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城縣位于江西省東南部,贛州市東北部,116°05′46〞-116°38′03〞、北緯25°57′47〞-26° 36′13〞。西毗寧都縣,北靠廣昌縣,南抵瑞金市及福建省長汀縣,東鄰福建省寧化縣。南北長71.8千米,東西寬53.7千米,總面積1581.53平方千米。總人口30.2萬人。全縣轄5個鎮、5個鄉。共有13個居委會、131個行政村。縣政府駐琴江鎮。全縣通行客家話(屬寧龍片),客家文化濃厚。
行政區劃
石城縣轄5個鎮、5個鄉:
鎮:琴江鎮、小松鎮、屏山鎮、橫江鎮、高田鎮
鄉:木蘭鄉、豐山鄉、大由鄉、龍崗鄉、珠坑鄉
歷史沿革
石城境內,人類活動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期,就有人類活動。先秦時是古越人生息繁衍之地。兩漢時先后隸屬于都、揭陽、陂陽、虔化等縣。三國吳嘉禾五年(236年),拆雩都地置揭陽縣,先后屬廬陵郡、南康郡。晉太康五年(284年),改名陂陽縣,屬南康郡。隋開皇十三年(公元593年)設場,以境內“四面環山,聳峙如城”得名石城場。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年),升石城場為石城縣。宋太平興國元年(976年),屬虔州。宋紹興二十三年(1153年),屬贛州。元元貞元年(1295年)屬贛州路。明洪武二年(1369年)屬贛州府。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劃石城縣為寧都直隸州轄。1914年屬贛南道。1926年廢道屬江西省。1932年屬江西省第十一行政區。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石城為中央蘇區之地。1932年12月石城縣劃歸福建省蘇維埃政府轄,1933年3月復歸江西省政府轄。1933年7月22日將木蘭、高田及小松的羅溪劃屬赤水縣,巖嶺劃屬福建彭湃縣。1933年8月16日,蘇維埃中央政府劃石城之南的橫江、龍崗、大由、珠坑、洋地、羅家及瑞金的日東、湖陂,寧化的淮陽(淮土)等地增設太雷縣為中央直屬縣,縣委駐橫江墟。1949年9月30日解放,屬瑞金專區,縣政府駐琴江鎮。1950年屬寧都專區。1952年9月以后,先后屬贛州專區、贛南行政區、贛州地區,1999年撤區改市,屬贛州市至今。
自然地理
石城縣位于江西省東南部,贛州的東北部,東鄰福建寧化,南抵福建長汀縣及本省的瑞金市,西毗寧都,北靠廣昌;地處東經116°05′46〞至116°38′03〞,北緯25°57′47〞至26°36′13〞之間。自古以來,石城都是江西進入閩西粵東必經之地,素有“閩粵通衢”之稱。南北同經長71.8公里,東西緯寬53.7公里,全縣總面積1581.53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積2111347畝,約占總面積的89%,耕地面積192646畝,約占總面積的10%,水面面積57794畝,約占總面積的3%,道路、城鎮、村落、廠礦237230畝,約占總面積的10%。人謂“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莊園”,是個典型的東南丘陵低山地區。
全縣有耕地22.5萬畝,山地17.6萬畝,水面7.2萬畝。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使石城的農產品更具特色,白蓮、煙葉享譽全國,是著名的通心白蓮和優質烤煙基地縣,1996年被國務院命名為“中國白蓮之鄉”和“中國煙葉之鄉”。以臍橙、牛心柿為主的果業已初具產業化規模。動植物種類繁多,已查明有野生動物118種,中藥材138種。全縣森林覆蓋率達66.8%,活立木蓄積量262萬立方米,尤其以毛竹豐產林、油茶林、松脂林等發展較快。
石城物產充裕,資源獨厚,已探明有鉭、鈮、鎢、錫、鐵、稀土、花崗巖、高嶺土等10多種礦產。龍崗硯石享譽中外,所制“龍硯”歷為貢品,深受歷代文人墨客所喜愛。工業方面有化工、廣播電子、軸瓦、礦山設備制造、紡織器材、南金紙、重紙、印刷等。食品工業發展迅速,先后開發了白蓮系列綠色食品(通心白蓮、蓮子奶糊、白蓮慧仁糊、白蓮速溶粉、維他蓮子奶、營養蓮子片、蜂蜜蓮心茶等)、客家酒娘、藕粉、茵陳茶、淮山、保健粉等系列食品。其中,茵陳茶、客家酒娘榮獲’98江西市場食品質量優勝獎。
經濟發展
經核算,我縣2010年完成生產總值230335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1.8%,比上年同期加快0.8個百分點,延續了2009年以來經濟增長的反彈走勢。
