弋陽縣位于江西省東北部,信江中游。東與橫峰、鉛山接壤,南與貴溪毗鄰,西連貴溪、萬年,北與樂平、德興交界。縣境東西寬27千米,南北長76千米,總面積1593平方千米。總人口36.7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8.3萬人。縣政府駐弋江鎮。全縣通行贛語。
行政區劃
弋陽縣轄1個街道、9個鎮、5個鄉:
街道:桃源街道
鎮:弋江鎮、曹溪鎮、漆工鎮、樟樹墩鎮、南巖鎮、朱坑鎮、圭峰鎮、疊山鎮、港口鎮
鄉:中畈鄉、葛溪鄉、灣里鄉、清湖鄉、旭光鄉
歷史沿革
據《今縣釋名》:“縣治在弋水之陽,曰弋者,以水形橫斜似弋也。”據《太平寰宇記》:“水口有大石,面如鐫成弋字,故名。本后漢之葛陽縣,隋開皇中,因失印改為弋陽。” 東漢建安十五年(210年)孫權析余汗縣東境建葛陽縣。隋開皇十二年(592年),因葛陽縣印遺失,縣治由赭亭(今五里廟)遷弋水之北(今弋江鎮),改名為弋陽縣。唐證圣元年(695年)分弋陽縣地建玉山縣;乾元元年(758年)復分置上饒縣,改屬信州;永泰元年(765年)分弋陽玉亭鄉建貴溪縣。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年)分縣地鉛山場和仁義鄉建鉛山縣。淳化五年(994年)升寶豐場建玉豐縣,景裕元年(1034年)寶豐縣并入弋陽縣,康定元年(1040年)復寶豐縣,慶歷三年(1043年)寶豐縣又并入弋陽縣,屬江南東路信州。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弋陽屬江浙行省信州路,至正二十年(1360年)屬江浙行省廣信府。明洪武四年(1371年)屬江西省廣信府。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分弋陽地建興安縣(今橫峰縣)。清政區未變。民國元年(1912年)屬江西豫章道。
1949年5月3日解放,屬贛東北行政區貴溪專區。當年9月后先后屬上饒專區、上饒地區、上饒市。1985年4月18日,設立三縣嶺、花亭、旭光、磨盤山鄉(贛府廳字[1985]230號)。1991年6月5日,撤銷漆工鄉,設立漆工鎮(贛民字[1991]93號批復)。1992年7月27日,撤銷港口鄉、曹溪鄉,設立港口鎮、曹溪鎮,三縣嶺鄉更名為姚坂鄉(贛民字[1992]138號批復)。1994年3月12日,撤銷樟樹墩鄉,設立樟樹墩鎮(贛民字[1994]40號批復)。1995年9月29日,撤銷圭峰鄉,設立圭峰鎮(贛民字[1995]186號批復)。2005年,全縣轄9鎮8鄉。2006年1月20日,撤銷箭竹鄉,成建制劃歸圭峰鎮管轄;撤銷三縣嶺鄉,成建制劃歸曹溪鎮管轄;撤銷烈橋鄉,成建制劃歸漆工鎮管轄(贛民字[2006]5號批復)。
自然地理
地處弋陽-玉山丘陵盆地西部,地勢南北高、中部低,南北兩端為低山丘陵,山地面積占全縣土地總面積的57.1%。境內河流分屬信江和饒河水系。屬中亞熱帶濕潤氣候,年均溫18℃,年降水量1816毫米。有蛇紋石、石棉、大理石、石灰石、煤、鋅、鋁、銀、銅、錳等礦藏。
經濟發展
近幾年來,我縣在省市正確領導下,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積極應對金融危機帶來的不利影響,緊緊圍繞“三保一弘揚”這個主題,按照“工業做強、農業調優、城鄉建美、旅游做大、民生做實”的發展思路,堅定信心、奮發進取、逆勢而上,保持了經濟社會的平穩較快增長。2009年,全縣完成生產總值35.4億元,同比增長14%。實現財政總收入3.66億元,增長18.1%,一般預算收入2.2億元,增長18.1%;完成城鎮以上固定資產投資34.2億元,增長41.9%。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達12100元,增長10%;農民人均純收入達4832元,增長10%。
