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都縣位于江西省東南部,贛州市東北部。東徑115°40′-116°17′,北緯26°05′-27°08′。東鄰石城縣、廣昌縣,南接瑞金市,西連興國縣及吉安地區的泰和縣、萬安縣、遂川縣等縣,北毗樂安縣、宜黃縣、永豐縣,西南接于都縣。其南北長117.2公里,東西寬61公里,總面積4053.16平方千米,總人口741156人(2006年末),其中客家人口約占98%。 縣城距省會南昌市324公里,至贛州市162公里。
縣人民政府駐梅江鎮。郵編:342800。行政區劃代碼:360730。區號:0797。
行政區劃
寧都縣轄12個鎮、12個鄉:
鎮:梅江鎮、青塘鎮、長勝鎮、黃陂鎮、固村鎮、賴村鎮、石上鎮、東山壩鎮、洛口鎮、小布鎮、黃石鎮、田頭鎮
鄉:竹笮鄉、對坊鄉、固厚鄉、田埠鄉、會同鄉、湛田鄉、安福鄉、東韶鄉、肖田鄉、釣峰鄉、大沽鄉、蔡江鄉
歷史沿革
考古資料證明,在原始社會晚期,寧都已有人類居住。春秋屬吳國,戰國初屬越。后楚滅越,全境屬楚。秦統一后,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寧都屬九江郡。西漢屬豫章郡。高祖六年(前201年)始置雩都縣。寧都為雩都縣地,屬廬陵郡。三國屬吳。孫權嘉禾五年(236年)分廬陵郡立南部都尉于雩都,析雩都縣東北陂陽鄉白鹿營(今黃石鎮營底村)置陽都縣。此為寧都建縣之始。唐武德五年(622年),虔化屬洪州總管府虔州。五代十國時,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年),析虔化之石城場置石城縣。宋至道三年(公元997年),分天下為十五路。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置江西行中書省,改贛州為路。寧都屬贛州路。 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贛州路為府,改寧都州為寧都縣。清初沿明制。乾隆十九年(1754年),升寧都縣為直隸州,轄瑞金、石城二縣。民國二年(1913年),寧都復改為縣。
1949年8月2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寧都縣城。29日成立寧都縣人民政府。同年9月,省人民政府決定設瑞金分區,后未成立,改為寧都分區(1951年6月改稱寧都專區)。寧都縣隸之,并為專署駐地。1952年8月29日,撤銷寧都專區,并入贛州專區。寧都縣屬贛州專區。2001年10月20日,撤銷員布鄉,劃歸洛口鎮;撤銷劉坑鄉,劃歸梅江鎮;撤銷黃石鄉、田頭鄉,設立黃石鎮、田頭鎮(贛民字[2001]483號批復)。
氣候特征
寧都縣地處北緯26°05'18″至27°08'13″,東經115°40'20″至116°17'15″之間。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冬無嚴寒,無霜期長,適宜于亞熱帶作物的正常生長。
冬季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入冬,寧都在蒙古冷高壓東南側,因而多吹北風或東北風。這期間,有寒潮侵襲,并伴有霜、雪、冰凍天氣。正常年份是:前冬冷晴多嚴霜,天氣干燥;后冬則多雨雪,天氣陰寒。俗話說“三九、四九,相見不出手”。又說:“大寒、小寒,滴水成團”。1月中旬至2月中旬,是全年最冷的時節,大雪、凍雨多發生在這個時期。
春季3月中、下旬入春,蒙古冷高壓強度逐漸減弱,而太平洋副熱帶高壓逐漸靠近縣境,氣溫漸升,雨日漸多,有“春雨連綿”、“春無三日晴”之說。但前期氣溫仍然較低,常有較強的冷空氣影響,有時天氣較冷,俗語說“清明谷雨,凍死老虎”。后期是南北氣團在縣境互相推移的時節,降水強度大,且較為集中,常有暴雨發生,使江河水位陡漲,山洪暴發,這是寧都的汛期,常有雷雨或冰雹。
夏季5月下旬入夏,汛期過后,進入盛夏。由于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控制,天氣炎熱。又因地處高壓北緣,故多吹南風或西南風。有“小署南風十八天”之說。當副高壓加強或減弱階段,容易形成熱雷雨天氣。這種熱雷雨,多發生在午后或傍晚,且地方性明顯,有“夏雨隔堵墻,淋女不淋娘”之說。這時期,常有臺風影響縣境,有降水、降溫、大風、暴雨現象出現。
