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源縣,隸屬于曲靖市,位于云南省東部,曲靖市東部,東鄰貴州盤州、西接麒麟區、沾益區,南抵羅平縣、貴州省興義市,北連宣威市,富源縣面積3348平方千米,轄9鎮1鄉2街道、161個村委會(社區)、1723個自然村。富源縣常住人口為67.26萬人。
富源縣地處云南高原東部,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地形為山地、峽谷,烏蒙山支脈自北向南縱貫全境,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境內降水豐富,四季溫和,年平均氣溫14℃左右,境內河流屬珠江流域。2019年4月,云南省人民政府決定富源縣退出貧困縣序列。2019中國西部百強縣市。
【行政區劃】
富源縣轄2個街道、9個鎮、1個鄉:
街道:中安街道、勝境街道
鎮:后所鎮、墨紅鎮、大河鎮、營上鎮、竹園鎮、富村鎮、十八連山鎮、老廠鎮、黃泥河鎮
鄉:古敢水族鄉

富源縣地圖
【建置沿革】
周秦時,屬滇國、夜郎。 兩漢時,屬益州宛溫縣。 兩晉南北朝時,屬寧州。 隋朝,屬益州開邊縣。 唐朝,屬盤州。 南詔和大理國時,為摩彌部。 元朝時,在境內北部設羅山縣,屬曲靖宣撫司;南部設亦佐縣,屬羅雄州,境內置官設治。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廢羅山縣,新置平彝縣衛,南部仍為亦佐縣。 清初,平彝縣衛屬云南都司、亦佐縣屬曲靖軍民府。清順治十四年(1657年),廢亦佐縣為平夷縣。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以平彝廢衛、亦佐廢縣,建平彝縣,屬曲靖軍民府。 1954年,改稱富源縣至今。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富源縣位于云南省東部,曲靖市東部。東鄰貴州盤州、西接麒麟區、沾益區,南抵羅平縣、貴州興義市,北連宣威市。面積為334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富源縣地貌為中山山地,突出的峽谷地貌,其特征為河流縱向切割、山川南北展布、地形破碎、山高谷深、坡陡流急、巖溶發達、河谷階地狹窄,耕地零星分散。烏蒙山支脈自北向南縱貫全境,南北長約103千米,東西寬約54千米,兩頭寬、中間窄,呈薯形相銜狹長地形。全境地勢北高南低,由西北向東南略有傾斜。境內最高海拔為西北部的營盤山,海拔2748.9米,最低海拔為東南部的特土峽谷,海拔1110米。
氣候 富源縣屬于南溫帶山地季風濕潤氣候,境內降水豐富,四季溫和,年平均氣溫13.8°C,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19.8°C,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5.7°C,最高氣溫39.4°C,最低氣溫-10.7°C,≥10°C年活動積溫4024°C,年日照時數1819.9小時,無霜期240天,年平均降水量1093.7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5-10月, 降雨量約占全年的75%,11月至次年4月降雨量不到全年的25%,營盤山、白馬山、老黑山以北降雨量偏小,年降雨900~1000毫米,以南降雨量偏多,年降雨量1200-1600毫米,全縣具有低溫、霜凍、冰雹、干旱、洪澇災害性天氣頻繁出現的特征。全年風向以東南風為主,風力多為1-4級。
水文 富源縣地處滇東多雨區,屬珠江上游的山區縣,境內河流屬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南北盤江 支流,主要河流有塊澤河、黃泥河、嘉河、丕德河、篆長河、水城河、木浪河及其支流。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富源縣有學校426所,其中:高級中學3所(含民辦1所),完全中學3所(含民辦1所),初級中學18所,小學229所,小學教學點93個,幼兒園170所(含民辦126所),職業技術學校1所,教師進修學校1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在校學生155712人,其中:普高學生18283人,職高學生2012人(非全日制附設中職班917人),初中學生35255人,小學學生69954人,在園幼兒29178人,特殊教育學生113人。全縣共有教職工9820人(民辦學校教師1375人)。全縣各級各類學校占地總面積428.42萬平方米,校舍建筑總面積188.75萬平方米。 富源縣境內完全中學:富源縣第一中學、富源縣第六中學、富源縣第八中學、富源縣勝境中學、富源縣創新中學
