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西區位于四平市區的西部,與遼寧省昌圖縣接壤,是四平市政府所在地,是四平市和駐區部隊黨、政、軍機關所在地,是四平市政治、經濟、文化、金融、商業、科技教育中心。這里地勢平坦、交通方便、商業繁華、氣候宜人。全區面積169平方千米。人口268411人(2005年末)。
區人民政府駐海豐大路2118號。郵編:136000,代碼:220302,區號:0434。
行政區劃
鐵西區轄5個街道、1個鄉:
街道:仁興街道、英雄街道、站前街道、北溝街道、地直街道
鄉:平西鄉
歷史沿革
鐵西區是1983年9月經國務院批準設立的縣級行政單位(12月22日經吉林省人民政府批準設立)。以長沈鐵路和市內天橋為界限,位于四平市西側,故此稱為鐵西(通稱道里)。 2000年,鐵西區轄5個街道、1個鄉。
2005年,調整四平市部分行政區劃(四政發[2005]19號),其中:將梨樹縣十家堡鎮的九間房村、西八大村、東八大村、孤榆樹村,大房身鄉的海青村、條子河村劃歸鐵西區平西鄉管轄。調整后,鐵西區面積由101平方千米增加到169平方千米,人口由25萬人增加到27萬人。

經濟概況
農業是鐵西區的基礎產業,除盛產玉米、水稻、大豆、小麥外,還為市民提供品種繁多、價格合理、優質新鮮的肉、蛋、奶、蔬菜、水果,是四平市區副食品供給的基地。農業生產完成了由傳統、封閉型農業向現代開放型農業的轉變。蔬菜生產已走上了產業化發展的軌道,開發潛力巨大。
近幾年來,鐵西區先后與省內、國內各科研院所合作,加大了對農業生產(特別是蔬菜生產)的科技投入。蔬菜生產的經濟效益不斷提高。從去年開始該區與比利時當友公司合作生產苣菊菜(玉蘭菜)項目已獲得成功,苣菊菜不僅供應省內,還供應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最近將出口韓國、日本。到現在全區農村人均收入3500元。
工業是鐵西區的主導產業。以冶金制造、機械加工、啤酒、白酒、飲料、糧食加工、食品加工、印刷包裝、裝潢材料、塑料制品、飼料、服裝行業為主。在全區600多種工業產品中,啤酒、白酒、飲料、連鑄機、換熱器、鏈條、角鋼、羅紋鋼、密封墊、飼料、生物菌肥、印刷制品、包裝制品、植物油、方便面、育秧盤、電器開關、鍋爐、二氧化碳發生器、淀粉已成為全區的主導產品,在國內國際具有較強的競爭力。鏈條、角鋼、羅紋鋼、啤酒、飲料、換熱器、豆柏、方便面、大豆磷脂20多種 產品打入國際市場,遠銷日本、韓國、俄羅斯、馬來西亞、卡塔爾、新加坡、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全區工業經過十幾年的快速發展,形成了具有鐵西特色工業的整體框架,有中英、中法合資興建的年產30萬噸啤酒和年產13000噸的飲料行業; 有以紅嘴30萬噸煉鋼、30萬噸軋鋼為主體的冶金制造業;有以生產鏈鑄機、換熱器為主體的機械加工業;有以年產9000萬碗(袋)方便面食品為主體的食品加工業;有以五色彩印為主體的印刷業;還有以紙、塑為主要原料的包裝業。全國著名神州第一屯---紅嘴集團總公司就坐落在轄區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