秋季 9月下旬入秋,處署過后,夏季風減弱,但氣溫仍高,俗稱“秋老虎”。不過這時的熱與前不同,所謂“白露秋分節,夜寒白天熱”。即白天雖熱,入夜轉涼,秋意漸濃。這時期,地面至中低空為冷性高壓控制,中高空則仍為暖性高壓影響,從地面至高空均為高壓,且下冷上暖,氣層穩定度大,不容易形成云雨,大部分年份天氣晴朗。晚秋時節,有“小陽春”天氣促使草木開花,甚至結果。
自然資源
全縣有耕地面積58.48萬畝,林業用地440.1萬畝,水面23萬畝,屬典型的丘陵山區,概稱“七山半水一分田,分半道路和莊園”。境內北部多山,中部丘陵起伏。西、北、東三面高,中間低,自北向南依次下降。西、北部邊界為雩山山脈,地勢較高;東部屬武夷山山脈的分支,連綿不斷;中、南部是丘陵、崗地及縱貫南北的梅江河沖積平原。境內一般高程300米至500米,最高點為西北部的凌云山,海拔1454.9米;最低處是南部黃石鎮下車坪村,海拔154米。森林覆蓋率達71%,為國家首批100個生態示范縣之一。大小河流638條,總長2757公里,蘊藏的水力資源相當豐富,達17.8萬千瓦,可供開發的有7.1萬千瓦。現有總電力裝機容量2.59萬千瓦,并與華中大電網聯網,100%的行政村通了電。已探明的礦產有鎢、鐵、磁硫鐵、稀土、螢石、石灰石、硫、煤、磷、高嶺土等20多種,硫鐵礦儲量居華東之首。野生藥用植物共有235種,其中歷史較長比較重要的有:綿茵陳等。此外,還有纖維植物、觀賞植物、淀粉植物、栲膠植物、飲料植物、殺蟲植物、單寧植物、橡膠植物等8類,計72種。木本植物以松、杉、竹為主的木本植物共有90多種,其中較珍貴的木本植物有30多種,屬國家保護的有銀杏、香果樹、花櫚木、水杉、紅楝子、銀鐘樹、半楓荷、野山茶等13種,主要分布在北部凌云山區和小布鉤刀咀一帶。小布池邊有兩棵百余年的銀杏,鉤刀咀有香果樹多株。這兩種樹,世界其它國家已屬罕見。魚類除人工放養的鯇(草魚)、鰱、鳙、鯉、青、鯽、鲴魚等傳統品種外,非人工放養的主要有鱉、鱔、鰍、河鯉、石鯇、蝦、鰷、鐒鈹、鯰、鰻、鱖等20來種。
經濟發展
2009年全縣生產總值實現64.28億元,同比增長11.1%,一產、二產、三產增加值分別為16.81億元、24.51億元和22.96億元。財政收入快速增長,實現財政總收入3.87億元,同比增長21%,其中地方財政收入完成2.96億元,同比增長22.9%。“兩型社會”建設大力實施節能減排工程和生態環境保護工程,萬元GDP能耗下降4.2%,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5.6%;COD、SO2排放量預計分別削減136噸和94噸;完成“一大四小”造林面積21.5萬畝。
2010年,全縣實現生產總值73億元,三次產業結構比為24.65:39.73:35.62,財政總收入4.72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3.65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7.6億元,5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22.3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2億元,城鎮在崗職工平均工資20800元;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43.66億元。
2009年城鎮新增就業人數10620人,城鎮就業率達97%。保障性住房建設加快,首期144套經濟適用房和二期186套廉租住房完工并交付使用;完成農村危房改造1326戶,改造面積4.3萬多平方米。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3.22%;城鎮職工、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分別為24559人和13.2萬人;養老保險擴面新增1335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2.13萬人;城鎮低保、農村低保對象分別達3805戶和16260戶。城鎮在崗職工平均工資17727元,同比增長9.4%;農民人均純收入3007元,同比增長7%。
農業生產
