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林郭勒市位于通遼市西北端,大興安嶺南段,東、南、西南與通遼市扎魯特旗接壤,西、西北、北和錫林郭勒盟東烏珠穆沁旗交界,北距蒙古國直線距離120公里。霍林郭勒因有大面積儲量豐富的煤炭資源而著名,近年來迅速崛起的煤電鋁巨型工業,使其成為內蒙古東部和東北地區重要的能源基地。
霍林郭勒市因煤而建,緣煤而興,全國五大露天煤礦之一的霍林河露天煤礦就坐落在市區,素有“塞北城”之稱,是一座新興的綠色能源工業旅游城市。依托當地資源優勢,確立了以旅游業作為第三產業龍頭的發展戰略,不斷豐富草原文化內涵,整合工業旅游資源,爭創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到霍林郭勒來,看最好最美的草原。” “霍林郭勒”蒙古語意為“飲食河”。傳一王爺狩獵至此,饑渴困乏,飲河水遂精神煥發,故名霍林郭勒。
行政區劃
霍林郭勒市轄3個街道、1個鎮、1個蘇木:
珠斯花街道:轄 白樓、哲南、創業、中興、清河、綠環6個社區。
莫斯臺街道:轄 創業路、友誼路、振興路、宜賓路4個社區。
寶日呼吉爾街道:轄 濱河、興發、北站、景山、紅石5個社區。
沙爾呼熱鎮:轄 第一~第六6個居委會;準特花、沙爾敖包、六新3個村委會。
達萊胡碩蘇木:轄 第一、第二2個居委會;寶日呼吉爾、三河、巴潤、達萊胡碩、查格達、西和日木特、東和日木特、中和日木特8個村委會;渾迪音嘎查。
霍林格勒風景
歷史變革
據出土文物考證和史料記載,遠在五六千年以前霍林河流域就有人類生息。境域內已發現數十處屬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朝代人的居住遺址。發現的打制、琢制及磨制的石器和骨器等簡陋的生產生活用具表明,當時的人們是以狩獵、畜牧和捕魚維持生存。
建國前霍林郭勒市境為興安盟科右中旗轄區,建國后為通遼市扎魯特旗轄區,1976年國家決定開發建設全國五大露天煤礦之一——霍林河露天礦,1985年國務院批準成立霍林郭勒市。
人口民族
霍林郭勒市境內居住著蒙、漢、滿、回、朝鮮等17個民族。2006年末全市總人口7.62萬人。年出生人口702人,出生率為9.51‰;人口自然增長率6.49‰比上年高0.91個千分點;在總人口中,非農業人口6.82萬人,農業人口0.8萬人;漢族人口4.52萬人,占59.32%;蒙古族人口2.65萬人,占34.80%;其他少數民族人口0.45萬人,占5.88%;男性人口3.87萬人,女性人口3.75萬人,男女性別比為1.0328:1。
氣候特征
霍林郭勒市處于寒冷、半干旱大陸性氣候區,年均氣溫0℃,無霜期95天左右,冬季適宜滑雪,夏季適宜避暑納涼。我市及周邊的草原是國內僅存為數不多的原始草原之一。夏季水草豐美,鳥語花香,風景怡人,是良好的避暑勝地。濃郁的草原民族風情,構成了獨特的旅游文化內涵。
霍林郭勒風景
地理位置
霍林郭勒市位于通遼市西北端,大興安嶺南段,東、南、西南與通遼市扎魯特旗接壤,西、西北、北和錫林郭勒盟東烏珠穆沁旗交界,北距蒙古國直線距離120公里。霍林郭勒因有大面積儲量豐富的煤炭資源而著名,近年來迅速崛起的煤電鋁巨型工業,使其成為內蒙古東部和東北地區重要的能源基地。
地形地貌
霍林郭勒市地處大興安嶺南段西翼脊部,處在東北亞晚中生代的斷陷帶,是巴音胡碩至二連盆地群東部的一個代表性含煤盆地,地勢四周高中間低,地形分為丘陵山地、堆積臺地和沖積平原。丘陵山地是霍林郭勒市地形的主要特征,四周均有分布。西北部尤為突出,多為火山巖組成的中低山,海拔在1100--1300米之間。堆積臺地波狀起伏,幅度不大。海拔在870--1100米之間,分布在丘陵山地基部,相對高差20--50米,頂部平緩。沖積平原主要分布在霍林河及其各支流寬闊流域,河床平淺多彎曲。寬處可達1--2公里,流域兩側相對高差5--10米之間,并有較明顯的階梯。海拔在779--870米之間。境內最低點海拔779米,位于通霍鐵路九孔橋處。境內山脈多為中低山,西北--東南走向,平均海拔1000米。
