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概況】
城口縣,隸屬重慶市,地處大巴山南麓,位于長江上游地區、重慶東北部,東與陜西省鎮坪縣、平利縣毗鄰,西與四川省宣漢縣、萬源市相交,南與重慶市開州區、巫溪縣接壤,北與陜西嵐皋縣、紫陽縣相連,總面積3289.08平方公里。城口縣戶籍總人口24.99萬人。少數民族有24個,431人。城口縣下轄2個街道、10個鎮、13個鄉。173個行政村、31個社區。城口縣人民政府駐葛城街道土城路北門口1號。
城口縣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稱。清道光二年(1822年)始設城口廳,民國2年改廳為縣。因踞三省門名“城”、扼四方咽喉稱“口”而得名。先后獲得“中國生態氣候明珠、中國老年人宜居宜游縣、大中華最佳綠色生態旅游名縣、全國森林旅游示范縣、中國錢棍舞之鄉、中國天然富硒農產品之鄉、國家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示范區、全國蜂業優秀之鄉、全國易地扶貧搬遷成效明顯縣、全國信訪三無縣”等稱號。
【行政區劃】
城口縣轄2個街道、10個鎮、13個鄉:
街道:葛城街道、復興街道
鎮:巴山鎮、坪壩鎮、廟壩鎮、明通鎮、修齊鎮、高觀鎮、高燕鎮、東安鎮、咸宜鎮、高楠鎮
鄉:龍田鄉、北屏鄉、左嵐鄉、沿河鄉、雙河鄉、蓼子鄉、雞鳴鄉、周溪鄉、明中鄉、治平鄉、嵐天鄉、厚坪鄉、河魚鄉

【歷史沿革】
秦,屬巴郡。
漢,屬巴郡宕渠縣。東漢和帝時,析宕渠之東置宣漢縣,屬巴郡宣漢縣。
蜀,屬巴西郡宣漢縣。
晉,屬巴西郡宣漢縣。東晉恭帝時,析宣漢東北部置東關縣,屬晉昌郡東關縣。
宋,屬晉昌郡東關縣。齊,屬晉昌郡東關縣。梁,屬南晉郡東關縣。
西魏,屬南并州南晉郡東關縣。周,屬南并州永昌郡宣漢縣(省東關入宣漢,改南晉郡為永昌郡)。
隋,屬并州通川郡宣漢縣。
唐武德初年,屬南并州通川郡東關縣。貞觀元年,屬達州通川郡宣漢縣。
五代蜀,屬達州通川郡宣漢縣。縣境東北設通明院專司催科賦稅。
宋,屬達州通川郡通明院。南宋紹興中期,屬達州通川郡通明縣(紹興中期在明通院地增設通明縣)。
元,屬達州通川郡通明縣。二十二年(1285年),省永穆縣、東鄉縣、通明縣,屬達州新寧縣。
明,屬達州太平縣,正德十年(1515年),割東鄉縣之太平里置。
清,屬四川省川東道太平縣。嘉慶七年(1802年),太平縣升縣為廳,城口設經歷署。道光二年(1822年),設城口廳(割太平廳之七、八,、九保置,太平復為縣),屬四川綏定府。
民國2年(1913年),改城口廳為城口縣,屬川東道綏定府。民國八年(1919年),四川軍閥割據,防區制形成,城口縣屬顏德基駐防區。民國十三年(1924年)屬劉存厚駐防區。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城口縣屬四川省第九行政督察區。
1949年,城口縣解放,隸屬四川省萬縣專區。
1981—1992年,屬四川省萬縣地區。
1992年,撤銷萬縣地區,改建萬縣市(地級市),城口縣仍屬四川省萬縣市。
1997年,設立重慶直轄市,城口縣隨萬縣市劃入重慶。
1998年,城口縣劃歸重慶市直管。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城口縣,地處大巴山南麓,位于長江上游地區、重慶東北部。東與陜西省鎮坪縣、平利縣毗鄰,西與四川省宣漢縣、萬源市相交,南與重慶市開州區、巫溪縣接壤,北與陜西嵐皋縣、紫陽縣相連。東西長96公里,南北寬66公里,總面積3289.08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城口縣由于河谷相對高差在1000米以上,谷坡陡峻,地貌明顯形成4級夷平面,由北而南層層下降。分別有海拔2200 ~2400米、1800 ~2000米、1100 ~1400米及600~800米的河谷地帶4個級。地貌分低山河谷、中山和峰叢臺地3種類型。低山河谷主要分布在仁河、前河、漢昌河、坪壩河兩岸海拔1500米以下的山體下部,占全縣轄區面積的54.66%。中山分布于海拔1500 ~2000米之間的地區,占全縣轄區面積的42.36%。峰叢臺地主要分布在海拔2000米左右的中山寬闊頂部。
氣候特征
城口屬四川盆地北亞熱帶山地氣候,系亞熱帶季風氣候區。由于山高谷深,高差大,具有山區立體氣候的特征。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日照較足,四季分明,冬長夏短。年平均氣溫14.1℃,總降水量1319.0毫米。縣城出現積雪天數4天,最大雪深1厘米。降水日數171天,日照時數1165.1小時。
水文水系
城口縣境內共有大小河流779條,有任河、前河、中河、后裕河四條出境河流。其中集雨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3條,集雨面積在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45條。任河、前河兩大干流東西向貫穿全縣,是城口縣兩大主要河流,其中任河境內河長128公里,流域面積2356平方公里;前河境內河長62公里,流域面積439.1平方公里。最大的河流為任河,集雨面積為2356平方公里。