分季度看,我縣經濟呈現逐步加速發展態勢。一季度,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11.5%,二季度GDP 累計增速為11.9%,三季度GDP累計增速達12.3%,全年GDP增長11.8%。二、產業發展的主要特點
2010年,我縣實現第一產業增加值84100萬元,同比增長1.6%,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24.2%,拉動GDP增長0.6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63569萬元,增長18.7%,比上年同期加快6.2個百分點,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35.8%,拉動GDP增長4.7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82666萬元,增長18.8%,比上年同期加快5.7個百分點,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40.0%,拉動GDP增長6.5個百分點。近三年,第三產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穩步提高,第一產業的貢獻率逐漸下降,第二產業的貢獻率小幅震蕩。2010年,三次產業結構為36.5:27.6:35.9。第三產業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4.1個百分點,歷年來首次接近36%,標志著我縣第三產業正在邁向中級(36%-50%)發展階段。這一顯著變化是2010年我縣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尤其是快速推進旅游景點綜合開發、隆重舉辦生態旅游文化節、高品位高標準推進城市化建設的重大成果,為我縣進一步加快第三產業發展夯實了基礎。我縣榮獲“中國最佳休閑度假旅游縣”、“中國最佳溫泉度假旅游城市”等榮譽稱號。全年接待游客35萬人次,增長79.7%,其中接待入境游客1231人次,增長84%;實現旅游總收入1.5億元,增長20.2%;旅游外匯收入16萬美元,增長19.3%。
中國最美的蓮鄉--石城
農業生產
農業生產平穩發展。全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06112萬元,可比價同比增長14.6%。其中種植業產值48388萬元,增長15.8%;林業產值7807萬元,增長19.4%;牧業產值23476萬元,增長19.6%;漁業產值24941萬元,增長17.9%。
農村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在穩定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確保糧食安全的前提下,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因地制宜發展煙、蓮、果、蔬、畜禽等產業。年末擁有果園總面積57903畝,年內新增果園面積2000畝。新開發、改造油茶林1.2萬畝,被列為全省油茶產業建設示范縣。年末生豬存欄8.3萬頭,增長24.7%,全年生豬出欄12.11萬頭,增長24.5%,家禽出籠93.86萬羽,增長0.4%,全年實現肉類總產量13423噸,同比增長40.5%,禽蛋產量1060噸,同比增長124.1%。
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繼續提高。農業生產條件進一步改善,全縣年末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16.7萬千瓦,同比增長18.1%,全年實際機耕面積9066公頃,同比增長18.5%。年末耕地面積中有效灌溉面積12370公頃,旱澇保收面積9814公頃,分別占94.7%和75.1%。全年農村用電量2108萬千瓦小時,比上年增長10.7%。當年完成造林面積2999公頃,年末實有封山育林面積2166公頃。
新農村建設工作成效顯著。農村社會經濟發展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基礎進一步夯實。全年共完成101個村莊整治點建設,新增直接受益群眾3126戶14600人,新修公路90公里、改水3183戶、改廁3150座。引進農業項目11個,總投資達0.7億元。改造完善了43個合作經濟組織,新組建12個農民專業合作社,新增1個全市示范性農民合作組織。完成農業實用技術培訓1.7萬人次,職業技能培訓6200多人,建立了650人的農村科技帶頭人隊伍。
工業建筑