自然資源
霍林郭勒市屬能源型工業城市,市區及周圍資源豐富。一是已探明的煤炭儲量129億噸,屬優質褐煤,適合發展煤炭轉化產業,可轉化為電、油、氣等。二是原生腐植酸儲量1.7億噸,品位較高,為生產腐植酸鉀、腐植酸鈉、黃腐植酸、復合肥、有機肥等煤化工產品提供了廣闊的前景。三是周邊礦產資源儲量較大。現已探明食鹽儲量2328萬噸,硅石儲量2000萬噸以上,石灰石儲量1149萬噸。另外還有銅、鐵、鉛鋅等有色金屬,有待開發利用。四是農畜產品加工潛力巨大。以我市現為中心方圓150公里范圍內年牲畜存欄200萬頭(只)以上,盛產土豆、春夏王大白菜及天然的黃花菜、蕨菜、草原白蘑等,為農畜產品加工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五是旅游資源豐富。
蒙古包
經濟狀況
霍林郭勒市是一個新興的綠色能源工業旅游城市,2004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18.2億元,財政收入1.9億元,旅游總人數18.7萬人次,旅游業總收入1.37億元,占全市國內生產總值的7.6%。
經過建市二十年的開發建設,我市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綜合經濟實力顯著增強。2005年,全市生產總值完成32億元,是2000年的4.3倍,"十五"期間平均遞增40.3%,經濟總量5年再造兩個霍林郭勒。財政總收入完成3.3億元,一年增幅超過2003年財政總收入,GDP對財政貢獻率達到10.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牧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9200元、3700元,"十五"期間平均遞增12.4%和13.8%。工業經濟增勢強勁,三次產業結構比為2:72:26,能源轉換工業破題起步,煤電鋁、煤化工產業架構形成,產品結構日益豐富。2005年,霍林郭勒市成功創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躋身中國西部百強縣第80位,進入全區經濟最具發展活力旗縣前10強,成為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提升速度最快縣市,被中國科學院中小城市評審委員會評定為全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50強。2005年,全市累計引進國內市外資金32.6億元,引資絕對額列通遼市第一位,實際利用外資200萬元。城市建設日新月異,城市功能日臻完善,人居環境明顯改善。通霍鐵路、304國道、101省道全面貫通,交通便利。
文化教育和衛生
年末全市有藝術表演團體1個,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3個。電視臺2座,實施了MMDS數字電視村村通工程,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100%。
2006年全市教育事業穩步發展,九年義務教育普及率進一步提高,學生輟學率明顯下降。現有中小學15所,專任教師1177人,在校生13898人。普通高中招生654人,在校生2112人;初中招生1086人,在校生3049人;普通小學招生36578人,在校生10637人;幼兒園5所,招生407人,在校生896人。學齡人口受教育程度進一步改善,小學適齡人口入學率100%,畢業生升學率100%;初中畢業生升學率95.24%,比上年度提高1.23個百分點。
年末全市共有衛生機構4個,婦幼保健機構1個,專科疾病防治機構1個。醫療床位238張,衛生技術人員420人,其中執業醫師179人,占42.7%,注冊護士95人,占22.7%。
|