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VIDEOSSEX少妇,97免费公开在线视频,欧美最猛黑人xxxx黑人猛交,午夜性刺激免费看视频

    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慶 | 河北 | 山西 | 內蒙古 | 遼寧 | 吉林 | 江蘇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東 | 河南 | 湖北
    湖南 | 廣東 | 廣西 | 海南 | 四川 | 黑龍江 | 貴州 | 云南 | 西藏 | 陜西 | 甘肅 | 青海 | 寧夏 | 新疆 | 香港 | 澳門 | 臺灣
  合肥市 | 亳州市 | 淮北市 | 宿州市 | 阜陽市 | 蚌埠市 | 淮南市 | 滁州市 | 六安市 | 銅陵市 | 蕪湖市 | 馬鞍山市 | 安慶市 | 池州市
  宣城市 | 黃山市
淮南市地圖
淮南市地圖
點擊看大圖

淮南市的景區景點
   

淮南市的風景圖片
淮南市美景
淮南市美景
淮南市人民政府
淮南市人民政府
淮南市美景
淮南市美景
淮南市美景
淮南市美景
淮南市美景
淮南市美景
淮南市美景
淮南市美景
淮南市淮上渡口
淮南市淮上渡口
淮南市美景
淮南市美景
淮南市美景
淮南市美景
淮南市美景
淮南市美景
淮南市美景
淮南市美景
淮南市美景
淮南市美景
淮南市美景
淮南市美景
淮南市美景
淮南市美景
淮南市美景
淮南市美景
淮南市美景
淮南市美景
首頁 >> 安徽 >> 淮南市
區號:0554
郵編:232000
面積:5650平方公里
人口:301.6萬人
行政區類別:地級市
位置:位于淮河中游,安徽省中部偏北
政府駐地:田家庵區和風街88號
行政區劃:5個區、2個縣
車牌代碼:皖D
火車站:淮南站、淮南東站、淮南南站、鳳臺南站、壽縣站
著名景點:八公山、上窯山、舜耕山、龍湖公園、茅仙洞、安豐塘、壽縣古城
 

地區概況

  淮南市,古稱州來、壽春、下蔡,安徽省轄地級市,Ⅱ型大城市,地處安徽中北部,長江三角洲腹地,淮河之濱,東與滁州市毗鄰,東南與合肥市接壤,西南與六安市相連,西與阜陽市相接,北與亳州市、蚌埠市交界,地處亞熱帶和暖溫帶的過渡地帶,總面積5650平方千米。全市轄5個區、2個縣。淮南市常住人口301.6萬人。

  1952年6月,建立省轄淮南市。淮南市是國務院批復確定的華東地區以煤炭、電力為主的能源生產基地、安徽北部重要的中心城市和國家重要的能源基地,是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中國宜居城市、全國綠化模范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首批試點智慧城市、中國最佳投資城市、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全國無償獻血先進城市、中國成語典故之城,素有“中州咽喉,江南屏障”之稱,是沿淮城市群的重要節點,歷史代表文化為淮河文化,境內有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八公山、焦崗湖等景點。

行政區劃

  淮南市轄5個市轄區、2個縣:

  田家庵區 面積250平方千米,人口50萬。轄9個街道、3個鎮、2個鄉。
  謝家集區 面積275.7平方千米,人口33.5萬。轄5個街道、4個鎮、2個鄉。
  八公山區 面積105平方千米,人口17萬。轄3個街道、2個鎮。
  大通區 面積350平方千米,人口18萬。轄1個街道、3個鎮、1個鄉。
  潘集區 面積600平方千米,人口43萬。轄1個街道、7個鎮、3個鄉。
  鳳臺縣 面積1100平方千米,人口80萬。轄8個鎮、11個鄉、1個民族鄉。
  壽縣 面積2986平方千米,人口134萬。郵政編碼232200。縣人民政府駐壽春鎮。

