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山縣隸屬于上饒市,位于江西省東北部,信江上游,南鄰福建省武夷山市、光澤縣,地貌以低山丘陵為主,地勢南高北低。該縣風光美麗,資源充足,物產豐富;并且,境內人文景觀十分豐富。經濟建設方面,該縣以“兩點三塊,五業并舉”的發展思路、“開放攻堅”的主戰略發展經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全縣流行的方言有鉛山話(屬贛語鷹弋片貴溪小片)、福建腔(屬閩南方言)、客家話等?偯娣e2178平方千米?側丝42萬人。
行政區劃
鉛山縣轄7個鎮、10個鄉:
鎮:河口鎮、永平鎮、石塘鎮、鵝湖鎮、湖坊鎮、武夷山鎮、汪二鎮
鄉:陳坊鄉、虹橋鄉、新灘鄉、葛仙山鄉、稼軒鄉、英將鄉、紫溪鄉、天柱山鄉、太源畬族鄉、篁碧畬族鄉
歷史沿革
五代南唐保大十一年(953)析弋陽、上饒置縣,元代元貞元年(1295)升縣為州,屬浙江。明洪武三年(1370)降州為縣,歸隸江西。
鉛山縣隸屬江西省上饒市南臨福建,北近皖浙,陸路暢通,水運便捷,自古便是閩浙贛三省交通要沖,兵、商家必爭之地,被譽為“八省通衢”。鉛山縣因歷史上產鉛而得名。建縣始于南唐保大十一年(公元953年)。鉛山地名讀YANSHAN。早在明朝中葉,鉛山已發展成為江南地區五大手工業區域之一,以手工造紙業與松江的棉紡、蘇杭的絲織業、蕪湖的漿染業、景德鎮的制瓷業齊名。河口以紙張、茶葉之大宗集散,帶來了百業之繁盛,而成為與景德鎮、樟樹鎮、吳城鎮齊名的江西四大名鎮之一。各路商賈,遠至山陜之晉幫,近至皖南之徽幫,紛紛涌至此間開號設莊,進行商業之競逐?谷諔馉帟r期,第三戰區長官司令部曾駐扎鉛山,帶來了一大批學校、銀行、工廠、外埠商店的相繼遷入,鉛山成為戰時南方重鎮,工商業再度呈現出一派繁華景象。
地理環境
武夷山麓,東經117°26′--118°00′,北緯27048′--28024′,東近浙江,西接贛中,南鄰福建,北望安徽,境內地勢由東南向西北逐漸傾斜,南北最大跨度66公里,東西最大寬度54公里。武夷山脈綿亙于南緣,主峰黃崗山海拔2157.7米,屹立于贛閩邊界上,北境最低處海拔僅40米。全境分為:南部中低山區 ,層巒疊嶂,森林茂密;中部低山丘陵區,梯田層層,油茶遍布;北部低山崗地河谷平原區,地勢平緩,阡陌縱橫,形成了“七山半水分半田,一分道路和莊園”的基本地貌特征。
鉛山屬中亞熱帶溫濕型氣候,距海洋較近,受亞洲大陸和太平洋、印度洋季風交叉影響,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年降雨量1733-2000毫米,年平均氣溫8.7℃-17.9℃,最冷的一月份平均氣溫16℃-5.6℃,最熱的七月份平均氣溫18.7℃-29.4℃,平均年日照為1952小時,常年主導風向為:東南風。
自然資源
全縣土地327萬畝,其中水稻土52.7萬畝,紅壤土223萬畝,耕地34萬畝。全縣共有水田30萬畝,旱地3萬畝。農業以水稻種植為主,年產糧食3億斤,是全國商品糧基地縣之一。經濟作物有:油茶、蔬菜、茶葉、大豆、柑桔、芝麻、蠶桑、白蓮、甘蔗、荸薺、西瓜、板栗等,生豬飼養量達38萬頭。
全縣山林面積250萬畝,其中用材林82萬畝,毛竹林46萬畝,森林覆蓋率為 80%,縣內毛竹頗豐,共有5000余萬根,是江西省重點木竹縣之一,主要分布在境南、境中偏南地區。
境內水力資源十分豐富,河流眾多,干流信江自東向西,橫跨縣境北部,支流有鉛山河、陳坊河、石塘河,年地表徑流總量17.24億立方米,人平擁有水資源8788立方米,高于全國人均水量200%,高于全省50%,河流水能蘊藏量14億千瓦,可開發電量6.7億千瓦時,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可開發電能53萬千瓦時。
