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縣位于江西省中部,地處吉泰盆地中央、贛江中游。縣城敦厚鎮距南昌231千米,距吉安市10千米。總面積2117平方千米。總人口43.75萬人(2005年末),其中鄉村人口為35.24萬人,城鎮人口8.51萬人。是國家商品糧食基地縣、全省瘦肉型豬基地縣、贛中南地區煙煤基地縣,馳名中外吉州窯所在地。縣城敦厚距南昌231公里、吉安市中心城區10公里、井岡山機場30公里,105國道、319國道穿境而過。全縣通行贛語。
行政區劃
吉安縣轄11個鎮、8個鄉:
鎮:敦厚鎮、永陽鎮、天河鎮、橫江鎮、固江鎮、萬福鎮、永和鎮、桐坪鎮、鳳凰鎮、油田鎮、敖城鎮
鄉:北源鄉、大沖鄉、里田鄉、梅塘鄉、登龍鄉、安塘鄉、官田鄉、指陽鄉
歷史沿革
吉安縣古稱廬陵,秦(公元前221年)始建縣。元置吉安路,取吉州和安福州首字為名,并賦“吉泰平安”之意。1914年改吉安縣。1949年10月吉安解放后,置縣城于吉安市,市縣治同城,1979年10月縣城遷至敦厚。
1979年3月3日,江西省革命委員會批準同意吉安縣駐地由吉安市市區遷至吉安縣永太公社敦厚。同年同意吉安縣設立敦厚鎮(贛革發[1979]146號)。1984年,恢復天河、永陽鎮,管轄原公社范圍;油田公社分設油田、盤田鄉;富田公社分設富田、云樓鄉;大沖公社分設大沖、北源鄉;官田公社分設官田鄉、安塘鄉;新圩公社分設新圩、文陂鄉(贛府廳字[1984]198號)。1985年4月18日,設置值夏、橫江、固江、萬福、東固鎮(贛府廳字[1985]231號)。1987年4月5日,將吉安縣的樟山、長塘、興橋三個鄉和吉水縣天玉鄉劃歸吉安市管轄。將天玉鄉的玉山、低坪、磚門三個村委會劃歸吉水縣葛山鄉管轄(贛府廳字[1987]166號批復)。1993年,撤銷永和鄉、新圩鄉,設立永和鎮、新圩鎮(贛民字[1993]53號批復)。
2000年12月8日,撤銷桐坪鄉、鳳凰鄉,設立桐坪鎮、鳳凰鎮(贛民字[2001]368號批復)。2001年12月3日,撤銷高塘鄉,劃歸敦厚鎮;撤銷前嶺鄉、敖城鄉,合并設立敖城鎮;撤銷盤田鄉、油田鄉,合并設立油田鎮(贛民字[2001] 569號批復)。2003年8月19日,將油田鎮鶴洲村委會劃歸萬福鎮管轄(贛民字[2003]189號批復)。2003年底,全縣總人口43.6萬人。2004年底,全縣轄11鎮8鄉。
自然地理
地貌由東南、西南和北部向中部贛江傾斜。主要河流有贛江及其支流禾水、瀘水、富水、桐江和文石水。年均氣溫18.3℃,年降水量1500毫米。全國商品糧基地縣、全省瘦肉型豬基地縣、贛中南地區煙煤基地縣,吉州窯所在地。
吉安縣物華天寶,資源豐富。"紅色資源"與"綠色資源"交相輝映。境內河系發達,禾水、瀘水、桐江等是贛江的一、二級支流,水量充沛,可開發利用的相應年發電量近2.2億度。全縣生物種類達500余種,縣內大量種養的濕地松(71萬畝)、吉固芷、車前籽、吉安黃牛等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較高的商品價值。全縣已探明的礦產資源達30余種,具有潛力開發利用價值的有煙煤、無煙煤、磁鐵、錳、鋁鈦、鉛、銅、白泥、焦寶?石、石灰石、高嶺土、瓷土、水晶、油頁巖及地熱等。全縣人口密度為240人/平方公里,鄉村勞動力資源總數為20.9萬人。
經濟發展
吉安縣位于江西中部、吉泰盆地中心、贛江流域中游、井岡山的前沿地。全縣國土面積211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97萬公頃,謂之"七山半水二分田,半分道路和莊園"。2004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22.59億元,財政總收入2.0913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超10億元。
吉安縣素有"金廬陵"、"文章節義之邦"、"將軍縣"、"燈彩之鄉"等美譽。涌現了文天祥、周必大、劉辰翁等一大批彪炳史冊的仁人志士,演繹了"十萬工農下吉安"的壯闊英雄史詩,誕生了余秋里、肖望東等46名共和國開國將軍,以曾山為代表的無產階段革命家。改革開放以來,吉安縣形成了以啤酒、卷煙、藥業、林產化工、水泥建材、電子信息產品為主的縣鄉工業體系,吉安啤酒廠與北京燕啤集團合作,組建了江西燕啤有限責任公司,杭州娃哈哈、臺灣華憶等知名企業紛紛落戶,為縣域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大活力。縣工業園區堅持高標準、高起點,規范面積8.18平方公里,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農業、林業穩步向優質化、商品化、基地化、產業化發展,成為國家和省級農產品的重要生產基地,是國家商品糧食基地縣、全省瘦肉型豬基地縣、贛中南地區煙煤基地縣和全國造林綠化百佳縣,馳名中外吉州窯所在地。
