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縣,隸屬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位于楚雄彝族自治州東北部,東鄰昆明市祿勸縣,南與祿豐、富民毗鄰,國家高速G5昆武高速公路穿境而過。縣域國土面積3322平方公里,轄11個鄉鎮、135個村民(社區居民)委員會、1572個村民(社區居民)小組。武定縣常住人口為239059人。
武定,境內有“西南第一山”美譽的獅子山;有堪稱“地球傷疤”的己衣大裂谷。2018年9月25日,獲得商務部“2018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榮譽稱號。2020年5月17日,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2021年8月,入選國家級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
【行政區劃】
武定縣轄7個鎮、4個鄉:
鎮:獅山鎮、高橋鎮、貓街鎮、插甸鎮、白路鎮、萬德鎮、己衣鎮
鄉:田心鄉、發窩鄉、環州鄉、東坡傣族鄉

武定縣地圖
【建置沿革】
武定在戰國及秦時,屬滇國。 西漢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屬益州郡。蜀漢建興三年(225)年,改益州郡為建寧郡。 西晉泰始六年(270年)屬寧州建寧郡。 南北朝時,分屬晉寧郡和建寧郡。 隋朝,為南寧州總管府昆州轄地。 唐初,屬南寧州總管府地。貞觀六年(632年),屬戎州都督府。 武定在宋朝以前沒有設制,公元1174年始,這里的彝族先民羅婺部落逐漸興起,并做了統治。在云南大理國時,羅婺部擴大了勢力和地盤,為東爨烏蠻三十七部之羅婺部,稱雄一時。 元憲宗四年(公元1255年),統治武定、祿勸一帶的羅婺部落歸順元朝,于公元1257年被授羅婺萬戶侯,轄祿勸、元謀、武定和四川會理一部分地區。元憲宗七年(1257年)為羅婺萬戶府。公元1271年,羅婺部轄區擴大到貴州西部的普安地區,改稱北路,總管府,1276年改設武定路,由羅婺厲裔鳳氏土司統治。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為武定軍民府。明朝中葉以后,朝廷逐漸改土歸流,鳳氏土司舉兵抗爭,成為明朝末年改土歸流中舉國矚目的大事而載入明史。公元1567年,明朝廷正式派流官,設立武定府,1770年降武定府為武定直隸州,轄元謀、祿勸二縣。隆慶四年(1570年)改土設流為武定府。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為武定直隸州。 民國二年(1912年),為武定州。1913年,設武定縣。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1950年,置武定專區; 1953年,武定專區與楚雄專區合并,改屬楚雄專區; 1958年,楚雄專區改設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縣屬楚雄彝族自治州轄。
【地理環境】
位置 全境東西寬52公里,南北長94公里,縣域國土面積3322平方千米。東鄰祿勸縣,南與祿豐市、富民縣毗鄰,西與元謀縣接壤,北與四川會理市隔金沙江相望,是出滇入川的必經之地,素有“省會之藩籬,滇西之右臂”之稱。
地貌 武定縣境地表崎嶇,群山連綿。山地、丘陵、谷地、河谷平原和山間盆地(當地人稱壩子)相互交錯,山區面積占武定縣總面積的97%,壩子及水面占3%,是一個集“山區、民族、宗教、貧困”四位一體的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武定縣平均海拔1910米,地勢東西兩側及西南部高,北部低,東南部較開闊。海拔最低點為境內金沙江邊的己衣新民大沙地862米,最高點為己衣鄉白龍會峰2956米,高低相差2094米。縣城海拔1710米。海拔在2500米以上的山峰有36座,烏蒙山余脈從東貫穿全境,組成一系列南北走向的高山重疊的地形,立體氣候明顯。
氣候 武定屬低緯高原季風氣候區。武定境內山嶺縱橫,地形地貌復雜多樣,地勢、海拔高低懸殊較大,季風氣候明顯。由于受地形地勢影響,金沙江谷地熱量豐富,東部高原、壩區次之,東西部山區氣溫較低;形成北熱、南暖、東西涼的分布格局。呈現出中亞熱帶、北亞熱帶、暖溫帶、溫帶、寒帶的景象,有“山上飄雪花、山下開桃花、江邊收莊稼”的立體氣候特點。 氣候總特征為:冬暖夏涼,氣溫年較差小,日較差大;降水豐沛,干濕季分明;氣候垂直變化顯著,類型多樣;雨熱同季,大陸性強。
