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龍納西族自治縣,隸屬云南省麗江市,是全國唯一的納西族自治縣,縣境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東界古城區、寧蒗縣,南連大理白族自治州劍川縣,西接迪慶藏族自治州維西縣、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蘭坪縣,北鄰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縣,總面積6198.76平方千米,截至2021年,轄7鎮9鄉(含3個民族鄉),全縣戶籍人口226686人。
玉龍納西族自治縣地處青藏高原與云貴高原結合部,橫斷山南麓,是川滇森林及生物多樣性生態功能區、云南省重點林區,是云南省乃至全國旅游資源富集縣,主要旅游景區有玉龍雪山、長江第一灣、老君山、虎跳峽、寶山石頭城、拉市海高原濕地。特色產品有麗江粑粑、雞豆涼粉、牦牛肉干、米灌腸、得一果脯等。 玉龍納西族自治縣被評為中國生態魅力名縣、中國林藥之鄉、云南省云藥之鄉、全國旅游競爭力百強縣、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云南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等榮譽稱號。
【行政區劃】
玉龍納西族自治縣轄1個街道、6個鎮、9個鄉:
街道:黃山街道
鎮:石鼓鎮、巨甸鎮、白沙鎮、拉市鎮、奉科鎮、鳴音鎮
鄉:太安鄉、龍蟠鄉、黎明傈僳族鄉、魯甸鄉、塔城鄉、大具鄉、寶山鄉、石頭白族鄉、九河白族鄉

玉龍納西族自治縣地圖
【建置沿革】
縣域在戰國時期屬秦國邊地,楚莊蹻建滇國時屬滇國之地。 西漢元鼎六年(前111年)至東漢時期,屬益州越嶲郡遂久縣。 蜀漢建興三年(225年),劃歸云南郡。東晉至南北朝時期,屬寧州云南郡西姑復縣。 唐代,吐蕃和南詔先后在鐵橋城(今塔城鄉)設神川都督府。 宋大理國前期,屬劍川節度,后屬成紀鎮善巨郡,時縣境有三賧(麗江壩)、九賧(巨甸、石鼓等)等幾個行政區。南宋理宗寶祐元年(1253年),忽必烈征大理國,在境內設茶罕章管民官。 元至元八年(1271年),改為茶罕章宣慰司。至元十三年(1276年),置麗江路軍民總管府,“麗江”之名從此始用。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改設麗江路宣慰司。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任元朝麗江宣慰司副使的阿得歸附明朝,明朝置麗江府。 清順治十七年(1660年),仍設麗江府。雍正元年(1723年),“改土歸流”,解除木氏土司統治權。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設麗江縣。 民國二年(1913年),廢麗江府,麗江縣屬騰越道。民國十八年(1929年),廢騰越道,直屬云南省。 民國三十年(1941年),麗江縣隸屬于云南省第七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公署治所設在麗江城)。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麗江縣隸屬于云南省第十三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治所先設于維西,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遷回麗江城,與設于鶴慶的第十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合并,沿用第十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名稱)。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7月1日,屬滇西北人民行政專員公署麗江政務委員會。10月1日,屬滇西北人民行政專員公署麗江縣。 1950年,屬麗江專區麗江縣。 1961年4月10日,設立麗江納西族自治縣,屬麗江專區(1971年改為麗江地區)。 2002年12月26日,國務院批準設立玉龍納西族自治縣。 2003年4月1日,麗江納西族自治縣正式撤銷,分設為古城區和玉龍納西族自治縣。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玉龍納西族自治縣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東與古城區、寧蒗彝族自治縣相鄰,南與劍川縣相連,西與維西傈僳族自治縣、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接壤,北隔金沙江與香格里拉市、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縣毗鄰。總面積6198.76平方千米。山區、半山區面積占總面積的96.53%。
