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概況】
松原市,別稱“伯都訥、新城”,吉林省轄地級市,位于吉林省中西部、松遼盆地內部,東界長春市,南接四平市,西南達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西北臨白城市,北抵黑龍江省大慶市,東北鄰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幅員面積2.2萬平方公里。松原市轄1個市轄區、2個縣、1個自治縣,代管1個縣級市,并設有1個國家級開發區和7個省級開發區。松原市常住人口212.57萬人。
松原市是吉林省西部中心城市、國家能源戰略基地、東北冰雪旅游名城、吉林向西開放門戶城市,地處哈爾濱、長春、大慶三角地帶,哈長城市群核心區域,是東北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和物流集散地,與包頭、呼和浩特、鄂爾多斯一起被稱為“中國北方經濟增長四小龍”。松原市因油而建、因油而興,吉林油田坐落境內,被國務院確定為國家可再生能源示范市和全國唯一的生物質能源產業集群城市。
松原市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繁衍生息。2000多年前的古夫余國、1000多年前的渤海國等曾在這里開疆拓土。松原市素有“糧倉、林海、肉庫、魚鄉” 之美譽,地處北緯45度的世界黃金玉米帶、黃金水稻帶,是中國最大的雜糧雜豆集散中心。先后獲得“跨國公司眼中最具投資潛力的中國城市”“中國東北十大魅力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等榮譽稱號。
【行政區劃】
松原市轄1個市轄區、2個縣、1個自治縣,代管1個縣級市:
寧江區 面積1269平方千米,人口52萬。郵政編碼138000。區人民政府駐文化路1號。
扶余市 面積4464平方千米,人口77萬。郵政編碼131203。縣人民政府駐三岔河鎮。
長嶺縣 面積5787平方千米,人口64萬。郵政編碼131500。縣人民政府駐長嶺鎮。
乾安縣 面積3522平方千米,人口30萬。郵政編碼131400。縣人民政府駐乾安鎮。
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 面積5117平方千米,人口58萬。郵政編碼131100。縣人民政府駐前郭爾羅斯鎮。

【歷史沿革】
早在西漢初期,松原市一帶便建立了中國東北地區第一個地方農業制國家——扶余國(都城長春),扶余國的農業、畜牧業已經十分發達,開創了中國北疆歷史文化的先河。
清 代,今吉林省松原市扶余一帶屬吉林將軍伯都訥副都統轄地,副都統駐伯都訥城。伯都訥城是清初“邊外”(柳條邊)七大軍事重鎮之一。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設立伯都訥站,是寧古塔將軍境內西部通往齊齊哈爾城的重要通道。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在伯都訥驛站南20里處建新城,名伯都訥新城(今扶余鎮),添設伯都訥副都統專城駐防。清嘉慶十六年(1811年),設置伯都訥廳,駐伯都訥新城,同時設分防巡檢一員,駐孤榆樹屯(今榆樹市),隸屬伯都訥廳。清光緒三十二年正月二十二日(1906年2月15日),伯都訥廳升改新城府,駐新城,與伯都訥副都統同城;孤榆樹屯巡檢改設榆樹縣,由新城府領。翌年4月,裁將軍,改隸吉林行省西北路道。清宣統元年四月十五日(1909年6月2日)批準,裁撤伯都訥副都統。
民國二年(1913年)3月,改為新城縣。隸屬吉林省西北路道。民國三年(1914年)2月,因與河北、山東等省新城縣重名,奉令改稱扶余縣。同年6月,西北路道改稱濱江道,隸屬濱江道。民國六年(1917年)建國方略完稿,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在著名的《建國方略》中曾構想在松嫩兩江交匯處設立一個“東鎮”作為東北樞紐城,這里的“東鎮”就是松原。民國十八年(1929年)2月,廢止道制,由吉林省直轄。東北淪陷后,隸屬吉林省管轄。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后,初隸吉江行政區,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5月,劃歸嫩江省管轄。