【交通運輸】
銀百高速公路(城開段)、城口至嵐皋(城口段)、城口至萬源、城口至宣漢和城口至巫溪3條高速公路,城口—開州高速公路、西安至重慶高速鐵路穿過城口縣。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城口縣共有學校69所,其中幼兒園16所,義務教育學校48所(小學42所,初中6所),高中2所,職業教育學校2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教育機構擁有教職工數2863人。在校學生42221人。在園幼兒6473人。
文體事業
一級圖書館:城口縣圖書館。 二級館:重慶市城口縣文化館。
城口縣共有體育場館1個,圖書館1個,宣傳文化中心1個,鄉鎮文化服務中心25個。電視綜合覆蓋率97.5%。有線電視入戶率16.4%。
醫療衛生
城口縣共有衛生機構31個,其中醫院、衛生院29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婦幼保健院1個。衛生機構擁有病床數1209張,其中醫院擁有病床數720張。衛生機構人員1931人,衛生技術人員1324人。衛生技術人員中執業(助理)醫師374人,注冊護師、護士466人。
【風景名勝】
大巴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重慶大巴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重慶市的最北端,大巴山南麓,城口縣境內。保護區總面積136017公頃,屬于森林生態系統類型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是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及其生物多樣性,不同自然地帶的典型自然景觀,典型森林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區內有維管束植物210科3481種、陸生野生動物139科656種,其中珙桐、紅豆杉、獨葉草等國家一級保護植物和40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均生長在保護區內。
2023年11月30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公布《陸生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名錄》(第一批),重慶大巴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列,自2023年12月1日起實施。
巴山湖國家濕地公園
重慶巴山湖國家濕地公園位于重慶市城口縣巴山鎮境內,水域全長32公里,規劃總面積1116.3公頃,其中濕地面積587.8公頃,劃分為保護保育區、宣教展示區、合理利用區和管理服務區四個功能區。是一個集濕地保護保育、恢復修復、濕地功能和濕地文化展示、濕地科普宣教、濕地科研監測和濕地可持續利用于一體的國家級濕地公園。
濕地公園最高海拔2480米,最低海拔550米,年平均氣溫13.8℃,具有夏季清爽、冬季溫涼的氣候特征,易出現白天無雨,深夜小雨的“巴山夜雨”景觀。
川陜蘇區城口紀念館
川陜蘇區城口紀念館,位于城口縣蘇維埃政權紀念公園,始建于1984年,占地面積四千七百余平方米。園內有“蘇維埃政權紀念碑”、“追思廣場”、“紅軍文化敘事墻”、“國家領導人親屬和紅四方面軍老戰士題詞”等參觀板塊。先后被命名為重慶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重慶市黨風廉政教育基地、重慶市紅領巾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重慶市國防教育基地、重慶市委黨校革命傳統教育培訓基地等。
九重山國家級森林公園
九重山風景名勝區位于重慶城口縣境內,地處大巴山脈南麓,環臨川、陜、鄂、渝四省市交匯的金三角地帶。森林公園分為九重山、白沙河、四十八個青草塘、崩溪河、 櫻桃溪等五大景區。
面積47.05平方公里。2006年1月批準為市級風景名勝區。景區最高海拔2471米,最低海拔705米。景區內山峰、峽谷、瀑布、溶洞、魚泉、溪流和高山草場奇特,森林覆蓋率高,有大片原始次生林,生物多樣性豐富,初步查明維管束植物173科2132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植物6種,二級191種;野生動物139科1002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4種(云豹、金貓、豹、林麝),二級55種(斑羚、黑熊、大鯢、蒼鷹、禿鷹、鴛鴦等)。人文景觀有紅軍指揮部遺址、蘇家紙廠、古棧道等。