文化事業 富源縣有已登記注冊文藝表演團隊8個,文化館1個,綜合文化站12個,文物管理所1個,公共圖書館2個。廣播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98.9%。
醫療事業 富源縣有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47個,其中:醫院10個,鄉鎮衛生院12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個,村衛生室159個。全縣衛生技術人員3361人,有編制床位2178張。 2019年8月,入選為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縣。
【交通運輸】
富源縣公路通車里程達4067千米,列養里程(含省管)3677.686千米,其中二級及以上(不含高速公路)公路221.771千米。年末富源縣機動車總量達118225輛,其中汽車92814輛,摩托25411輛,盤西鐵路、滬昆高速鐵路、上海-昆明高速公路通過其境內,設有富源站、富源北站。
【風景名勝】
文廟建筑
富源文廟位于縣人民政府大門正前方,由大成殿、魁星閣、文昌閣、欞星門、庠池和太和元氣坊等6個項目的建筑設施組合而成。
十八連山的龍化石
十八連山的龍化石距離現在大約6500萬年至2.3億年的時期,有體型巨大的地上爬行動物恐龍;有自由飛翔在天空中的翼龍;有游弋在水里的體型微小的小生龍。
大河茨托古文化遺址
遺址位于云南東部富源縣大河鄉東南部約3千米處,1986年當地群眾開山炸石時發現洞穴及大量哺乳動物化石。
【地方特產】
富源黃梨 富源黃梨是云南省曲靖市富源縣的特產。富源黃梨核小皮黃,果實特大,最大的可達1公斤;含糖量達11%。為全省水果名產之一。黃梨原產本縣營上鎮速助村,原名速助黃皮梨,后經省定名為“富源黃梨”,是云南省良種梨之一。 富源酸菜豬腳 富源酸菜豬腳是云南省曲靖市富源縣的特色美食。酸菜味道咸酸,口感脆嫩,開胃提神,可促進人體對鐵元素的吸收。 富源水族服飾 富源水族的服飾受周圍漢族的影響,逐漸演變。歷史上“短衣長裙”,民國后已逐步易裙為褲。衣著喜歡青、藍、黑、白色,相互配搭。婦女服飾較有特色。普遍是上衣右開襟,襟沿鑲花邊,頭包長布帕,腳穿繡花鞋。已婚女子胸佩繡花長圍腰,發售打成螺旋形,外套馬尾毛編織成的發套。 富源全羊湯鍋 富源全羊湯鍋選用本土山羯羊,生活在冷涼山區,自然放養,生長緩慢。特殊的水質滋養了山羊,同時以本地山泉水熬煮湯鍋,成就富源風味。 富源酸菜 富源酸菜從制作到食用的過程,一般在十天半月左右,經久愈酸。 富源烤煙 富源縣是全國烤煙生產基地縣之一。烤煙是縣財政收入的一大支柱,年創烤煙產品稅1500萬元左右,占縣財政收入的50%。在1947年有部分鄉村開始零星種植。 富源魔芋 魔芋又稱蒟蒻,是天南星科魔芋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富源以花魔芋品種為主。 富源大河烏豬 大河烏豬是在大河豬選優提純的基礎上,適度導入外部育成的瘦肉型豬種。因原產地位于曲靖市富源縣營上鎮與大河鄉一帶,故稱“大河烏豬”。 富源火腿 大河烏豬開發的富源火腿,在1999年武漢第五屆中國國際食品博覽會上榮獲“中國名優食品”獎牌。 墨紅白蕓豆 墨紅白蕓豆產于海拔2200—2700米的冷涼彝族地區——法土梁子,白蕓豆生長期長,豆粒蛋白質含量高達20%以上,脂肪為1.5%,碳水化合物占63%,還富含鐵、鈣和維生素B1B2等。 則黑酒 則黑酒產自云南省富源縣營上鎮,屬地方一名特產品,“則黑酒”以優質玉米為原料,采用山泉水及傳統工藝釀造而成,該酒屬米香型。1997年被評為全國消費者信得過產品。“則黑酒”分38度則黑醇和50度則黑酒。 水蜜梨 水蜜梨曾是富源歷史上的地方“貢品”,原產中安鎮清水溝村,又名“清水蜜梨”或清水梨,主要分布在縣城西面的海坪、廈格、石崗、寨子口等地。清水蜜梨屬晚熟品種,果實9月下旬成熟。
【榮譽稱號】
2018年9月25日,富源縣獲得商務部“2018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榮譽稱號。 2019年10月,入選2019中國西部百強縣市。 2020年6月30日,入選“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2020年9月22日,入選“2020中國西部百強縣市”。 2022年3月25日,入選云南省“縣域經濟10強縣”名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