1949年5月,劃歸吉林省管轄。
1956年,隸屬公主嶺專區,1958年10月改隸白城專區。
1987年11月19日,國務院批準:撤銷扶余縣,設立扶余市(縣級)。
1992年6月6日,國務院批準:撤銷扶余市(縣級),設立松原市(地級),設立松原市扶余區。
1995年7月20日,國務院批準:設立扶余縣,轄扶余區的部分行政區域,縣人民政府駐三岔河鎮。松原市扶余區更名為松原市寧江區。
2003年,松原市下轄扶余縣、前郭縣、長嶺縣、乾安縣和寧江區4縣1區,設經濟技術開發區、農業高新技術開發區和查干湖旅游經濟開發區3個省級開發區,設太平川、郭爾羅斯、長山、水字、陶賴昭、蔡家溝、雅達虹等7個市級工業園區。
2013年1月,國務院批準:撤銷扶余縣,重新設立扶余市(縣級)。重新設立的扶余市由吉林省直轄,松原市代管。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松原市位于中國吉林省中西部、松花江上游和嫩江之間的松嫩平原,南與長春市、四平市為鄰,西與白城市、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接壤,北隔松花江與黑龍江省大慶市相望,東北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幅員面積2.2萬平方公里。松原市建成區面積達89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松原市位于松遼盆地內部,處于松遼盆地中央凹陷帶與東南隆起帶相交接的部位,存在北東和北西兩組共軛構造,容易產生能量的積累而成為孕育地震的有利環境。松原市附近有北西向第二松花江斷裂和北東向松遼盆地中央斷裂即扶余—肇東斷裂帶在市區經過。松原地區基底為古生代淺變質巖,區內出露地層主要是巨厚的中生代沉積物,地表出露多為第四系松散砂礫巖層。
氣候特征
松原市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春季干旱少雨,升溫較快;夏季炎熱,降水集中;秋季涼爽,變溫快,溫差大,天氣晴好;冬季漫長,降雪量小,寒冷干燥。年平均氣溫4.5℃左右,一月份溫度最低,極端最低氣溫-36.1℃;最高氣溫出現于七月,極端最高氣溫37℃。年平均日照2900小時左右,無霜期135-140天。年降水量在400毫米至500毫米之間,多集中在七、八月份。春季多風,春夏秋三季以西南風為主,冬季則多刮西北風,年平均風速為13.3米/秒。
水文水系
松原市內江河縱橫,泡沼眾多,尤以三江一河一湖而聞名。
松花江,始于松花江與嫩江匯合處,沿市北境東流注入黑龍江,境內流長120千米,流經扶余市的8個鄉鎮,區間流域面積2229平方千米。最高水位127.37米,最低水位119.59米,最大流量1460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346立方米/秒。松花江(舊稱西流松花江、第二松花江)源于長白山天池,是吉林省第一大江河。從市東南陶賴昭鎮入境,穿越市中心向西而北折,與嫩江匯合后注入松花江。境內流長188千米,流經扶余、前郭兩縣和寧江區的13個鄉鎮,區間流域面積1332平方千米。最大流量675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443立方米/秒,最高水位134.66米,最低水位130.76米。
嫩江源于大興安嶺伊勒呼里山,從市西北部入境,東流在松原市注入松花江,市內流長61.7千米,流經前郭縣2個鄉鎮,區間流域面積1800平方千米,最大流量881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109立方米/秒,最高水位132.02米,最低水位124.33米,河道切割深,多溝槽支叉。
拉林河為松花江右側支流,源于敦化市境內的別石拉子山,從市東部入境,北流匯入松花江,境內流長84千米,流經扶余5個鄉鎮,區間流域面積1081.86平方千米。最大流量403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9.32立方米/秒,水位最高時達141.04米,最低時136.34米。
