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安市位于河北省東部,燕山南麓,灤河岸邊。東經118°26′至118°55′,北緯39°51′至40°15′之間。東西跨度39公里,南北縱距45公里。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性氣候。全年平均氣溫11.5℃。全年降水量711.9毫米。全年日照2292.5小時,無霜期198天。共轄19個鎮鄉、1個城區街道辦事處,有534個村、10個居委會。市政府駐遷安鎮。
行政區劃
遷安市轄1個街道、12個鎮、7個鄉:
街道:城區街道
鎮:遷安鎮、夏官營鎮、楊各莊鎮、建昌營鎮、趙店子鎮、野雞坨鎮、大崔莊鎮、楊店子鎮、蔡園鎮、馬蘭莊鎮、沙河驛鎮、木廠口鎮
鄉:扣莊鄉、彭店子鄉、上莊鄉、閆家店鄉、五重安鄉、大五里鄉、太平莊鄉
歷史沿革
遷安原為盧龍縣轄區,遼太祖以定州安喜縣俘戶置安喜縣,治于今城區街道東北二十里處。金大定七年(1167年)移治于今城區街道,改安喜縣為遷安縣。據傳,縣名取"遷移安喜俘戶入境定居"之意。
今市轄區,春秋時為山戎國地,戰國時屬燕國。秦屬遼西郡令支縣。漢屬幽州遼西郡,為令支縣(令支故城在今市東);西北部兼有徐無縣地。三國魏省令支縣,屬遼西郡肥如縣。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令支城并入陽樂縣,仍屬遼西郡。北齊省遼西郡入北平郡,省陽樂縣入新昌縣,遂為肥如、新昌二縣地,屬北平郡。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遷安縣屬河北省唐山專區。1958年12月20日撤銷盧龍、遷西二縣,將這兩縣的部分地區并入遷安縣。1960年4月2日撤銷唐山專區,遷安縣劃歸唐山市。1961年6月23日恢復唐山專區,遷安縣還屬之。同年7月9日復置盧龍縣和遷西縣,原二縣并入遷安縣的地區仍還屬盧龍、遷西二縣。1970年唐山專區改稱唐山地區,遷安縣屬之。1983年5月5日撤銷唐山地區,遷安縣劃歸唐山市管轄。1996年10月撤縣設市,仍屬唐山市。
地理位置
遷安地處環渤海環京津一級經濟開發區內,區位優勢明顯,交通四通八達。京沈高速公路遷安出口距市中心僅12公里,西距北京市195公里,天津市160公里,東至秦皇島市75公里,北至承德126公里,南距唐山港京唐港區100公里,與唐山市中心相距60公里。境內現有鐵路四條:京秦、大秦、通坨、卑水鐵路。公路:國道2條,京沈高速、102國道;省道3條,三撫路、平青大公路、長城旅游路。距省會石家莊市423千米。
氣候環境
地處燕山余脈。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山地和丘陵約占全縣面積的55.4%。有灤河、青龍河、冷口沙河、西沙河等16條河流。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性氣候。全年平均氣溫11.5度。全年降水量711.9毫米。全年日照2292.5小時,無霜期198天。鐵儲量大,素有“鐵遷安”之稱。京秦、大秦通(縣)坨(子頭)三條鐵路東西過境,卑(家店)水(廠)鐵路,遷曹鐵路南北過境。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豐富,物產種類齊全。現已探明的礦藏達20多種,其中,金屬礦藏主要是鐵,儲量達27.2億噸,礦石品位在30%左右,鐵精粉年產量連續14年居全國縣級地方鐵礦首位,素有“鐵遷安”之稱。非金屬礦藏主要是石灰石、白云石、花崗巖等。石灰石儲量達5億多噸,主要作為水泥、石灰等產品的原材料,年開采量達200多萬噸;白云石儲量達2.5億噸,花崗大理石儲量達2.5億噸.現已發現的動植物資源400多種。其中,“京東板栗”產于此地,馳名中外;花生、甘薯常年產量居全省第二位,是全省甘薯發展重點縣;書畫宣紙全國聞名,有“南宣北遷”美譽;地毯業已形成萬人產業大軍,在全國同行業名列第二,產品暢銷世界。
經濟狀況