歷史沿革

  夏商時期,市境屬“淮夷”之地。
  西周時期,市境大部為州來國所轄,南部地區分屬六、蓼;春秋末期,諸侯紛爭。周襄王三十年(前622年),楚滅六、蓼,市境南部入楚;周景王十六年(前529年),吳滅州來,市境屬吳;隨著楚國勢力的擴張,位于淮河上游的蔡國被迫幾度遷都,求救于吳。周敬王二十七年,(前493年),在吳國的支持下,蔡國遷都于州來,改州來為下蔡。
  戰國初期,周貞定王二十二年(前447年),楚惠王滅蔡,市境屬楚。戰國末期,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前241年),遷都于壽春,改壽春為郢,市境為楚國都城。楚王負芻五年(前223年),秦滅楚。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統一六國,市境淮河以南屬九江郡(郡治壽春),鳳臺縣及淮河以北屬泗水郡。
  漢高祖四年(前203年),劉邦封英布為淮南王,首置淮南國,都六(今六安),轄九江、廬江、衡山、豫章4郡。
  東漢時期,市境為九江郡所轄,分屬壽春縣、下蔡縣。三國時期,曹魏設淮南郡,壽春為郡治兼揚州治所。其后,魏文帝先后封其子曹邕及其弟曹彪為淮南王,明帝青龍元年(233年),移治合肥新城。其間,市境為淮南郡所轄。
  隋開皇八年(588年),置淮南行臺尚書省,治所壽春;次年滅陳,改行臺省為壽州總管府。大業三年(607年),改置淮南郡,壽春為郡治所。
  唐,置淮南道,市境淮河以南屬淮南道壽州所轄。天復二年(902年),唐封淮南節度使楊行密為吳王,都揚州,壽州為吳國地。淮河以北屬河南道潁州下蔡縣。
  北宋,置淮南路,市境屬淮南路壽州(治下蔡)所轄。熙寧五年(1072年),分淮南路為東西兩路,市境為淮南西路壽州所轄。徽宗政和六年(1116年),升壽州為壽春府,府治在北壽春(下蔡)。
  南宋紹興十一年(1141年),宋金和議,以淮河、大散關為界,市境淮河以北屬金國,淮河以南為宋地。金以下蔡為壽州,置防御使,隸汴京路(后改稱南京路);宋置安豐軍,治安豐縣,壽春隸安豐軍;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復置壽春府,隸淮南西路,壽春為府治,兼制安豐軍。
  元代,市境屬河南江北行中書省安豐路,分屬壽春、下蔡兩縣所轄。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建懷遠縣,今市區東部屬懷遠縣轄地。明代,市境屬南京鳳陽府轄地,分屬壽州(包括今鳳臺縣)、懷遠縣。
  清初,市境屬江南行省鳳陽府,分屬壽州、懷遠縣所轄。順治十八年(1661年),置江南省左、右承宣布政使司,鳳陽府隸屬左司。康熙六年(1667年),江南省左布政使司改稱安徽布政使司。雍正十一年(1733年),從壽州分置出鳳臺縣,轄故下蔡縣地,同城分治。同治三年(1864年),鳳臺縣遷治于下蔡縣故地(今城關)。同治四年(1865年),安徽置3道,市境隸屬鳳潁六泗道(后改為皖北道)鳳陽府。
  民國元年(1912年),廢道府,市境分屬壽縣、鳳臺、懷遠縣。民國三年(1914年),市境屬安徽省淮泗道(治鳳陽縣)。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市境隸屬安徽省第四行政督察區,專員駐壽縣;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改屬第三區,專員先后駐立煌(今金寨)、六安;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第三區改為第二區。其中有“淮南三鎮”之稱的田家庵、大通、九龍崗均屬懷遠縣所轄。
  1949年1月18日,淮南解放。市境分屬淮南礦區、壽縣、鳳臺縣;3月,中共中央華東局決定在淮南三鎮的基礎上設立淮南煤礦特別行政區;4月,淮南煤礦特別行政區改設為淮南礦區。
  1950年9月,建縣級淮南市。1952年6月,建立省轄淮南市。
  1977年1月,鳳臺縣由阜陽專區劃入。1999年11月,毛集社會發展綜合實驗區批準成立。2004年7月,孔店鄉、三和鄉、曹庵鎮、史院鄉、孤堆鄉、楊公鎮、孫廟鄉由長豐縣、壽縣分別劃入淮南市大通區、田家庵區、謝家集區。2015年12月3日,國務院批復同意六安市壽縣劃歸淮南市管轄。2016年1月,壽縣正式劃歸淮南市。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淮南市地處安徽省中北部,東與滁州市毗鄰,東南與合肥市接壤,西南與六安市相連,西與阜陽市相接,北與亳州市、蚌埠市交界。最東端位于大通區孔店鄉王祠村以東、高塘湖中心線上,最西端位于鳳臺縣尚塘鎮侯海孜以西與利辛縣接壤處,最南端位于壽縣三覺鎮馮樓村槐樹莊以南與六安市金安區接壤處,最北端位于鳳臺縣與蒙城縣、利辛縣交會的茨淮新河主航道中心線上。轄區東西最長距離80.23千米,南北最長距離122.68千米,總面積5533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淮南市境以淮河為界形成兩種不同的地貌類型,淮河以南為丘陵,屬于江淮丘陵的一部分,以壽縣為例,北、中部為淮河沖積平原;西北部為沿淮河、淠河洼地;東南部為崗地。淮河南岸由東至西隆起不連續的低山丘陵,環山為一斜坡地帶,寬約500—1500米,坡度10°左右,海拔40—75米;斜坡地帶以下交錯銜接洪沖積二級階地,寬500—2500米,海拔30—40米,坡度2°左右;舜耕山以北二級階地以下是淮河沖積一級階地,寬2500—3000米,海拔25米以下,坡度平緩;一級階地以下是淮河高位漫灘,寬2000—3000米,海拔17—20米,漫灘以下是淮河濱河淺灘。舜耕山以南斜坡以下,東為高塘湖一、二級洪沖積階地,西為瓦埠湖一、二級洪沖積階地;中為丘陵崗地。淮河以北為地勢平坦的淮北平原,淮河以北平原地區為河間淺洼平原,地勢呈西北東南向傾斜,海拔20—24米,對高差4—5米。

