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山區始建于1976年,因風景秀麗的雨山座落在境內而得名。現轄1個鄉2個鎮4個街道,28個村、36個社區,面積173平方公里,人口25.17萬人。地理位置優越,西臨長江,東與南京市江寧區接壤,南與當涂縣毗連,是馬鞍山市未來城市中心區。
行政區劃
雨山區轄4個街道、2個鎮、1個鄉:
街道:雨山街道、安民街道、平湖街道、采石街道
鎮:向山鎮、銀塘鎮
鄉:佳山鄉
歷史沿革
2000年,雨山區轄4個街道。2001年7月1日,國務院批準(國函[2001]75號):撤銷馬鞍山市向山區。將原向山區的慈湖鄉劃歸馬鞍山市金家莊區管轄,霍里鎮、濮塘鎮劃歸馬鞍山市花山區管轄,雨山鄉、佳山鄉和向山鎮劃歸馬鞍山市雨山區管轄。2004年1月安徽省民政廳(民地字[2004]5號)批準,1月8日馬鞍山市人民政府(馬政秘[2004]2號)批準:一、撤銷雨山鄉、佳山鄉,合并設立佳山鄉。調整后,佳山鄉轄16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面積56.74平方千米,人口3.9萬人,鄉政府駐印山。二、保留向山鎮。2004年,將當涂縣的銀塘鎮劃入馬鞍山市雨山區。2004年底,雨山區轄4個街道、2個鎮、1個鄉。
2005年3月10日,《雨山區人民政府關于向山鎮南莊村與七聯村、落星村與徐山村4個村撤并的批復》(雨政秘[2005]10號):同意向山鎮撤村并村方案,撤銷南莊村和七聯村,合并設立南莊村;撤銷落星村和徐山村,合并設立落星村。向山鎮所轄村委會由現在的9個合并為7個。同日,《雨山區人民政府關于銀塘鎮石船村與陳家村、金山村與銀塘村等8個村撤并的批復》(雨政秘[2005]11號)同意銀塘鎮撤村并村方案,撤銷石船村和陳家村,合并設立陳家村;撤銷金山村和銀塘村,合并設立金山村;撤銷同心村和岱山村,合并設立岱山村;撤銷中心村和超山村,合并設立超山村。銀塘鎮所轄村委會由現在的11個合并為7個。
經濟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幾年,雨山區堅持發展這個第一要務,調整優化第一產業,擴張提升第二產業,壯大繁榮第三產業,全區經濟發展迅速,主要經濟指標增幅一直高于全市平均水平。6家企業躋身全省營業收入總額200強;5家企業躋身全省納稅總額200強;3家民營企業被省政府授予“優秀民營企業”稱號。區委、區政府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安徽省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先進單位”稱號。2004年,全區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當年價)48966.1萬元,比上年增長25.4%;固定資產投資5.37億元;財政收入13584萬元,比上年增長68%;農民人均純收入4377元,比上年增長19.5%;實際利用外資576萬美元;利用內資87855.04萬元;新增就業崗位8130個,其中,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5082個,“4050”人員再就業1429個;新增農村勞務輸出1505個。
多年來,雨山區堅持以人為本,積極實施科教興區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大力發展衛生文化體育事業,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和民主法制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先后榮獲全國初級衛生保健試點區、“愛心獻功臣”先進單位、全國科普示范城區,安徽省科普示范城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模范區、“雙擁”模范區等稱號。
工業園區
雨山工業園坐落在馬鞍山市西南部,北靠全國十大鋼鐵企業——馬鞍山鋼鐵總公司,西連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采石風景區(長江著名三磯之一李白終老之地),東接馬鞍山經濟技術開發區(省級),占地面積近3平方公里,區位獨特,優勢明顯。雨山工業園周邊交通極為便捷,205國道、寧蕪鐵路貫穿其境,長江貨運碼頭離工業園僅1000米之遙,水陸交通自然天成。
雨山工業園是馬鞍山市實施一區多園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馬鞍山城市總體規劃和工業園獨特的區位,將工業園靠采石風景區一側規劃成1平方公里的商貿、住宅區,靠市開發區一側,規劃成2平方公里的工業區。工業園將投資5億元進行基礎設施建設,達到九通一平,為廣大投資者投資置業創造良好的硬件環境。
雨山工業園由雨山區政府主辦,工業園管理辦公室具體承辦。我們將本著先投資者之憂而憂,后投資者之樂而樂的辦園宗旨,遵循“開放、誠信、務實、高效”的工作規范,謁誠為海內外投資創業者提供一切必要的服務。“良禽擇木而棲”,雨山工業園必將成為創業者的樂園。
區位交通
陸路交通便捷,城鄉公路四通八達,距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僅50分鐘車程,近在咫尺的長江 馬鞍山港為萬噸級深水良港,寧馬、馬蕪高速公路相連,皖贛鐵路和205國道穿境而過。
基礎設施
工業園區是雨山區經濟發展的主要支撐。2002年5月,市政府批準設立雨山工業園。該園地處城市腹地,西臨采石風景區,東靠馬鞍山市經濟技術開發區,面積3.82平方公里。以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一類工業為主,兼有商貿、物流、旅游、信息等產業。目前,正按照“效益園區、科技園區、綠色園區”的目標規劃建設,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已吸引大量外資投入,入園項目涉及機械加工制造、橡膠制品、磁性材料、倉儲物流、彩色印刷等多個領域,投資效益初步顯現。隨著馬鞍山市“東擴南進”城市發展戰略的實施,已成為全市最富活力、最具開發潛力的投資熱點之一。
人文景觀
人文自然景觀豐富,境內有“長江三磯”之首采石磯、千古名樓太白樓、“當代草圣”林散之紀念館、國家級文物館朱然墓園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