2010年,我縣將繼續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三中、四中全會和中央、省、市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大力弘揚方志敏精神,按照“進位趕超、跨越發展”的總要求,工作中心由“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向“迎接新一輪經濟發展”轉變,推進三大跨越、力求五大突破、強化一個保障,振奮精神、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全縣生產總值達到41.4億元,增長14%;財政總收入力爭達到5億元,增長36.6%;城鎮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3.2%,達到49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8%,達到5219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8%,達到13070元。
交通狀況
弋陽區位優越,四省通衢,是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發展的重點縣之一,是上饒“1+5”小城市群發展城市之一,是江浙滬閩產業轉移的重要承接地。2小時車程內,有南昌、景德鎮、衢州、武夷山等四個機場,縣內通鄉公路實現全面硬化,構筑起縣內半小時經濟圈。
新方志敏紀念館
歷史文化
詩句“橋橫一字水溝斜,鳧石點綴北岸霞,東漢孫權立偉業,余汗葛陽建縣衙”,生動地道出了“弋陽”二字的來歷和建縣歷史。自東漢建安十五年(210年)置縣,至今已有近1800年。這里文化積淀深厚,是位列明代戲曲四大聲腔之首、被譽為中國古代戲曲“活化石”、高腔戲曲“鼻祖”——弋陽腔的誕生地,境內至今還保存有古戲臺50多座,2006年弋陽腔被列入全國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里歷代名人輩出,古代有南宋抗金宰相陳康伯、與文天祥齊名的愛國詩人謝疊山;現代有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戰士、民族英雄方志敏,原中共中央副主席汪東興,中將吳克華等;解放后,走出過邵式平、方志純、舒圣佑三任省長;近年來,又涌現出“網絡媽媽”劉煥榮、全國公安系統杰出英模姚南杰等一批杰出代表。這里還是“全國文化先進縣”、“全省社會文化先進縣”,群眾性文化活動活躍。
革命戰爭年代,全縣人口僅10余萬,而有名有姓的烈士就多達9288名。方志敏、邵式平等老一輩革命家在這里“兩條半槍鬧革命”,成立蘇維埃工農政權和中共閩浙贛(皖)省委,組建紅十軍,建立了被毛澤東盛贊“有很好的創造”的贛東北革命根據地,為中國革命做出了巨大貢獻和犧牲,為后世留下了以“愛國、創造、清貧、奉獻”為內涵的寶貴精神財富,方志敏紀念館、方志敏故居被中宣部確定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方志敏故事團進北京、入高校,足跡遍及全國各地;《清貧頌》傳唱大江南北,獲得“五個一”工程獎。
旅游資源
弋陽旅游資源引人注目,山川秀麗,名勝古跡眾多,人文資源豐富。著名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龜峰位于縣城西南部,遠看似龜,古稱龜峰,明代改稱圭峰,1998年復稱龜峰。龜峰屬丹霞地貌,山巒峻峭,峰巖秀逸,怪石嶙峋,巖洞幽奇,去海霧濤,奇珍古木,鳥語花香,風景如畫,享有“江上龜峰稀”和“東方天然迪斯尼樂園”的美譽,是一處不可多得的療養、度假及旅游勝地。另外,潮水巖、神仙洞、葛水回浪、婉潭映月、寶峰疊秀等美景也久負盛名。縣境內還有眾多的革命歷史遺址和歷史文物,主要有方志敏故居、邵式平故居、漆工鎮暴動遺址、贛東北工農兵代表大會遺址、窖頭會議遺址、革命烈士紀念館、三百烈士巖洞和疊山疏遠、江南第一佛窖、雙巖寺、陳康伯墓、謝枋得墓、周執羔墓等。
擁有世界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游區、國家森林公園等多塊世界級、國家級名片的龜峰,碧水丹山,石秀峰奇,是丹霞地貌精品,享有“江上龜峰天下稀”(明·李夢陽)、“蓋巒嶂之奇,雁蕩所無”( 明·徐霞客)、“大地文章集龜峰”(現代·邵式平)的贊譽;這里有全長416米,身寬68米,堪稱世界第一大的天然山體臥佛;有全國單個洞窟最大的唐代天然佛洞——南巖石窟;有保存完好的古代書院——疊山書院。整個弋陽,就是一個“紅”“綠”相映,“古”“今”交融,內涵豐富的旅游大花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