遷安經濟連續8年保持全省第一行列,遷安人均收人和人均GDP高于北京。可以說是河北最發達,最富有的縣級市。 2009年,是遷安發展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金融危機帶來的嚴峻挑戰,在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支持監督下,我們緊密團結和依靠全市人民,危中圖強、難中求進,較好地完成了各項目標任務。預計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35.2億元,增長17.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00.1億元,增長42.7%;實現全部財政收入71.6億元,剔除增值稅轉型政策影響,按上年可比口徑計算增長12.5%;地方財政收入達到29.4億元,增長14.5%,經濟結構調整成效在財稅收入結構上得到初步體現。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100.5億元,增長13.4%。金融系統年末各項存款余額達到344.3億元,各項貸款余額達到245.8億元,存貸比提高了8個百分點。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8090元,增長12.4%;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9776元,增長15.5%。全年累計減排化學需氧量2227.5噸、二氧化硫4578.7噸、煙粉塵4496.4噸,城區空氣質量二級以上天數達到349天,同比增加34天;單位生產總值綜合能耗降低6.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能耗降低15.1%。
綜合實力
1990年以來,遷安綜合經濟實力一直位列河北省前十名,2003年至2007年全部財政收入連續突破10億元、20億元、30億元、40億元、55億元大關。2008年市域綜合經濟實力跨上新臺階,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達到495億元,同比增長23.3%,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40億元,同比增長27.2%,實現全部財政收入71.2億元,同比增長29.4%,實現地方一般預算收入20.1億元,同比增長10.8%,綜合經濟實力連續6年位居全省縣級30強之首,在第八屆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市)評比中列第25位。資源型城市轉型取得新突破,鋼鐵產業實現戰略重組,27家民營企業正式組建了長城鋼鐵集團;淘汰落后和節能減排工作取得可喜成績,全市萬元生產總值綜合能耗下降5.6%;礦產資源開發秩序整頓深入開展,將39個采礦權整合設置為15個采礦權人;新興產業發展水平進一步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搭建了資源型城市轉型新平臺。市域經濟發展活力得到新提升。特色中等城市展現新面貌,入選2008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取得新成果。各項社會事業實現新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新提高,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6132元,增長14.7%;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8462元,增長20.8%。和諧社會建設取得新成績。
2009年,針對金融危機對經濟的影響,該市把今年確定為“項目建設攻堅年”和“對外開放攻堅年”。全市上下牢牢把握落地、進度、謀劃三個關鍵環節,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動項目建設取得扎實推進。通過強有力的工作,今年投資750億元實施的255個項目全面推進,項目建設呈現出一、二、三產業齊頭并進,主導產業、新興產業、服務業、農業項目全面開花的新局面。全市一季度累計完成全部財政收入27.16億元,比上年一季度增長33.6%,實現首季“開門紅”。
農村經濟