農業生產進入平穩發展階段。全縣實現農業總產值234940萬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8%。種植業生產特色明顯。農業產值116442萬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15.9%,糧食總產量7.2億斤,同比增長7.7%。蘑菇種植面積達200萬平方米,新開發果園1.1萬畝,成為全市第四個全國綠色食品原料(臍橙)標準化基地縣。特色產業穩步發展,全縣 “一村一品”專業村161個。形成以糧食生產為主,特色農業異軍突起的格局。林業生產穩定。2007年,全年完成人工造林面積2000公頃,同比增長4.2%,零星(四旁)植樹251.9萬株,全縣森林覆率68.1%。畜牧業生產平穩。2007年,全縣畜牧業產值83572萬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3.1%。家禽出籠35.4萬百羽,同比增長25.5%;肉用兔出欄8.2萬只,同比增長12.3%,生豬出欄、生豬存欄比上年有不同程度下降。漁業生產快速發展。2007年,全縣漁業產值23241萬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24% ;全年水產品產量23402噸,增長19.4%。
新農村建設成效顯著。2007年,整合各類資金2300多萬元用于新農村建設,全縣共安排建設點269個,覆蓋農戶1.2萬戶、人口4.5萬人。硬化主干道150公理,硬化村道154公理,改水6500余戶,改廁6300余戶。
農業生產條件進一步改善。全縣農業機械總動力達30.1萬千瓦,比上年增長20.9%,被評為全省農機十強縣。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和“四無”水電站清理工作扎實有效,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在完成上年15座的基礎上又新開工15座。造地增糧工程順利實施,石梅國家水保重點工程通過上級驗收。
2009年預計全縣農村經濟總收入17.8億元,同比增長3.6%。種植業擴面增產,全縣糧食播種面積104萬畝,比上年增加0.4萬畝,總產達8.1億斤,同比增長4.5%;加工甜橙開發建設連片100畝以上基地36個,完成整地2.8萬畝,開發面積在全市遙遙領先。養殖業穩步發展,寧都黃雞出籠3460萬羽,同比增長10.6%;生豬出欄20.85萬頭,同比增長0.2%;水產品總量2.56萬噸,同比增長5.9%。基礎設施逐步夯實,完成17座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標準良田、“四大家魚養殖場”、小型農田水利設施等建設項目相繼啟動。
工業產業
2009年全縣工業增加值實現15.4億元,同比增長20%。新增規模以上工業9家,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6.77億元,同比增長29.4%。園區經濟支撐作用凸顯,新增入園企業17家,新增投產企業9家,園區工業增加值6.12億元,同比增長36.3%。凈增中小企業1753戶,凈增個體私營企業1752戶。艾煒特電子、三進漆包線、翠微實業等新上項目相繼投產,寶華山水泥、東君乳業、雙益制絲等增資擴能項目先后上馬。制約工業發展的電力、交通等瓶頸因素得到緩解,加大了高速公路建設支持力度、鐵路建設爭取力度和出境公路改造力度;新(擴)建變電站3座,全縣工業用電量1.24億度,同比增長23.9%;新增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公司5家,為中小企業擔保融資5092萬元。
2009年第三產業增加值實現22.96億元,同比增長11.7%,拉動GDP增長3.6個百分點。2009年12月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為75.89億元,各項貸款余額為35.24億元,存貸比達到46.4%的歷史新高,物流業貨運總量達395.2萬噸,同比增長3%。旅游業啟動翠微峰景區創4A景區建設,首個四星級賓館東方麗都大酒店奠基開工,東龍古村被列為江西省歷史文化名村。全年旅游總人次45萬人次,旅游總收入4950萬元,同比增長8%。
