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南縣位于江西省南部,東鄰安遠縣、尋烏縣,南接廣東龍川縣、和平縣,西連龍南縣,北靠信豐縣?偯娣e1318.72平方千米,總人口21萬人。是客家人聚居地之一,95%是客家人。其中縣城總建成區面積8.236平方公里,縣城人口7萬人。京九鐵路直通縣境,縣城設有客運站和貨運站。贛粵高速、定廣公路等過境。名勝古跡有平民湖、蓮塘古城、仙嶺佛背、瑤逕道觀等?h政府駐歷市鎮。
縣人民政府駐歷市鎮。郵編:341900。代碼:360728。區號:0797。
行政區劃
定南縣轄7個鎮:歷市鎮、巋美山鎮、老城鎮、天九鎮、龍塘鎮、嶺北鎮、鵝公鎮
歷史沿革
明隆慶三年(1569年),析信豐之潭慶半堡(今嶺北鎮逕腦、龍頭),龍南之高砂堡(今老城鎮、巋美山鎮)、下歷堡(今歷市鎮,不含中沙、仙嶺、修建、楊梅和車步)、橫江堡(今歷市鎮中沙、仙嶺、修建、楊梅和嶺北月子),安遠之大石堡(今鵝公、鎮田、天九鎮之五戶、橫山、油田、九曲)、小石堡(今龍塘鎮)、伯洪堡(今天九鎮,不含五戶、橫山、油田),置定南縣,縣治高砂蓮塘鎮(今老城圩),隸屬贛州府。因其地處江西最南端,扼江西、廣東咽喉,“嶺表之所謂長治久安實賴其他”)《定南廳志》),故名定南。據《今縣釋名》,以南下剿匪,故名。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定南改縣為廳,將贛州府同知移駐定南,為贛州分防府定南廳。民國2年(1913年),定南改廳復縣。
1949年8月,定南解放。先后屬贛西南行政公署、贛南行政公署、贛州專區、贛州地區、贛州市。1984年5月15日,恢復巋美山鎮(贛府字[1984]112號)。1987年4月5日,將老城鄉的羊陂、石陂兩自然村劃歸三亨鄉(贛府廳字[1987]165號批復)。1988年12月10日,撤銷下歷、三亨鄉,其行政區域分別劃歸歷市、巋美山鎮管轄(贛民函[1988]138號批復)。1993年11月17日,撤銷老城鄉、月子鄉、天花鄉,設立老城鎮、月子鎮、天花鎮(贛民字[1993]167號批復)。2001年5月9日,撤銷車步鄉,劃歸歷市鎮;將天花鎮轄橋水、長橋、赤嶺村委會劃歸歷市鎮;撤銷九曲鄉,劃歸天花鎮;天花鎮更名為天九鎮;撤銷逕腦鄉、龍頭鄉,劃歸月子鎮;月子鎮更名為嶺北鎮;撤銷柱石鄉、鎮田鄉、鵝公鄉,合并組建鵝公鎮(贛民字[2001]188號批復)。
地理環境
定南縣地處江西最南端, 是東江發源縣之一,境內屬低山丘陵地形,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光、熱、水充足,年均氣溫19℃?h內山清水秀,河流縱橫,林木蔥郁,空氣清新,風淡云輕,氣候宜人,森林覆蓋率達78.1%,植被保持優良,各類野生動植物物種種類繁多,有竹木、藥材等野生植物資源近400種,有山雞、斑鳩、畫眉、野豬、山兔、狐貍、蛇類等野生動物60多種。
縣內九曲河地處東江源頭,處天九鎮轄區內,距縣城16公里,河域內清風徐徐,碧波蕩漾,兩岸花香鳥語,竹影婆娑,旖旎風光常引游人留戀忘返,自2002年始在兩岸開發建設的九曲旅游度假村景區設施完善,風景秀麗,服務周到,正日漸成為“珠三角”地區游人休閑度假的首選之地。境內水資源豐富,地理環境獨特,形成了柱石瀑布、神仙嶺分水嶺等多處秀麗自然景觀。
定南位于江西省南部邊陲,東與安遠,尋烏相連,南與廣東龍川、和平交界,西與龍南毗鄰,北與信豐接壤。京九鐵路、贛粵高速公路穿境而過,交通便捷,運輸成本低。定南至深圳約300公里,至東莞約290公里,至廣州約310公里。乘坐火車、汽車可在2-4小時內到達。
自然資源
國土面積1318.72平方公里, 總人口20.07萬人,其中非農人口3.97萬人,耕地12.72萬畝。
境內屬低山丘陵地形,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光、熱、水充足,年均氣溫19℃。定南的稀土品種多、品位高,有鎢、稀土、鈦鐵、磷片石墨、花崗巖、膨潤土等20多種礦藏;地下水儲量豐盈,天然飲用礦泉水質優,水力資源開發潛力大;有木竹、藥材等野生植物資源近400種,用材林主要有杉、松、竹、樟及各種闊葉樹;有山雞、斑鳩、畫眉、野豬、山兔、狐貍及各種蛇類等60多種野生動物。定南縣氣候溫和,土地肥沃,物產富饒。農業以水稻為主,定南蜜梨、臍橙、茶葉、香菇、木耳、筍干等聞名中外,被國家有關部門冠名為“中國蜜梨之鄉”;竹木、生豬及各類山珍等優質農副產品資源豐富多彩,是江西省生豬養殖十強縣。