查干湖位于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西北部,是全國十大淡水湖之一,湖水面積259平方千米,蓄水6億多立方米,蘆葦面積3.6萬公頃。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松原市小學409所,招生15217人,在校生104893人,畢業生21231人。初中135所,招生21058人,在校生70237人,畢業生22574人。普通高中學校25所,招生16230人,在校生52821人,畢業生19921人。中等職業教育學校17所,招生2863人,在校生10484人,畢業生2705人。幼兒園400所,在園(班)人數33905人。特殊教育學校4所,在校生358人。
文化事業
松原市擁有文化館7個(包括群眾藝術館),公有制藝術表演團體6個,公共圖書館5個,圖書館總藏書量126.28萬冊,博物館10個。
松原市文化三館于2011年投入使用,坐落在人文氣息濃郁、人口密集的江南中山廣場,總建筑面積近16000平,其外形是錯落分布的三個巨大圓形框架、整體聯通,主體建筑風格鮮明獨特,功能合理科學,造型簡潔流暢,色調明快和諧,象征圓滿祥和,意喻知識之門,是松原市標志性文化建筑之一。三館免費開放,綜合提供群眾文化活動、劇場演出、舞蹈聲樂、美術攝影、非遺展示、文物收藏展覽、黨史教育、文獻借閱、自修學習、多媒體服務、文獻檢索、參考咨詢、知識講座、志愿服務等多類型、多層次服務,年接待群眾數十萬。
醫療衛生
松原市衛生技術人員17990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7303人,注冊護士7847人,其他2840人。醫院和衛生院有171個,其中,醫院83個,擁有床位12356張。醫療衛生機構3000個,床位數13845張。
三級醫院:吉林油田總醫院、松原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松原市中心醫院(松原市兒童醫院)、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醫院
體育事業
全市共有6407個各類體育場地,市本級擁有五大標志性體育設施:市體育館、市冰上運動中心、市全民健身中心田徑場、江北體育場以及市實驗高中體育藝術館。

【交通運輸】
公路
松原市境內有北京-哈爾濱、圖們-烏蘭浩特、白城-長春、沈陽-明水、開通-方正、長春-哈爾濱六條國家級和省級公路途經,市、縣、鄉、村級公路與國省級干線公路相通,形成巡回網路。
高速公路:京哈高速公路、大廣高速公路、琿烏高速公路、雙嫩高速公路、鐵科高速公路、長太高速公路、松原繞城高速公路
國道:102國道、203國道、231國道、232國道、302國道、334國道、503國道
客運站:松原市公路客運站(江南)、松原市寧江客運站(江北)
鐵路
松原市鐵路四通八達,有大小火車站27個。京哈、長白、平齊、通讓、哈大客專、松陶6條鐵路干線從境內通過。
普鐵:京哈鐵路、長白快速鐵路、平齊鐵路、通讓鐵路、哈大鐵路、松陶鐵路、陶榆鐵路
高鐵:京哈高鐵、哈大高鐵
火車站:松原站、松原北站、松西站、扶余站、扶余北站、乾安站、太平川站、查干湖站、陶賴昭站、王府站、長山屯站
航空
松原查干湖機場,位于中國吉林省松原市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查干湖旅游經濟開發區寶甸鄉外七牧場查干湖村,東北距松原市中心36千米,距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縣城35千米,西距乾安縣縣城60千米,為4C級中國國內旅游支線機場。
松原查干湖機場共有5家航司,運行5條航線,通達北京、上海、成都、合肥、廣州、石家莊、西安7個城市。
航運
松原市水運條件得天獨厚。截至2021年末,全市有運輸船舶351艘、漁船1703艘;貨運碼頭1處、客運碼頭1處、渡口22個。沿松花江可上溯吉林市,順流而下直達哈爾濱市,入黑龍江直通俄羅斯伯力港,沿嫩江西行可到齊齊哈爾。
松原港建于2004年,是一座年吞吐量為80萬噸的碼頭,該碼頭可同俄羅斯、日本直接通航,是吉林省繼白城大安港之后的第二個內河港口。據了解,松原建設碼頭分一期、二期分別建造2個泊位,總投資5060萬元,一期工程于2006年竣工,是吉林省繼白城大安港之后又一內河港口。
【風景名勝】
查干湖景區
松原市前郭查干湖景區,簡稱查干湖景區,地處吉林省西北部的前郭縣境內,處于東北亞中心地帶。