  氣候特征

  淮南市境地處亞熱帶和暖溫帶的過渡地帶,主要氣候特征是:春溫多變,夏雨集中,秋高氣爽,冬季干冷,季風顯著,四季分明。市境年日照時數2239.2小時,年平均氣溫15.3℃,年降水量937.2毫米,全年無霜期223.7天。由于光照充足,熱量豐富,降水量適中,無霜期長,適宜于稻、麥、油菜、豆等多種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的種植、生長,有利于工、農業生產的持續發展。季風氣候雨熱同季,提高了光、熱、水資源的利用率。但由于不同年份之間降水量差別甚大,一年之中降水的分配也不均勻,再加上春、秋季氣溫不穩定,所以各種不利的氣候因素也常常給工農業生產和城鄉人民生活帶來較大影響,甚至造成重大災害。

  水文水系

  淮南市境屬淮河流域,主要水域有淮河、東淝河(瓦埠湖)、泥河、架河、窯河(高塘湖)、茨淮新河、石澗湖、胡大澗以及采煤塌陷區積水而成的湖泊等。此外還有泉山、老龍眼、乳山、丁山等小型山塘水庫。境內河流水源主要靠上游補給,其次是自然降水提供,汛期與雨季一致,徑流量高峰與降水旺月同步。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淮南市各類中等職業教育(不含技工學校)在校學生4.4萬人;普通高中在校學生6.2萬人;義務教育在校學生35.6萬人;幼兒園在校學生7.6萬人。學齡兒童小學入學率和初中學齡人口入學率均為100%;高考錄取2.5萬人。

  文化事業
  淮南市擁有文化館9個,博物館10個,公共圖書館10個,圖書館藏書133.6萬冊,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90個,村(社區)建成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1085個。各級綜合檔案館9個,藏檔案資料212.6萬卷(件、冊)。《淮南日報》、《淮河早報》全年共發行1305萬份。

  醫療衛生
  淮南市有醫療衛生機構1739個,其中醫院82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1615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27個,其他衛生機構15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衛生院70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171個,村衛生室848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中,疾病預防控制中心8個,專科疾病防治院(所、站)2個,婦幼保健院(所、站)10個,衛生監督所(中心)3個。全市衛生技術人員24.0千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9.5千人,注冊護士11.3千人。鄉村醫生和衛生員1.1千人。醫療衛生機構床位21.0千張,其中醫院、衛生院床位19.8千張。

交通運輸

  公路
  合淮高速(S17)、阜淮高速(S12)、淮蚌高速(S17)等高速公路穿過淮南,滁新高速(S12)加速推進。206國道、308、102、311省道四通八達。現已形成以洞山中路等干道為核心的公路交通網絡。淮南長途客運站是國家一級客運站,省際省內的班線達到145條,省際的班線多為每天發車一班,省內的班線從每天發車一班到十七班不等。市內乘坐1、2、3、8、9、12、24、29、121、G1路公交到達。