云臺山地處嶺北鎮轄區,距縣城約25公里,是長江、珠江分水區,海拔1200米,境內峰巒迭嶂,綠蔭如蓋,植被完善,動植物資源豐富,堪稱縣內動植物“基因庫”。山內常年云霧繚繞,適宜綠茶生長,現已開發茶園9000余畝,出產的“云臺山”牌有機綠茶品質優良,曾多次榮獲省、市優質品牌獎,產品遠銷國內各地,享譽省內外。定南縣境內大小河流244條,河床落差大,雨量充沛,水能理論蘊藏量9.67萬千瓦。電力豐富廉價。與華東大電網相聯,建成110kv輸變電站二座和220kv輸變電站一座。境內擁有水電裝機容量3.8萬千瓦,完全有能力滿足日益發展的工業用電需求。
經濟發展
定南縣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牢固樹立“發展為先、生態為重、創新為魂、民生為本”理念,大力實施“開放對接、產業集群、城鄉統籌、綠色生態”發展主戰略,奮力建設物裕風清、和諧幸福的新定南,經濟社會得到了長足發展。2010年,全縣實現生產總值31.1億元,增長14.8%;人均GDP達15118.6元,增長5.5%;三次產業比重調整為17.4:43.2:39.4;財政總收入4.2億元,增長10.5%,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46億元,增長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4億元,增長17.4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87元,增長12.6%;農民人均純收入3710元,增長9%。近年來,定南縣先后獲中國綠色能源示范縣、國家計生優質服務縣、全省財政收入三年翻番獎、工業發展貢獻獎、工業發展三年翻兩番獎、新農村建設工作先進縣、江西省畜牧產業十強縣、投資環境優良縣、和諧平安縣、維護穩定工作先進縣,全省、全市利用外資先進縣等榮譽稱號。。
定南現有鄉以上工業企業90家,礦冶、水電、糧油、化工、機械、森工、建材、制藥等工業初具規模,穩定發展。混合氧化稀土、金屬硅、云母絕緣片、“勝仙”牌米面系列制品、青云山飲用礦泉水等優質產品暢銷國內外市場。定南工業園初創于1996年,園區總面積6平方公里,是江西省重點工業園。重點發展稀土、鎢兩大主導產業和針織服裝、機械電子、家具、優質農副產品加工和三產服務業等特色產業。園區環境優美,設施齊全,功能配套,服務優質,是承接珠江三角洲產業轉移的重點工業園、投資興業的熱土。定南縣工業園規劃面積1萬3千余畝,現已建成5千余畝,共有城北(1000畝)、良富(1500畝)、富田(5000畝)、太湖(2000畝)和竹園(3588畝)五個工業小區。園區2006年被江西省人民政府確定為“江西省重點工業園區”,且07年被評為“贛州市先進工業園區”。07年,工業園區對縣財政的貢獻率已從前一年的33%升到40.8%,其中園區兩大工業主導產業稀土、鎢深加工的產值就近12億,占園區總產值的86%,稅收9多千萬元,占園區稅收的84%。工業園設施完善,功能齊全,可吸納稀土和鎢砂加工、工藝品、二輕、針織服裝、電子玩具、生物制藥和食品加工等各類企業120家以上,園區全面建成后,預計實現年工業總產值50億元,年創利稅10億元,提供就業崗位5萬個。
落實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農機補貼和農業稅減免等政策,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目標,積極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實施退耕還林工程,生豬養殖業已發展成為農業主導產業,2005年出欄生豬36萬頭,生豬總產值達3.24億元。以臍橙為主的果業、竹木、茶葉等三大特色產業初步顯現。
工業小區
良富工業小區坐落于定南縣城南端,地處贛粵兩省交通要道——定廣公路兩側,始建于1996年,總規劃面積1181畝,現有百成針織、華高實業、天億格電子、天城塑膠、勝仙米面、嘉威鞋業、恒強制衣等40余家企業在該小區落戶。該工業小區以引進沿海梯度轉移的服裝、紡織、制鞋、工藝品、電子加工等勞動密集型企業為主,共解決5300多名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就業問題。
城北工業小區位于定南縣城西北側,規劃占地面積530畝,于2002年11月開始興建,現已有鑫盛鎢業、保利制藥、煜暉拉鏈等5家企業入駐。該工業小區以鎢礦、制藥、服飾產業為主,今年1—6月份,小區內僅鑫盛鎢業公司一家企業就完成工業總產值1.47億元,上繳稅金1840萬元。