農業基礎穩固,農村經濟健康發展。全市共有耕地67萬畝,其中水澆地面積54萬畝,噴灌面積30萬畝,是全國農業噴灌示范縣。2003年完成農業總產值22.2億元,增長4.3%。圍繞建成首鋼和大中城市的農副產品供應基地的目標,大力實施“菜籃子、花卉、苗木、綠色食品”四大工程,不斷深化與省農村科學院共建“農業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示范縣”項目,扎實推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已累計建成10萬畝菜籃子基地、10.5萬畝綠色食品基地、5萬畝無公害果品基地、5000畝無公害蔬菜基地,發展優質苗木1.5萬畝、花卉5000畝,龍頭企業達到39家。2003年,全市糧食總產達到17.9萬噸,油料總產3.2萬噸,干鮮果品12萬噸;出欄生豬75.5萬頭,肉牛7.5萬頭,肉雞950萬只,奶牛存欄1.2萬頭。“金鑫”牌甘薯系列產品、“民雁”牌紅富士蘋果、天王桃、“田原”牌種豬、“建亞”牌粉絲等5種農產品跨入省級名牌產品行列,并實現了無公害農產品標識上市。以“造林綠化、道路硬化、院街凈化”為突破口,投資7214萬元啟動了首批55個社會主義文明生態村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2004年4月21日-22日,河北省創建文明生態村工作會議在唐山召開,省委書記白克明同志率隊參觀考察了唐山遷安市唐莊子村、三李莊村、徐流口村文明生態村建設情況,并親自概括并高度評價了“徐流口精神”,要求遷安市文明生態村建設和經濟社會全面發展都要走在全國最前列。
第三產業
第三產業發達,服務體系健全。2003年,全市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58.2億元,增長21.5%,已初步形成了餐飲服務、交通運輸、金融保險三大支柱產業。全市擁有各類市場40個(其中綜合市場32個,農副產品市場4個,工業生產資料市場2個,農業生產資料市場2個)。全年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13800人,全市從事非農產業的勞動力已占全部農村勞動力的36.4%,來自非農產業的收入已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72%。
民營經濟
企業改革全面完成,民營經濟蓬勃發展。全市964家鄉村集體企業和205家市屬企業已全部完成產權制度改革,所有制結構得到有效調整和優化。2008年全市民營經濟注冊戶數92923戶,占全社會注冊總戶數的99.5%;從業人員245700人,占全社會從業人員總數的82.1%;注冊資金679796萬元,占全社會注冊資金總額的68.6%;上繳稅金600770萬元,占全部稅收的70%;實現增加值322.07億元,占全市國內生產總值的85%;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41.6億元,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83%;實現消費品零售總額94.6億元,占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84.5%。 遷安最強大的民營鋼鐵集團為:唐山長城鋼鐵集團。
雙向開放活躍,經濟外向度高。堅持“域外就是外”的開放理念,大力發展開放型經濟。全市放權企業達到24家,出口商品涉及地毯、服裝、鑄件、包裝、醫藥等10多個品種。合資合作伙伴遍及世界18個國家、地區和國內30多個大中城市。2008年,全市實際利用外資32847萬美元,實現出口創匯24799萬美元,合同利用內資90多億元,到位內資85.1億元。
名優產品
工業門類齊全,支柱產業鮮明。形成了冶金鑄造、水泥建材、地毯服裝、造紙包裝、醫藥食品、電線電纜、化工等七大支柱工業,2008年七大支柱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7。7%。全市工業產值超千萬元企業達到200多家,超億元的27家;利潤超千萬元企業達到44家;納稅超百萬元的企業106家,超千萬元的28家、超億元的5家,全市共生產鐵精粉1000萬噸、鐵400萬噸、鋼300萬噸、水泥300萬噸、地毯120萬平方米、機制紙及紙板22.2萬噸,“冀東”牌彩色膠印書刊紙、“兆康“牌抗腦衰膠囊、“唐生”牌胃優樂、“QA”牌地毯、“灤河”牌尿素、“冀東”牌電線電纜等50多種產品分別被評為國家、省、唐山市名優產品。2008年預計經濟總量500億元,財政收入80億元。