  鐵路
  淮南市鐵路運輸網絡發達,鐵路運輸有阜淮鐵路、淮南鐵路2條普速鐵路,合蚌客運專線、商杭高速鐵路貫穿淮南,另有淮張、淮田2條支線鐵路,礦區鐵路更是縱橫交錯。截至2011年,淮南境內鐵路線總長度達431千米,鐵路線上鑲嵌著淮南站、淮南西站、大通站、潘集站、鳳臺站等共16個火車站。在中國所有城市中,淮南鐵路線路最長、車站最多,當創城市鐵路“吉尼斯紀錄”,有著許多大城市不可比擬的優勢,也為淮南今后發展城市輕軌交通奠定了堅實基礎。2022年,合肥新橋機場S1線壽縣段項目開工。

  航空
  合肥新橋國際機場淮南候機樓運營,淮南與合肥新橋國際機場之間也將采取開“空港快線”的方式,為當地旅客提供購票、班車接送、異地值機等“一站式”服務。距離合肥新橋國際機場僅需45分鐘可達。

風景名勝

  ◆八公山

  八公山位于中國安徽省淮南市,是著名的文化勝地,漢文化重鎮。
  八公山,由大小四十余座山峰疊嶂而成,主峰海拔高達241.2米。這里不僅山巒起伏、林木蔥郁,更因西漢淮南王劉安與八公在此學道煉丹、著書立說的傳奇故事而名揚四海。山中古跡眾多,如淮南王劉安廟、戰國名將廉頗墓等,見證了歷史的滄桑與輝煌。此外,八公山還是著名的淝水之戰古戰場,留下了“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千古佳話。這里四季景色各異,春日綠意盎然,秋日紅葉滿山,是游人們登高望遠、尋幽探秘的好去處。八公山,以其獨特的自然風光和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吸引著無數游客前來探訪,感受這座歷史文化名山的獨特魅力。

  ◆上窯國家森林公園

  安徽上窯國家森林公園位于淮南市東北部,是一處集生態旅游、人文景觀、宗教活動、度假休閑、科普教育為一體的綜合性景區。
  安徽上窯國家森林公園地處亞熱帶與溫帶的過渡地帶,植被類型為北亞熱帶與暖溫帶落葉闊葉林,森林覆蓋率87.9%,海拔212.4米,公園總面積10.4平方公里。
  2005年12月,上窯森林公園正式晉升為國家森林公園。

  ◆焦崗湖

  焦崗湖,是屬于淮河北岸水系的湖泊。在鳳臺縣城西南,橫跨鳳臺、潁上兩縣,2000年成立毛集社會發展綜合實驗區后,在實驗區范圍內。
  地處淮河與西淝河之間,與淮河一堤之隔,湖區納古沙河、古墩河、濁溝、花水澗,官溝洼、丁家洼、湖天洼,中心溝等來水,東出便民溝焦崗湖閘入淮河。流域面積480多平方公里的,歷史上曾有“三十六湖歸焦崗”之稱。
  湖東西長20公里,南北寬7公里,湖岸周長35公里,一般年份正常水位水面僅37.5平方公里,雨季汛期水位在18.5米,水面有7萬畝湖形為橢圓形。1950年代以前焦崗湖有水面29.76萬畝,由于圍墾造田面積縮小,建有焦崗湖農場。漁業水產較為發達,有焦崗湖漁場。湖區已進行旅游開發,東北岸邊建有焦崗湖影視城。

  ◆焦崗湖影視城

  在萬頃淮河大濕地、千年天然焦崗湖之畔,一座規劃面積4平方公里,深涵楚風漢韻、盡攬生態之美的大型影視、旅游基地——焦崗湖影視城。
  規劃設計團隊在深入考察、分析了國內十大影視基地和美、日、韓等國代表性影視基地的基礎上,明確以影視氛圍為核心競爭力,以當地的青草萋萋、夏荷郁郁、秋雁陣陣為背景,規劃設計了這個目前安徽乃至國內規劃面積最大、內涵最為豐富、地域文化特色最為鮮明的綜合性影視城。其定位為:影視攝制基地、主題旅游樂園、地域藝術窗口、文化創意平臺、濕地風光集錦、高端生態◆家園。

  舜耕山國家森林公園

  舜耕山國家森林公園是安徽省淮南市境內的公園,總面積3.8萬多畝。
  舜耕山原是長豐縣與淮南市的界山。1992年9月經林業部批建為國家森林公園。森林公園規劃面積為3.8萬畝。境內林木繁茂,林相整齊,林間林蔭夾道,曲徑通幽,一年四季游人不斷,是城區人們野營、避暑勝地。主要有以洞山和羅山為主的秀峰、怪石、涌泉、洞穴、湖潭(泉山湖和老龍潭)、古樹等自然景觀以及古寺廟遺址、古寨及跑馬場遺址、革命活動遺址、日本碉堡群、古墓群、古戰場遺址、古建筑等人文景觀。2004年長豐縣曹庵等7鄉鎮劃歸淮南設山南新區,舜耕山為淮南東部城區與南部城區之間的城中山。