工業經濟高速增長。規模以上工業迅速發展,企業戶數由2007年的6戶增加到2008年的10戶,完成產值24416萬元,同比增長81.7%,增速居全市第一位;實現增加值8212萬元,可比價同比增長60.7%,增速也居全市第一位;實現利稅總額1620萬元,同比增長32.2%。園區工業實現增加值3476萬元,利稅總額1090萬元,同比分別增長6.07%和9.58%。
建筑業穩定發展。全年全社會建筑業實現增加值29392萬元,按可比價同比增長24.1%。具有建筑業資質等級總承包和專業承包3戶,完成建筑業總產值6315萬元,同比增長5.5%,其中竣工產值5896萬元,同比增長7.6%;房屋建筑施工面積161863平方米,竣工面積121178平方米,其中住宅91174平方米。
資產投資
投資規模進一步擴大。全年實現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1725萬元,同比增長44.8%,增速同比提高31.4個百分點。其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6625萬元,同比增長28.3%,增速同比提高12.9個百分點。城鎮固定資產投資中,房地產完成投資10870萬元,同比增長18.3%;基本建設完成投資35755萬元,同比增長31.3%;工業投資6300萬元,占城鎮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13.5%。高速公路建設完成投資7290萬元。
消費需求增長加快。全年實現消費品零售總額45448萬元,同比增長18.2%,增速同比提高6.2個百分點。分地域看,縣城和縣以下零售額分別為27038萬元和18410萬元,同比分別增長19.2%和16.8%。分行業看,批發零售貿易業實現零售額38386萬元,同比增長19.2%;餐飲業實現零售額6851萬元,同比增長13.1%;其它行業實現零售額211萬元,同比增長5.8%。
對外貿易降幅明顯。全年實現進出口總額76.4萬美元,同比減少24.4%,其中出口29.6萬美元,同比減少70.7%。
招商引資取得新成績。全年簽約內資6.2億元,實際進資5.3億元;簽約外資1070萬美元,實際引進外資1360萬美元。
交通通信
交通運輸狀況進一步改善。全縣公路通車里程1193公里,其中高級路面657公里。年內新修農村水泥路106公里,旅游公路10.2公里,新建鄉村便民侯車亭10個。行政村通公路比重達100%。全社會完成貨物周轉量10346.9萬噸公里,完成旅客周轉量13292.2萬人公里。
通信事業保持快速發展。年末固定電話27302部,比上年減少5280部,電話普及率達到31.2部/百戶。手機用戶78600戶,比上年增加15000戶。寬帶用戶4328戶,比上年增加516戶。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健康發展。年末全縣擁有普通小學99所,在校學生34171人,招生6494人;普通中學20所,在校學生17596人,招生5517人。學齡兒童入學率100%。全縣參加高考人數2657人,二本以上上線人數334人,上線率12.6%,上線人數萬人比居全市第七位。
科技工作取得新成績。年內申報科技專利6項,科技成果轉化取得了較大成效,一大批新產品、新技術不斷得到開發和利用,科技進步對經濟發展的貢獻不斷提高。全縣國有企、事業單位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3608人,其中高級職稱271人,中級職稱1359人。
文化事業繁榮發展。全縣共有藝術表演團體1個,全年演出97場,群眾業余演出隊26個。全縣有文化館1個,文化站10個,圖書館1個,藏書4.4萬冊。全縣廣播人口覆蓋率96%,電視人口覆蓋率97%。2008年我縣被文化部認定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石城燈會被文化部認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石城硯制作技藝被省文化廳認定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衛生事業進一步加強。全縣共有衛生機構36家,其中醫院2家,衛生院14家;擁有病床798張;衛生技術人員782人,其中執業醫生269人。
體育事業取得新成績。年內我縣運動員在全市體育比賽中,獲金牌2枚,銀牌2枚;在全省老年人柔力球比賽中獲自選套路第一名和競技項目第二名。2008年我縣被評為全市群眾體育先進縣。
社會保障
人口總量繼續增長。年末戶籍人口309684人,比上年末增加4291人,其中非農人口50397人,占總人口16.3%;60歲以上人口34196人,占總人口的比重為11%,比上年提高0.8個百分點。全年出生人口5701人,出生率18.5‰;死亡人口788人,死亡率2.6‰;自然增長率15.9‰。