鉛山縣現已探明礦產資源有:銅、鐵、鉛、鋅、金、銀、鋁、鎢、硫、煤、石灰石、黃崗巖、大理石、紅柱石、硅灰石、膨潤土、焦寶石、瓷土等,銅的儲量達115萬噸,品位高達0.6%,為國家重點產銅地之一。此外,煤儲量達5000萬噸,鉛、鋅礦儲量550萬噸,金50噸,銀200噸,石灰石8000萬噸,花崗巖2億立方米、硅灰石150萬噸、大理石100萬立方米、紅柱石80萬噸、鐵70萬噸、耐火粘土100萬噸。
境內植物極其豐富,珍貴稀有樹種有:南方鐵杉、銀杏、鵝掌鍬、香果樹、連香樹、銀鵲樹、樟木樽,優良樹種有:柳杉、紅豆杉、烏桕、光皮樺、木荷、木蓮、黃山松果;果木有:桃、梨、杏、棗、柿、桔、板栗、楊梅、石榴、枇杷、山楂、榧子、李子、核桃、白果、柚子以及藤本漿果植物葡萄、獼猴桃等;花卉有:玉蘭花、水蘭、木蘭、含笑、臘梅、山茶花、玉蘭香、木貫花等;藥材有:梔子、積殼、南山楂、陳皮、蘇子、如真子等千余種。
經濟發展
鉛山縣經濟發展總體思路是:“兩點三塊,五業并舉”。兩點,就是把河口鎮與永平鎮作為全縣重點城鎮來抓,兩鎮分別結合梨溫高速公路建設和上分線改造,高標準、高起點規劃建設新城鎮。高起點、高標準規劃建設新城鎮,從而使之成為上饒市的工業和商貿重鎮,對全縣經濟形成強大的輻射力和帶動力,再創河口和永平的輝煌。三塊,一是抓好信江流域平原區的食品工業板塊;二是抓好中部丘陵區的高效農業板塊;三是抓好南部山區的生態經濟板塊。五業,就是大力發展鰻業、竹業、礦業、食品工業和旅游業這五個主導產業。根據這一總體思路,我們調整了工作重點,強化了工作措施,狠抓強工興縣、農業結構調整、城鎮建設、旅游業、改善經濟發展環境等各項工作,形成了多種所有制經濟成份共同發展的開放型經濟發展的格局。
聘請上海同濟規劃設計研究院對縣城總體規劃進行了修編,堅持高起點、高標準,形成一個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新規劃。委托南昌大學旅游學院編制完成了《鉛山縣2001-2020年旅游業發展總體規劃》,為今后構筑一個頗具特色的旅游發展框架奠定了基礎,成為江西省第一個通過省級評定的縣級旅游業總體規劃。制訂《鉛山縣工業園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在縣城南部劃出118.5公頃土地建設河口工業園區,前期30公頃的開發已經展開。
實施“開放攻堅”主戰略,招商引資實現新突破。 按照“擴大開放、承接轉移、招商引資、發展工業”的工作思路,致力于不斷改善經濟發展軟硬環境,面向江浙滬閩粵,大力招商引資,并出臺《鉛山縣招商引資優惠政策》等一系列文件,引進了一批外來投資者到鉛山落戶。
交通通信
橫南鐵路縱貫境內,311高速公路橫穿縣境北部,閩贛、浙贛二條主干公路縱橫相交,國防公路上分線縱穿境內。320國道掛線河橫公路已按國家二級公路標準拓寬改造。縣內公路四通八達。河口鎮距毗鄰的武夷山機場98公里,距省城南昌市250公里,鷹潭龍虎山95公里,三清山80公里。
光纜通訊線路和微波通訊線路橫穿縣境,通訊設施完備,程控電話通達國際、國內和全縣各地,已實現了鄉鄉通電話,移動通訊網絡覆蓋全縣。實現了電話程控化、傳輸數字化。郵電業務種類齊全,可辦理國內、國際各種郵政業務。
教育資源