富田工業小區位于縣城東郊的安定公路和桐廣公路兩側,交通便捷,設施完善。該工業小區總體規劃面積3359畝。目前,一期工程2000畝的“三通一平”工作已基本完成,正在著手二期工程的征地拆遷工作。該工業小區主要引進具有科技含量高、利稅高、污染小的礦產品深加工企業,F已有南方稀土、紅帆稀土、三友稀土、宇瑨實業等22家企業落戶于該工業小區。
太湖工業小區位于縣城東環路,該小區規劃面積1100畝,2005年10月動工興建。現入駐企業有大華新材料資源有限公司、龍園鎢鋼、凱達木業、優利瑪工藝、一德軒家具、正虹食品、東江源肉聯、恒信鋼業等10家企業。其中大華新材料資源有限公司一家礦產品深加工企業今年1-6月的工業總產值就達1.78億元,上繳稅金總額1940萬元。
城市建設
“十五”期間,共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6.01億元,比“九五”時期的4.03億元增加21.98億元。基礎設施得到進一步完善。公路建設取得了可喜成就,共建設水泥路255公里,其中二級水泥路35公里,縣到鄉公路120公里,鄉通村水泥路100公里,城鄉交通條件明顯改善,贛粵高速公路定南段已竣工通車,實現了縣高速公路零的突破;老城至巋美山三級公路改造完成,縣鄉公路硬化改造基本完成。建成了轉塘水電站等一批水電設施和220千伏輸變電工程,城鄉供電網絡進一步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得到全面提升。龍亭路、東風東路、工業大道、迎賓大道路面硬化及配套設施改造完畢;建成了東環路、西環路等一批城市道路;定南購物廣場、天晟市場、昌盛貿易廣場、建材市場已如期交付使用,城市市場建設基本完成;龍神湖公園建設完成;城北新區正在規劃和建設中;完成了日供水2萬噸的自來水擴建工程;基本水利設施不斷完善,禮亨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正在實施。
形成以縣城為龍頭、中心鎮為重點、村鎮為基礎的城鎮體系。實施“小縣大縣城”戰略,充分利用區位和交通優勢,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東環路、西環路建設,規劃建設繞城公路,改造勝利路、源江路等一批城市道路,建成功能分區明確、安全暢通的城市交通網絡。加快城市人防設施建設,建成省二類重點防空城市。加強城鎮管理,實施“藍天、綠地、碧水”和“凈化、美化、亮化”工程,開展文明示范路、平安示范街等系列活動。加快建設定南縣青少年宮、老年宮、影展中心、宣傳文化中心、體育館等一批文化體育設施。以發掘客家文化為重點,做好文化普及工作。
完成病險水庫的除險加固工程,抓好小流域綜合治理工程和縣城歷市河防洪堤工程等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改造城區供水管網,將老城河竹園段河水南水北調,建設第二自來水廠,建成安全、清潔、充足的城區自來水供應網絡。積極組織實施農村人口安全飲水工程,力爭在“十一五”期間80%以上的農村人口能用上安全清潔的自來水。
開展農村供電網絡改造,全面完善城區供電網絡建設,構建安全、優質、充足的電力供用體系。策應國家西氣東輸工程進入江西,搞好縣城管道煤氣(天然氣)建設,并逐步向縣城周邊鄉鎮延伸。農村重點推廣普及沼氣、太陽能、風能等新型能源。建立高速的信息網絡體系。加快電子政務網、科技信息網和電視節目數字化等工程建設,形成方便實用、覆蓋廣泛的信息網絡,初步實現信息共享。
交通規劃
縣相關部門負責人在座談會上認為,定南作為江西的南大門、贛粵門戶,是承接廣東產業轉移的前沿陣地,交通體系的完善直接體現贛州市經濟發展和城市形象。為此定南建議:一、贛深客運專線途經定南并在縣城附近設站,這樣可緩解贛州南部等7個縣往來南昌和廣東的交通壓力,實現贛粵邊際與珠三角、港澳交通真正意義上的2小時經濟圈對接;二、尋茅線定南縣城區段改線;三、在定南縣西南方向增設出省道路,建議規劃建設贛粵高速老城出入口至巋美山鎮圩鎮規劃建設一條三級公路,規劃建設一條三級公路從巋美山鎮途經古地村與廣東省和平的三級公路對接;四、在全尋高速(臨嶺北龍頭段)增設一高速公路出入口與雙龍公路相連,提升雙龍公路和桐廣公路的等級。
由京九大道——建設路——工業大道形成的城市主要發展軸線;以龍亭路和東風東路為城市的發展次軸,將三個中心緊密聯系。
構筑便捷的交通網絡體系。突出產業開發和旅游開發,以省道改造、通鄉公路、通村公路、旅游公路、戰備公路為重點,構筑方便快捷的公路交通運輸網絡。徹底打破制約我縣經濟發展的交通“瓶頸”,科學構建我縣綜合交通體系,初步奠定“江西南大門”的綜合交通中心位置,有效發揮交通的“經濟引擎”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