  ◆龍湖公園

  龍湖公園位于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區,水面開闊,設施齊全,景點較多,園中有園,是全市開放最早、設施完備的公園。
  占地面積65.4公頃,分東、北、南區三區。
  東區為休閑區,北區為觀賞區,南區為娛樂區。
  園內有著距今700多年歷史的姚氏古墓,保存著各種珍稀物種的動植物園,淮南婚紗攝影基地所在地的桃花島,及有著“淮南最大海底世界”美稱的海洋館等著名景點。

  ◆茅仙古洞

  茅仙古洞,位于淮南市鳳臺縣城南3公里處的景點,開放時間為全年08:30-17:00。
  茅仙古洞,越往深處越小,到不可行處仍深邃不能見底,里面陰風習習,隸屬八公山西脈,始建于西漢景帝年間,咸陽茅氏兄弟看破紅塵,在此修煉得道成仙,故稱茅仙洞,自古代它就是淮上佛道兩教傳習勝地,更是游覽佳境,有八景:分別是峽石晴嵐、茅仙古洞、壽唐煙雨、龍潭映月、珍珠涌泉、東津曉月、紫金疊翠、八公仙境。新辟景點有:南關門、觀景樓、丹井園、華夏第一人文洞府、花鼓燈演繹廣場、游客觀光碼頭等,不僅風景秀麗,而且是著名的千古名勝,因此關于茅仙洞的傳說也是眾說紛紜,這里既是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 “淝水之戰”的古戰場,又是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地方,淮南王劉安曾于丹井園汲水煉丹,始創千古華夏美食——八公山豆腐,仍能聽到戰馬的嘶鳴和淙淙的水聲的的飲馬泉。

  ◆壽縣古城

  壽縣古城位于安徽省淮南市,淮河南岸,依八公山。壽縣古城始建于宋朝(1068~1224年),是棋盤式布局的一座宋城。壽縣總面積2986平方公里,現城內總面積3.65平方公里。
  淮南壽縣,古稱壽春,自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41年)遷都于此,曾10次為郡,并屢為州郡治所。明清以來,按照防御戰爭和防洪的需要,又不斷進行整修。是中國保存較完善的七大古城墻之一,比山西平遙古城還早100年。

歷史文化

  淮南市文化底蘊厚重。西漢時淮南王劉安在八公山招賢納士,著書立說,編纂了千古名篇——被稱為中國古代百科全書的《淮南子》,發明了華夏美食豆腐。淮南名勝古跡眾多,有被中外考古學家稱道的“五古”(即古戰場、古墓群、古壽州窯、茅仙古洞、古生物化石群),其中的淝水之戰是軍事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

  淮南市力打“淮南子”文化、花鼓燈文化、豆腐文化、少兒藝術和八公山旅游文化“五張牌”,激活“文化強市”。積極推動《淮南子》“古為今用”,大力宣傳《淮南子》,擴大影響。一批花鼓燈專業表演團體,多次代表國家和安徽省組團出國演出,展示花鼓燈藝術的品牌優勢。從1992年開始,由中國商業聯合會和安徽省人民政府主辦、淮南市承辦的中國豆腐文化節。

  壽春楚文化
  楚文化是古中原文化與楚蠻(今江漢一帶)區域性土著文化相結合的產物,基本要素是:青銅冶鑄工藝、紡織和刺繡工藝、老莊哲學、屈原的詩歌和莊子的散文、美術音樂舞蹈等。壽春楚文化是淮夷文化與楚文化互相影響、滲透、融合而形成的獨具一格的古文化。壽縣是一座楚文化的“地下博物館”,其具有代表性的文物有楚大鼎、鄂君啟金節、郢爰等。

  花鼓燈
  淮河流域的花鼓燈被譽為“東方芭蕾”。花鼓燈,是流行于淮河流域四省二十多個縣、市,以舞蹈為主要構成部分的綜合性藝術形式,它有舞、有歌、有鑼鼓等打擊樂演奏、有情節簡單的小戲。它是中國九億漢族人創造的最完整系統的民間歌舞藝術形式,是漢族最具代表性、典型性的民間舞蹈,它有著世界上最豐富系統的舞蹈語言體系,是世界上最能用肢體語言表達復雜情節和人物的民間舞蹈之一。