【地方特產】
城口板栗
城口板栗,重慶市城口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城口老臘肉
城口老臘肉,重慶市城口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城口老臘肉,沿襲具有500余年歷史的民間加工秘方,經特殊的傳統工藝精心熏制而成,肉質精良、香味純正、營養豐富,是城口縣具有代表性的土特產之一。
城口山地雞
城口山地雞,重慶市城口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城口縣屬四川盆地北亞熱帶山地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3.8℃,無霜期234天,日照時數1534.1小時,降雨量1267毫米,水面蒸發量806.8毫米,適宜養殖雞禽。城口山地雞體軀略偏長,胸部寬窄適中,羽毛較緊湊,顏色以黑(褐)色為主。公雞外觀威武雄壯,羽毛油亮,頭大小適中;母雞單冠直立相對較淺,頭較小,冠、耳葉、肉垂為紅色;城口山地雞肉質香嫩鮮美,經檢測,鈣、磷、鐵、鋅、硒等礦質元素和棕櫚酸、棕櫚-烯酸、油酸、亞油酸、維生素E。
2009年9月1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準對“城口山地雞”實施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
城口核桃
城口核桃,重慶市城口縣特產,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城口縣屬四川盆地北亞熱帶山地氣候區,日照較足,四季分明。城口核桃大小均勻,殼薄易剝,核仁飽滿。城口是中國七大核桃主產區之一,2001年被國家林業部命名為“中國核桃之鄉”。
2012年12月7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準對“城口核桃”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
城口蜂蜜
城口蜂蜜,重慶市城口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城口蜂蜜取材于海拔2000米左右的原始林區,源于崇山峻嶺中的野生花蜜,花蜜含多種珍稀植物和名貴中藥材花粉,富含葡萄糖、蛋白質、礦物質、有機酸酶、芳香物質和維生素。城口蜂蜜色澤金黃、口感清爽、氣味芬芳、品質佳。城口野生蜂蜜營養豐富,具有潤腸、潤肺、解毒、養顏、增強人體免疫力,調理內分泌等功效。
2010年12月1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準對“城口蜂蜜”實施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
城口洋芋
城口洋芋,重慶市城口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城口縣屬四川盆地北亞熱帶山地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3.8℃,無霜期234天,日照時數1534.1小時,降雨量1267毫米,適宜種植洋芋。城口洋芋長橢圓形,薯形規整、大中薯率高,芽眼淺且少,表皮光滑;食用口感軟、細膩,淡香、微甜。城口洋芋蛋白質≥2.5%、淀粉≥14.7克/100克、鐵≥1.16毫克/100克、鈣≥13毫克/100克、硒≥4.2×10毫克/千克。
2013年4月15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準對“城口洋芋”實施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
城口太白貝母
城口太白貝母,重慶市城口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城口太白貝母產地屬北亞熱帶暖濕季風氣候區,水熱條件好,生態環境優越,生物多樣性十分典型。產地水系均滿足Ⅱ類以上標準,區域環境空氣質量全年都是優良天氣,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高,土壤有機質含量較高,同時土壤中富含鋅、硒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城口獨特的自然、地理、生態環境和特定的生產方式始終保持城口太白貝母品質優良、藥用藥用功效好的特性。城口太白貝母呈扁球形或短柱形,表面稍粗糙,白色或淺棕黃色,味微苦。
2013年12月30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準對“城口太白貝母”實施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