查干湖景區,總幅員面積506.84平方公里,水域面積420平方公里。
查干湖旅游度假區形成了夏季以大湖濕地、草原風光及蒙古族風情為特色,冬季以冬網捕魚、展現查干湖悠久漁獵文化為主要內容,集觀光、娛樂、休閑、度假、餐飲、購物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旅游區。
2024年2月6日,松原市前郭查干湖景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游部確認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
松原市規劃展覽館
松原市規劃展覽館位于吉林省松原市江北市區的濱江新區核心區,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是目前國內布展面積最大的規劃展覽館,是吉林省第一座集展陳、科普、宣傳、教育、研究和交流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專業性城市規劃展覽館。
其功能定位是:宣傳松原的窗口,接待來賓的客廳,旅游觀光的景點,招商引資的平臺,青少年科普教育陣地。規劃展覽館歷經三年的規劃建設,于2012年6月12日正式開館。
龍華寺
龍華寺是位于吉林省松原市東郊,松花江九龍口之畔的景點。面江臨水,森林聳翠,山川秀美,風景如畫,是佛教文化傳播的圣地。信眾云集,香火鼎盛。占地56.7公頃,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
龍華寺大雄寶殿,位于龍華寺西部中軸線中部,天王殿之后。大雄寶殿采取明清殿宇式建筑風格,仿照北京故宮太和殿樣式而建。大殿為雙層檐廡殿頂,古稱“四阿屋頂”,俗稱“四坡水頂”,是我國古代皇家建筑的最高等級。大雄寶殿寬63米多,縱深5間,36米多。大殿通高34.425米,比太和殿僅低50多厘米,比天安門城樓僅低20余厘米,是迄今為止亞洲最大的寺廟殿宇。
孝莊祖陵風景區
原名長山明珠園,建于1988年,占地面積2.2平方公里,其中水面1.4平方公里。位于吉林省松原市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
館內陳放省級重點保護文物“追封忠親王既忠王妃碑”,又稱“滿蒙文碑”,是清世祖順治皇帝冊封其外祖父“寨桑”和外祖母“博禮”立于忠親王陵的,至今已有三百四十九年的歷史,具有極高的欣賞和考古的價值,館外有近期出土的四百多年前的拴馬樁。陳列館以“滿蒙文碑”為主題,講述了孝莊文皇后的傳奇一生;景區內還包括園林區、游樂區、運動場、釣魚場等景點。
2004年5月10日,孝莊祖陵風景區被評為國家AA級旅游區。2009年9月21審批通過,被評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
乾安泥林國家地質公園
吉林乾安泥林國家地質公園位于吉林省松原市乾安縣西南部40千米處,地跨所字鎮、大布蘇鎮2個鎮。總面積110平方千米,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
吉林乾安泥林國家地質公園是以潛蝕地質地貌景觀——泥林為主的地質公園。地質遺跡的形成和發育是地形地貌、新構造運動、地質巖性、地表水、地下水和風力作用等多種形成條件綜合因素長期作用的結果。
2012年8月19日,國土資源部批準成立吉林乾安泥林國家地質公園。
2023年11月30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公布《陸生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名錄(第一批)》,吉林乾安大布蘇湖濕地候鳥重要棲息地入選。
寧江森林公園
寧江森林公園位于吉林省松原市寧江區,第二松花江右岸,其范圍為寧江區善友林場的經營區和八家子苗圃范圍內的扶余島、鰉魚圈、三江口的部分經營區,占地面積3.8萬畝。
園內有品種楊、樟子松、落葉松、沙柳等各種樹木20多種,數萬公頃,還有引種的30公頃長白美人松,形成獨特的景觀。
公園主要可分為五大區,即生態觀光區、宗教朝覲區、森林旅游度假區、水上運動區、綜合服務區。
生態觀光區即龍華生態園。占地40平方米,主要包括紅葉、珍禽苑、百樹坪、花博園、夕陽苑、金沙灘、水上天、神州石雕等8大景區。