  推劇
  “推劇”是安徽省地方戲曲之一,屬于稀有劇種。推劇又名“四句推子”,是在民間舞蹈“花鼓燈”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個年輕劇種。

淮南小吃

  淮南牛肉湯
  淮南地處淮河南岸,毗鄰淮南岸邊,四季分明,物產豐富。牛羊遍地,特別盛養牛羊,當地古溝一帶又是回民居住地,對牛肉酷愛。對牛肉的加工也有獨到之處,牛肉湯更是淮上人家美味佳肴,早餐的最主要食品,風靡江淮大地,形成獨具風味的地方小吃。
   淮南牛肉湯選料講究,取制江淮一帶的黃牛為原料,用牛骨頭熬湯,煮牛肉時必須浸泡血污,內臟清洗干凈,均可下鍋同煮,還用自制的牛油,將炸制好淮椒(紅干椒)做成紅油。牛肉湯故以湯為主,湯不醇則無味,然牛肉湯的燙制方法多樣,都取用當地特產,淮芋粉、綠豆餅、豆腐皮(干章、百頁)、豆圓子等為輔料。淮南牛肉湯,給人的感覺是:湯濃醇鮮,香辣適口,原料豐富,味足味厚,令人回味無窮,四季皆宜。
  淮南豆腐宴
  “淮南煤炭俏四方,八公豆腐甲天下!”地處皖北的淮南市,歷來就以盛產“一黑一白”而著稱,“黑”指的是煤炭,“白”當然說的就是那鮮嫩綿滑的豆腐了。
  淮南豆腐,以八公山清冽甘甜的古泉水泡制淮河流域的優質大豆,加之豆腐發祥地世代相傳的精湛工藝制作而成,使得淮南豆腐不僅口感細膩綿滑,營養豐富,也更顯得質地細若凝脂,潔白如玉,更為神奇的是,淮南豆腐還能夠托于手中晃動而不散塌,擲于湯中久煮而不沉碎。  
  淮南羊肉湯
  淮南市鳳臺縣的羊肉湯比較著名,而朱馬店鎮的羊肉湯是淮南市味道最好的。食客紛至沓來,絡繹不絕 。 淮南羊肉湯味香辣,肉細嫩,以上等羔羊為原材料,輔以名貴、淮南特產香料,開鍋時香飄四溢,食之口舌生香。羊肉湯亦是以湯為主,湯醇厚,味鮮美。與牛肉湯共為淮南雙絕。
  上窯馓子
  上窯粗條馓子,也稱“油果”、“油面條”。(上窯、洛河一帶較為多見)用面粉、明礬、精鹽、白糖等和成油面,把油面盤擰成網被形,下入油鍋中浸炸定形,成品后有乳白色、淡黃色、金黃色。具有軟、脆、焦、酥、香、鮮、咸、微甜等特點。它可直接食用,也可燴、涮、淡季制餒,可做主料、輔料。
  夏集面圓
  夏集面圓又稱莊子面圓、貢圓、白圓、飪子等。為“淮河三豆”之一。原料有面粉、豆粉、五花肉、雞蛋、淀粉等;輔料有適量蔥、姜、鹽、味精、五香粉等。其特點是口味咸鮮適度,香醇爽口,南北皆宜。典故:有關夏集面圓傳說很多,因它地取古壽州。相傳夏集面圓,曾作為貢品,以謝圣上圣明,解百姓于火熱、饑餓之中,救大命之恩。又有說:“莊子”曾經游塵途經壽春一帶,饑渴難忍,投一老農婦家,農婦用當地的“飪子”招待了他,莊子吃后,贊不絕口,頗為感激。

熱點城市: 杭州 | 大連 | 青島 | 南京 | 西安 | 深圳 | 蘇州 | 廣州 | 拉薩 | 麗江 | 洛陽 | 威海 | 珠海 | 廈門 | 沈陽 | 哈爾濱 | 濟南 | 長春 | 無錫 | 桂林
熱門景點: 黃山 - 湘西鳳凰 - 九寨溝 - 廣西漓江 - 天涯海角 - 泰山 - 頤和園 - 杭州西湖 - 山海關 - 圓明園 - 八達嶺長城 - 神農架 - 千島湖 - 五臺山 - 北戴河
本站部分圖文內容取自互聯網。您若發現有侵犯您著作權行為,請及時告知,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侵權作品、停止繼續傳播。
Copyright ©365135.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做中國最好的旅游門戶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