2009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6.1億元,同比增長32%。竹笮工業小區、迎賓大道、縣污水處理廠等34個項目相繼開工建設,完成投資7.66億元;房地產開發總投資2.84億元,同比增長110 %;178個擴大內需項目全部開工建設,累計完成投資1.8億元;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完成投資1.6億元;新農村建設完成道路硬化190公里,改水6900戶,改廁6300戶,拆除舊房11萬平方米,新建房屋9.25萬平方米,152個省扶點基本成型。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20.35億元,同比增長18.5%;“家電下鄉”備案銷售網點163個,銷售家電下鄉產品16104件,銷售總額3296.68萬元。外貿出口1200萬美元,同比增長256%。
交通通訊
全縣有公路493條,計2236公里,80%的縣鄉公路通水泥路。穿境而過的濟廣高速(鷹瑞段)和泉南高速(石吉段)已正式建成通車。2009年農村公路改造完成水泥路218.6公里,新增通水泥路行政村39個,大沽至長告紅色旅游公路、肖田至隘上段省道改建基本完工。城鄉電話實現了程控化,傳輸網絡實現了數字化、光纖化;數字移動電話可通全球,開通了信息高速公路,建成了寧都信息港,實現了70%的行政村通電話。
社會事業
據統計1978年至2004年全縣受縣以上獎勵的優秀科技成果311項,其中國家機關授予的10項,省級機關授予的33項,地(市)機關授予的67項,縣政府授予的科技進步獎201項。組織實施國家科技計劃項目4項。從1985年至2008年,縣共申請專利65項,獲國家授權專利34件。2008末全縣擁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7035人,其中:中級技術職稱人員2494人,高級技術職稱458人。
2010年全縣共有各級各類學校364所,其中高級中學2所(即寧都中學和寧師中學),完全中學1所,初級中學21所,九年一貫制學校12所,十二年一貫制學校3所,完全小學13所,村小125所,教學點69個,職業技校1所,教師進修學校1所,特殊教學學校1所,機關幼兒園1所,民辦學校11所。現有教職工5615人,其中中學教師2544人,小學教師3071人。
轄縣屬醫療衛生單位11個: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院、縣醫藥總公司(企業單位)、縣衛生局衛生監督所、縣農醫局、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縣婦幼保健院、縣衛生職業技術學校、縣結核病治療所、縣皮膚病治療所、縣醫療器械修理所。轄鄉(鎮)醫療衛生單位32個:7所中心衛生院、17所一般衛生院、8個防保站。3.村級衛生組織:村衛生所790個。
2007年9月,寧都縣成功舉辦了改革開放以來,時隔46年之久第一屆全縣體育運動會——寧都縣第五屆體育運動會。本次運動會共有64個代表團、2146名運動員參加11個大項29個小項的比賽,有5000多人參加了開幕式 。
翠微峰的錦繡湖
風景名勝
寧都還有迷人的旅游資源,最著名的自然風光數翠微峰風景區,該景區集儒、佛、道和革命歷史于一體,是省級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被道家列為七十二福地中的第三十五福地。人文景觀中,有唐東平侯孫中山先祖孫?墓、建于西晉的青蓮古剎、建于明朝萬歷年間的水口塔等,還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寧都起義”指揮部舊址等一批革命歷史文物。
寧都風景綺麗,山水秀美,其中以翠微峰自然保護區最為著名。翠微峰是國家森林公園,又是江西省重點風景名勝區。其中的金精洞在宋代被列為道家七十二福地中的第三十五福地。景區地處江西省東南部,贛州地區東北部,寧都縣縣城西北郊5公里處。南距贛州市168公里,—抵省會南昌市330公里。總面積為16.1平方公里,海拔426.8米。紅層地貌丹霞地形,以峰險、崖奇、洞幽、泉美、水秀著稱,“花飛千澗滿,日落萬山深”。 距縣城15公里,翠微峰景區南端的寧都縣蓮花山,是江西省的佛教名山之一。南北長5公里,東西寬3公里,地域面積約15平方公里,海拔953.8米。山上蒼松蔭翳,幽笪夾道,氣候涼爽,山色迷人。因山形如蓮花,景色旖旎,故名蓮花山。