城鄉居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全縣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12355元,同比增加915元,增長8.0%。農村居民年人均純收入2574元,同比增加50元,增長2.0%。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6888元,同比增加476元,增長7.4%。
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事業進一步發展。全縣新增就業人數2639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3.9%,有13311名職工和2376名退休人員參加了社會養老保險,4700名職工參加了失業保險。全縣共12295人被確定為農村低保對象,有5930人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19271人,參合率90.08%,全年支付農村合作醫療基金1541.48萬元。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18201人,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47733人。繼續開展了深山區、地質災害區的移民扶貧工作,移民搬遷安置農民515人。縣民政局辦福利院1個,供養35人。城鎮、鄉村辦敬老院13個,供養727人。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建設步伐加快。
旅游資源
石城是贛江的發源地,物華天寶,風景秀麗,名勝眾多。既有宋寶福院塔、五龍巖摩巖石刻、楊坊村坊式亭、巖嶺永寧橋、太平天國幼天王洪天貴福囚室等豐富的人文景觀,又有西華山、如日山、東華山、通天寨、雞公崠等風景奇麗的自然景色,尤其是當天高氣爽之時,站在東華山頂,猶如身處仙境,更能望見“兩省三縣”;通天寨更是遠近聞名的丹霞地貌風景名勝區,素有“石怪、洞幽、泉美、茶香、佛盛”之美譽。雞公崠是石城最高的山,山頂有仙人指路、仙人下棋,還留有傳說中的仙人下棋的棋盤。石城歷史悠久,旅游資源豐富,現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5處,省級自然保護區一個,自然風景名勝區6個,溫泉4處。
是江西著名風景區,古代遺址豐碩,現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5處,省級天然保護區一個,天然風景名勝區6個,溫泉4處。主要景點有贛江源天然保護區,龍巖摩崖石刻,縣城東南7千米通天寨中及玉孟寺,如日山普照禪寺,九寨溫泉、沔坊溫泉、燒湖里溫泉、燒水湖溫泉等。革命遺址主要有:紅軍長征前夕李臘石石城阻擊戰遺址、紅軍秋溪整編舊址(中心臨時軍事委員會駐地)、紅軍攻克當年中心蘇區最大的白色據點——紅石寨舊址、紅四軍軍部舊址、毛澤東和朱德同道觀下舊居、紅十三軍軍部舊址、中共太雷縣中央縣委舊址、石城縣蘇維埃政府舊址、石城縣革命義士紀念館。江右文化遺跡主要有:宋寶福院塔,桂花屋(太平天國幼天王洪天貴福囚室),小松楊村亭式坊,清永寧廊式古橋,古驛道閩粵通衢,古城墻、城門,客家民居(沙塅新屋、陳聯圍屋、大畬黃家屋等),以及江西燈彩、擂茶、宴酒、哭嫁、賽龍船等風俗。
贛江源頭,武夷山下,一帶“碧水丹山,人文薈萃”之地之。
景區景點
贛江源自然保護區:1983年經江西省師范大學地理系學者安陽認定石城洋地為贛江源頭。2000年“贛江源頭”科學考察組進一步確定,該縣橫江鎮贛江源村的石寮河為贛江的發源地。2004年被省政府批準為省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規劃面積16500公頃,區內古木參天,林海連綿,山勢陡峭,溝壑縱橫,溪流瀑布隨處可見,每年能為贛江提供1000萬立方米的國家Ⅰ類水,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珙桐、銀杏、紅豆杉、楠木等珍稀樹種有30余種。
雞公崠:海拔1389米,是石城縣內最高的山。位于橫江鎮的桃花寨村,山頂有仙人指路、仙人下棋,還留有傳說中的仙人下棋的棋盤。毛竹挺立。環境優美,空氣清晰。
通天寨:通天寨是遠近聞名的丹霞地貌風景名勝區,素有“石怪、洞幽、泉美、茶香、佛盛”之美譽。景區山水奇特,峰巒璀巍,佳境天成,有自然、人文景觀30余處。經專家論證,景區被稱為“仙人犁田”的龜裂狀怪石為全國罕見,極具地質考據價值。通天寨上的玉盂禪寺,建于明代,屬全省重點開放寺院。