水文 武定縣長度1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22條,其中21條屬金沙江水系,分別由東、西、北三個方向出境。
【風景名勝】
水城河觀光
水城河系掌鳩河之源頭,位于插甸鄉水城村委會,距武定縣城58公里。流域范圍內植被茂密,湖光山色旖旎迷人,由于大自然的天工之作,造就了數道0.5米─20余米不同類型的瀑布。河床兩岸巨大而奇特怪異的紅砂巖與原生植被交融為一體,構成了一個個亮麗的景點。景區與水城村相連,可發展鄉村旅游,開發前景較好。
己衣大裂谷
該片區距武定縣城119公里,現有彈石路相通。景區面積約30平方公里,有景點10余個。長約12公里的大裂谷,最寬處約200米,最窄處約6米,裂谷兩側雞犬相聞,卻難以相通,裂谷最深處300余米,深不見底,形成了驚險奇特的崖壁奇景。在裂谷最窄處,一塊天然巨石橫亙其間,成天生橋。
新村湖休閑度假區
新村湖位于獅子山西南、貓街鎮境內的猛果河上游,距武定縣城38公里。片區面積29平方公里,周圍群山環抱,湖面117公頃,迤邐10公里。湖周圍有千余畝紅、黃、白三色馬櫻花,盛開時如錦繡鋪地,蔚為壯觀。湖南側為喀斯特地貌,有鐘乳溶洞1個,內有巖溶景點20余個,沿湖周邊為彝族聚居。片區共有景點17個,湖光山色、仙人溶洞、千畝馬櫻花與紅彝族風情融為一體。
萬德土司遺址片區
該片區距武定縣城109公里,是武定歷史上著名的羅婺土司最后駐地。占地10000余平方米的土司大院,以及土司囤兵的大營、土司銅鐘、土司墓群等古跡,淀積了300余年的羅婺土司文化。修復、開發建設文化古鎮潛力較大。
獅子山龍頭核心景區
獅子山以形似伏臥的雄獅而得名,自西蜀僧朝宗長老1311年開山建寺,天竺高僧指控禪師1315年續建至1320年完成后,開始聞名滇中。景區內有種子植物137科538屬1157種,被植物學家稱為“滇中綠色明珠”。素以“西南第一山”和“中國八小佛教名山”馳譽滇中。1988年被列為省級風景名勝區,2001年被評定為AAA級旅游景區,2009年1月被評定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景區由正續禪寺、牡丹園、林海、巉崖四大部分組成,共有86個景點,景觀豐富。
香水箐自助游旅游區
香水箐片區在獅子山南麓的九廠鄉境內,距武定縣城16公里,片區面積8.4平方公里,是一個狹長的林中深箐,常綠闊葉林密布,植物種類繁多,野花遍地,密林中古樹纏藤,流水清澈,兩個小湖并列,其間有溶洞一個。片區共有景點13個。
萬松山原始森林探秘區
萬松山原始森林探秘區位于縣城西北的環州鄉境內,最高海拔2835米,公路行程128公里,屬以云南松為主的林區,總面積4萬多畝,其中國有林面積10000余畝,集體林面積30000余畝。景區森林茂密,森林覆蓋率達89%。主要植物有云南松(占60%)、華山松(占20%)、闊葉林和灌木林(占20%)。種類繁多的動植物,跨越數百年歷史的土司墓群、涼爽的氣候是該景區的亮點。景區與武定最大的彝族村-環州村相連,村內李氏土司遺跡依稀尚存,彝族風情濃郁。
關坡云南白藥基地觀光區
基地位于縣城西北的白路鄉境內,公路行程56公里,屬云南白藥集團優質中藥材種源繁育基地。基地自2001年6月建立,至2005年底,完成投資4700萬元,建有實驗中心、管理中心、專家接待中心、守護房等,并收集各類中藥材種子200余種,試驗種植40余種,示范種植重樓、草烏、紅豆杉等中藥材2000余畝。
【榮譽稱號】
2017年12月26日,獲評第五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范區(單位)。 2020年6月30日,入選“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2021年8月,入選云南省國家級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 2021年8月27日,被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和國家鄉村振興局確定為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 2021年12月,入選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政司公示的“縣級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候選地區名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