科技教育
科技教育發達,社會事業全面進步。教育投入不斷加大普、職、成、幼、特各類教育事業全面發展,均進入全省乃至全國先進行列,高考已連續9年位居唐山市各縣(市)榜首。并擁有了自己的大學——河北聯合大學遷安學院。大力推行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全市首批參加合作醫療農民542313人,占農村人口的95%;加強了市、鄉、村三級醫療體系建設。現擁有鄉以上衛生醫療機構47個,醫院病床8287張,衛生專業技術人員8312名。1993年被國家科委授予“全國科技工作先進縣(市)”,1997年被省教委確定為全省唯一的“產學研基地縣(市)”,市以上科技成果轉化率達95%。
基礎設施
基礎設施日趨完善,城市建設日新月異。2008年市區面積達到30平方公里,預計2020年達到50平方公里。全市2008年公路通車里程達到1073.8公里,新建鄉村油路138.8公里,通油路村達到506個,占全部行政村的99%,形成了連接城區、建制鎮、旅游區和村的四級快速路網;全社會用電總量達到42億千瓦時,日供水能力3.3萬噸,日處理污水能力15萬噸,集中供熱面積達到188萬平方米,形成了100%的集中供熱率、100%的自來水普及率等多元能源網絡;全市固定電話使用量達到54.8萬部,移動電話使用量達到57.9萬部電視覆蓋人口率達到100%,形成了覆蓋全市的有線電視網、光纖寬帶通訊網;2002年以來,累計完成各種造林面積70.7萬畝,全市林木覆蓋率達到45%,形成了以退耕還林為主的城鄉生態網絡,是“全國縣(市)域村鎮城市化試點市”和河北省唯一的“全國鄉村城市化試點市”;連續六年被省政府命名為“省級衛生城”、2006年8月9日,唐山遷安市被評為國家級“國家衛生城市”、連續3年榮獲省政府城市容貌治理競賽“新貌杯”、2008年2月,唐山遷安市被命名為“國家園林城市”;楊店子、野雞坨、沙河驛、馬蘭莊4個小城鎮被列為全省“百鎮工程”試點鎮,建昌營、遷安鎮被確定為“河北省小城鎮建設重點鎮”,城市發展體系日益完善。
旅游景點
歷史源遠流長,旅游前景廣闊。早在舊石器時代晚期(4.2-5萬年前),遷安境內灤河沿岸、爪村一帶就有人類居住。古代(堯時,全國劃分為“十州”,冀州分為冀、幽兩州,今遷安屬幽州)為幽州地,商朝時為有名的孤竹國,春秋時為山戎令支國,秦朝時為離支縣,西漢時改為令支縣,遼時取名安喜縣(遼國把從定州安喜縣(今河北定州市)俘虜來的人安置到今遷安、遷西等地,并設置新縣,因俘虜來自安喜,故取名為安喜縣),金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更名為遷安縣(意思是遷自安喜)。歷史上有名的伯夷叔齊讓國、老馬識途等典故就發生在遷安,是河北省26個發展旅游重點縣(市)之一。境內已具備開發價值的旅游資源多達20余處,其中,世界文化遺產1處(長城),省級文物重點保護單位4處(長城、爪村舊石器時代遺址、安新莊新石器時代遺址、建昌營封山寺商周時代遺址。)建有四個旅游風景區,分別是 白羊峪旅游風景區,靈山旅游風景區,龍山風景旅游風景區,紅峪山莊旅游風景區。白羊峪、龍山兩個旅游區被列為省級旅游區,新開發的紅峪山莊長城溶洞景區正在建設之中,這里發現了北方最大的溶洞群,擁有鐘乳石、石筍、地下暗河等多種景觀。擁有河北省第一家縣級綜合性博物館(建于)1992年),館內收藏文物5000件,其中古菱齒象骨化石(高3.85米、長7,5米,距今約1.2萬年),其高大和完整程度,目前在國內同一種類象骨化石中首屈一指。有萬里長城中唯一的I.5公里大理石長城,堪稱長城絕景。另外,北京自動化研究所退休工程師任重遠先生通過多年研究破譯《山海經》,提出了軒轅黃帝的都城在遷安(即安新莊遺址)、大禹治水在遷安市擂古臺龜口的重要觀點。《遷安———黃帝古都》研究專著已經出版,原民盟中央主席、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費孝通為該書題詞“黃帝勝跡,光耀千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