基礎設施
吉安縣交通便利,通訊發達,能源充足,區位優勢明顯。縣城敦厚距南昌231公里、吉安市中心城區10公里、井岡山機場30公里,105國道、319國道穿境而過,贛粵高速公路吉安縣入口處離縣城僅5公里,京九鐵路吉安南站(客、貨兩用)坐落城東建設區,縣境所有出口路達到二級水泥(油)路標準。市高新技術開發區與縣工業園依105國道相傍。縣城及鄉鎮實現電話程控化、傳輸數字化和移動通訊漫游,寬帶互聯網發展迅速,全縣供電網絡布局合理,電力能源充足。
革命紀念地
“二·七”會議舊址 位于文陂鄉陂頭美陂村,座西向東,分前后兩棟,中有2.2米寬的走方廊小院,為磚木結構。1930年2月6日至9日毛澤東主持的紅四軍前委,意向西、贛南特委,五、六軍軍委,在此舉行聯席會議。舊址經維修原貌未變,已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收入《中國名勝辭典》。東固平民銀行舊址 位于東固鎮街道中心南側,座東南朝西北,為磚木結構二層樓房,占地面積189.51平方米。1928年10月—12月,東固平民銀行和東固消費合作社在此相繼建立。1987年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紅四軍總部舊址 位于文陂鄉美陂村永慕堂。座北向南,是一棟三堂二塹吞口式磚木結構的古式祠堂。占地面積1204平方米。祠堂大門上端雕梁畫棟,翹角重檐,高10.2米,門口兩側存有石獅一對。永慕堂建于清朝光緒十一年(1855年)。,1930年2月中旬紅四軍總部住于此。1983年重修。1985年已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贛西南蘇維埃政府和江西省蘇維埃政府舊址 位于文陂鄉陂頭萬壽宮。1930年3月22日召開的中共贛西南特委第一次黨代會上,決定成立的贛西南蘇維埃政府又從吉安遷駐此地。1985年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土地干部訓練班舊址 位于文陂頭圩萬壽宮。1930年2月中旬,贛西南特委為了貫徹“二·七”會議精神,在此舉辦了土地分配干部訓練班。1985年 列為縣級保護單位。
毛澤東舊居 位于文陂鄉美陂村。1930年2月舉行的“二七”會議期間,毛澤東居住和辦公的地方。1985年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軍民慶祝勝利大會舊址 位于值夏鎮磨關礱。1930年2月24日至26日,紅四軍和紅六軍第二縱隊及贛西地方武裝,在吉水水南,吉安值夏一帶不務殲滅國民黨軍唐云山旅。27日,在此舉行慶祝大會。1985年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紅一方面軍總部舊址 位于東固鎮敖上村,1931年4月22日,紅一方面軍戰斗指揮所設此,研究部署第二次反“圍剿”。1985已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紅一方面軍無線電訓練班舊址 位于東固鎮敖上村。1931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紅一方面軍無線電訓練班駐于此。在這里造就了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批無線電通訊兵。1985年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毛澤東、朱德舊居 位于東固鎮敖上村。1931年4月22日,毛澤東、朱德率領紅軍來到東固敖上,居住此地,1985年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軍民誓師大會會場舊址 位于東固鎮敖上村。1931年5月中旬,紅軍在敖上樟樹下坪上召開了“軍民殲敵誓師大會”。1985年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九斗丘舊址 位于東固鎮敖上村。1931年5月14日,毛澤東在緊張的戰備工作中,率領紅軍在此幫助群眾插秧。1985年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中共贛西南“一大”舊址 位于富田鄉陂下胡家。