東韶凌云山,位于寧都縣東韶鄉境內,海拔1454.9米,為雩山山脈,屬寧都縣第一高峰。區域內千米以上的山峰就有牛牯嶂、天門嶂、崖鴣崠、寒婆崠、竹蒿嶺、盧穆峰、王泥崗等,群峰崢嶸,巍峨壯觀。凌云山因山頂較平,原名“平山”,唐代起改稱凌云山,當地村民稱之為“凌華山”,是贛州寧都縣、吉安永豐縣、撫州樂安縣三市三縣的分界嶺。登上頂峰可“一山觀五縣”即寧都、永豐、樂安、南豐、廣昌五縣。“凌云山”方圓25平方公里,山頂一截象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只有矮草,沒有樹木,下面一層則森林茂密、郁郁蔥蔥,盡顯原始生態之生機。山上流泉飛瀑,云霧繚繞。山上有三處庵場寺廟。頂上有當地人俗稱的“頂庵”,向西面稍下一點有“中庵”,再下來向東方向,海拔1200米處有“腳庵”名“凌云寺”。2011年9月,經省政府批準,寧都縣凌云山自然保護區由縣級晉升為省級自然保護區。
此外,有湛田和石上的溫泉、大型人工湖團結水庫等休閑度假場所;有以“植物寶庫”聞名的凌云山自然保護區;有始建于明萬歷年間的水口塔、始建于唐末的孫中山先生客家始祖孫誗墓,邱氏家廟、田埠東龍村等一批古建筑;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寧都起義舊址、以及“反圍剿”紀念館等。
名優特產
優質稻、灰鵝、茶油、白蓮、臍橙、金柑、香菇、三黃雞、無籽西瓜、“三筍”頭,“中華金桔王”飲料、“寧”酒,野人牌礦泉水,珍穗牌大米、寧寶米粉、翠微牌精淀粉、藕粉、薯粉、小布巖茶、韶琳毛峰、大沽白毫茶、武華云霧茶、凌云山白茶,組合機床、鏜磨缸機、翠崗牌松香、膠合板、草席、印花床單、皮便鞋和皮制勞保手套等40多種。其中:小布巖茶多次榮獲全國名茶稱號并獲國際金獎,韶琳毛峰獲2006年江西省名茶評比金獎,2007年“中茶杯”全國評比一等獎,2010中國國際茶博會金獎,2011上海世博名茶評比金獎。中華金桔王榮獲94中國林業部名特優新產品博覽會金獎,紐荷爾臍橙被中國柑桔學會評為全國第一,“寧”牌酒在95年國際食品加工技術博覽會上獲國際金獎,寧寶米粉獲第七屆中國專利新技術、新產品博覽會金獎。許多產品如皮便鞋、勞保手套、寧寶米粉、印花床單、翠微牌精淀粉、薯粉均出口遠銷東南亞、中東和歐美等地。
文化傳統
寧都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是客家早期搖籃,素有“文鄉詩國”之美譽。自宋至清,有科舉中榜狀元2人,探花1人,進士125人,舉人431人,居贛南之首。這里涌現出清代聞名全國的散文家魏禧、清代江西山水畫始祖羅牧等歷史名人。自1992年至2001年,寧都中學連續10年高考上線人數居贛州市首位。
寧都自古“士尚詩文”,歷代人才輩出,文論昌盛,孫中山前35代先祖孫誗于唐朝末年被封為東平候,定居寧都。寧都“詩國”之稱始于宋代,宋代理學名家曾興宗是朱熹最得意的門生,其孫曾原一(字宗之)與當時一些詩壇名人結“江湖吟社”,影響頗深,有“詩人宗之,邑由此稱詩國”之贊譽。明清之際,寧都文化達到巔峰,以清初著名的三大散文家之一魏禧為代表的“易堂九子”的出現以及清初“三山學派”之首易堂學館的創立,寧都又添“文鄉”之譽。寧都還被人美譽為鐘靈毓秀、人杰地靈之縣。其靈、其秀,乃源于地方教育之基。古代儒學長盛不衰,近現代新學如日東升。自三國(吳)嘉禾五年(236年)建縣至今1700多年,一個以農業立身之縣,屬經濟小縣、財政窮縣,卻成為贛南的文化大邑,教育大縣。
寧都古代儒學教育發端于唐。 自西晉隋唐起,中原漢人陸續南徙定居于寧都,客家人口發展至今已占98%。客家先民從中原各地帶來儒家思想和倫理道德標準,與官方倡導的仁政、禮治結合一起,形成了寧都古代儒學。唐初孕育了私塾,晚唐設立了縣學,宋代創辦了書院,明代興辦過社學。自唐至清,縣有縣學(州時稱州學)、鄉有書院、村有私塾、姓有義塾,形成了完整的儒學教育體系。由于客家人崇教興學的民風盛行,官以興教為義舉,民以助學為善行,儒學教育得以代代延續并不斷發展。
明清兩代是寧都儒學教育鼎盛期,時有唐代始設的縣學1所,宋代始建的梅江書院,明代始建的金陵書院,清代創辦的純青書院、崇仁書院、仁義書院共5所。名儒私辦學館計有北宋的“長春谷”、南宋的“牛石山房”、明代的“竹塢山房”、清代的“易堂學館”和“烏石山”學館等。歷代名塾計有唐代孫家的“竹林幽居”,宋代崔姓的“白鹿營塾館”,明代曾姓的“圣公祠義塾”,清代城南的“百獲齋”、東龍的“馬頭塾館”、東山壩李姓“天花壇義塾”、東韶曾姓“南團義塾”和琳池“霸公義塾”等。據清道光四年(1824年)州志載,“邑內塾館200余所,瑯瑯書聲,充耳城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