地形地貌 玉龍納西族自治縣縣境位于青藏高原東南邊緣橫斷山地向云貴高原過渡的銜接地段,兼具橫斷山峽谷和滇西高原兩單元的地貌特征,有山地、岔地(壩子)、河谷三類地貌。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最高點玉龍雪山主峰扇子陡,海拔5596米;最低點鳴音鎮洪門村江邊四組,海拔1370米,相對高差4226米。
氣候 玉龍納西族自治縣為南溫帶低緯高原山地季風氣候,具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體氣候特征,年均氣溫12.9℃,年日照時數2413小時,年降雨量980.3毫米。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如春,氣候宜人。
水系 玉龍納西族自治縣境內水資源豐富。金沙江干流流經縣境364千米,多年平均徑流量433.9億立方米。徑流面積在50平方千米以上河流18條。境內泉眼眾多,大小泉眼62口。全縣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21.95億立方米(不包括金沙江過境流量)。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玉龍納西族自治縣共有各級各類學校200所,其中高級中學1所,完全中學2所;職業高級中學1所;初級中學9所;九年一貫制學校2所;小學95所(其中:小學83所,小學教學點14個);教師發展中心1所,特殊學校1所;幼兒園88所(其中:公辦69所,民辦19所);全縣共有在校學生27273人,其中:小學12344人,初中在校生4894人,普通高中在校生2771人,職高在校生937人,幼兒園在園幼兒7073人。全縣共有公辦教職工3050人,專任教師2618人。其中學前教育教職工721人,小學教職工1087人,中學教職工1103人,中職教職工97人,市特殊學校教職工42人。
醫療衛生 玉龍納西族自治縣共有醫療衛生、計生機構22個,其中縣級醫院1個、衛生院16個、婦幼保健院和計劃生育服務中心1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社區服務中心1個、縣流動人口計劃生育服務中心1個。醫療衛生、計生機構共有床位851張,其中縣級醫院核定床位400張,縣級婦幼保健和計劃生育服務機構30張,衛生院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核定床位326張。每千人擁有病床數4.43張。衛生、計生技術人員742人。鄉村衛生室97個,鄉村醫生203人,每千人擁有衛生專業人員4.18人。
【交通運輸】
玉龍納西族自治縣境內有玉龍公路,實現鄉鄉通油路、村村通公路,全縣公路里程5200千米,國道214線過境56.6千米,大麗高速過境43.97千米。麗江火車站坐落在縣城,2011年8月18日正式投入使用,至麗江動車于2019年1月5日開行。
【風景名勝】
麗江玉龍雪山景區
麗江市玉龍雪山景區,是北半球最南的大雪山。位于玉龍納西族自治縣境內,是國家旅游局正式批準的5A級國家風景名勝區。南北長35千米,東西寬13千米,面積960平方千米,主峰扇子陡海拔5596米,高山雪域風景位于海拔4000米以上,擁有險、奇、美、秀的景色。
拉市海
拉市海位于麗江城西面10千米處的拉市壩中部,是云南省第一個以“濕地”命名的自然保護區,毗鄰花花色玫瑰花基地。“拉市”為古納西語譯名,“拉”為荒壩,“市”為新,意為新的荒壩。
麗江老君山國家公園黎明景區
麗江老君山黎明景區位于云南省麗江市玉龍縣黎明鄉,黎明景區是麗江老君山國家公園四大片區之一,老君山國家公園總面積1324平方千米。是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其獨有的生物多樣性、地質景觀多樣性、人文文化多樣性成為極具生態旅游價值的地區。
麗江玉水寨景區
東巴圣地玉水寨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玉水寨是納西族東巴文化的傳承基地。
【歷史文化】