1930年3月22日至29日在這里召開了中共贛西南第一次代表大會。1985年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公略亭 位于東固鎮六渡村南側,距東固鎮4.5公里,磚木結構,占地面積23.4平方米。1931年9月15日,紅三軍軍長黃公率領紅軍部隊揮師瑞金、廣昌等地時,路經東固六渡坳遭敵機掃射,壯烈犧牲。為紀念黃公略同志,1978年在黃公略遇難的地方敬建了公略亭。1982年重修,1985年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西逸亭 位于長塘鄉西逸亭村,離村40米。1930年11月8日,毛澤東在吉安縣作農村工作調查的地方。西逸亭磚木結構,長7.62米,寬4.84米,高4.321米。于1969年4月重建,亭內三塊石碑上刻有毛澤東當時調查的文獻。1983年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吉安縣革命烈士紀念館 位于縣城廬陵大道中段,1979年建成。建筑面積1971平方米,坐北朝南,2層平頂樓房。四周石柵圍廊,門口鋪設18級水泥臺階。館內1700平方米,分前廳、靈堂、展室三大部分。前廳屹立一座紅軍戰士全身雕像。靈堂高紀念碑、烈士臺和花圈。展瞻室共9個,實際展線140米,版面466塊,文物,遺物479件,簡介119名烈士歷史功績,反映了我縣自黨創建時期和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至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吉安縣人民的革命斗爭史。由縣民政局管理,定為江西省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
東固第二次反“圍剿”陳列館 位于東固鎮凍坑村。1931年4月毛澤東率紅一方面軍3萬余人集結于東固、龍岡一帶,在這里指揮了第二次反“圍剿”斗爭。5月16日,紅軍國民黨軍二十八師和四十七師1個旅離開駐地富田向東固前進之機,發動猛烈攻擊,將其大部殲滅,取得反攻首戰的勝利。接送向東擴張戰果,15天橫掃七百里,徹底打破了國民黨軍的第二次反“圍剿”。為了紀念這次斗爭,吉安縣人民政府于1977年決定將原東固林業站辦公樓改建為第二次反“圍剿”陳列館。
名勝古跡
文天祥紀念館 位于新縣城當緬山,取名“緬懷”。1984年動工,1991年底竣工,1992提1月正式開館。總建筑面積1398平方米。廣場465平方米。整個建筑,分為主體建筑、正氣堂、配套建筑4展廳。均為磚混結構仿古建筑。正氣堂座北朝南,紅墻黃瓦,翹角重檐,藻井天棚,欞花窗扇,雕梁畫棟,斗拱疊加,臨門99級臺階,周圍松柏四季常青。正氣堂為序廳,有文天祥塑像,高6.4米,莊嚴威武。四壁嵌8幅大型壁畫,描繪文天祥生平佳績。序廳設有一全館整體模型盤,指導游人參觀瞻仰。
青原山凈居寺 青原山位于老縣城(今吉安市)東南9公里,贛江之東。屬嵩華山脈,海拔116米。漢代張道陵(張天師)封天下三百六十五座名山,青原山為其中之一。佛教自古便人“天上云居”之說。詩人楊萬里贊它是:“山川江西第景”。山上的潭泉溪峽共35處。有游噴雪、虎咆、珍珠、百茅溪、小三疊、飛龍潭等泉,攀天岳、芙蓉、翠屏、鷓鴣、西華、華蓋等奇峰,還有試劍、石漱、青峽、墜字石、劍臺、滴水崖、飛云石等名勝,處處留下古人興吟詠的手筆詩章。唐代名臣、大書法家顏真卿篆書“祖關”二字,刻石碑嵌在進凈居寺山門之首。山門鑲有文天祥手書“青原山”三字。
白鷺洲書院 白鷺洲,系老縣城東(今吉安市)贛江中突起一洲,兩頭尖,中間大,呈梭形。南起習溪橋碼頭,北至井岡山大橋(原為梅林渡)。占地面積約1.2平方公里。西臨沿河路與青原臺想望,原有渡船,后有浮橋,今有鋼混橋。洲的前言右峙神崗山,左挹青原山諸峰,洲后螺子山,諸山拱立。江岸上10公里長街熙熙攘攘、人流如潮。然而白鷺洲的聞名,是南宋寧淳元年知吉州江萬里在此創建白鷺洲書院,得到朝廷獎掖,理宗還親御書:“白鷺洲書院”的匾額,懸掛在書院大門,幫馳名全國。
吉州窯 位于永和圩西側,自輔順廟至窯門嶺,寬1.5公里,塔里前至林家園長2.3平方公里內,展布24座古窯堆。吉州窯創于晚唐,鼎盛于南宋,衰于無末。1980年10月至1981年12月,江西文物工作隊對吉州窯進行了考古發掘,重點發掘了本覺寺窯床和桐木橋作坊,其余23處窯作了逐個調查和探溝試掘,出土各類瓷器和窯具標本4503件。本覺寺窯床屬斜式“龍窯”,平面呈船形,走向25°,傾斜12°,斜長36.8米,寬0.42~3.95米,窯頭米膛保存完好,距封土表層深約1.5米。