溫泉:四處溫泉分別為九寨溫泉、沔坊溫泉、燒湖里溫泉、燒水湖溫泉,最具開發價值的是九寨溫泉。九寨溫泉位于江西省石城縣屏山鎮逕口陂,距縣城約16公里。九寨溫泉水中含錳、鋇、鋰、鍶、鐵等20多種元素,水質符合醫療熱礦水命名硅水要求,偏硅酸益于軟化血管,對心血管疾病有保健療養作用和抗衰老作用。
革命遺址:石城是中央蘇區全紅縣,是紅三軍團和少共國際師長征出發地。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彭德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此進行過長期的革命實踐活動。整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經歷過石城阻擊戰、紅軍攻克紅石寨、紅軍秋溪整編等許多重要革命事件。石城有數萬人參軍參戰,為革命事業作出過巨大貢獻和犧牲,解放后經上級批準的烈士達4209名。現保存完好的革命遺址主要有:紅軍長征前夕李臘石石城阻擊戰遺址、紅軍秋溪整編舊址(中央臨時軍事委員會駐地)、紅軍攻克當年中央蘇區最大的白色據點——紅石寨舊址(屏山)、紅四軍軍部舊址(橫江秋溪紅家壟)、毛澤東和朱德觀下舊居、紅十三軍軍部舊址、中共太雷縣中心縣委舊址(橫江)、石城縣蘇維埃政府舊址、石城縣革命烈士紀念館。
客家文化遺跡:石城是中華客家文化發源地之一,有“客家搖籃”之稱,歷史上是客家民系的中轉站。客家文化研究權威學者廖成普為石城題詞“祖根中原地,搖籃客石城”。客家遺址豐富,客家風情濃郁,主要有:宋·寶福院塔;太平天國幼天王洪天貴福囚室·桂花屋;小松楊村亭式坊;清·永寧廊式古橋;古驛道閩粵通衢;古城墻、城門;客家民居(沙塅新屋、陳聯圍屋、大畬黃家屋等);客家燈彩、擂茶、宴酒、哭嫁、賽龍船等風俗。石城又是“燈彩之鄉”,民間燈彩歷史悠久,燈彩道具、舞蹈、音樂皆極優美,是別具一格的表演藝術形式,特別是大型神話燈彩戲“花燈仙子”普晉京中南海演出,“燈彩之鄉”美譽蜚聲省內外;馮夢龍《三言兩拍》中的《喻世明言》中“第二卷 陳御史巧勘金釵鈿”的“卻說江西贛州府石城縣,有個魯廉憲,一生為官清介,并不要錢,人都稱為“魯白水”。那魯廉憲與同縣顧僉事累世通家。”便提及了石城縣。
客家風情
晉末、唐、宋及明清時期,以中原大地為中心的區域出現過五次較大的戰亂,為躲避戰亂,大量的中原漢人遷徙到石城及其周邊地區定居、繁衍。這些中原漢人與當地土著兼并,融合、同化、改造、創新,經過漫長的歷史進程,最終形成了漢民族中獨具特色的客家人。
客家方言:石城是客家人聚集地,全縣全部使用客家話。如石城人稱太陽為“日頭或熱頭”、稱月亮為“月光”、稱睡為“歇”……等等。
客家習俗:節日:石城客家人最注重春節、端午節、七月半和中秋節,特別是春節最為隆重和講究。如大年初一的早飯只能吃素不可以吃葷,而且必須做一道“禾石菜”即完整煮熟的芥菜,俗稱“豐菜”,象征著五谷豐登之意,又有當地老人相傳是古代食物極度缺乏時期正是這個“豐菜”救了不少人的性命,為此人們為了紀念這個特殊的救命菜每年過年定會吃這道菜,并作為供品與其他雞鴨魚肉一起上供。
婚 嫁:石城客家人的婚嫁禮儀較為繁雜,其程序分為定親、納彩、贄鞋樣、傳庚、報期、嫁娶、入廚、送油、滿月、回寧。
喪 葬:其程序主要為送終、報喪、吊唁、入殮、出殯、除靈做七。尸體處理用棺葬土埋法,八十年代以后有的開始使用火葬。自2001年后全方面開始火葬!
慶 賀:石城客家需要做酒慶賀的種類較多,主要有:壽辰:虛歲逢十的誕辰日做生日酒;誕生:小孩出生三日做湯餅酒、足月做滿月酒、足年做過周酒;建房動工、廳堂上梁、竣工及遷居新房均要做酒;另外拜師、上學、承桃均要做酒宴請親朋。
客家飲食:石城客家人的主食為稻米,輔以番薯、大豆、小麥為補充。飲食習慣一日三餐即早、中、晚餐。主要菜饌有:棋子塊(東坡肉)、肉丸魚丸(用動物無骨精肉與淀粉攪碎后的混合物)、油炸魚、霉豆腐(豆腐乳)、醬豆子、蘿卜干、腌菜及各類蔬菜。比較有特色的副食類有擂茶、米茶、米酒、薯粉水餃、米粉等。
客家民居:石城客家民居建筑多數為“廳屋室”又稱為“天井式”,另外也有“土圍”、“土樓”等民居。
客家文化:教育:石城人歷來注重教育事業,尊師重教之風十分濃厚。從宋代起,石城除建有縣學和書院外,地方上延師辦學風氣很濃。北宋大儒溫革創柏林講學堂于巖嶺深山之中,名噪一時,除本省學員外,閩粵生員也來此求學。由于石城歷來重視教育,形成了石城人才輩出,中進士者唐代2人,宋代14人,其中巫雙瑞探花及策。明、清兩朝中進士者9人,中文舉者69人,中武舉者25人。
文 藝:石城民間文藝十分活躍,內容豐富而最具特色的文藝活動為石城客家燈彩。石城客家燈彩歷史悠久、豐富多彩,有龍燈、茶藍燈、船燈、馬燈、獅燈、八寶燈、橋板燈、蚌殼燈、稈龍燈……等幾十種。自明朝以來新春佳節舞燈之風盛行,從正月初一開始直到正月十五元宵才謝燈,另外還經常組織燈彩比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