訪時表示,上高鐵的第一件事就是發帖子:“馬上到重慶!求推薦觀音橋附近的酒店和火鍋店,聽勸!”
“這家火鍋店名氣很大,但體驗感一般”“我住過這家酒店,但離地鐵站有些遠”……不一會兒,不少IP地址在重慶的網友就給出回復,小奇很快決定了目的地。“他們都是親身體驗過的,這樣不容易踩雷,會讓旅行非常高效。”小奇說。
中國民間有句俗話:聽人勸,吃飽飯。其指人們虛心接受意見或建議,能給自己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旅游聽勸”“穿搭聽勸”“減肥聽勸”“裝修聽勸”“賣貨聽勸”……縱觀互聯網社交平臺,“一句聽勸”就能換來五湖四海網友的千萬條真誠建議,越來越多年輕人在“聽勸”中互助和成長,在互助式社交中收獲經驗、化解旅途煩惱。
“聽勸式旅游”不只在中國,不少國際友人也“跟風”求助,中國網友熱心支招。在某社交平臺,IP地址在意大利的外國女孩安琪說,“已經訂好夏天到中國旅行的機票。超想去中國玩,中國人請告訴我該去哪里玩。”
“5月2日消息一發出,就收到了100多條建議和私信,他們很詳細地介紹每座城市特點,讓我很驚喜。”安琪在線受訪時直言,“中國人非常友好和熱情,對這次旅行非常期待。”
中國旅游文獻研究所所長徐日輝受訪時表示,互聯網改變了人們的社交方式,也催生了旅游新體驗。旅游可以放松身心、開闊眼界,而年輕人希望及時獲取旅行中未知的信息,他們不再盲目搜索,而是求助網友獲取建設性的指南。
“‘聽勸式旅游’走紅的背后,與年輕人熱衷情緒價值密不可分,同時也折射出年輕人對個性化旅游的追求,體現出互助式社交的魅力。通過互助式社交,‘聽勸’的人可以獲得一份針對性的旅行建議,感受到網絡世界的善意;‘勸’的人也能分享自身經驗,實現人與人之間的‘雙向奔赴’。”徐日輝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