宗教朝覲區,以百年古寺龍華寺為主體,氣勢磅礴、規模宏偉。其大雄寶殿建成后將成為亞洲第一大殿。
賽罕塔拉蒙古部落
賽罕塔拉蒙古部落座落在吉林省前郭爾羅斯西部,位于吉林省松原市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查干花鎮,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
這里有優美而古老的傳說,又有歷史悠久的蒙古族風土人情,為了弘揚民族文化,展示蒙古傳統民俗,促進草原旅游事業的興旺發達。查干花鎮于2004年興建了融餐飲、娛樂為一體的旅游、休閑、觀光、渡假的美好圣地——賽罕塔拉蒙古部落。賽罕塔拉蒙古部落擁有草原2300余公頃,有傳統的蒙古包19頂,占地面積386平方米。計劃投資50萬元,現已完成投資40萬元,部落仍在建設當中。這里有蒙古族傳統娛樂項目騎馬、摔跤、射箭、投布魯等。部落擁有著民族服裝的蒙古服務員工20余人,可同時接待200—300人的大型旅游團體,讓您真正體會到蒙古餐飲文化。游客既可游玩蒙古族傳統娛樂項目,又可以享受潔白的哈達和飄香的奶酒。同時也在祝福您身體健康、幸福吉祥!接受祝福之后您可以品嘗到手把肉、烤全羊、牛肉干等美味佳肴。
龍鳳山旅游風景區
龍鳳山旅游風景區,國家AAA級旅游景區],位于長嶺鎮西10千米,與長白西線公路接壤。水面1400公頃,林地面積300公頃。2002年東北師大專家組來此實地考察,將其列為高等級的旅游資源。這里水光天色,綠樹成蔭,鷹飛鶴舞,風景別致,每到夏秋季節,省內外前來觀光旅游的游客成群結隊,絡繹不絕。省釣魚協會曾在此舉辦過大型賽事。
慈云寺
慈云寺位于扶余市蔡家溝鎮,是一座具有70余年歷史的佛教寺廟,是由釋圓明比丘尼發心于1923年創建的。慈云寺有三層大殿,并配有廂廊房,佛像經典,桌案道具一應俱全的子孫傳法寺院。慈云寺極盛時期,這里僧眾高達五十余人,直到文革前,尚住有僧人二十多人。大雄寶殿、天王殿、山門、鐘鼓樓、東西寮房等主要建筑占地面積3萬平方米,建筑面積6000平方米。該寺已成為松原市一處重要的宗教旅游場所。
成吉思汗文化園
成吉思汗文化園占地面積42萬平方米,依山面水,草木蔥蘢。其中,綠化面積23.9萬平方米,濕地面積9.9萬平方米。有廣場17個、橋梁15座、泰山風景石19塊、雕塑九組。園區內主要的景點有泰山石、成吉思汗湖、九曲河、如意廣場、“蘇勒德”、圣山圣祖像等。圣山高16米,占地6萬平方米,動用土方86萬立方米,是松原地區體積最大的人工山丘。圣山前內環景區的左右兩側是高22米、直徑1.9米的青銅雕塑,蒙語稱為“蘇勒德”。圣山上豎立著的便是圣祖像,這座成吉思汗圣像是世界最高的圣祖站立像,主要材料是青銅,高22米,合66尺,重666噸,象征圣主執政22年,光輝生命的66歲。成吉思汗左手向前招,右手握大札撒。圣祖像基座上標記著被他征服過的歐亞大陸地圖。

【非物質文化遺產】
烏力格爾:是一種蒙古族的曲藝說書形式,約形成于明末清初,廣泛流傳在內蒙古自治區各地及相鄰的黑龍江、吉林和遼寧等省蒙古族聚居地區。烏力格爾的漢語意思是“說書”,因采用蒙古族語表演,故又被稱作“蒙語說書”。在蒙古族民間,將徒口講說表演而無樂器伴奏的烏力格爾稱為“雅巴干烏力格爾”,又稱“胡瑞烏力格爾”;將使用潮爾伴奏說唱表演的烏力格爾稱為“潮仁烏力格爾”;將使用四胡伴奏說唱表演的烏力格爾稱為“胡仁烏力格爾”。有伴奏樂器的烏力格爾表演通常為一人自拉胡琴說唱,唱腔的曲調豐富多彩、靈活多變,其中功能特點比較明確的有【爭戰調】、【擇偶調】、【諷刺調】、【山河調】、【趕路調】、【上朝調】等。
馬頭琴:是蒙古族特有的一種弓弦樂器,蒙古語稱為“潮爾”,因琴首雕有馬頭而得名。馬頭琴與另一種蒙古族樂器火不思之間有著很深的淵源關系,火不思先演變為諾門圖·火不思,再演變為抄兀兒,最后演變為馬頭琴。郭爾羅斯馬頭琴音樂在吉林省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的蒙古族民眾間廣泛流傳,影響輻射到周邊的乾安、長嶺等市縣。正式場合之外,民間婚典儀典和親友聚會等日常活動中也有馬頭琴的演奏,它既可伴奏又可獨奏,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前郭縣先后被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命名為“中國馬頭琴之鄉”,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馬頭琴)”。