江西省省級重點中學——鉛山縣第一中學 創建于1943年,歷史悠久,文化沉淀豐厚,位于千年古鎮河口鎮金雞山,占地150余畝(其中森林面積70余畝)。這里依山傍水,綠樹成蔭,鳥語花香,優雅寧靜,溫馨怡人,被江西省綠化委授予“園林化單位”稱號。在推行素質教育進程中,鉛山一中積極響應,主動跟進,先后被江西省教育廳確立為“江西省高中新課程試驗先進單位”、“江西省科技興校先進單位”、“江西省現代教育技術示范學校”、“江西省課題研究試驗基地”,2004年5月被國家教育部批準為“全國十一所教育科學‘十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試驗學校”,江西省僅此一所。鉛山一中還連續多年獲得市級“文明單位”、“教育工作先進集體”稱號,校團委還獲得市級“青年文明號”和市“五四紅旗團委”稱號。
名勝古跡
鉛山山川秀美,名勝薈萃,在這塊217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留下了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h城河口,那沿河明清古街,保留了昔日的風貌,江邊碼頭石碑,刻下了當年繁華的景象;書院、瓢泉、亭臺、樓榭,印鑒了辛棄疾、朱熹、陸九淵、蔣仕銓等歷史名人的倜儻身影;古橋、古剎、古碑、古城墻,無不記載著歷史的足跡。鉛山旅游景點眾多,至今仍保持完好的景觀有十余處。
武夷山自然保護區作為國家級保護區,黃崗山坐落在縣境南緣,海拔2157.8米,素有“華東屋脊”,“珍稀植物王國、奇禽異獸天堂”之稱,著名經濟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許滌新登黃崗山詩云:“百仞勁松茂底澗,綠草如茵美山巔,黃崗山高有幾尺,腳下群峰飄云煙”;九獅山位于河口鎮信江北岸,九山并立,雄峙江邊(最高者115.3)。其山色如生鐵,壯如覆釜,為北門戶,被稱作龍門,其中一山壁立信江大王潭邊,上鐫“龍門第一關”五字,字大1.2米見方,筆力雄健渾厚,系明萬歷間河口文人費元祿所書;神仙洞,距縣城4公里,洞深1.5公里,面積3萬平方米,屬喀斯特溶洞,經地下水長期沖蝕,洞內形成石筍、石鐘乳、石柱、石球等,似雄鷹挺立,虎豹怒蹲,巨大的石柱拔地而起,高貫巖頂,形如擎天大柱,小的石柱如石筍,紋理密細,色澤晶瑩,酷似瓊花玉樹,景色奇特,氣象萬千,故名神仙洞。
鵝湖書院位于河口鎮東偏南10公里鵝湖山北麓,是南宋理學家朱熹、陸九齡、陸九淵、呂祖謙相與講學之所,是南宋以來,歷代統治階級培養士子之所包括頭門、石排坊、泮池、左右碑亭、會元堂、御書樓、月池、文昌閣、關帝廟、東西兩廊讀書房共96間,有明清二代石碑14塊,碑文記錄了書院坎坷的歷史,1959年被列為全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道教圣地葛仙山為東漢名道人葛玄道成升天處,主峰海拔1096.3米,山峰奇秀峻峭,林木蓊郁,云霧繚繞,有上馬石、下馬石、息心巖、仙人足跡、飛升臺、洗眼仙泉等古跡,明趙椿《飛升臺記》稱它,與九華山、黃山和仙都雁蕩、巫峽諸山同為天下所珍重。山上祠廟,殿宇嵯峨,終年香火鼎盛,游人如織,贛、閩、浙、皖四省來此朝拜的香客近年已達百萬眾;縣城河口鎮內的明清古街沿信江伸延,長達5公里,街道寬6米,路面用長青石塊鋪砌而成,布滿車轍。街道兩邊尚存舊店鋪450多家,至今還保持了明、清建筑的特色,小橋流水,木樓深巷,古色古香;南宋愛國詞人辛棄疾故居--瓢泉及其墓葬,清代著名戲劇家蔣仕銓墓等均是觀光、憑吊的好去處。
鉛山本土人才輩出,素有“隔河二宰相,百里三狀元,一門九進士”之稱譽。其中佼佼者有北宋狀元劉輝、南宋名相陳康伯、明代首輔費宏、清代著名文學家蔣仕銓、近代動物學家陳楨等,曾經居住在這里的杰出人才有南宋大名鼎鼎的詞人辛棄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