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邊檢出境現場,結束了中國行的德國籍游客勞拉依依不舍,她用“不可思議”“東方震撼”形容自己的感受,“希望更多家人和朋友來中國,他們會愛上這里。”
勞拉是“中國游大軍”中的一員。據最新統計,今年前7月,1725.4萬人次外國人入境中國,同比增長129.9%;各口岸簽發口岸簽證84.6萬證次,同比上升182.9%。
“China Travel”爆火,更多外國游客在近距離、更真實、更全面地感受中國。他們自主拍攝發布中國旅游見聞,相關流量數據在外文網站已突破10億。
“說走就走”
7月11日,“愛達·魔都號”郵輪搭載3500余名旅客和1200余名船員自日本佐世保返滬,靠泊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
一支有60余名團員的外籍旅客團體隊伍引人注目。“第一次搭乘中國國產大郵輪,我們擁有了非凡的體驗。古典的上海豫園和摩登的陸家嘴令人印象深刻,等下我們還要去南京路逛街。”菲律賓籍旅客辛森說。
全面實施外國旅游團乘坐郵輪入境免簽政策,進一步帶動了地區間旅游經濟聯動效應。今年上半年,上海郵輪口岸查驗入境外國人超10萬人次;天津郵輪口岸迎來近80個國家和地區約9000名旅客到訪。
免簽“朋友圈”持續擴容,對法國等15國試行免簽入境15天政策,新增與新加坡、泰國等7個國家互免簽證;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適用范圍增至37個口岸、54個國家;進一步放寬來華外籍人員申辦口岸簽證條件……接連出臺的便利外籍人員來華政策措施,拉近了中國與世界的距離,彰顯了中國持續擴大對外開放的誠意。
口岸,是外國游客來華入境的第一站。面對熱度高漲的入境游,各邊檢口岸努力做好服務:北京邊檢、上海邊檢、廣西邊檢等推行旅客入境信息“機上填、線上報”,最大限度提升通關效率;大興機場邊檢站采取高峰時段提前15分鐘加開通道,廣州白云邊檢站結合暑期航線、旅客特點優化執勤模式,廈門高崎邊檢站“同心·外語志愿服務隊”用10種語言服務外國游客。
在海南,俄羅斯、法國、德國等59國人員,可憑旅游、商貿、訪問、探親等事由,免簽停留30天。“免簽政策讓我的旅行說走就走,如此輕松。”感興趣于中國歷史文化的俄羅斯人謝爾蓋相信,未來一定有更多人選擇中國。
“有一部手機就夠”
“在中國,有一部手機就夠了。”馬來西亞籍陳玉珍是享受中國與馬來西亞互相延長免簽政策的首批旅客。購物、買票、住宿,博物館看展、劇院看演出、掃碼騎單車……一機在手,她在中國暢游暢買。
為進一步滿足外籍來華人員支付便利化需求、優化支付服務環境,3月7日,國務院發布《關于進一步優化支付服務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見》,要求完善多層次、多元化的支付服務體系。
支付寶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入境游客用支付寶消費金額同比增長8倍。其中,來華免簽以及與中國互免簽證國家的入境游客,上半年用支付寶消費金額同比增長15倍。
提升住宿便利度,放寬境外人士酒店入住限制,協調網絡運營平臺開設酒店英語等課程……不斷優化的措施,為外籍人員來華旅游、工作、生活提供了便利。
巴基斯坦籍專家阿瑪爾很享受在中國生活的無憂舒暢,“食、住、行、游、購、娛、醫”,最后一公里的“堵點”“卡點”不斷被疏通,實實在在感受到中國的好客、開放。
“每次來都有不同的收獲”
磁懸浮列車、無人駕駛出租車、智慧服務機器人……外國博主鏡頭里的中國,是文明古國,也充滿了未來感,“來過都說好”。
泰國女孩儂藍和朋友開啟了第二次中國旅行。“第一次來中國是去年跟團旅游,到了上海和蘇州,買了旗袍、吃了蘇式面條。”這次選擇自由行,她和很多年輕人一樣,在網上研究攻略、綜合比對,選擇租車、請導游的定制旅游。
“中國的城市風情各異,每次來都有不同的收獲。”從事海產生意的新加坡人黃福順,足跡已遍布大半個中國。走了不少名勝古跡,他開始尋覓獨特小眾路線,逛地方特色博物館、體驗國風主題公園、打卡高科技景點。
在武漢,體驗了無人駕駛出租車的外國游客,頻頻點贊:“中國無人駕駛出租車無論是加速、減速、掉頭都很平穩,令人印象深刻”“中國首條懸掛式空中軌道列車‘光谷光子號’,智能黑科技、獨特新體驗、一站一風景”。
在西安,參加夏令營的美國師生感受皮影、泥塑、剪紙等“非遺”項目,游覽鐘鼓樓、小雁塔等名勝古跡。女孩們喜歡漢服,體驗妝造;男孩們點贊兵馬俑和古城墻。
山河之美、人文之美、文明之美……外國游客心中,中國多姿多彩、令人著迷。
(來源:新華社 記者 任沁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