查干淖爾冬捕習俗:流傳于吉林省前郭爾多斯蒙古族自治縣的查干湖、月亮泡周邊地區。查干湖是中國七大淡水湖之一,蒙古語稱“查干淖爾”,意為“白色的湖泊”、“圣潔的湖泊”。東北地區有著悠久的漁獵歷史,查干湖向來都是天然的漁獵之地。蒙古族崇拜自然,素有祭天、祭山、祭水之俗。公元1211年,成吉思汗占領金國塔虎城后,特地前往查干湖祭祀,由此產生祭湖儀式。其后在查干湖地區祭湖、醒網儀式逐漸固定化,當地漁民每年冬捕前都要祭網、醒網,久而久之形成神奇的查干淖爾冬捕習俗。
滿族新城戲:是20世紀50年代末期60年代初葉,以流傳于吉林省扶余一帶的滿族曲藝八角鼓為基礎而逐漸發展而成的。因為扶余鎮曾是清朝新城府治所,故而定名為新城戲。滿族新城戲,它既有別于評劇,又有別于人們喜聞樂見的東北二人轉。新城戲是在久遠的滿族民間說唱藝術《八角鼓》的基礎上發展創作的一個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新劇種,曲調優美動聽,委婉抒情,表演不落俗套,別具一格。2021年,吉林省松原市的“滿族新城戲”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類別為傳統戲劇,序號為1419。

【地方特產】
松原市素有“糧倉、林海、肉庫、魚鄉” 之美譽 。主要農作物有玉米、大豆、水稻、高粱、葵花、花生、黃煙、大蒜以及藥材等。每年僅玉米產量就達400多萬噸,人均生產糧食居全省第一位。
玉米碴 (大、中、小)產品的原料是綠色食品特用玉米,采用先進工藝,經深加工而成,色澤金黃,營養豐富,米香四溢,口感性好,角質率高,富含蛋白質、賴氨酸、胡蘿卜素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營養成份,久食可降低血糖、血脂、促進食欲,是改善人們膳食結構的優良食品,是家庭、飯店、賓館必備佳品。
“蓮花”蓮籽米 是以蓮花泡天然蓮籽和“松蓮”牌大米為主,以糯米、香米、黑米、小玉米楂子、小米、黃米、小豆、綠豆、云豆為輔,經食品專家精心研制。
三青牌馬鈴薯粉條 品以優質馬鈴薯淀粉為原料,采用先進工藝及科學配方精制而成,富含賴氨酸、維生素D3和多種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色澤潔白,晶瑩透明,柔韌滋潤,鮮香可口,屬低脂低糖產品。
蘆葦 亦稱"蘆"."葦"。禾木科。多年生草本。地下有粗壯匍匐的根狀。葉片廣披針形,排列成兩行。
“松寶”面粉 (餃子粉、特制一等粉、標準粉)色澤潔白、質地純正、麥香濃郁。該產品是按照國家A級綠色食品生產操作規程,經合理分級、無污染、無添加劑,營養豐富的膳食佳品,具有增有食欲,有益健康之功效。
干菜 (蘿卜干,豆角干,茄子干,西葫蘆干,土豆干等)是選用優質無公害,無污染的蔬菜,經過精心加工,晾曬而成。具有營養豐富,味道鮮美,口感好等特點,是餐桌上不可缺少的綠色食品。
春嶺蕎面粉 是選用無污染,無公害,純天然蕎麥加工而成的蕎面粉,食用時口感好,味道美,是人們調劑善食補充營養的最佳食品。
“雙屯”牌民樂小米 是由吉林省松原市寧江區農樂農工商總公司,在大氣,水質,土壤等環境檢測合格的前提下,嚴格按照國家綠色食品操作規程和管理程序進行加工生產的,經國家綠色食品質量檢測合格,由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批準認定為A劑綠色食品。
“四粒紅”花生 營養豐富,含有大量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及維生素E,鈣,鐵,鋅,鍶等微量元素,還含有人體必要的各種氨基酸,能促進人體發育,降低膽固醇,預防高血壓,動脈硬化之功效。松原市扶余縣地處中國東北,自然條件適合,是四粒紅花生的重要產區之一,年產量在伍萬噸左右,約占亞洲產量的三分之二,而且質量優良,遠銷歐美、東南亞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增盛鎮為主要產地。
“金日”牌葵花高級色拉油 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高含量的天然纖維素E,不含膽固醇,絕無任何添加劑,適合各種烹調用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