清都觀 位于永和鄉桐木橋村。創建于南唐年間(937—975),磚木結構,占地面積411.68平方米。北宋建中靖國元年(1101)春,清都觀三字為66歲的蘇東坡北返游永和時手書。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清乾隆十七年(1752),光緒十年(1884)曾3次整修。有碑記,1985年3月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資國寺(院) 位于梅塘鄉土坊劉家村。磚木結構,四合院式。寬90米,長99米。唐創建,歷經多次重修,唐代宗賜為長興寺,德宗時建塔于院內,唐太各2年(828)改為長興禪院,宋大中祥符2年(1009)改稱資國院。現存寬47米,長79米。1985年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因果寺 位于興橋鄉丁塘村,磚木結構,寬21米,長41米。祠堂廟宇式。創建年代失考,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重修。現存有香爐畫、經文、鐵鐘基本完好。1985年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金山庵 位于固江鎮賽塘村。磚木結構,寬33米,深32米,左右為敬老院,基本完好,1985年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本覺寺塔 位于永和鄉窯嶺曾家南西端,唐開元年間建,塔高36米,磚木結構,八面九層,第一至第五層中空,有螺旋臺階拾級而上。1984年省撥款整修,塔頂發現銅錢、佛像,佐證建塔年代無誤。1957年7月1日,省人民委員會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并收入《中國名勝辭典》。
鳳凰塔 位于固江鎮谷塘村,建于清代,塔高18米,24占地平方米,六面九層,鐵塔尖,塔頂上有6只小石獅。塔身為磚石結構,堅固雄偉,基本完好。1985年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斜塔 位于曲賴鄉蘆家洲。始建于明,六角形,共五層,以青磚砌成,高20余米,整修造型敦厚而穩重。傾斜度為1米左右,1985年列入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東昌井 位于永和鄉橋頭村。建于宋代,紅石、磚塊砌成。井口紅石刻有“東昌井”3字,相傳為蘇軾自海南島北返途經永和飲用過此井水。1985年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文天祥墓 位于富田鄉鶩湖大坑虎形山。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立墓,明弘戊申(1488)奉詔修理。清雍正九年(1731)奉旨重修。1983年11月,省縣撥款重修。墓前有二層共106級紅條臺階,墓封土高1.4米,墓腳平地新立一塊文天祥簡介字碑。1987年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并收入《中國名勝辭典》。
周忱墓 位于長塘鄉山前村。明景泰四年(1453)立墓。周忱明朝宣德、正統年間工部右、左侍郎,正統九年(1444)任工部尚書。巡撫江南諸府二十一年。墓前有石俑、石獸、石柱等墓表六道。1985年稱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劉日升墓 位于浬田鄉劉家村。劉日升在明萬歷年間(1573—1620)任南京工部右侍郎。墓前有石俑、石彪、石象、石柱、華表等。1985年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胡銓墓 位于值夏鎮天梁山西北面的陂松山。傳說胡銓墓葬18處。此墓《舊志》有載。“文化大革命”其間此墓被夷為平地。現已建值夏中學體育場。場邊殘留石俑、石馬。
蕭維禎墓 位于永陽鎮荷蒲村委會馬田村。明成九年(1474)立墓。原地僅散落數只殘缺不全的石龜和2匹馬。
文天祥手植古柏 位于固江鎮井前沿村,為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時,在固江侯城書院朱奐門下求學時手植,距今(1985年)750余年。1985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