玉龍納西族自治縣地處滇、川、藏經濟文化交匯帶,是東巴文化的發祥地。東巴古籍文獻是“世界記憶遺產”,納西族祭天、祭祖、“三多”文化獨具特色。納西古樂乃“天籟之音”,是人類文明的“音樂活化石”。白沙壁畫、寶山石頭城、金沙江巖畫、茶馬古道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白沙古街是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的重要組成部分。境內各民族勤勞質樸,能歌善舞,民間文學、民族歌舞、民俗風情、飲食文化異彩紛呈。藏傳佛教、漢傳佛教、道教、基督教以及各民族的原始宗教東巴教、本主教、畢摩教在境內和諧共處,宗教文化各具特色。
玉龍是遠古人類繁衍生息的家園,也是納西族較早遷居的地方。這里曾是唐朝、吐蕃和南詔的“逐鹿”之地,亦是忽必烈率蒙古十萬鐵騎南征大理國的“元跨革囊”之地。是以“土地廣大”“傳世最遠”“富冠諸土郡”、以“知詩書,好禮守義”而著稱的麗江木氏土司的發祥地,還是紅軍長征經過、渡江之地,是滇西北革命的搖籃。
【民風民俗】
節日上,玉龍納西族自治縣有漢族節日春節、清明節、端午節和中秋節等,農歷二月八納西族法定的民族節日“三朵節”,正月十五棒棒會,騾馬會(三月會與七月會),農歷六月二十四至二十七的火把節。 喪葬習俗上,納西族古老習俗為火葬,但大部分地區自清代改土歸流后,改為土葬,部分地區(主要是一些山區的納西族)則一直保持著火葬習俗。 玉龍納西族自治縣民族民間歌舞有民歌、兒歌、小調、谷氣、口弦調、打跳、窩熱熱、喂默達、阿里里等。
【文化遺產】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三多節、納西東巴畫等
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丁巴什羅傳、傈僳族葫蘆笙打跳曲、納西族打跳、納西族東巴文書寫藝術、東巴面偶、三多節、納西族祭天、酒制作技藝(窨酒)、納西族馴鷹習俗等
麗江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納西族創世史詩創世紀、納西族白沙細樂、納西族神話東巴什傳、納西族民歌含哦哦、傈僳族葫蘆笙打跳曲、納西族民歌、納西族葫蘆笙打跳曲、傈僳族弦樂打跳曲、納西族勒巴舞、納西族東巴畫、東巴面偶、納西族東巴文書寫藝術、納西族民居營造技藝、納西族東巴紙制作技藝、納西族銅器制作技藝、石拱橋建造技藝、寶山核桃油熬制技藝、納西族醫藥診療法、納西族三多節、納西族祭署習俗、納西族祭天習俗、朵翀、白族祭天習俗等
【地方特產】
山珍雪茶 山珍雪茶是一種地衣類地茶科植物。雪茶潔白如雪,加工后狀似茶葉,它只生長在高海拔的雪山上,因而被稱為雪茶。雪茶氣味清香,可以單獨泡飲,也可以與各種茶葉或菊花、甘草等物一同泡制。生長于玉龍雪山海拔4000-4200米雪線附近陰濕巖石和苔地上,為麗江傳統地道野生藥材。對咽喉腫痛,口腔潰瘍有明顯療效,減肥降脂降血壓,是天然保健飲料。
多利九補 多利九補是納西語,是曬班干了的海棠果的意思,是麗江用海棠果曬制而成的一種風味食品。海棠果,果實近球形,稍大于葡萄;三月開花,八月成熟;果皮呈黃色。加工時需將果實一剖為二。在納西民間藥方中,多利九補是治療泌尿疾病的主藥之一。
玉龍滇重樓 玉龍滇重樓,云南省麗江市玉龍納西族自治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滇重樓又叫獨角蓮、七葉一枝花、重樓一枝箭等,屬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玉龍滇重樓呈結節狀扁圓柱形,略彎曲,長5-12厘米,直徑1.0-4.5厘米。2016年11月2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準對“玉龍滇重樓”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
【榮譽稱號】
2013年,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 2014年,中國林藥之鄉 2018年,中國生態魅力名縣 2020年,生態綜合補償試點縣 2020年,2020中國春季休閑百佳縣市 2020年,云南首批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 2020年,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2020年,2020中國秋季休閑百佳縣市 2020年,2020年全國森林康養基地試點建設縣(市、區) 2021年,2020年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 2021年,2021中國縣域旅游發展潛力百強縣市 2022年8月,被評為“云南省美麗縣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